張韶涵在出道時並不是現在這樣。她更多的的形象是「暗黑少女」和「異域神婆」。即使是走了兒歌風格迎合市場的《潘多拉》,也要捎帶上一絲詭異的「睡不著、忘不掉、不停狂跳的眉毛」。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張韶涵 等於 歐若拉 + 寓言 + 隱形的翅膀。但當我們幾個老朋友談起張韶涵,一致覺得最忘不掉的是她一首完全不紅的歌:《吶喊》
這是一專中一首默默無聞的歌,淹沒在當時爆紅的寓言和遺失的美好之下。它奇怪的編曲在現在看來也是很不主流的,而且還帶有濃重的搖滾風格。而這首歌展示了張韶涵音色中幾乎完全沒有後續的一面,這是一種略帶顆粒感的非常乾淨的搖滾嗓。
第二專中的《直線》算是這個風格的延續,也是追求討好聽覺。但是相比《吶喊》,已經軟弱了一個檔次。當年一頭黑色長髮,戴個帽子,開口就唱的奇特颱風,跟現在的公主裙波浪捲髮,真的差距太大了。
三專中,全場最佳是《真的》。這首歌的聽感就像回到了第一次戀愛分手的時候,手足無措,幼稚,卻是真的難過。在這張全是兒歌和口水歌的專輯中尤其難能可貴。
這也是張韶涵前半段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個高點。之後,張韶涵的音樂開始快速衰落。到《ANG 5.0》的時候,她已經在一邊蹦一邊唱「你愛吃肉心情好沒有無聊宅男的煩惱」了。
看音樂真人秀多了不難意識到,一個真正的歌手,唱歌技巧是其次的,個性和個人特色才是能夠在市場中站住腳的核心。張韶涵被《隱形的翅膀》毒害太深,做了太多的精神喊話,自己都沉溺在其中不能自拔。
???這是什麼鬼
離開福茂的《有形的翅膀》和《Angela》兩張專輯都做得很不容易,很難產,但是平心而論,很普通。這兩張專輯的張韶涵幾乎成了希臘女神的樣子,沒有了凡人的愛恨,沒有了那種詭異的美感,抹去了自己的全部個性,每一首歌都乾巴巴。這兩張專輯對於我這樣的老粉絲打擊是毀滅性的。
直到《全面淪陷》的出現,這種跡象才開始好轉。這張專輯儘管有著最大佔比的勵志歌曲,但是《第一頁》是非常好甚至足以入選歐若拉的好歌,《Go》雖然節奏略弱也十分討好耳朵。
和細心經營自己形象、努力就會成功的蔡依林不同,張韶涵很少會在社交網絡表現自己的個性。她對外展現的東西幾乎和林志玲之間就差一個 DisneyLand 的撒嬌視頻了。
That's too much, gurl
對外展現的東西越完美,讓人越是覺得她早期作品中的陰暗面可貴而且可信。
張韶涵的女神公主精神藥品的形象越高大,她的《寓言》MV中那個割裂、詭異的黑貓少女形象就越是揮之不去。
諷刺的地方就在這裡。沒有一個華語歌手可以做到,市場認知和樂迷認知割裂到這種地步。大家喜歡的完全是兩批音樂。而張韶涵本人就在到底討好哪一方之間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