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能巧」教育 打造文明校園

2020-12-28 番禺日報

  石碁鎮凌邊小學

  「凌邊乞巧」作為我區民間傳統文化代表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年乞巧節前,凌邊村都會「擺七夕」以傳承乞巧文化。近幾年,凌邊村舉辦的大型「七夕文化節」中,凌邊小學組織了100多名少先隊員參加了此次活動的開幕式、文藝匯演及巡遊,受到了村民及觀眾的好評。少先隊員們也在活動中深化了對七巧文化的認識,激發起他們熱家鄉和愛家鄉傳統文化的熱情。

  石碁鎮凌邊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學校領導以本地乞巧文化為根基,深入打造「能巧教育」品牌,同時結合文明校園建設,致力於培養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會學習、能做事、巧發展」的「能巧」人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努力營造文明氛圍

  舒適的校園環境,濃鬱的文化氛圍,能淨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既是積極推進學校文明建設的基礎,也是番禺校園文明的血肉骨幹。因此,學校以「能巧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整潔、綠色、美麗的校園環境,做到合理布局、精心設計,設置文化牆、宣傳櫥窗,在醒目位置書寫富有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性文化標語,在校園內建設主題鮮明、積極向上的樓層文化和書畫作品展示臺……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有文化、每一處地方都能育人」。

  同時重點打造乞巧手工藝室、乞巧展覽館、「乞巧」廣播站、乞巧閱讀漂流站、乞巧牆等「五個一」學習場景,讓校園、教室、走廊等每一處地方都裝滿「乞巧」文化精髓,使校園的每一角、每一處都洋溢著乞巧文化的薰陶氣息,使學生耳濡目染,自覺浸潤其中。「我們認為,一草一木皆是學習,一景一物都是陶冶。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中產生的是發自內心的「乞巧」願望,激揚的是熱愛學習、嚮往成長的熱情,體驗的是詩意溫馨、生活美好的感受。」石碁鎮凌邊小學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在關注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該校也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定期開展班級文化評比活動。各班教室的布置體現了各班的特點,營造了生動活潑,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各班教室內牆、黑板報上的主要內容包括「傳統美德、勵志故事、正能量成語故事」以及「智慧角」「展示園」等內容,學生在此通過學習、吸收、內化,可以品味人生真諦,爭做文明新人。

  以「能巧教育」為主線

  開展德育活動

  乞巧文化是凌邊的特色傳統文化,學校在各類校園活動中始終以「能巧教育」為主線,滲透德育內涵,培養「能巧」學生。

  學校通過對凌邊乞巧文化的挖掘、傳承和發展,以乞巧文化為基礎,打造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能巧教育,並以此遷移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如2017學年第一學期舉行的「凌邊小學生活技能大賽」,包括綁鞋帶、洗臉刷牙、製作餃子比賽和野炊勞動實踐活動。學生每一年都要學一個不同的菜式在同學中展示,同學們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到畢業的六年時間裡,最起碼可以學會做六道菜品,廚藝也隨著逐步提升。同學們響應「自己事,自己做」的號召,疊衣服不但疊得整齊,而且速度也快。通過這些活動的評比,大大促進了孩子們的生活技能提高。

  一年一度的校運會體育節也巧設蘊涵乞巧文化精髓的趣味開幕式,讓每班選定一個主題來進場參加檢閱,有的班級設定環保主題,學生們穿著用簡易環保材料自製的服裝,高聲呼喊環保口號,大力宣傳環保;有的班級則選定以本土文化——乞巧故事作為主題,在檢閱臺前表演乞巧舞蹈,再現故事的精彩……在體育節上,全體師生全情投入,充分體現了學校師生積極進取、拼搏向上、團結一心的精神風貌。

  每月底,學校進行當月的「爭當能巧之人,做美德少年」評比活動。本活動根據當月學生的表現評選出「能巧星」「文明星」「學習星」「閱讀星」「進步星」,每星評一人,簡稱「五星」評比,以激勵多數學生奮發向上。「為使榜樣更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我們實行班內評選上報——校園公示(接受監督)——少先隊大隊委審查確定人選的全員參與評選辦法,使榜樣的產生公開透明,並注重對「榜樣學生」的教育和培養。最後通過大力宣傳,把「五星」展示在校園醒目位置,予以大力宣傳。這樣做,既輻射帶動了新的「五星」層出不窮,又培養提升了榜樣的人格素養,更使廣大學生把學習榜樣化為自覺行動。」石碁鎮凌邊小學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傳承凌邊乞巧文化,宣傳環保理念,學校還定期舉辦主題為「爭做能巧星」親子環保手工製作大賽。該活動結合「能巧教育」和環保理念,讓同學們體驗了一把親子合作的樂趣,同時還增強了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懂得環保的重要性。

  據了解,凌邊小學一共開設了乞巧社團(該校最大的社團)、毽球社團、電腦社團、書畫社團、三棋社團、粘土社團、七巧板社團、科技社團等八大社團,每周開展一次社團活動,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參與。建團之後,通過不斷磨練,在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中展現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其中乞巧社團被評為品牌社團,毽球社團和書畫社團被評為優秀社團。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展現了特長,張揚了個性,參與不同層面的比賽屢屢獲獎。

  「孩子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文明教育要從小抓起。」校領導介紹,近幾年,學校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和潛移默化中立志向、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劉莉)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校園」天津大學附屬中學:成功教育,全面育人
    2017年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園,2020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領導班子示範表率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四史」教育,先後開展了「逐夢七十年 剪彩新時代」「參觀烈士陵園」「重走長徵路」等黨日活動,回顧黨史,牢記宗旨,不忘教育初心。
  •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以文化人根本路徑,充分彰顯文化...
    全面對標校園文化建設好,強化工作保障、建好文化設施、豐富文體活動、打造文化品牌,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全過程;深入實施「特色文化打造工程」,以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和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三線精神為底蘊,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校園文化特色逐漸形成。
  • 立人教育,讓文明常駐校園|走進「全國文明校園」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
    中國山東網11月27日訊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山東省共有31所大學、中學、小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榜上有名。讓我們走進這所學校,看一看育人的風景。把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和學會生活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價值。「讓每一個學生在共同生活中學會做事、做人,做時代新人」就成為學校的辦學理念。立人教育小語,彰顯校園精神文明「學校是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區,班級是過崇高道德生活的地方」。學校文化看幹部師生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態度。
  • 大冶師範附屬小學教育集團「尚雅」傳承文明 書香溢滿校園
    近年來,學校積極打造「雅文化」校園特色,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課程,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多亮點」的特色教育體系。為了指導學生從小誦讀古典詩文,學校確定了「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潤澤人生」這一主題,大力開展校園古詩文教學活動。編撰校本教材,國學課學雅文。根據國家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編寫了「雅」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分為「慧雅少年」「文雅少年」「樂雅少年」「靈雅少年」四個系列,共十九本,內容全面、編寫規範。
  • 「文明」綻放在校園!饒平縣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校園裡窗明几淨、書聲琅琅,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文化氣息濃鬱、師生朝氣蓬勃,這都是該校創建文明校園帶來的新氣象。日前,在中央文明委公布的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饒平縣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榜上有名,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這讓全校師生倍感振奮。
  • 循馨問道 沐香篤行 重慶市第五十七中學持續深入落實文明校園建設...
    創建市級文明單位,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重慶市第五十七中學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構建和完善文明單位管理體系。今年5月,學校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組織開展的第一屆重慶市文明校園創建評選活動中被授予「重慶市文明校園」,在此基礎上,還被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確定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
  • 讓文明之花綻放在師大校園每一個角落!
    讓文明之花綻放在師大校園每一個角落!全省教育系統文明校園創建開展以來學校緊緊圍繞「六個好」標準不斷加強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向上滑動閱覽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 【校園文化】省級文明校園:浸潤傳統文脈,蕩漾文明之花!
    紮實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活動,表彰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60人次,引導學生爭做文明中學生。組織開展「廚藝大賽」等活動,培養學生樹立「勞動美」意識。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設置「善行義舉四德榜」,評選師生「四德」典型400餘人次。成立教師、學生學雷鋒志願服務隊,進社區、進家庭,上門家訪送教。發揮思品課、班會課主渠道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
  • 深圳市福永中學:打造幸福生態校園,領跑區域教育優質發展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是深圳教育對「打造民生幸福標杆」的回應。  文化立校,打造幸福學堂、建設智慧校園。以福廊、福璞、文化亭、孔子園、論語牆為代表的福善文化是學校的主導文化、內涵文化,以學科教學、校本課程、教育國際化為重點代表的海洋文化是學校的特色文化、外顯文化。「十三五」期間,學校通過規劃「一道、兩廊、三階、四區、五景」的校園文化建設,彰顯民族情懷,拓展國際視野,潤澤師生心靈,打造幸福生態校園。
  • ...中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紀實:建設文明和諧學校 培育高素質優秀人才
    近年來,本溪市第一中學按照「建設先進教育文化,打造靈動一中品牌」的發展思路,堅持文明創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兩融合、兩促進」的原則,秉承依法治校,以和諧校園建設為核心,圍繞文明校園創建「六個好」標準,以「培養身心健康、能力突出、人格高尚的人才」為宗旨,弘揚「開放、包容、大氣、和諧」的校園精神,努力建設清新校園、正氣校園、多彩校園、實力校園、活力校園、美好校園,讓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校園生根發芽
  • 廣州移動打造教育行業生態圈 共促「5G+智慧校園」大發展
    廣州移動打造教育行業生態圈 共促「5G+智慧校園」大發展 2020-12-09 17:00 來源: 南方網
  • 「文明之花」在校園綻放,東莞文明校園創建參與率100%
    教育系統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力量,全市1781所大中小學、幼兒園100%參與文明校園建設,將立德育人融入各項教育活動中,在全市校園形成了「做文明師生、建文明校園、創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圍,為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文明之風溢滿校園清風送來涼爽,書香瀰漫校園。
  • 校園文化 點亮青蔥年華(文明校園巡禮)
    高一年級的一名男生直言,不希望做學習的機器,期盼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青蔥年華靚起來。  「在學校,好的環境本身就是一位有益的老師。」易國棟說,近年來,學校通過優化育人環境、繁榮校園文化、創建文明校園來提升師生的文明素質,培育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  「剛走進校園,我便愛上了這個地方。紅磚砌成的教學樓,質樸之外帶了幾分古典的韻味。
  • 韶關湞江:「文明交通進校園」,安全教育「雲上課」
    3月2日起,廣東開展線上教育,1606.2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的「剛需」。線上教學,安全教育同樣不容忽視。記者從韶關市採訪獲悉,3月30日,韶關市湞江區教育局聯合韶關市公安局湞江分局交警大隊,結合當前「網際網路+教育」的模式,開展交通安全線上教育,讓學生足不出戶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增強道路交通安全意識,進而營造「交通安全進校園,文明出行在身邊」的交通環境。
  • 首都7所學校分享文明校園的幕後故事
    12月22日下午,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辦的「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2020年首都文明校園創建故事分享會」在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精彩開講。3所全國文明校園和4所首都文明校園講述了文明校園創建的幕後故事,展現了學子們青春逐夢不負韶華的風採。
  • 寧波開展「法制教育進校園」活動 築牢校園安全防火牆
    為進一步深化平安校園建設,提高在校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及法制觀念,使廣大學生更好地樹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識,近期,寧波市各校積極開展「法制教育進校園」活動,為構建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創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 榮譽都是奮鬥出來的——記「全國文明校園」淮北市古城路小學
    近年來,淮北市古城路小學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為目標,以德育教育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抓手,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育人活動為主線,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呈現出「積極和諧、文明奮進」的可喜景象。
  • 看,遵化這所百年古校何以獲得全國文明校園?
    ,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遵化一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全過程,廣泛開展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不斷提升素養。
  • 「文明校園創建優秀案例」南昌二中:用心用情厚植文明根基
    學校將核心理念融入育人全過程,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構建健康的育人生態,重點抓好隊伍建設、德育教育、教師教育、校園文化、活動陣地等工作,培育文明新風,呵護文明之花。用情聚人,以規約人班子決定方位。學校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成立了南昌二中大數據個性化學習服務中心,做到教學過程性數據採集、教學教研精準化、學生學習個性化;建立智慧圖書館管理系統,創建三個無人圖書館、校園朗讀亭,為學生營造了隨時、隨地、隨心的閱讀環境;運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實現資產保修服務精準化、標準化、信息化。
  • 東華小學:讓教育充滿陽光
    11月30日,縣中小學素質教育成果評估專家組走進東華小學,對東華小學素質教育成果進行檢查評估。 為充分體現學校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的新氣象、新成果,當天的素質教育成果展演分為三個特色板塊,通過操場上悅耳動聽、朗朗上口的《三字經》經典誦讀,強身健體、活潑歡快的課間跳繩操和「繩」彩飛揚的花樣跳繩,為專家組帶來了一場暖心的視聽盛宴。同時,「人工智慧」、創新俱樂部、足球等16個社團活動的展示,發揚了學生的個性特長,整個校園裡處處彰顯學校素質教育的顯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