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神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俗語有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這已經成為習慣,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會到道觀、廟宇拜神,以求順心遂意。
道門子弟經常進出壇場,惟分別在於,正信弟子拜神是求「清靜」,清靜了才能心安無憂,才能有智慧面對一切苦厄。
試想想,如果一個人沒有福德善功,那拜拜神、燒燒香,便會從心所願嗎?即使心裡再誠懇,神明會無條件保佑我們發達和升職嗎?
學術數的人都知道,無論好運,還是黴運,也終會有盡頭的一天。
又例如看紫微鬥數,當我們父母宮或子女宮吉星拱照時,偏偏疾厄宮或夫妻宮災星遍布,這就是人生中的不完美。
《道德經》曰:「夷道若類」,那就是說:平坦的道路也好像崎嶇曲折。很多時候,圓滿的人生也是從有所缺失、有所不平的道路走過來的。
無論我們早晚拜神,人的命運總有順逆,這是躲不過的。當我們愈拜神愈感到倒黴時,那不是上天在作弄你,而是你命運如是,時辰剛到罷了。
或問:拜神有什麼意義呢?那就是求「清靜」,亦即心安。
當人行黴運時,這是因果承負之使然,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能改變的就只有我們的心。
躁亂的心會使我們在逆境中更痛苦,但清靜的心會令我們有智慧去面對,遇到禍患也會視作感恩,遇到劫難會視作祖師考驗,令自己成長。當我們陷於孤獨時,拜神就是一種禱告。
大道無處不在,神明時刻在默默保佑我們,隨時聆聽我們內心的衷情,給予我們正能量。
這是一種無形的支持,但正信弟子所求的,正正就是這種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