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大學同窗,多年摯友,人到中年,各自專業出眾,懸壺濟世,互為依靠;重拾起大學時代的音樂愛好,組起樂隊,每周排練,不為演出,只為悅己;又紛紛開始收穫愛情,沒有狗血的三角戀——成年人,很多事等著做,愛情重要,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親情、友情、事業,都重要,不會傷及其他的愛情,才是好的愛情,而這樣的愛情,才真甜得溫暖踏實,是治癒而非荼毒。《機智的醫生生活》推出了第二季,我停了一年的韓劇追更計劃又可以重啟了。導演申源浩,目前一共執導過5部電視劇作品,分別是請回答系列三部曲,機智的牢房生活和機智的醫生生活,豆瓣最低評分8.7,最高9.7,平均9.3,絕對部部堪稱精品。其中《請回答1988》更是常年高居豆瓣高分電視劇榜榜首。請回答系列奠定了申源浩導演細節控的風格,把每一個人物極細微的感情刻畫到位,又把記憶中的那些特定的情境和背景還原得無微不至。而機智的系列,則著手當下的生活,把故事的範圍局限到一個特定的環境裡,一部是牢房,一部是醫院,兩個集中了各色各類的人,肯定不缺少各種矛盾衝突,乃至生離死別故事的地方,運用起拿手的溫情、詼諧、從不咬牙切齒的風格,把一向被拍得要麼暗黑要麼壓抑,要麼裝,要麼扯的兩個主題場景,還原成了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各自在各自的生活裡做著自己,小聰明和小反轉,讓人常常忍俊不禁。
回到這部《機智的醫生生活》,五個夥伴事業上各自獨擋一面,性格也是大相逕庭,君子和而不同,互補才更強大。高知高金的設定確實也滿足了看客們想要看劇放鬆的需求,但高金而不奢,高知而不裝,才是應該讓人們看到的正常人生活的樣子,既充滿希望又滿是人間煙火的樣子。五人的專業,神外、胸外、肝膽、產科覆蓋了男女老少的生老病死,每一集會有個主題劇情,穿插著幾個病患的故事,這是除主線五人外讓劇情豐滿起來的看點。醫院,是以人之力與死神和病痛較量的戰場,是生與死距離最近的地方,人情冷暖更是在這裡被無限放大,關於愛的主題更是可以被無限挖掘。劇集為我們展現的,大多是理想的醫患關係,醫生不但專業過硬還要對患者充滿關懷,患者和家屬對醫生也心存感激和理解,那時那地,醫生和患者該攜手共渡,成為撐起彼此的靠山。那些讓人心中一緊,鼻子一酸的故事基本每集都會上演——煽情可以,要精準打擊不可濫轟催淚,導演在這個度上拿捏的就很好了,給觀眾留空間,珍愛觀眾情感,遠離歇斯底裡。
除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小故事,那些熟悉的面孔則可謂是驚喜彩蛋,比如某一集出現的鳳凰堂和善宇媽,比之1988裡善宇媽照顧鳳凰堂,來了個反轉,鳳凰堂照顧住院的善宇媽,還拿出了兒子圍棋大賽上獲得的獎品小金龜要作為送醫生的禮物。這戲串的恰到好處,讓資深劇粉們根本忍不住各自的姨母笑。
導演和編劇喜歡把觀眾先往溝裡引,然後再站邊上嘲笑你的惡趣味更是一以貫之屢試不爽,且讓掉在溝裡的我們十分受用。比如第一季的第一集,醫院的會長去世,葬禮現場,兒子們和寡母,醫院裡極有威望的經理人,醫院院長,感覺各方勢力交錯,一場遺產爭奪大戰好像幾乎一觸即發,結果……大兒子已經成了神父,小兒子立志要去做神父,家裡偌大的事業沒人想繼承,而這位經理人和逝去的會長以及這位夫人,則是一起走過大半輩子的摯友,哪裡有什麼紛爭呢,年逾花甲仍舊打打鬧鬧——這樣的烏託邦,怎能不令人神往呢?
工作之餘,五人重拾起年輕時未盡的樂隊夢的情節也是讓人心動處,我自己就特別能夠理解。能夠重拾年輕時的愛好,其實還挺不容易的,個人能夠完成的,比如說像我現在這樣開始寫些文字開始錄些聲音的,其實還好,不過也需要付出些心力,如劇中的五個醫生,能夠重組樂隊,則更要鼓足了勇氣。然而,這個年紀,如果真的要去重新拾起的東西,就一定是十分熱愛的,而且能夠從中找到更多能夠留給自己、滿足自己的東西。樂隊排練的戲碼作為每一集的壓軸演出,每一集都會貢獻一次經典翻唱或者演奏。這樣的演出,只給自己,可深情款款,可鬼馬俏皮,就像古典樂也可以搖滾,人到中年,照樣可以熱血。
而這一種經歷過了一些人生,已經變得從容,有能力為別人為自己的命運抗爭,卻仍舊對未來充滿希冀的狀態,應該是人生裡未必最絢爛,但美得很踏實的一段時光才對。
感謝收聽,歡迎訂閱,這裡是朝花夕拾,小路的私人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