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Academy周報 第一期
StxS:2015年9月,《黃金魂》動畫以13集完結,至今已然三年有餘。三年改變了很多事情,我這周報寫得本來就不咋地,又許久不寫,大概更加沒法看了。但我若是不寫呢,恐怕大家就更不信「這世上總有些東西是不變的」這句話了。當然了,沒變的東西也不少,比如說獨家版權方仍然是愛奇藝。
**********************************
關於《聖鬥少女翔》的十大疑問
**********************************
本報停刊三年,按理說應該有不少槽點才對。但總體來說呢,這三年聖界相對平穩,波瀾不驚,跟「Ω-聖域傳說-黃金魂」三連擊的那三年不可同日而語,算是一個低潮期。事情倒是不多不少,總結起來無非:項目都在天上跑,雷聲大來雨點小;三十周年展會多,商品換湯忙收割;ND不慌也不忙,GA少女撐日常;無聊只能玩遊戲,騰訊搞事造話題——再不出個新動畫,像我們這種靠信息量過日子的人怕是要睡著了。
先不管上面那首歪詩,新動畫開播嘛,總歸是個喜事,今天還是先做個「劇前掃盲」,梳理一下大家關於《聖鬥少女翔》這部作品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的一些疑問。
1、「聖鬥少女」是什麼?跟女聖鬥士是一回事麼?
簡述:聖鬥少女是聖鬥士,並具有守護星座,是女性聖鬥士,但又具有特殊性,不同於一般的聖鬥士和女聖鬥士。
詳解:聖鬥少女(Saintia)是本作新引入的概念。「-ia」是個陰性後綴,加在聖鬥士(Saint)的後面,本身就有「女性的聖鬥士」這一意味。儘管被稱為「Saintia」而不是「Saint」,但聖鬥少女具有守護星座和聖衣,且目前登場的聖鬥少女,其守護星座均未被本世代其他聖鬥士(Saint)佔據,劇情中也曾多次談到聖鬥少女也是聖鬥士——據此推斷,聖鬥少女是「聖鬥士的一個特殊類別」應該是沒有疑問的,同時也在88星座聖鬥士的序列之中。東映動畫原創部分曾經出現過一些沒有星座編制的聖鬥士(如道格拉提斯、水晶聖鬥士、炎熱聖鬥士等),死亡皇后島的暗黑聖鬥士嚴格來說也是沒有星座編制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聖鬥少女在聖域體系內的階級是要比這些人高的。
但是作為聖鬥士,聖鬥少女又有其特殊性,因為其職責被定位為「雅典娜的護衛侍女」,因而不能與其他女聖鬥士一樣。如果對這個問題仍然困惑難平,可以繼續看下一個問題,或者好好琢磨一下「XX特色的XX主義是不是XX主義」,看看能不能觸類旁通。
2、聖鬥少女為什麼不戴面具?
簡述:因為不是一般的女聖鬥士。
詳解:我本來想把這個問題排第一的,畢竟這是老聖迷最愛吐槽的點。老聖迷為什麼喜歡吐槽這個呢?因為出了聖鬥士界,路人並不會覺得妹子非得戴著面具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聖迷和聖盲可以通過這個問題得到鮮明的區分,於是只要吐槽上這麼一句,自己「老聖迷」的人設也就可以立得住了,就算已經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沒關注過聖鬥士系列的任何動向也無所謂——反正我知道女聖鬥士要戴面具,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知道嗎?
聖鬥少女不戴面具的原因,還是可以從「Saintia」這個詞說起。女性詞根表明聖鬥少女是可以堂而皇之以女性身份示人的,而一般的被稱為「Saint」的女聖鬥士則要捨棄女性身份,表現得像個男人一樣,於是才有了戴面具的規矩。不過對這種規矩的解釋多少有點似是而非:如果是要跟男人一樣,男聖鬥士也不戴面具啊?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還是有些「舊制度對女性的歧視壓迫」的意味。
面具制度有兩個問題:一是有不女權之嫌,二是可能影響銷量,在當今時代都不太好。像莎爾娜那種頻繁脫落的,還算是某種賣點;如果都像魔鈴那樣如同在臉上抹了膠水,可就有點麻煩了,一旦人數多起來,像現在這樣搞出五人主角團,就不止是銷量受影響,連辨識都成問題,「面具盲」可不知道要比臉盲多多少倍。於是乎,聖鬥少女就通過在設定上特殊化的辦法,名正言順地把面具取消掉了。不過嚴格來說,像這樣單劃出聖鬥少女一種「職業」才能不戴面具,多少還有點「就業歧視」的意思,從歷史上來看,還有一種辦法是在男性為主的主角團裡謀個一席之地,比如讓葉,尤娜,還有……還有誰來著?
那麼,在《聖鬥少女翔》中,新增的女性角色都不戴面具麼?戴面具的都是女性角色麼?
答案都是否定的 新增的女性角色也有戴面具的,此人是孔雀座的女聖鬥士(Saint)瑪尤拉,並非聖鬥少女。戴面具的也有不是女性的,此人是坐在教皇位上的雙子座撒加。
3、《聖鬥少女翔》在《聖鬥士星矢》系列中處於何種地位?
簡述:官方派生作品。
詳解:除連載於集英社的原作《聖鬥士星矢》漫畫以外,聖鬥士星矢系列作品粗略可分為兩類,即「東映系」與「秋田系」。東映系除原作本身部分的動畫以外,還包括六部劇場版、Ω與黃金魂,均以動畫為主體,而不是先有漫畫。秋田系則相反,以漫畫為主體,這其中有原作者親自繪製的《NextDimension冥王神話》(ND),被稱為「正統續作」,也有其他作者繪製的,被稱為「官方派生作品」的漫畫,主要包括岡田芽武的《EpisodeG》(G)和《Episode G Assassin》(GA),手代木史織的《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LC),《聖鬥少女翔》的漫畫作者為久織ちまき,其連載開始於2013年,早於GA,是秋田系第三部官方派生漫畫。
從權威性的角度來說,《聖鬥少女翔》與其他三部派生作品平級,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但四者的權威度均低於由原作者親自操刀的原作及被冠以「正統續篇」的ND。而「少女跟Ω、黃金魂哪個更權威」這種問題就沒法回答,因為東映系動畫並未被正式定義為「官方派生作品」,那是「正統作品」還是「比派生作品還低」呢?對此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4、《聖鬥少女翔》與其他官方派生作品有何不同?
簡述:時間軸與1986聖戰同步,且動畫歸入東映系。
詳解:《聖鬥少女翔》是21世紀第一部時間軸與1986聖戰(原作時期)重疊的作品。LC是前聖戰(約243年前);G是1986代黃金少年之時(約7年前);天界篇序章是極樂淨土後;ND既是極樂淨土後又是前聖戰;Ω是若干年後(一般認為可能就是2012年左右);GA是穿越到了有智慧型手機的現在(2014年左右);黃金魂是在冥界篇到極樂淨土篇之間挖了一個洞出來;《聖域傳說》相當於原作的平行重啟,也不知道重啟到哪年去了。唯獨只有《聖鬥少女翔》是在原作的時間軸上展開的,當時青銅在打銀河戰爭,在闖十二宮,即將進入海皇篇。這種設定導致SS代的角色,特別是SS代的黃金,可以比較方便地「串場」進來,其他的派生作想做到這點,就有些困難。
2016年底,《聖鬥少女翔》宣布動畫化,令人震驚的是製作方居然是東映,這讓聖迷們意識到原來「秋田系」跟「東映系」是可以合流的,之前種種宮鬥陰謀論猜測到此宣告破產,就算以前或許有,現在也不存在了。在此之前,「秋田系」與「東映系」幾乎是老死不相往來,東映從不拍秋田系原著的動畫,秋田系的劇情展開似乎與東映系作品也沒什麼直接關係,也就只有車田本人才會兼顧兩邊,說出「把翔龍設成養子是考慮Ω已經有龍峰了」這種統一戰線的話來。這裡面最標誌性的事件是LC的動畫並沒有由東映來做,而是交給了TMS,而TMS與東映大相逕庭又說不上很好的畫風,也成了LC動畫地位尷尬的一大原因。不知道雙方最終是否達成了「聖鬥士動畫還是需要荒木風」的共識呢?《聖鬥少女翔》的「兩系合流」似乎暗示了這一點,而這次動畫化也使得《聖鬥少女翔》具備了比其他派生作品更強的資源後盾。
5、《聖鬥少女翔》與東映是否早有聯繫?
簡述:《聖鬥少女翔》的動畫化可能早有預謀,不排除作品本身都是東映策動的。
詳解:與其他派生作品不同,《聖鬥少女翔》有一個奇怪的特點——連載時喜歡「碰瓷」東映。由於歷史原因,當年TV連載時期東映「獨有」的內容或多或少與原作有些不和諧,後續創作者大多避之不及,一方面不討讀者的好,另一方面東映讓你用麼?然而久織反其道而行之,大量在設定中加入東映原創內容(主要是劇場版內容),令人十分困惑。2016年底動畫化消息爆出,解釋了這一切:原來久織這麼搞,本就是東映所樂見,甚至可能是東映攛掇她幹的。更進一步說,動畫化也早就安排上了。
什麼樣的作品能動畫化?我認為無非是兩種路徑,一種是自下而上——人氣高了所以動畫化,這似乎廣為人知;但其實還有一種是自上而下——決策者早就定了項目,找個人來畫漫畫,擇機推出動畫。這其實類似於「評優」,有的評優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還有的就是領導拍板,這兩條路都走得通。若以單行本銷量而論,《聖鬥少女翔》算不上十分優秀,因此它極有可能走的是「自上而下」的決策路線,也就是東映或者說聖鬥士星矢系列,在這個時間需要這樣一個項目,於是它無論如何都會被動畫化。2016年底,在東映動畫居於取締役會長(相當於董事長)的高位同時也是聖鬥士動畫親爹的森下孝三曾宣布將有「三大企劃」,並表示聖鬥士系列已經習慣於「兩年一企劃」的模式——2015年是黃金魂,接下來是什麼?顯然已經有人在那裡排好隊了。幾天以後,《聖鬥少女翔》動畫化即宣告。
6、《聖鬥少女翔》與東映系的哪部分關聯最深?
簡述:劇場版第一部《邪神厄裡斯》,又譯為《黃金蘋果》等。
詳解:《聖鬥士星矢》系列的第一部劇場版在1987年7月上映,當時動畫化尚不滿一年,製作這個片子的時候連十二宮篇都還沒開始,相關製作人員甚至不知道十二宮篇的劇情,這劇場版上映時連副標題都沒有,現在這個「邪神厄裡斯」都是後來加的——就這樣,這劇場版也趕著熱度上映了,留下來不少後遺症。二十六年之後,它成了《聖鬥少女翔》的主要碰瓷目標,我當時為什麼覺得是「碰瓷」呢?難道就因為BOSS是厄裡斯麼?顯然不是。厄裡斯的黃金蘋果引發特洛伊戰爭,這是希臘神話的知名故事,跟劇場版同用這樣一個BOSS,算不得碰瓷。當時令我震驚的是劇場版第一部有一個小設定「彗星雷帕魯斯」,這個應該算是東映系的獨創,因為這名字在希臘神話裡似乎找不著。然而久織居然連這個設定都搬了過去,姐姐你是圖個啥呢?直到動畫化我才後知後覺地想明白,這玩意說不定在久織拿到的大綱裡頭,而會把這「彗星雷帕魯斯」寫到大綱裡的,除了東映不會有第二者。
於是問題就來了,東映自己拿厄裡斯和彗星雷帕魯斯拍了劇場版,又讓久織「另起爐灶」,二者互相矛盾,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這只是我們這些嚴謹觀眾的想法,東映顯然不這麼想,因為這種「迭代」的事情他自己也幹。劇場版第二部和北歐篇的劇情都在北歐仙宮Asgard,然而Asgard的設定完全不一樣,甚至奧丁神的善惡都不同,到底哪個才是「正史」?觀眾的這種疑慮完全沒有在東映那邊轉化成不拍北歐篇的阻力,最終還是形成了「二者並立」的局面,北歐篇的設定時隔近三十年甚至還有所發展,拍成了《北歐篇2》,什麼,你不知道北歐篇2?它還有個大名叫《黃金魂》。所以「正史」「打臉」什麼的,只有一部分觀眾才在意,沒節操的東映才不管這些呢。我以前以為東映在這類公司裡實在是最沒節操的了,後來我看到柯南劇組拿著近千集的柯南劇集講「故事其實才過去了半年」,就覺得也冤枉東映了,天下烏鴉一般黑,不管是撒密安的還是烏丸蓮耶的。
劇場版1裡面,厄裡斯有五個帶星座的「亡靈聖鬥士」部下,其中有兩個星座在後來的原作正傳劇情裡出現過:天箭座和天琴座。這多少與後面的劇情是有些衝突的,假如瞬真的跟那個天琴座的奧菲斯打過,那他在看見奧路菲甚至看到神鬥士米伊美的時候就沒有一點想法麼?所以這劇場版1也是很難跟正傳捏在一起的。在《聖鬥少女翔》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另外三個星座,也就是南十字座、盾牌座和獵戶座,都作為白銀聖鬥士出場。天箭座是出不來的,他要去給青銅開12小時限時任務然後領便當;天琴座也出不來,奧路菲還在冥界呆著呢。可是為什麼非要把那三個星座給用上呢?這操作眼熟不?很明顯,東映又在故伎重演了,進行「產業升級」,劇場版2被升級成了北歐篇,劇場版1就被升級成了聖鬥少女翔,在升級過程中,所有能用的材料都要重新組裝利用,天箭座和天琴座就不能用了——因為已經被車田「搶先」用掉了。
但是,《聖鬥少女翔》只用過劇場版1的設定麼?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還用過一點劇場版3《真紅少年傳說》,涉及比較靠後的劇透,這次就先不展開了。
7、《聖鬥少女翔》是荒木風麼?作畫崩壞程度如何?
簡述:現在想比這荒木風可不好找。
詳解:所謂荒木風,指的是已故老TV版人設&總作監荒木伸吾的畫風,概念也並不十分嚴格。觀眾大多也非繪畫專業人士,老觀眾甚至可能連車田風跟荒木風都分不太清楚,也就能分清LC動畫風跟岡田風,這類人群也經常不能接受Ω大體上屬於荒木風的事實。而按照我的看法,除LC以外的東映系動畫全都屬於荒木風(當然《聖域傳說》也不能算),如果把標準卡得太嚴,那就不是荒木「風」了,就只能去天堂找荒木老師本人了。至於像Ω的八島大神,黃金魂的Bridge外包團隊製造出的一些極度不荒木風的「個案」,這屬於作畫崩壞問題,老TV也有河合靜男這種大神存在,總不能因此說老TV也不是荒木風吧?
Ω的馬越嘉彥屬於荒木一系出來的強手,但他也會追求一些鮮明的個人特徵,於是可能就有不少人覺得他「不太像荒木風」了,那由此推演下去誰更像呢?荒木弟子之中自然也有些風格更加保守的人士,比如這次擔任人設&總作監的市川慶一。此人是Ω二期的人設,然而參與作畫甚少,之前的大活躍是冥界篇&極樂淨土篇,如果歷史重演,主要的風險大概不是作畫崩壞,而是比較幻燈片。作畫崩壞跟幻燈片你更能接受哪個?我覺得這屬於信仰問題,老聖迷總體上可能還更接受幻燈片多一些。
除了市川以外,近年湧現的荒木風翹楚也悉數在第一話有所亮相,首先就是與市川一同擔任人設&總作監的西野文那,此人在黃金魂已有活躍,後期好幾個神鬥士(比如巴德爾,西格蒙德)都是她做的人設,自己也出過荒木風的聖鬥士畫集,風格穩健值得期待。值得一提的是他跟市川在人設&總作監的排序上有錯位,市川在人設上排名靠前,西野則在總作監上排名靠前,這似乎暗示西野在作畫方面可能會更多出力,而市川可能與Ω二期一樣不怎麼管作畫。而網飛重製版人設,本身也是聖迷沒事就在推特上發聖鬥士Fanart的西位輝實,以及參與了不少彈珠機動畫製作的佐佐木憲世,也都被拉來畫了片頭,片尾更是找來了荒木大師的老搭檔姬野美智老師來畫,這部《聖鬥少女翔》基本把除了馬越以外的,這幾年跟荒木風有關係的頭部人士都給拉來了,在風格復古上的誠意,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比較確定的是本作的靜態圖是十分值得期待的,至於動態上嘛,一方面幻燈片風險很高,另一方面這次的外包GONZO歷史也不令人放心,但至少比黃金魂那個名不見經傳的Bridge還是要好一些吧?所謂崩壞,就像魚刺一樣,吃就會有,當年各種「崩神」,被吐槽「崩魂」的黃金魂,大家不也都經歷過來了麼?放平心態,擁抱吧。
8、本作的聲優有什麼亮點麼?
簡述:黃金沒有亮點,都是「原配」;少女都是新生代,我猜你們也不認識……
詳解:當年冥界篇換青銅聲優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既然是要復古,東映對於這一代黃金聲優應該是抱著「能不換就不換」的態度,除非哪一位徹底隱退了。之前《聖鬥少女翔》出過廣播劇,當時找了櫻井孝宏來配米羅,梅原裕一郎來配大小艾(沒錯,兄弟都他一人演了),事實證明這只是「臨時人選」,真到出動畫的時候,還是找來了老班底。當然,所謂「原配」加了引號,是指深入人心的《冥王十二宮篇》陣容,至於老TV中並未出演冥王十二宮篇的幾位,如今有一半以上已經故去了,時光無情。聲音衰老的聲優究竟該不該換?這不好說,但換了一定會被罵,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當年配過老TV的幾位元老,如今大多年過六旬甚至七旬,再去配20歲左右的黃金,難免常有「不諧之音」,這在黃金魂表現得尤其明顯。不過《聖鬥少女翔》的情況相對好一些——畢竟黃金不是主角,而是回歸到了「前輩」的角色。
主角聖鬥少女們的聲優,跟廣播劇差不多(只有美衣換了人),大多是新生代,今天就不介紹了,因為我也不咋懂——值得一提的是女神雅典娜沙織在這一作也要算作主角的,而聲優又換人了,甩開對應青銅的四代數目,成為東映系第五代沙織的是近幾年來比較熱門的水瀨祈,為什麼說此人熱門呢?因為連我這種不怎麼關注聲優的都可以不用查資料就認識,然而我總覺得她不是配大小姐的,是配女僕的——於是傳說五青銅有沒有聲優呢?這個我覺得還是不要過多指望了,按照《聖鬥少女翔》的漫畫劇情,他們的戲份基本限於露臉,最多可能星矢有幾句臺詞,我估計會找二代目森田成一來說。
9、本作有男主角麼?
簡述:非要說的話,應該是天蠍座米羅。
詳解:其實大家看前期宣傳也該知道了,米羅是《聖鬥少女翔》第一個出聖衣神話的,連主角翔子都得往後排;之前還放過一張他公主抱翔子的圖,惹得一眾女粉豔羨不已,更有好事者與久織原圖對比,發現翔子的安全褲不知為何「不翼而飛」了,由此引發一波桃色新聞,如此待遇,說是男主也不過分吧?再看第一集,米羅也被畫得非常好看,顯然是下了功夫的,可能是西野親自操刀,儘管就出場了那麼一會兒,臺詞卻被loop了三遍,頗有一種「餘音繞梁,五年不絕」的意味。感覺現在官方邪惡度越來越高,開始玩弄人心了,在黃金魂裡「欺負」米羅,搞出一波北歐白學來,讓觀眾憤懣不平,又在《聖鬥少女翔》給你釋放一波,讓他英雄救美金光閃耀,說吧,這聖鬥少女翔特別款神話你是買還是不買?雖然我就是換了一下秋褲的塗色,擺明了是來騙錢的——Ω時的東映已經死了,現在的是鈕鈷祿東映。不過總體來說,儘管米羅的戰績經常令人一言難盡,這麼多年大家一直都是喜歡他的,涉及到他的內容總是轉發綿延不絕,很多人喜歡他,大概就像喜歡前國腳李毅一樣。
10、除了米羅,本作都有哪些黃金聖鬥士出場?
簡述:看片頭。
詳解:這次的片頭其實還挺明顯的,不過如果不仔細看,可能還以為是十二宮存活組。於是前幾天有人問我,為什麼卡妙死了阿布羅狄還活著?這裡我要強調一點,《聖鬥少女翔》在大是大非的事實問題上是極其符合原著的,跟網飛重製版可不一樣,這個圖有阿布羅狄沒卡妙的圖肯定不是存活問題,而是表達「出場」的意思。於是可能有些人就失望了,是不是不在片頭上的就一定不出場了?這也不正確,有的人是出場靠後,可能在「第一季」不出場,假如這片子有第二季,換片頭的時候十之八九是要露臉上來的。
本期配圖:第一張是漫畫連載第一期的封面,簡要回顧一下作品的誕生——封面上有翔子、星矢和沙織,值得注意的是星矢臉上貼的膠布是海皇篇「特色」,暗示《聖鬥少女翔》的故事核心部分其實是在海皇篇前後;第二張和第三張是米羅公主抱的同場景對比圖,引起聖迷熱議的「安全褲消失」確有其事,不過我這裡倒是想解釋兩句:東映對於「聖衣底下顯出常服」這種設定一向是抵制的,對聖衣穿著的理解更接近於變身,就好比說早期漫畫星矢第一次穿聖衣時也可以看見裡面還是本來的雜兵服,但動畫就完全不是這樣,通過某種「魔法」就換成聖衣配套的紅秋褲了。於是你可能又要問了,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也給小馬座聖衣配一套秋褲呢?我覺得這就不好說了,說不定人家也有秋褲只是透明的呢?我記得北歐有個叫安德裡亞斯或者安什麼的作家,寫過一個童話叫《皇帝的秋褲》,大家不妨讀一下。
次回且看:降伏調伏,孔雀總是佛徒?天馬小馬,獨角獸也是馬。
《聖鬥士星矢 聖鬥少女翔》第一集資源下載,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