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我樂家居閃崩跌停,收盤時,跌停板上還有1.8萬手封單。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財富股吧裡以及雪球上有網友驚呼這是「殺豬盤」。還有網友早在9月15日就發帖提示風險,有人在推薦全倉買入此股。
此外,近幾個月指數窄幅震蕩,上漲乏力,順周期成為券商研報中的高頻詞,如螞蟻集團等一些巨無霸在衝刺IPO,市場流動性或受到一些影響,機構抱團的高位股出現明顯調整,那麼在四季度,市場風格是否轉向低估值的順周期板塊呢?
「殺豬盤」又來了:我樂家居閃崩跌停
消息面上無任何風吹草動,今天下午,我樂家居突然閃崩跌停,截至收盤,跌停板上還有1.8萬手封單。
從股價走勢來看,該股從2018年的最低價5元多起步,8月中旬最高漲至17元多。
從7月20日到8月4日的12個交易日裡,股價均收陽,但是換手率卻不高,今年6月12日以來,其日換手率均低於3%。
截至6月30日,其股東戶數僅5000多戶,在去年三季末其股東戶數達1萬戶,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其股東戶數下降幅度較大,大部分籌碼被一些帳戶收走了。去年9月初時,股價還在8元附近,前段時間股價在16元附近,股價已經翻倍,收集的籌碼也有了獲利的空間。
東方財富股吧顯示,有投資者在9月15日就發帖提示風險稱,「最後的勸告,莊家開始僱傭團隊騙散戶進場接盤了,希望該股的所有散戶都能看得到。這種團隊需要截圖上傳,一般能拿到5成佣金,這個票大家請遠離!」
也有微信群顯示,有人推薦買入該股。
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公司主業是定製家具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提供。產品包括整體廚櫃、全屋定製家具、定製衣櫃。
上半年公司營收5.38億元,淨利4700多萬元,增幅分別為2.29%、3.80%。
從上半年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來看,並無知名機構入駐。
從券商研報來看,今年以來,這家公司的研報非常少,有研報平臺顯示,僅2家券商對此發布了研報。
如何提防「殺豬盤」?這三大特徵的個股要遠離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個月裡已有多個「殺豬盤」案例發生。如濟民製藥、盛洋科技、原尚股份、松霖科技、中源家居、嘉美包裝、中堅科技等公司。
從濟民製藥來看,2018年6月,該股最低價在8元上方,今年初最高價達到55元多,漲幅十分巨大。從股東戶數變化來看,2018年三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股東戶數從1.6萬戶下降到8000戶左右。扣非淨利從2018年一直到今年一季度都是虧損的。復盤其拉升過程之中的換手率可以發現,有一段時間換手率均低於1%,交易量非常小。在6月份裡,股價出現了連續跌停,股民損失慘重。
從盛洋科技來看,2018年末時,其股東戶數2.2萬戶,到了2019年末時,其股東戶數1.2萬戶,同樣股東戶數下降明顯,而今年以來,股價從15元左右最高漲至25元附近,獲利可觀。6月份裡,股價出現連續跌停。截至目前,盛洋科技的動態市盈率依然高達400多倍,可見其估值不便宜。
「殺豬盤」事件屢屢上演,部分投資者損失慘重,但這些個股普遍具備一些明顯特徵。特徵一:流通市值小,利於莊家花不多的錢來實現控盤。如濟民製藥總股本3.2億股,大股東雙鴿集團持有1.15億股,剩餘的股份就2億股左右;盛洋科技總股本2.3億股,大股東紹興市盛洋電器有限公司持有6200萬股,剩餘的股本就不到2億股了。
特徵二:走勢特立獨行,不跟隨大趨勢運行。莊股的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走勢不跟隨市場大勢。以濟民製藥為例,公司股價在2018年6月見底之後,就一路上揚,期間沒有出現像樣的調整,走勢獨立於大盤運行,莊家控盤跡象明顯。
特徵三:這些股票的換手率低,流動性差,稍微遇到拋盤大一些就容易砸至跌停,隨後出現連鎖反應。從上述的「殺豬盤」個股來看,當出現第一個跌停之後,隨後又出現了幾個跌停,當恐慌效應擴散後,引發散戶們的恐慌拋盤。莊股的流動性不足,就容易上演崩盤式的走勢,如歷史上的德隆系三駕馬車,還有其他一些莊股等等,如2006年10月的江蘇吳中,2004年8月的秦嶺水泥。
所以,投資者對於那些估值較高,而股票流動性差的個股需要謹慎對待。
巨無霸要來了!市場風格或轉向低估值順周期股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上市委9月18日公告稱,螞蟻集團首發過會。從IPO受理到正式過會,螞蟻集團科創板審核全程僅用時25天,並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除此之外,還有金龍魚、中金公司、京東數科、吉利汽車、恆大汽車等巨無霸正衝刺IPO。
有媒體報導稱,截至9月17日,A股IPO數量創近3年新高,距離被稱為「IPO大年」的2017年還差176家。截至目前,今年IPO募資額已經超過了2017年。
記得在2017年時,一些低市盈率的價值股表現出眾,如中國平安從2017年4月的30元附近起步,幾個月內漲至70多元。
近期高估值的「豬中茅臺」牧原股份、中公教育、海天味業等抱團股出現籌碼鬆動,股價出現明顯下挫。
從券商研報來看,順周期成為熱頻詞。如前期報導的銅業股西部礦業近期不斷創新高,目前的動態市盈率30多倍。
東興證券策略團隊認為,成長已是強弩之末,股票市場充裕的流動性在積極尋找新目標。7月中下旬以來,成長股相繼下跌,首先是7月15日左右晶片開始下跌,之後是8月6日左右半導體、疫苗開始下跌,進入9月後則是調味品和白酒。市場開始轉向炒低價股、次新股。充裕的流動性在積尋找成長之外的新目標,由於這些股票或質量較差,或估值較高,持續時間有限。相反,周期和金融的估值尚處於窪地。經濟復甦的趨勢進一步確認,價值股受益於順周期而具備投資價值:如銀行、保險等低估值板塊,地產產業鏈等高景氣度板塊,汽車、酒店餐飲、旅遊休閒等高速復甦板塊。北向資金的加速流入也是價值啟動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