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追女神卻婚內出軌、張兆和做了這事、讓沈從文悔恨終生

2020-12-20 歷史大木貞探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會等」

如果說誰是世界上最會說情話的人,我想沈從文必然是榜上有名。

我們耳熟能詳的「我走過無數多的橋,看過無數次數的雲,喝過無數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這些都摘自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

張兆和是什麼人呢?能得到沈從文如此青睞。

張兆和出身名門,是張氏四姐妹之一,排行老三。她所在的張氏家族時居蘇州。沈從文見了張兆和第一面後就痴迷了。當晚就寫下了第一封情書「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但張小姐畢竟是大家閨秀,才情兼備。追求者排到黃浦江去,裡面不乏才子文豪,富家子弟。收到的情書禮物數不勝數,於是將情書又退回給了沈從文。

沈從文呢,當時只是一位湖南高小畢業,小有名氣的窮小子。初到北平懵懵懂懂,所幸在徐志摩的介紹下,進了上海公學教書,在當時也算是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於是27歲的沈從文帶著十二個大洋進入了大上海的十裡洋場。

雖然說勉強進入了當時的上流文藝圈,但在張兆和面前依舊是不夠看,追求張兆和可以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沈從文就是有那麼一股子勁,一旦愛了,就用盡全力的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情書被退回後,沈從文也成了校園裡閒聊時候的談資,但沈從文被愛情的火燒的昏天黑地,在短短的半年內,他給張兆和寄出了幾百封情書,內容火辣。但尷尬的是,所有的信件都石沉大海。沈從文疑惑,去問他的學生,也是張兆和的閨蜜王華蓮。結果王華蓮很直接的告訴他,你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追張兆和哪裡輪得到你,而且你死纏爛打的樣子很讓人討厭。沈從文聽到這兒居然急的哭了出來。

一般人受到這樣打擊都應該知難而退了,沈從文卻越戰越勇,數量增加到一天五封。可能他的心裡是這樣想的,自己已經沒什麼能失去的,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一本萬利。

沈從文還去請校長胡適做媒,胡適找來張兆和當面告訴他「我知道沈從文固執地愛你」而張兆和絲毫不給胡適的面子,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但最慘的還在後面。1930年胡適離職,沈從文只得轉去青島大學任教,開始了單相思的時光。但他依舊數年如一日的給張兆和寫情書,後來這些情書變成了廣為流傳的經典。這樣持續了兩年。1932年,張兆和畢業回到蘇州的家中,而實在忍受不了相思之苦的沈從文也隨之而來。多年的堅持終於讓張兆和有所鬆動了,在日記中她寫下這樣一段話「他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我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

沈從文在張家呆了一段時間,也得到張父對兒女婚事的態度「兒女婚事,他們自理。」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33年,沈從文迎娶了白天鵝張兆和。但婚後的生活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幸福,從小衣食無憂的張兆和嫁給沈從文之後。不得不為生活奔波,沈從文對張兆和的看管也很嚴格,甚至不許她穿高跟鞋外出。矛盾越來越多,在度過短暫的蜜月期的短短兩年,沈從文就長期不回家,留下張兆和與幼子在深巷獨自生活了好幾年。

七七事變爆發時,正逢張兆和產下次子,而沈從文居然一個人留下妻子南逃了,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兩人直到昆明才再次相聚。而這時沈從文居然和他的一個粉絲高青子出軌了。當時沈從文在西南聯大教書,他為了能和高子青朝夕相處居然將情人推薦到西南聯大的圖書館任職。一時間眾人皆知,只有張兆和蒙在鼓裡。

張兆和得知沈從文出軌後,沒有哭鬧,而是立刻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沈從文慌了,又開始一封一封的寫信求原諒。但張兆和再沒有回來。沈從文不知道是愧疚還是後悔,從此之後也一個人生活了很多年。1988年,沈從文病入膏肓,他對來看她最後一眼的張兆和說了三個字「對不起。」告別了自己痴情又寡情的一生。

多情的人最後寡情的過完了一生。

相關焦點

  • 沈從文與張兆和相愛一生,中間卻與高青子曖昧8年,終落寞離場
    苦追校花張兆和1929年,沈從文被胡適聘請到上海當老師。在此之前的沈從文四處流離,這下總算是有了一份安定的教育工作,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結識也是在後來的一節課上。沈從文生性木訥,在中國公學的第一節課上便醜態百出,當時臺下坐著的學生裡便有張兆和。
  • 沈從文娶了女神後為何也會出軌?背叛婚姻的男人到底能否被原諒?
    當沈從文給她的女神,即後來的妻子張兆和寫下這些字句時,他顯然想不到,他們的美好愛情,最終會以極其悽涼的方式在婚姻裡枯萎。表面看,致使這段美好婚戀毀滅的背後推手是「第三者」,實際上,他們悲劇的答案,終究還是在兩人的婚姻本身上。
  • 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千封情書:我願做你的奴隸,用嘴吻你的腳
    為了成為那個幸福一輩子的男人,無數青年才俊前赴後繼,其中,尤以沈從文追求三小姐張兆和的故事最為著名。(沈從文與張兆和)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傳奇愛情,還要從一場男追女相隔萬重山的師生戀說起。(沈從文)一個是湘西的寒門才子,一個是江南的名門閨秀,隔在沈從文與張兆和這對師生之間的大山,不僅有身份的差別,還有門第的懸殊。面對女神般光芒四射的張兆和,沈從文真真是卑微到了塵埃裡,他連當面向張兆和表白的勇氣都沒有,只能借情書傳遞愛意。
  • 張兆和與沈從文—愛情的牙齒
    但是對沈從文來說,婚前張兆和的冷美人形象,是一種迷人的特質。而到了婚後,沈從文「一看到妻子的目光,總是顯得慌張而滿心戒備,同樣的目光,在她們的兒子看來,卻是充滿愛意和溫暖的。」張兆和遲遲不肯南下,沈從文不免有可能失去她的擔心,又疑心張兆和在北京有了另外一個人。其實張兆和就算是冷淡,就算對沈從文毫無崇拜之意又怎麼樣,他可以追求他的女神,女神就不能向上看,必須向下俯就?
  • 沈從文與張兆和——人生容不得兩個人都正確(上)
    兆和堅決:「我頑固地不愛他!」胡適不再嘮叨,他錯愕,惋惜,本來他以為社 會上有了這樣的天才,人人都應幫他才是。可是校長啊校長,愛神做事,歷來不許任何人插手!胡適敗下陣來,寫信給沈從文:「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愛情不過是人生的一件事,那些說愛情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們要經得起成功,更要經得起失敗。
  • 沈從文和張兆和:一場愛情童話的背後,是卑微的背叛
    所以,掀開歷史的迷霧,探究沈從文為什麼在娶了「女神」張兆和後,在結婚的第二年便認識了高青子,而且出了軌,一戀八年才忍痛割愛,並非易事。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愛情故事,老幼皆知。人們經常用「神仙眷侶」這個詞,形容他們。人們之所以對他們津津樂道,與沈從文苦苦追了張兆和四年,寫了無數纏綿悱惻的情書有關。
  • 沈從文與張兆和——人生容不得兩個人都正確(下)
    可以想像這能給沈從文帶來怎樣大的滿足感與徵服感:自己的作品得到一個如此完美的女人如此慧心、如此別致、如此唯美的認可,而且,她愛的是沈從文,而非沈從文寫的信!張兆和並沒易志,沈從文卻有了二心!女人想做個小三,真的不難!之前的一片文中講到過英兒和顧城的故事,可以看出似乎女人稍有心計男人就難以招架。
  • 張兆和沈從文:只是忘了去懂你
    沈從文喜歡「小獸」一樣充滿活力的女子,也許正是這一瞬間,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張兆和一下子抓住了他的心。 做為老師的他開始展開對這位女學生的追求。當時張兆和追求者眾多,不少男生給她寫情書,她把這些情書編為「青蛙1號」、「青蛙2號」、「青蛙3號」……看完就放在抽屜裡,也不回。收到老師沈從文的信,她愣住了,看完後還是沒有回。
  • 沈從文和張兆和:一眼便認定的一輩子
    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鄉,是不是讓我跟你爸爸談談你們的事。」張兆和急紅了臉:「不要講。」校長很鄭重地對這位女學生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張兆和脫口而出:「我頑固地不愛他!」胡適和張兆和的父親張武齡關係極好。幾年後,張充和考北大,國文滿分,數學零分,又是國文系主任胡適拍板錄取。後來,胡適還介紹張充和到中央日報做編輯工作。
  • 「如果不愛我,把信還給我」沈從文要求退情書,張兆和這招智慧
    這是沈從文有生以來,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比起普通老師,可以說是十分差勁了。其他老師議論紛紛,就這還名作家呢?傳到胡適耳朵裡,他不以為然,反而說:「上課講不出話,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沈從文一直很感謝胡適,感謝他的信任和包容,這種感謝不光指工作上的提攜,還包括愛情上的支持。2、拋下面子追女學生學生們果然是識貨的。
  • 人間最美書信,沈從文對張兆和的花式表白
    想想,大約因為妻子張兆和在家排行第三之故,而沈從文的自己的落款卻是「二哥」,這也是沈從文在家的男子排行。這些絕妙文字,沈從文有時專門標註「三三專利讀物」,意味深長。數十年後,除這些信,受信人的幾封回信還存留著。
  • 高青子:介入沈從文與張兆和婚姻8年整,她最終結局並非全身而退
    1936春節,已經完全控制不住情感的沈從文竟在一個雪夜找到林徽因傾訴了這段婚外情。林徽因在聽他講述這段帶著甜蜜又痛苦的情感時,一直靜靜地未打斷,後來,她才回憶中說: 「他(沈從文)使自己陷入這樣一種情感糾葛,像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小青年一樣,對這種事陷入絕望。
  • 從前書信很慢,我只愛你一個人: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這一次的「不請自來」是下決心獲得張兆和的認可。但是事與願違,他數次登門拜訪張家,早來晚走,卻看不到張兆和給出明確的答覆。但其實這個時候能夠看得出,張兆和已經逐漸開始接受沈從文了,她在那時候的日記裡寫道:「他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我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
  • 沈從文和張兆和情愛軼事:人生自是有情痴,得此幸福,一生足矣
    這是美與血腥的結合,一條河流,承載的太多太多。美好與野蠻,在日後都成為了沈從文文學創作的根基。這一生註定,他要與水,有著不能避免的交集。14歲小學畢業之後,沈從文加入了軍營部隊,成為了一名軍人。他曾經隨軍外出過,也曾經做過上士,甚至還以書記的名義跟隨大軍在邊境剿過匪。1922年,沈從文脫下了莊重的軍裝,隻身來到北京。
  • 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信表達愛意,後者找到胡適求助:我頑固的不愛他
    但張兆和對自己這位內斂靦腆的老師並沒有興趣,以至於她的二姐張允和後來得知沈從文正在追求張兆和,於是調侃說他只能排為「癩蛤蟆第十三號」。可見沈從文在當時張兆和的眾多追求者中並不算條件突出,他無錢無勢,只是一個鄉下來的教書先生,這樣的條件顯然讓他在張兆和心裡的分量大打折扣。沈從文性格靦腆,不善於言辭,這也是他第一次上課教書時鬧出窘態的緣由。
  • 沈從文晚年:與妻子失和、轉行不再寫作,墓碑上是她寫的這十六字
    終於,在在時任校長的胡適的「神助攻」下,沈從文突破了學歷和家世用「真情」打動了女神張兆和:1933年9月9日,兩人結成了連理。 可這段感情,卻並未像他們的情書那般唯美。張兆和與沈從文畢竟在家世上差了太多,加之兩人在生活上的一些磨合,一直感覺不到愛的沈從文出軌了女粉絲高青子。
  • 絕世單戀—悲情沈從文
    而張兆和,這一輩子,雖然被沈從文抓過手,但似乎從來都沒有把心交給他。)而沈從文呢,依然在固執地繼續著自己的囈語。「我不是一個首領,用不著別的女人用奴隸的心來服侍我,卻願意自己做奴隸,獻上自己的心,給我所愛的人。我說我很頑固的愛你,這種話到現在還不能用別的話來代替,就因為這是我的奴性。」
  • 沈從文中年不幸的背後:與不愛自己的女人結婚,把一生過成了寂寞
    幾年後,在女弟子高青子的刻意取悅下,自卑內向的沈從文一度有過精神出軌的傾向,還將他被高青子外貌吸引、內心動蕩的經歷寫在了小說《看虹錄》裡,對話和心理描寫都十分露骨。可沈從文又畢竟是一心一意愛著妻子的,在反覆思考和徘徊之後,他與一再逼婚的高青子斷了聯繫,並將這段心理經歷坦然告訴妻子,張兆和卻惱怒不已、決絕而去,與沈從文分居多年,堅決不肯原諒他。
  • 張兆和與楊絳:兩個才女截然不同的兩種愛情.
    ,始終是他愛她多一些,而她卻並未因此感到幸福。楊平等與否,造就才女張兆和與楊絳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文 /掌葉半夏1.張兆和晚年不識沈從文葉聖陶說,九如巷中張家的四個女兒,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兆和在這名門望族的「幸福寶典」中排行老三,沈從文稱她為「親愛的三三」。
  • 張兆和:愛我是你的不幸
    恐怕在沈從文心中,他並未在意這些指責,甚可能會超然地看待一切,但對張兆和的反應,他卻感到迷茫:她積極地參與新中國的改造,與兒子搬到另外的地方居住,「分居」令這個從內心深處還是單純的詩人迷惑不解。 他徹底無助了,找到曾經親密交往過的丁玲傾訴,然而,春風得意的「丁玲大姐」卻如同「一位相識的首長客氣接見」,房間內是熱的,沈從文的心卻陷入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