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女兒們的戀愛》時,肉叔被蕭亞軒嚇到了。
她發著燒,捧著瘦肉湯的手微微顫抖。
那是比她小16歲的男友現學現做的。
這是蕭亞軒今年參加的第二檔綜藝,而第一檔是《吐槽大會》。
……當時也在發燒。
主持人張紹剛強調:嚴重感冒,差點錄不了,有沒有感覺好點?
耿直如她:沒有。
一年錄的唯一兩檔綜藝都發燒,巧合麼?
前陣子直播,她的狀態更叫人擔心。
眼睛完全睜不開,迷迷糊糊地和狗同吃一盤雞蛋,夾東西的速度緩慢得像開了0.5倍速,還發出讓人迷惑的囈語……
整個人的狀態像一個八十歲的老人。
巧的是,另一位臺灣天后的同期新聞,畫風完全相反:
素顏似少女。
嗯,蔡依林。
這兩個年齡相仿(蕭41,蔡40)、後期路線相似(唱跳歌手)、甚至星座都一樣(處女座)、粉絲從這個世紀初一直撕到現在的競爭對手。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麼明顯的差異?
肉叔今天寫這一篇,並無拉踩之意。
只是噓唏。
這兩個經歷過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鼎盛時期,陪伴我們成長的代表性女歌手,後來都經歷了什麼?
01
路在最開始的時候,她們狀態和現在完全相反。
蕭亞軒是個天生的幸運兒。
儘管從小家庭離異,但媽媽是個女強人,家境殷實。補習班輪番上,美術、音樂、英語,只要她肯去,沒有不掏錢的。
這些,都為她後來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成名後訪談時主持人很羨慕,她只是笑笑:
可是我覺得我媽是真的沒空帶我,怕我出去學壞,才塞滿了我的時間。
後來,她去溫哥華學服裝設計,背著媽媽參加《華人新秀唱歌比賽》,和另外一名參賽者蜜雪和其姊姊等三人組成「Phenomenon」團體。
回臺灣後,其他兩個人不適應辛苦的訓練方式離開,團體解散了。
媽媽也反對她走這條路,直接斷了她三個月的零用錢,「乾笑了一千聲」:
「(家裡有錢),我不需要我的女兒拋頭露面。」
在媽媽看來,籤約大公司的歌手和從前歌舞廳的歌女沒什麼區別。
好在維京音樂負責人姚謙很欣賞她:
音色很特別,中低音非常好聽。
還給她媽媽做思想工作:
你的女兒是一塊璞玉,我們會好好發掘她的。
1999年,蕭亞軒終於出道。
單眼皮的蕭亞軒被當成林憶蓮接班人來包裝, 姚謙給她的,都是自己最動人的作品。
與此同時,介於她天生漂亮的中低音、時尚的氣質形象,又給了她套了另一個前輩的名號:
小coco。
不僅能唱抒情情歌,還洋氣、前衛。但與李玟不同的是,蕭亞軒自帶中性氣息。
對,就是現在流行的又A又颯,她當時是超前的。
與後來娛樂圈一想顯中性就必須男仔頭、一想顯A就必須大背頭、男友碼西裝不同,蕭亞軒的中性,不是面上的,是藏在氣場裡的。
發表首張同名專輯《蕭亞軒》後,她一炮而紅。
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成為年度臺灣唱片銷量冠軍,她憑藉該專輯獲得中國時報十大超人氣歌手。同年,蕭亞軒在EMI全球年度大會上,取代了宇多田光,成為銷售冠軍。
她也成為了繼張惠妹之後,第二個登上香港紅磡演唱會的臺灣女歌手。
除了天生嗓音、氣質外,很多人會忽略,蕭亞軒的天才,還在於她的體能。
她小時候就已經很好動,以至於媽媽要她去操場跑步以消耗能量,小學已經是學校田徑隊員。
直到長大,她無處安放的體能才成了優點。
演唱會,開全麥,連著唱跳17分鐘,氣都不帶喘的。現在b站還能看到這種live,彈幕全是:
天后教後輩做人。
蕭亞軒怕是有三個肺吧。後追加三十個肺吧……
見過人家跑場是飛過去的嗎?我見過。
跳,死死踩在點上;唱,穩穩完全沒飄。
可你說她不累嗎?音樂一結束,你看她的喘息幅度……
怎麼可能不累。
當然公司訓練有功,但天生心肺功能強大、樂感敏銳,是很多同行望塵莫及的。
蕭亞軒的弟弟形容姐姐一夜之間的蛻變給人帶來的喜悅:我們那個鄉下地方出一個大明星,那當然是很亢奮的。
但蔡依林就沒那麼幸運。
同樣是歌唱比賽出圈。
剛出道時,儘管成績還不錯:
首張個人單曲EP《和世界做鄰居》,發行兩周後銷量超過兩萬張。
9月,蔡依林正式推出首張專輯《Jolin 1019》,首周銷量超過六萬張,獲得亞洲唱片、玫瑰唱片銷售榜冠軍。
但有個Bug:定位。
當時還在讀大學的蔡依林走清純少女路線,和同時代的侯湘婷、江美琪嚴重撞型。
甚至被戲謔外型和氣質,香腸嘴,大圓臉,嘲為「新北村姑」。
跳舞樂感也不算好,早期曾被指同手同腳。
連她自己都坦承「很像舞蹈白痴」。
著名音樂人陳珊妮和林哲甚至公開批評她是「十大爛歌手」之一,說她抄襲徐懷鈺,毫無個人風格。
截然不同的出道背景後,她們又出現了相似的人生拐點:
解約。
兩年只休息了兩周的蕭亞軒覺得自己「很累」,在媽媽已經和恩師姚謙籤完合同後,又跑去大喊:
我不要續約。
姚謙沒勉強她,真的放她走了。
她不顧一切地跑去溫哥華,自由自在談戀愛,一待就是一年。
而蔡依林抱怨公司出專輯「唱片每半年一張」過於商業而解約。
不同於蕭亞軒有個疼愛她的姚謙,蔡依林為此打了多年官司,還賠了一筆巨款。
對比隨心而動、自由自在的蕭亞軒,蔡依林再次灰頭土臉。
甚至那段時期的蔡依林似乎也有些羨慕蕭亞軒:
種睫毛、去法國買包包、身邊圍繞的都是大帥哥的蕭亞軒,光鮮亮麗的蔡依林忍不住主動cue:
給我介紹男朋友啊。
儘管那時候,媒體已經把她們明確列為競爭對手,蕭亞軒還為此感到壓力,她們還不熟。
可這次解約預兆了她們此後發展的走向,蔡依林以後不會再羨慕蕭亞軒了。
蕭亞軒最終籤約華納。
在此之前,華納已經籤下了孫燕姿、張惠妹、鄭秀文、那英,被形容為擁有了「天后宮」。
蕭亞軒從維京獨寵的一姐,變成了華納的「五妹」。
緊接著華納出問題了。
對內,一手大牌歌手,資源分配不均。
對外,華語樂壇實體唱片面臨崩盤,從前動輒銷量百萬現在縮水到十幾萬,虧損嚴重。
「天后宮」很快分崩離析。
蕭亞軒也深受影響,採訪中,她無助地抹眼淚。
02
很快,也很巧,蕭亞軒和蔡依林又步調一致地——
分別談了一場眾人皆知的戀愛。
蕭亞軒在過年派對上認識了王陽明,一個堪稱臺灣地區帥哥模板的男人。(阿嬌前夫就因為長得像他而聞名)
那時,他在國外讀書,蕭亞軒常主動飛國外找他。
為了陪他,蕭亞軒甚至捨棄了《藝妓回憶錄》的邀請。
這件事,至今還是很多歌迷心中的遺憾。
畢竟,她的演藝天賦擺在那。
早在2002年,蕭亞軒就參演了香港的救市之作《無間道》。
雖然只有幾分鐘,卻把當時氣質清新的蕭亞軒留在熒幕上,多年後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與此同時。
在吳宗憲的撮合下,2001年1月,「雙J戀」開始頻繁見諸報端。
二人多次被媒體拍到同看電影、外出……據說,周杰倫的手機號尾數為「1010」是「依林依林」的諧音。
他幫蔡依林量身定製了《說愛你》《布拉格廣場》《海盜》《就是愛》《騎士精神》等歌,貫穿《看我72變》《城堡》《假面公主之騎士精神》專輯,幫她從清純路線成功轉型唱跳歌手。
而《倒帶》是周杰倫寫給蔡依林的最後一首歌,2005年,媒體拍到了他摟著侯佩岑在日本逛街。
2006年,蔡依林在香港演唱會,仍選唱了兩首周杰倫寫的歌。
在演唱《倒帶》的「過去甜蜜在倒帶,只是感覺已經不在」時,哭成花臉。
2005年,蕭亞軒也和王陽明分手了。
她沒有當眾哭,但《1087》中有首歌叫《我的男朋友》,就是寫他的。
感情告吹外,兩個天后的事業都面臨質疑。
蔡依林被指:
離開了周杰倫,蔡依林什麼都不是。
某位記者甚至形容她為「地才」。
拐彎抹角地表達「蔡依林沒有天賦」。
為了證明自己,蔡依林苦練鋼管舞、彩帶舞,一度累到暈厥。
她捂著臉,很痛苦。
5月,《舞娘》橫空出世。
40天內全亞洲銷量突破200萬張,蔡依林首度登上華語年度銷售總冠軍。
她正式轉型唱跳歌手,也正式和蕭亞軒的發展路線撞型。
而同一年,事業停滯了3年,即1078天後,蕭亞軒終於趕在年末出了專輯《1087》。
有人質疑她離開恩師後不行。
可當她大膽地畫著異域的下眼線、前衛地用高腰闊腿西褲搭配運動鞋對著觀眾大喊:
不管你們是不是來看我的,I am back!
氣場爆燈,自信沖天。
無論是不是她的歌迷,都忍不住尖叫。
現在看這場表演,流行指數、演唱水準,依然是天后級別的。
可那年,期待拿出成績的蕭亞軒,恰恰在搏命練舞時,嚴重韌帶撕裂受傷。
她被人扶到座位上休息。
她捂著臉的樣子和蔡依林如出一轍。
可宣傳現場,她只能坐在輪椅上完成自己的手部舞蹈。
03
如果說在此之前,兩個天后從不同的起點起步,經歷著為愛痴狂的少女時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條唱跳發展道路,不自知地如同鏡子般映照著彼此的成長。
那麼之後,她們就像來到一條分岔路口,各自走向不同的遠方。
很多老歌迷認為《1087》是蕭亞軒最後一張令人滿意的專輯。
其中有首爆款《表白》,似乎預示著她的轉變。
老歌迷形容:
大街小巷都是《表白》,但作為最老的一波粉絲,我卻找不到最初的觸動。
這不再是大公司包裝出來的「時尚、中性」的蕭亞軒,而是一個更貼合自己真實喜好的蕭亞軒——
變回一個小女生。
但這是一個洗粉的過程:
第四張《4U》,蕭亞軒開始逐漸主導自己的專輯,嘗試了很多音樂風格。
但在歌迷看來,模糊了她從前最吸引人的地方,專輯成了大雜燴。
被那個敢愛敢恨、只有20歲卻以超齡成熟唱腔、鏗鏘有力地唱著:
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愛得那麼深
的早期蕭亞軒吸引的人。
絕不可能被後來帶著「嗲味」唱腔,呢喃著口水話化歌詞:
不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對你說,喜歡你,說不出口。好想跟你表白,好想和你表白……
的蕭亞軒所吸引。
甚至,原本天生嗓音優質的蕭亞軒,因為後來又扁又嗲的唱腔,被調侃為:
「鴨姐」。
感情上,她也逐漸褪去剛出道時氣質中隱含的男孩子氣,變得更加「女生」。
剛出道時,主持《娛樂百分百》,觀眾問她手錶品牌,由於她不能直說牌子,她硬挺挺地撐著手,在鏡頭前晃了三遍。
被觀眾要求模仿妖嬈姿勢拍照,她保持了不到一秒就笑到跌倒。
去其他綜藝打歌,她蹦蹦跳跳地甩頭髮,帶動了所有人,整個場子很high。
那時候的她像個小男生,卻天然又可愛。
後來,她打扮逐漸日韓式可愛,對愛情的執念也似乎越來越深。
她說到掙了很多錢的女強人媽媽,總會提起年少不懂事時,媽媽帶回來一位叔叔,卻因為自己「破壞」,最終孤身一人,而深表後悔:
超級錯,我很後悔
我現在巴不得她有兩三個情人
覺得她辛苦了一輩子,卻沒有一個男人可以那樣愛她
而不只是親人的愛
帶著媽媽在感情上的遺憾,蕭亞軒也非常渴望感情。
和媽媽一樣,蕭亞軒有強悍的掙錢能力。
不說她巔峰時期的吸金能力,即使到了2014年,她不分舞臺地接商演,超市、樓盤也不嫌棄,被戲稱「天后三下鄉」。
但不妨礙她在當年以65場商演成為周杰倫、王力宏後臺灣藝人收入排行榜第三名。
再再後來,她在2011年時登格萊美,成為她近十年最後的高光時刻。
再被提起,都是和小鮮肉們的花邊。
戀情短暫又頻繁。
歌唱事業呢?
當炸場小天后和臺下互動:
我說嘿,你說嘿。
結果鏡頭掃過臺下,鴉雀無聲……
在《吐槽大會》上,被當成笑料調侃。
可還有多少人記得,她當年的互動現場可是這樣的:
相反,15年蔡依林代表中國出席韓國年度盛事Mnet亞洲音樂大獎(MAMA),演唱了歌曲《PLAY我呸》。
現場的妹子被驚豔到合不攏嘴:
並且登上韓國Naver熱搜榜。
是的,後來的蔡依林開始一路逆襲。
曾經被調侃沒有天賦的地才,她用高難度的鋼管舞、絲帶舞、鞍馬、雙環盡善盡美地開了一場名為「唯舞獨尊」的演唱會。
表演驚豔,可這樣「努力到變態」的水平,也擠壓了其他藝人的空間。
小s和蕭亞軒開玩笑說:你會不會很有壓力,蔡依林練體操一下拉高了藝人的從業水準。
拿獎,有人酸:體操選手當選最佳女歌手。
所以,那場演唱會被做成CD,取名「地才」後,表演被惡搞截圖,有了全網黑的「淋文化」。
黑背後,也是紅。
2007年,蔡依林再次登上央視春晚,《今天你要嫁給我》創720萬次的彩鈴下載量。
2008年《Love Love Love》在中國北京奧運會賽場的播送下獲得荷蘭X-Tips單曲榜冠軍,並打破歷史指數紀錄,成為首位奪冠的亞洲歌手。
第10張專輯《花蝴蝶》,嘗試了芭蕾鞭轉,和強烈地板動作的街頭爵士。
第12張國語專輯《MUSE》開始受到一些如Snoop Lion等獨立音樂者的認可,被臺灣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為推薦唱片;奪得臺灣年度女歌手銷售榜冠軍。
第13張國語專輯《呸》跳脫一般華語專輯框架,音樂飽滿複雜且主題包羅萬象,更凸顯了蔡依林的自我表達和批判。
專輯製作精良,被美國時代雜誌評價:
亞洲舞后或許給了我們今年最棒的流行MV作為開頭。
她甚至把這麼多年以來的爭議都放進專輯裡,直面爭議,強硬反擊。
2015年,金曲獎頒獎典禮,她終於拿下最佳女歌手。
她抹著眼淚上臺,說:
我沒想到,我蔡依林也能做一張好專輯。
頗有揚眉吐氣的意味。
末了,臨下臺,她大喊一聲:
我贏了!!!啊!!!
盡興又瀟灑。
鏡頭故意一樣掃到臺下——
周杰倫的最佳男歌手被陳奕迅拿走了。
她用行動證明,離開了周杰倫,她的努力也值得被肯定。
2018專輯《UGLY BEAUTY》加入了更多社會議題,如講校園暴力《玫瑰少年》就入圍了第30屆臺灣金曲獎7項獎項。
主席正好就是18年前說她爛,做不出好專輯的陳珊妮。
這次陳珊妮評價她:
我非常恭喜她,我也很肯定這張專輯。
蔡依林現在還一直戰鬥在流行音樂最前線,一聲天后,早已經沒有爭議。
但蕭亞軒明顯後勁乏力,「天后」一詞,只有見過她輝煌的人才懂。
看起來,「戀愛腦」蕭亞軒把好牌打爛,「事業心」蔡依林開掛逆襲?
04
當然不是。
人生從來不是拿來這樣簡單粗暴比較的。
其實後來看似截然不同的她們,本質上仍然一致。
兩個著名主持人對她們分別有以下感觸。
2014年《sss小燕之夜》的臺灣資深訪談主持人張小燕,得知她有新戀情,不斷催她趕快結婚生子,節目後還感觸:
不知道一直談戀愛的蕭亞軒是對是錯
只是明顯感覺到她比2010年初喪母之後的狀態好太多了。
從無措的狀態,一下變得如剛出道時有活力。
2016年,蔡依林上《魯豫有約》,她雖然努力演示著絲帶舞,但臉上總是看不到營業性微笑外的活力。
節目後,魯豫說:
看得出蔡依林整個人很疲憊。
發現了沒?
後來的她們,看似方向不同,卻陷入了自己的執念裡。
蔡依林陷在「你不夠漂亮」、「你不夠有才華」、「你不夠會跳舞」的評論裡。
她之所以拼了老命,不過是想證明:
你看我可以。
勵志、卻也痛苦、累。
蕭亞軒陷在填補媽媽去世後的情感空白裡。
蕭亞軒非常愛自己的媽媽。
媽媽生病後,她三跪九叩、願折陽壽10年換媽媽健康,甚至在演唱會號召歌迷祈福。
媽媽還是去世了。
她牢記媽媽「長者如母」的囑託,勞心勞力為弟弟籌辦婚禮。
可自媽媽離開,她似乎只能不斷用戀情,暫時填補母親逝去後的情感依託。
《女兒們的戀愛》,生病的她對男友說:
我真的羨慕你有媽媽。
男友回應「我的家人就是你的家人」時,她靠在男生懷裡哭。
連最親近的弟弟都看出來:
很感謝黃皓填補了他作為弟弟無法填補的空白。
她們,本質上都在向外抓取。
蔡依林向外抓取事業的認可,蕭亞軒向外抓取情感的肯定。
當一個人需要向外獲取能量時,無論表現出來是被嫌棄的戀愛腦,還是更吃香的拼命三娘,本質上都是被動的,累的。
好在,這幾年,蔡依林的狀態發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她在拍MV時,被要求看鏡子。
突然她爆哭不止:
很多年沒有仔細看自己了。
此後,她逐漸學會自己給自己能量,不再對外抓取。
她說:
我才終於知道,不管是任何稱號,「少男殺手」、「地才」,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是讓我想要輕輕放下的腳本,告訴它說「This is your shit,not my shit」。
我終於可以活出我自己,可以告訴我自己我現在就漂亮、我現在就夠了、我現在就是想做我想做的事。
我想這就是成長的痕跡,我花了20年走到這邊。
她變得健談,研究精神學、心理學,更關心整個社會。
遇見風格迥異的網紅主持,悶騷的、中二的,她都真誠又充滿活力地和對方交談,眼神發光,說嗨了還手舞足蹈。
聽她說話,對方總能很快進入她愉快的氛圍裡。
而現在的蕭亞軒明顯還陷在自我拉扯中。
年頭《吐槽大會》,她說她還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真相,需要一點時間。
最近看見她,眼神迷離,脆弱得讓人心疼。
去年她發了一張專輯,全程黑白,字幕上打著:
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張專輯。
歌詞句句看似美好,卻似乎又代表著某種故作堅強。
失戀了安慰自己可以再愛一遍,把對方的笑容當成寄託,害怕愛是幻覺、不敢眨眼。
其實,這麼多年,除了完美的愛情,她早就得到了很多愛。
十年前,她對恩師姚謙說,「我就是在討我媽高興,討你高興。」解約走了。
十年後,她不再按照他的規劃,走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出專輯《鑽石糖》。姚謙幫她站臺。
雖然他衣服上還繡著第二張專輯《紅薔薇》的圖案,但他握著蕭亞軒的手,釋懷地說:
她的手那麼小,像小孩的手,沒有強求她是對的。
聽完,蕭亞軒哭了。
和從前一樣,恩師一直很偏愛她。
而一些見過她最鼎盛時代的老歌迷,雖然不再為她後來的歌瘋狂,也一直包容、愛護她。
這幾天寫她,我看見很多老歌迷在知乎發自肺腑地說:
不催她發片,也不指望她東山再起。
只希望她能健康喜樂。
是真的愛她,才能說出這麼樸實的話。
而MV中,她褪去厚重的眼妝,素顏泡在水中,隱約又能看見從前清秀的樣子。
她說,水代表極致的愛。
我恍惚想起她剛出道時,才20歲,也在泳池裡拍了一組照片。
那年水只是水,水很藍,她眼神明亮,笑容燦爛。
人人豔羨她們「勵志」或「戀愛天才」。
其實,小時候,她們才是我們的偶像,長大後,她們成了我們的鏡子。
爭一口氣,貪一份愛,都沒有錯。
她們、我們。
都在無一例外地來世上填補生命中的空白。
只是,只有當我們不再需要憑藉任何人、任何外力,給自己短暫的安慰時。
我們才能真正自內而外生出力量。
在生命的至暗時刻,自尋出路,踏光歸來。
編輯:意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