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已入後宮深似海,可謂是後宮嬪妃爭鬥最真實的寫照了,後宮裡囂張跋扈的華妃最後被皇帝下令殺害,可愛天真的淳兒最後被華妃淹死,有權勢的妃子都會有倒臺的一面,這沒權勢的曹貴人,步步為營心狠手辣,最後也是逃不了一死,話說這曹貴人小心謹慎幫助皇帝扳倒年羹堯有功,並且皇帝還將其封為襄嬪,最後卻被皇后毒害,這是為何?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1. 曹琴默想要殺死華妃,結果被皇帝和太后厭棄,所以要誅殺她
曹琴默的家世不算顯赫,當時皇后暗地裡害的不少妃子不能懷孕,皇帝的子嗣稀少,曹琴默給皇帝生下了公主溫宜,但卻還是個貴人的位份,為了自己孩子將來的前途命運,曹琴默投靠最有權勢的華妃,多次教唆華妃對抗甄嬛,還為其出主意,曹琴默還是有一手的,搞得皇帝和甄嬛的關係很僵,但是曹琴默是個審時度勢的。
皇帝要處理華妃的哥哥年羹堯,華妃的勢力下去了,為了自己的未來,曹琴默最後選擇背叛華妃,投靠甄嬛,華妃是倒臺了,皇帝為了表明年羹堯已經不在,大獲全勝的喜訊,將曹琴默封為襄嬪,但是曹琴默怕皇帝對華妃藏有私心,華妃會在一次逆風翻牌,多次提醒皇帝想要殺了華妃,不說皇帝對華妃是真的有感情,單就是太后也是十分厭棄這般惡毒的女子,加上孩子溫宜是自己的孫女,太后怕皇家的孩子被襄嬪帶壞,想要誅殺她。
2. 其實,曹琴默這一錯誤的舉動,是被甄嬛所蠱惑,甄嬛說「襄者,助也」,皇帝礙於面子不好處置華妃,只有曹琴默出手,才符合皇帝心思
其實,曹琴默屢次向皇帝進言讓皇帝殺了華妃,是錯誤的,當初皇帝只是礙於面子不好處置華妃,才讓心狠手辣的曹貴人出手的,但是皇帝並沒有想過對華妃下狠手,一向小心的她也是受了甄嬛的蠱惑,加上害怕自己所做的事東窗事發,才會觸了皇帝逆鱗,華妃最後是死了。
3. 結果,卻是甄嬛一席話,斷送了曹琴默的性命
結果,自己也因甄嬛說的「襄者,助也」,觸了皇后的逆鱗,當時甄嬛和皇后不對付,甄嬛與華妃也不對付,曹琴默殺了華妃想要投甄嬛處,甄嬛知道自己被陷害多半是她造成的,怎還會留她,不過是假意接受,將她暴露在敵人皇后的面前,成為自己的擋箭牌罷了,皇后也是不負甄嬛所想,最後毒害曹琴默。
寫到最後:用非常手段得來襄嬪位份,害怕自己做的惡事被揭露,栽倒甄嬛手上,最後被皇后毒害,壞人終不得好。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歡
甄嬛傳:難怪凌雲峰上皇帝急切「寵幸」甄嬛,你看看桌邊擺了啥?
甄嬛傳:難怪皇帝如此鍾愛純元,看純元的城府有多深?
甄嬛傳:在凌雲峰溫實初到底說了什麼,浣碧嚇癱了,甄嬛直接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