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0月成立以來,Instagram一直是一個專業化的移動端APP。直到2012年11月,其用戶才開始擁有簡化版的桌面照片瀏覽體驗。但此後Instagram越來越重視桌面端的功能開發,各項新功能逐漸滲入到桌面應用程式中。截至目前,Instagram桌面端唯一缺失的功能就是其核心功能:上傳照片。
事實上,Instagram桌面端現在已經有充足條件來允許用戶直接上傳並發布照片。那Instagram為什麼仍傾向於僅在行動裝置開放這項核心功能?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編譯DIGITAL TRENDS文章,梳理Instagram逐漸擁抱桌面端的脈絡與原因,探討為了達成這一舉措可以從Facebook方借鑑什麼,而Instagram為什麼仍有所保留。
不再局限於移動端的Instagram
正如文首提及的,Instagram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移動端APP。
據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今年1月14日起,Instagram開始內測,允許其全球範圍內的小部分用戶通過網頁版使用Direct Messages(私信,後文簡稱DM)。通過瀏覽器進行私信傳遞與在行動裝置上傳遞的體驗本質上是相同的:你可以通過私信頁面或個人資料頁面創建新的群組或開啟新的對話;你也可以雙擊點讚一個信息,從桌面端分享照片,並看到自己未讀信息的總數。你只要在瀏覽器中啟用整個Instagram站點的通知,就可以接受桌面私信通知。Instagram表示,測試期間它將「繼續迭代」這一功能。
4月10日,Instagram官方宣布,「現在,無論你身在世界何處,都可以直接通過桌面接收或發送私信。」DM可以說是Instagram擁抱桌面客戶端的關鍵步驟,對於完善該應用在不同設備上的用戶體驗意義非凡。
那麼,作為移動端的「原住民」,Instagram為什麼要開始朝桌面端邁進呢?
在早期,人們只是分享通過手機拍攝的照片,因此Instagram簡陋的桌面端體驗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快,Instagram上大量受電影啟發而設計的濾鏡掀起了一種全新的手機攝影潮流。自拍開始成為一種藝術形式,人們的每一餐開始值得炫耀,咖啡師也可以成為攝影藝術家。INS風成為一個特指這種圖片風格的名詞,風靡全球。
如今,Instagram已經成為全球下載量第二多的APP,擁有超過不止10億的用戶。它的發展早已超越以美學為目的、致力於實現獨特風格的「低保真」(Lo-fi)食物攝影,職業攝影師、藝術家、品牌方也成為了其用戶群體的一員。對於這些專業與職業用戶而言,手機通常是一種輔助設備,他們上傳到Instagram的照片常常來自於電腦,移動APP只作為「中間人」存在。
這也就要求Instagram帶來更好的整體體驗,畢竟移動APP不再適用於每個人。
Facebook啟示錄:
Instagram能從中學到什麼?
作為Instagram母公司的Facebook誕生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因此Facebook最早就是專門為桌面端而開發的。鑑於此,它擁有更完整的桌面體驗,Instagram可以將它的一些功能整合到自己的桌面端。
跨平臺、跨設備的信息傳遞
DM功能的同步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也符合Facebook整合其信息服務的目標。在過去的一年裡,Facebook越來越聚焦於信息交流。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其CEO扎克伯格表示,「私人信息、社群和故事」是「線上交流中增長最快的三個領域」。Instagram的故事功能已經在桌面端上線,DM功能的實現更將推進扎克伯格在去年提出的信息整合目標的實現,即最終允許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的用戶跨平臺互相發送信息。
對於部分Instagram用戶而言,實現這樣跨設備的信息傳遞堪稱「美夢成真」。使用Instagram進行業務管理的人,尤其是攝影師、藝術家以及一些沒有專門的社交媒體運營團隊的小企業,他們早已經在桌面端使用Yelp、Facebook以及電子郵件服務,僅僅為了Instagram拿起第二臺設備顯然並不划算。
更開放的圖片上傳與圖片格式
目前,從桌面端將圖片上傳至Instagram帖子和故事裡仍然是受到限制的。毫無疑問,商業用戶傾向於提前創建並規劃帖子,但Instagram現在的草擬功能並不完全支持這一點,品牌方仍需要依賴第三方服務來完成這些工作。
對於圖片格式,Facebook的政策也更加寬鬆。Instagram將圖片解析度的水平像素控制在1080個像素點,對於一張方形照片而言,這意味著僅有一兆餘像素。Instagram還會對照片進行大幅度壓縮,導致圖片質量進一步降低。由於手機屏幕較小,在移動端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但電腦端截然不同。
不僅如此,Instagram還限制了圖片的長寬比。例如,大多數可換鏡頭的相機默認長寬比是3:2,而Instagram只支持該比例下的水平照片。如果你嘗試發一張2:3的垂直照片,它將被裁為4:5的比例,原照片的頂部或底部將被切掉。在移動端,這可能是為了給界面中的其他要素預留空間,但這對於桌面端是沒有必要的。
平心而論,從最開始只允許上傳正方形的照片發展到現在,Instagram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但進步的空間依然存在。準備好迎接相對較大、壓縮更少的圖片有利於Instagram在桌面端大放異彩,也會吸引更多攝影師和藝術家使用該平臺宣傳自己的作品。
或許只有部分Instagram用戶關心這些訴求,但這部分用戶對於平臺本身越來越重要,因為他們不僅僅在進行有商業價值的內容生產,而且在為維持平臺運營的廣告業務付費。因此,Instagram也許需要學學Facebook,成為一個真正的桌面友好型應用。
維持移動體驗不變
既然越來越多的功能已經滲入桌面端,Instagram為什麼還是僅在移動端開放核心功能,保持其移動體驗不變呢?
這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成本的顧慮。伺服器空間的擴容是需要成本的,每天約有一億張照片被分享到Instagram上,如果允許上傳更高解析度與更大寬高比的照片,成本就會增加。
除此之外,這其中也存在性能成本的問題。作為一個依舊以移動優先的應用,Instagram需要足夠的流暢度,加載時間的延長將會影響用戶體驗。這也就意味著圖片需要儘快加載,即使是使用蜂窩網絡時或者在帶寬有限的場景中也不例外。而桌面優先的應用是專門為相對較大的家庭與辦公室帶寬而設計的,因此可以不考慮這一因素。
即便是考慮到上述兩個因素,不允許人們上傳更大體量的照片,Instagram依然可以允許桌面端的照片上傳與發布,這並不會影響其移動端體驗,將解決許多用戶的痛點,簡化目前仍需要藉助黑客或第三方軟體來完成的照片發布流程。
Instagram最初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即時照片分享社區,現在它想要為超過10億的用戶提供響應式服務(responsive experience),任何因素都可能成為Instagram迴避桌面端,將核心功能保留於移動端的理由。
一切都是推測,真正的原因也許無比簡單。畢竟當被問及為什麼還沒開發iPad應用程式時,Instagram表示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手,桌面端可能也不例外。
參考文獻:
1.https://www.digitaltrends.com/photography/its-time-for-instagram-to-fully-embrace-the-desktop/
2.https://www.theverge.com/2020/1/14/21063269/instagram-web-dm-test-launch-browser-access-messages-facebook
3.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instagram-direct-messages-desktop-web-browser-rollout-how-to-use-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