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裡的這些細節,向我們揭示了什麼是家人

2020-09-06 春渢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頻繁登上熱搜,當李尖尖的兩個哥哥選擇出國的時候,觀眾罵他們白眼狼;當他們回國的時候,觀眾罵他們對李尖尖的生活幹涉太多。

甚至更有網友表示,這部劇不過就是披著親情的外衣。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根本不是家人之間的樣子。

其實,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過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家人?

之後我問了一個朋友,他是這樣回答的:家人,就是可以讓你把最壞的情緒丟給他們的人

說實話,我對這個答案有些意外,雖說我們生活中都是這麼做的,可是真的沒有幾個人會一直接受來自最親近人的脾氣。

但這個答案明顯說的是父母這樣的至親,於是我繼續追問,再寬泛一些的家人呢?比如七大姑八大姨這種。

他說:昂,你說的是遠房親戚啊!我不理解的問,叔叔、舅舅這些親戚都已經算遠房了?

他說,一年就春節見一次,可不就是遠房親戚嘛!

仔細想想,他說的也並不錯。只要是很長時間不見面,即便之前感情再好也都會變淡。

就像電視劇中李尖尖跟她的兩個哥哥,小的時候無話不談,甚至都要擠在一個屋子裡睡覺,可哥哥們出國9年,再回來他們早已變得十分陌生。

雖然逢年過節有說些祝福,發個紅包,但是除了這些,你對他們的生活一無所知,他們也不知道你的經歷,慢慢也就沒話聊了。

可我們有時候總也不肯死心,就覺得我們是家人,我們就應該是最親密的,不應該這麼生分。

因為我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是我們父母的血親,從小又一起長大,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對&34;這個稱謂有了過多的期待。

我們都曾希望家人是那種在你人生低谷能拉你一把,在你人生高光時刻能真心替你開心的人。

但諷刺的是,這些有時候連父母都做不到,更何況是他們?

在這個時代,家人,不過就是有著血緣關係的一個社會團體,與你的同學圈、同事圈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它披著一個&34;的外衣。

可是,你仔細想想,相親相愛在哪呢?親人間的某些聯絡,不也都是社會關係和利益的牽扯嗎?

你給我兒子200壓歲錢,我給你女兒200壓歲錢,就跟沒給一樣,可還是要&34;地走一遍流程。

二叔社會地位高,能給安排工作;三姨家有錢,能時不時撈些油水;家裡經濟負擔重,就回家孝敬父母,拿些錢、佔個房,改善下生活;四舅家孩子有出息,出去吹一下,顯得特有面兒……

這些維繫著親人之間的&34;好像每一根絲都與感情無關!

記得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總愛說一句話叫&34;。

現在你回過頭來想想,所謂的互相幫助,不過就是家裡有那麼一個任勞任怨、善心泛濫的人在無私付出,剩下的人坐享其成。

一旦這個人甩手不幹,家裡的平衡和寧靜就會被打破。所以這是哪門子的互相幫助?不過是集體哄騙那個最有責任感、最知道感恩的人犧牲而已。

到了現代,家人間的&34;越來越濃,親人間的聚會少了情分,不再講究輩分,而是看經濟能力。

混的好的那個就好像家人全在他那領工資一般,隨心情嘲諷著每一個人,管他是哥哥還是二大爺,說罵就罵!

而家人間好像也習慣了&34;的相處方式,只要你有錢,我就願意對你關懷備至;只要你混的不好,誰都能損你兩句。

看一下自己的微信就明白,在你混的好的時候,家人的都是:吃飯、逛街、好想你;當你混的不好的時候,家人就只有:投票、點讚、衝業績!

原來,我特瞧不起那些裝作&34;的人,買著自己根本負擔不起的禮物,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全是自己平時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

但是現在也似乎能明白在他們那種處境下做出的選擇,有時這好幾個月的工資,不僅僅是他們的面子,更是想在家人面前要一個平等。

跟那些混的好的人一樣,有個平等的被噓寒問暖、嘮家常的資格。

但諷刺的是,有時候不僅僅是混不好,混的好不說也得受氣。

閨蜜之前跟我說過,就因為她不愛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去長輩家買東西怕老人心疼錢,買的都是低調奢華的。

這就讓家人一度以為她過的很悲慘,家庭聚會她從來不被重視,甚至家裡吃不了的東西都會讓她帶回家,說她嘴虧。

這一切都是因為妹妹有了男朋友之後,就特喜歡曬美食圖片,回家都買一些老人家喜歡的肉、腸什麼的,大家就會覺得妹妹過的很好。

而她平時不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生活,跟男朋友吃了好吃的店,她覺得只要帶著父母去吃就好了,除此之外再沒有要跟別人分享的必要。

但是家人就會覺得她沒有吃過妹妹吃的那些美食,好像生活質量很差的樣子,甚至每次回家帶些禮物,家人都會說你別買了,賺錢不容易。

閨蜜哭笑不得的對我說,我月入過萬,我妹一個月三千多,我活的比她慘?可這就是現實,你不說,你的家人就以為你過的不好,然後不待見你。

我原來的性格就會覺得哪怕我年入百萬,你覺得我是叫花子,我都沒有關係,我的人生怎麼過不需要跟你解釋,你也少來指手畫腳。

可在《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中,我也漸漸懂得了與家人的相處之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太多的真心,那就不如把這個&34;的關係維持到底。

只要做到火山姐說的對待客戶的:&34;,三要素就夠了,其它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一起生活、更沒有溝通。

就像劇中9年後哥哥們回國,卻發現每一個人的相處模式都變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悶,但都選擇不傾訴。

其實這就是家人的相處模式,只分享開心的,不提那些痛苦的。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同樣是需要隨份子的場合,婚禮總比葬禮人多,因為人們都喜歡分享喜氣而不願意沾染晦氣。

更何況也沒幾個人會在乎你是不是真的開心或者悲傷,也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替你開心,陪你一起難過,畢竟感同身受這件事挺難的,即便是家人

凌霄有句臺詞:人本身就是一瞬間長大的,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那一瞬間。

所以有些瞬間,在你的人生中,註定只有自己。那麼對於家人,便不要再苛求,本來也不是需要對你人生負責的關係。

人終歸還是要一個人孤獨地離開,如今身邊多一個少一個的,在乎與不在乎,又有什麼關係呢?

——END——

春渢儘量每天更新

文字/晨涵 插圖/網絡 校對、排版/沙沙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溫暖收官 劇裡那些神呼應細節你get到了嗎
    由華策出品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這周迎來了暖心收官,不知道各位追劇的小夥伴是否有些不舍。凌霄與尖尖如願在一起,賀子秋得到了母愛的溫暖,李海潮賀梅時隔二十幾年也終於結婚。在這多災多難的一年裡,《以家人之名》帶給我們了無限的溫暖與治癒。這部劇裡超多前後呼應的細節梗也被大家津津樂道。一個個伏筆,一個個懸念,劇情的一次次反轉,可以說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 《以家人之名》什麼是家人?
    《以家人之名》何為家人?國產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 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什麼是家人?當有人想要把哥哥/妹妹搶走,我們一,沒有血緣的家人,心疼著大哥被被親生母親拋棄,心疼著小哥被親生母親遺棄,因為是家人,家裡的紅燒肉總會給你留一份。
  • 《以家人之名》提醒我們:對待家人,不可以隨意怠慢
    當凌爸問李尖尖和哥哥們聊什麼時,李尖尖說:「也沒什麼可聊的,就確定對方都還活著唄。」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也許就會在家人心裡產生猛烈的「地震」,震碎的是愛,震裂的是親情!在《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說過:「如果仗著是家人就隨意怠慢的話,那再堅韌的感情也會變得脆弱。」確實是這樣,任何感情都需要經營,任何感情也都經不起傷害,愛情是這樣,友情是這樣,親情當然也是這樣。所以,對待家人,不可以隨意怠慢!
  • 《以家人之名》不是家人勝似家人
    她向陽而生,她的小鵝腦袋裡總能想出很多「李尖尖的人生哲學」,比如「人生就是你越思考,越讓你無法理解的東西,遇到煩心事,不要太為難自己,吃點好吃的,喝點好喝的」;比如「我一直覺得,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互相珍惜愛護的,一定可以」等等~這些似雞湯非雞湯的道理,總能讓我會心一笑。想想,好像是那麼回事兒~ 我很幸運遇見「李尖尖」,也很高興讓我成為了「李尖尖」。
  • 《以家人之名》溫情來襲,來康康這些細節打動你了嗎?
    近日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獲得微博「話題新增閱讀量」冠軍 ,微博視頻播放量也在眾多電視劇中高居首位。這部電視劇到底有什麼魔力呢?小編帶大家看一下吧。《以家人之名》直擊社會現實,打破傳統意義的「家人觀念」,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家人不應僅限於血緣之間的聯繫,愛和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正如劇中李尖尖所說:「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
  • 以家人之名:這些被忽略的細節,才是這部原生家庭劇的「硬核」
    2020年夏,一部原生家庭的劇集再次橫空出世,才播了幾集就以豆瓣8.6分(此分至8月14日評分)成為今夏「硬核」影視劇,它就是《以家人之名》看多了電視劇,會發現這種原生家庭的劇集往往都能收割到很高的收視率,去年的一部《都挺好》哭得我覺得一點也不好,但劇情是真好
  • 《以家人之名》有哪些細節值得拍案叫絕
    作為一個熱衷於網上衝浪的觀眾,《以家人之名》開播至今,我見證了網上無數關於這部劇的高熱度討論。遺憾的是,這些討論的主題多集中於」三角戀、北鬥七星戀」、」披著親情劇的外衣,做著套路愛情劇」、」評分下跌、高開低走」、」被×××氣死」、」×××人設崩塌」等。相當一部分觀眾理智留言探討:明明我們看得不是這樣,能不能等看過劇後再來評價?
  • 張新成和孫銥對戲,每一幀都是看點,《以家人之名》處處是細節
    《以家人之名》這部劇雖然有一個「家」字,但是主演都是90後,並沒有任何一位家長成為主演。這部劇在近期開播後,也是好評如潮,在開播不久的時間裡,就迎來了四萬多影評愛好者的打分,在絕大多數劇都過不了6.0及格分的情況下,《以家人之名》斬獲了8.6分,雖然這個評分後續肯定會掉,但至少7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能夠擁有7分,也算是半隻腳踏入經典之列了!
  • 《以家人之名》果然!她才是全劇最好的女孩
    譚松韻領銜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已經進入了尾聲階段。現在譚松韻扮演的李尖尖,和宋威龍飾演的凌霄,已經正式走到了一起,而且這個消息已經公之於眾。現在看來,《以家人之名》這部戲的三角戀關係已經穩定,戀愛戲不再是這部電視劇的重點。
  • 《以家人之名》裡的「家」也太暖了吧
    最近《以家人之名》在華數互動電視熱播ing小編的朋友圈已經不止一個人在安利這部劇了——《以家人之名》的細節,刻畫得太好了正是行動、表情這些小細節也都是通過細節被感知的所以不少觀眾說《以家人之名》裡,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有久違的溫情感
  • 《以家人之名》10個凌霄喜歡李尖尖的細節!撕情書、不準早戀
    雖然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因為變成兄妹戀、CP線大亂燉引起負評,但不得不說李尖尖(譚松韻飾演)和凌霄(宋威龍飾演)真的很甜呀!而且其實變成兄妹戀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劇中早就埋了許多凌霄喜歡李尖尖的蛛絲馬跡,凌霄一直在暗戳戳示愛呀!以下10個凌霄喜歡李尖尖的細節,撕情書、聽撒嬌,還一直不準尖尖早戀!
  • 《以家人之名》細節獲好評,李尖尖給樹洞投稿,男朋友微博示愛
    《以家人之名》可以說是當下最火的電視劇了,隨著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哥哥凌霄與賀子秋紛紛開始追求妹妹李尖尖,劇情也變得越來越精彩了,網友紛紛表示想看編劇怎樣來安排結局。近日,有細心的網友在追劇的同時居然在微博上找到了《以家人之名》的&34;,那就是我們的&34;李尖尖去年九月份的時候居然在網上投了稿,尖尖在投稿中把自己的感情現狀告訴了大家,並求助&34;為自己想想辦法。
  • 《以家人之名》雖然評分下降,但劇中的細節卻很考究:還是良心劇
    近日,由丁梓光導演、水阡墨編劇的爆款家庭情感大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這部電視劇聽上平平無奇,但是大多數看過一集的觀眾都會情不自禁的跟著劇情走下去,在開播僅僅三天的時間裡就一舉斬獲了不少的收視榜第一名的好成績,並且在一周時間內,《以家人之名》在豆瓣上的評分一直都是八分以上的好口碑,這也得益於編劇將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朋友在一起所發生的故事描繪得非常美好。
  • 《以家人之名》聚焦家庭親情 堪稱國內版《請回答1988》
    ,那應該就是新出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吧。走進其中的任何一個家庭都會被感動,所有的小細節下都藏著一份深深的愛。《請回答1988》比《以家人之名》多了一份完整的幸福感。《以家人之名》打破傳統認知揭示「家人」的真正含義
  • 《以家人之名》讓我們對「家人」有了新的理解
    近日,一部國產劇《以家人之名》迅速走紅,收穫一大批觀眾。該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受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地湊在了一起,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個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小橙子向李尖尖道歉,3個細節鋪墊,她和子秋最配
    《以家人之名》收官在即,這部由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溫情劇,自開播後就收穫了收視與話題度的高峰。相對於凌霄李尖尖感情的無懸念,子秋在劇中的感情線也隨著劇情的推動逐漸明朗了起來。《以家人之名》小橙子向李尖尖道歉,3個細節鋪墊,她和子秋最配。
  • 盤點《以家人之名》中的那些小細節
    最近以家人之名可謂是深受大家喜愛,這部除了劇情還有每個演員的演技得到大家的熱議之外。其實劇中很多小細節也是很良心的。接下來看看裡面的小細節吧。1、子秋剛住到尖尖家的時候穿的鞋子,細心的觀眾應不知道看到沒有,子秋穿的鞋子是粉色的,在劇情前面尖尖穿過的那雙。應該剛來沒有拖鞋,穿的尖尖的,後來就變成藍色的。
  • 《以家人之名》兩個細節,暗示凌霄和子秋這九年生活並不好
    由譚松韻、宋威龍主演,張新成特約出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播出,凌霄、賀子秋和李尖尖三兄妹重聚,他們離別的九年卻一筆帶過,導演只站在李尖尖的角度去看待了兩個哥哥,於是我們明白為何尖尖會與他們疏遠,但兩位哥哥九年間經歷了什麼卻未曾提及。其實他們為了和家人團聚,做出了相當大的犧牲和努力,以至於九年無法回家。
  • 以家人之名的「家人」
    我喜歡的=(符合我的審美)好看的(對不起 我略「膚淺」)合我眼緣的=演員的性格和日常讓我覺得很舒服(無觸及我底線黑料的)《以家人之名》就是我非看不可的劇了。主演的好感度在我心裡排行如下:1.昊然弟弟在我心裡的內娛明星裡排名是TOP的。特別喜歡他,特別喜歡小爺,這也是我們不能擁有的同桌啊。松韻在她的每部劇裡都軟軟乎乎,可可愛愛,舒舒服服的。旋風少女、浪花一朵朵、狐狸的夏天。
  • 《以家人之名》我們離請回答1988還有多遠
    以家人之名開播的時候,豆瓣條目開分即8分以上,友鄰廣播紛紛「在看」。兩爸三娃的火鍋劇照,暖意融融。熱門評價裡說,終於看到我們的請回答1988了。可惜好景不長,十多集以後開始,劇情開始魔幻化。每一期預告的精心剪輯非常精準地提取到了那些所謂的「爆點」,骨科擦邊球、混亂多角戀,推波助瀾地一次又一次地把劇集推上熱搜的風口浪尖,讓哪怕不追劇的人也能從熱搜短視頻裡看完全劇最精華狗血的部分。從劇情分類上來說,以家人之名可以說是家庭劇,也可以說是偶像愛情劇。我更傾向於認為,劇情的核心依然是家庭和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