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會等」
如果說誰是世界上最會說情話的人,我想沈從文必然是榜上有名。
我們耳熟能詳的「我走過無數多的橋,看過無數次數的雲,喝過無數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感到慶幸.」這些都摘自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
張兆和是什麼人呢?能得到沈從文如此青睞。
張兆和出身名門,是張氏四姐妹之一,排行老三。她所在的張氏家族時居蘇州。沈從文見了張兆和第一面後就痴迷了。當晚就寫下了第一封情書「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但張小姐畢竟是大家閨秀,才情兼備。追求者排到黃浦江去,裡面不乏才子文豪,富家子弟。收到的情書禮物數不勝數,於是將情書又退回給了沈從文。
沈從文呢,當時只是一位湖南高小畢業,小有名氣的窮小子。初到北平懵懵懂懂,所幸在徐志摩的介紹下,進了上海公學教書,在當時也算是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於是27歲的沈從文帶著十二個大洋進入了大上海的十裡洋場。
雖然說勉強進入了當時的上流文藝圈,但在張兆和面前依舊是不夠看,追求張兆和可以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沈從文就是有那麼一股子勁,一旦愛了,就用盡全力的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情書被退回後,沈從文也成了校園裡閒聊時候的談資,但沈從文被愛情的火燒的昏天黑地,在短短的半年內,他給張兆和寄出了幾百封情書,內容火辣。但尷尬的是,所有的信件都石沉大海。沈從文疑惑,去問他的學生,也是張兆和的閨蜜王華蓮。結果王華蓮很直接的告訴他,你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追張兆和哪裡輪得到你,而且你死纏爛打的樣子很讓人討厭。沈從文聽到這兒居然急的哭了出來。
一般人受到這樣打擊都應該知難而退了,沈從文卻越戰越勇,數量增加到一天五封。可能他的心裡是這樣想的,自己已經沒什麼能失去的,如果成功了,那就是一本萬利。
沈從文還去請校長胡適做媒,胡適找來張兆和當面告訴他「我知道沈從文固執地愛你」而張兆和絲毫不給胡適的面子,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但最慘的還在後面。1930年胡適離職,沈從文只得轉去青島大學任教,開始了單相思的時光。但他依舊數年如一日的給張兆和寫情書,後來這些情書變成了廣為流傳的經典。這樣持續了兩年。1932年,張兆和畢業回到蘇州的家中,而實在忍受不了相思之苦的沈從文也隨之而來。多年的堅持終於讓張兆和有所鬆動了,在日記中她寫下這樣一段話「他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我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
沈從文在張家呆了一段時間,也得到張父對兒女婚事的態度「兒女婚事,他們自理。」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33年,沈從文迎娶了白天鵝張兆和。但婚後的生活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幸福,從小衣食無憂的張兆和嫁給沈從文之後。不得不為生活奔波,沈從文對張兆和的看管也很嚴格,甚至不許她穿高跟鞋外出。矛盾越來越多,在度過短暫的蜜月期的短短兩年,沈從文就長期不回家,留下張兆和與幼子在深巷獨自生活了好幾年。
七七事變爆發時,正逢張兆和產下次子,而沈從文居然一個人留下妻子南逃了,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兩人直到昆明才再次相聚。而這時沈從文居然和他的一個粉絲高青子出軌了。當時沈從文在西南聯大教書,他為了能和高子青朝夕相處居然將情人推薦到西南聯大的圖書館任職。一時間眾人皆知,只有張兆和蒙在鼓裡。
張兆和得知沈從文出軌後,沒有哭鬧,而是立刻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沈從文慌了,又開始一封一封的寫信求原諒。但張兆和再沒有回來。沈從文不知道是愧疚還是後悔,從此之後也一個人生活了很多年。1988年,沈從文病入膏肓,他對來看她最後一眼的張兆和說了三個字「對不起。」告別了自己痴情又寡情的一生。
多情的人最後寡情的過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