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手上常長小水泡?千萬別動手擠!身體正在向你求救!

2021-01-18 瀟湘名醫

一到夏天,不少人手上會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有點癢,水泡破後還會出現蛻皮現象,天氣越熱,情況還越嚴重。有人認為這是體內溼氣作怪,有人說這是溼疹,甚至還有人覺得是「腳氣」蔓延?!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NO.1透明"水泡"是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曾敏帆介紹,所謂的「水泡」學名叫做汗皰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皮膚溼疹樣反應,通常呈對稱性的分布於手掌側面、腳掌側面、手指側面或是腳指頭的側面。

水泡呈針頭至粟米大小,分布較為密集,略微凸出皮膚,有堅硬感,顏色為黃色或者白色,晶瑩清晰,挑破後有少量液體滲出,乾涸快,但隨之也會出現蛻皮症狀。

汗皰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瘙癢,且有季節性,一般春夏兩季加重,秋冬減輕,但若是不加治療很容易反覆發作,發作程度還會一年比一年重。對患者而言,病發期間也很是痛苦。

NO.2該如何區別?

汗皰疹,又被稱為手足溼疹,其症狀很容易和水泡型手足癬、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癬菌疹這三種病相混淆,因此要學會區分。

1.水皰型手足癬

水皰型手足蘚是真菌感染造成的。多發生在手掌、手背、大魚際處,水皰相較於汗皰疹的稍大,有紅腫、鱗屑,癢感強烈。

因此,有時候也需要做真菌檢測,以確定是否為汗皰疹。

2.汗皰型癬菌疹

汗皰型癬菌疹的特點是有活動性皮蘚菌病灶,其釋放真菌抗原,經血循環至周圍皮膚,繼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

蘚菌疹常見於雙側掌面及指腹部,大小不等,皰壁不易破潰,少數可演變成較大水皰,會比黃豆還大。常奇癢難忍,會糜爛、化膿。

3.剝脫性角質松解症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屬於一種角化異常性的皮膚病,與先天遺傳基因有關。好發於患者雙側腳底,有時也可能發生在雙側手掌。

皮損初期為小米大小的白點,逐漸向四周擴大,類似皰液乾涸的皰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經撕剝成薄紙樣鱗屑,無明顯炎症變化,無瘙癢感。

此病一般可以適當的使用10%的尿素乳膏外塗,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NO.3為什麼會長汗皰疹?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穎鵬介紹,汗皰疹,通俗來說就是一種過敏反應,其形成原因較多,醫學上目前對於誘發的病因還不明確,主要認為它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個人體質

汗皰疹病人有一些是過敏體質,其本人或其血親中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或其它過敏史。

部分患者與鎳和鉻等金屬過敏有關係,一般只要限制鎳或鉻的接觸就可預防汗皰疹的發生。

另外,機體在遇到一些含刺激成分的物質,如:洗衣粉、肥皂等,或遇到細菌、病毒、藥物時也都會出現防禦機制,可能導致過敏引起汗皰疹。

建議:找出過敏原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開;儘量少碰肥皂、洗衣液、洗潔精等洗滌劑,可將洗護用品換成刺激性較小的,有需要時可帶手套洗滌。

2.精神因素

長期處於緊張、壓力之下,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睡眠不足等也會成為誘因。

3.腸胃疾病

便秘、慢性腸炎、淺表性胃炎等腸胃疾病會引起功能性紊亂,出現反酸、噁心、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長期不治療可能會使人水電解質失衡,降低人體免疫力,更易受到外界物質的侵害,也就更容易出現汗皰疹。此時,需要調理好腸胃功能。

4.溼氣重

中醫辨證認為:汗皰疹是溼熱內蘊,不得透達疏洩,下注於手足末端而發的。而夏季雨量大,溼氣重,因此很容易出現汗皰疹。

NO.4如何處理汗皰疹?有些強迫症的人非要將汗皰疹戳破,再撕皮,這樣心裡舒服了,患病的皮膚可就遭罪了!往往會加重不適甚至產生細菌感染,出現一系列併發症,導致嚴重的後果。

那該如何處理汗皰疹?

1. 瘙癢時,可以塗抹複方爐甘石洗劑,其對於皮炎溼疹的止癢效果較好。

2. 蛻皮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激素軟膏。短期、小劑量的使用這些藥膏副作用並不大,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必過於擔憂。同時還要保持蛻皮部位的滋潤,塗抹一些滋潤、消炎的保護性軟膏。

3. 若瘙癢難忍,蛻皮嚴重則要及時就診,配合口服一些抗阻胺藥。

記住啦!千萬不要用手去磕破或者是用利器把它挑破,正確治療才是關鍵!

【來源:珠海交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不要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不要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2020-07-08 0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手上長這種「小水泡」,很多人以為是上火,其實是身體在「求救」
    夏天一到,雨季加長,很多人手上都長了透明的小水泡,很多人以為是上火導致的,開始喝涼茶、吃下火藥,但吃了一段時間,並沒有什麼作用。這種透明的小水泡儘量不要擠破,因為會越長越多,越撓越癢,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種小水泡叫汗皰疹,本質上是一種溼疹,主要發在手指側面、手掌、指端皮膚,有時候也會長在腳上,特點就是反覆發作,一年四季都會長,尤其是夏天比較明顯,所以最好是不要隨便抓隨便擠,會越來越多。
  • 夏天手上總容易長出的小水泡,是身體在隱晦的告訴我們什麼?
    例如有些朋友在夏天手上總是容易長出一些小水泡,這有可能是身體在暗示什麼問題呢?到了夏天,不少人手上會長出水泡,是在暗示什麼身體問題?先不說對錯,我們來好好的談談這種夏天高發的小水泡,它其實在醫學上來說被稱為汗皰疹,屬於皮膚病變的一種,嚴格來說屬於溼疹的一種分類,一般來說它的分布比較對稱,一般多發生在我們的手上,在炎熱的季節比較容易出現,尤其是一些我們容易出汗的位置,例如手腳心位置,手指縫,腳趾縫隙這些容易流汗的位置更是比較常見。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了解了。
  • 手上突然長透明「小水泡」,還很癢?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最近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有些人手上突然長這種透明「小水泡」,總是不自覺地抓撓手,起泡泡、脫皮……,其實,這個在中醫上稱為是汗皰疹,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溼疹,是發生於手掌、足底、指趾側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
  • 天氣一熱,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是身體在暗示什麼?千萬別用手撓
    這可能和你免疫力較差有關。手上的小水泡是溼疹的一種,這是發生在皮膚上的一種超敏反應,皮膚是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線。免疫力差,皮膚的抵抗力就會比較弱,天氣熱的時候,細菌之類的微生物會比較活躍,落在皮膚上,就容易使得皮膚長小水泡。手上容易長小水泡,還有可能是溼氣重引起的。
  •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別忽視,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除了接二連三地下雨,還有連續不斷地「下火」,大多數人都感覺到了一股「溼熱」襲來~但是,相信有不少朋友最先感受到夏季難捱的不是天氣,而是他們手上每年夏天必現的小水泡。最近就有朋友求助:「一到夏天,我的手就會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不痛但很癢,一擠出水後,還會開始脫皮,難看又難受,我該怎麼辦?」
  • 夏天手上起小水泡很癢怎麼辦
    到了夏天,很多人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手指觸摸到某些東西後會長一個一個的小水泡,又癢又痛特別難受,越抓越癢,幹什麼都不方便。那麼皮膚長小水泡後該怎麼辦呢?實際上,這種小水泡是一種叫「汗皰疹」的皮膚病。因為這種皮膚病經常發生在手腳這種汗腺特別發達的部位,又以水泡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所以曾經認為它跟汗腺流汗有關,而將它命名為汗皰疹。但是現在已經證實它和汗腺、流汗等因素無關。那麼,手長小水泡的原因是什麼呢?
  • 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 手上長小水泡的治療
    有的時候可能因為過敏或者是因為被蟲子咬了,導致自己的手上長出小水泡,那您是怎麼處理的呢?您知道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嗎?您知道中醫治療手上長小水泡有什麼好的方法嗎?當您遇到手上長小水泡的情況,是治療還是拖著呢?小現象可能預示著大疾病,所以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處理手上的小水泡吧。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假如你的手上長出小水泡您是怎麼處理的呢?
  • 手上長透明小水泡?小心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媽友們有沒有試過 手上忽然冒出一些 米粒般大小、透明的小水泡呢? 透明"水泡"是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曾敏帆介紹,所謂的「水泡」學名叫做汗皰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的皮膚溼疹樣反應,通常呈對稱性的分布於手掌側面、腳掌側面、手指側面或是腳指頭的側面。
  • 每到夏天,手上就起小水泡,癢的不行,到底是咋回事?怎麼辦?
    一到夏天,手上就起透明的小水泡,水泡很小,都是一粒一粒的,又疼又癢,讓人忍不住的想撓。假如不小心撓破了,裡面還會滲出水。天氣轉涼的時候,水泡們會自動退下,等到來年夏天,會捲土重來。說到這種小水泡,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長這種小水泡的人不在少數。這種小水泡,其實就是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好發於夏天,被認為是內源性皮膚溼疹樣反應。它對健康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但卻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手部會變得又癢又疼,讓人難以安心工作和生活。為什麼會長汗皰疹?
  • 手上長出來的「小水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樣去處理呢?
    隨著季節的變換,有些人到了一定季節,手上就會長出來一些水泡,這些水泡的體積不是很大,但是數量比較多,有些分布在手掌,還有一些分布在手指上面,大大小小的水泡,雖然不怎麼影響美觀,但是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
  • 為啥一到夏天,手上就容易長小水泡?能不能抓撓?勸你別衝動
    夏天到來後,有的人手上總會冒出一些小水泡,還瘙癢難耐,就會忍不住想要抓撓。抓破之後,感覺就更難受了,會又疼又癢,出現如此情況,會極力控制自己,減少抓撓。關鍵是手上出現的這些小水泡很奇怪,氣溫低的時候不容易出現,每到夏天就會冒出來,沒有任何預兆的就出現了,就讓人不能理解,它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為啥到了夏天就出現,究竟是什麼東西?該如何解決?關於背後的答案,接下來就帶你好好了解一番。夏天手上出現的小水泡,是什麼?
  • 警醒:手上無故就長「小水泡」,或是身體發出的2個健康警告
    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手上莫名出現了小水泡,千萬不要忽略了。因為身體保持健康的人雙手並不會有特殊的變化,而那些小水泡產生量增多,有明顯不良感覺出現,或許就是疾病在發展。某些類型的疾病持續影響健康會通過出現小水泡這種方式來發出警告。
  • 手上長透明小水泡,是上火嗎?很多人可能想錯了,原來是它在作怪
    導語:你有沒有發現在夏天的時候,手上容易長出很多透明的小水泡。有不少人會認為是自己上火了,會自作主張的去吃一些敗火的藥。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手上起這種小水泡並不是因為你上火的原因。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 手上出現透明小水泡,是出汗多引起的嗎?根本原因可能在它!
    夏天到了,人們的皮膚往往也會變得比較敏感,除了擔心曬傷之外,相信很多人還會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手上每到夏天就出現了一種透明的小水泡,對此有些人一直認為上火而開始吃火藥,而也有人則覺得這都是夏天熱出汗多引起的,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手上起小水泡脫皮是怎麼回事?那是大病的徵兆嗎?
    手上起小水泡脫皮是怎麼回事?那是大病的徵兆嗎?有不少朋友們手上會出現透明的小水泡。有的時候一個、兩個,有的時候密密麻麻一片,經常長在手心或者手指周圍。要是小水泡長到手指周圍倒還好,癢的時候可以自己抓一抓。但如果長在手掌心上,那就特別痛苦啦,。我高中時期的同桌,他一到夏天雙手就會長許多這樣的透明小水泡。並且因為長時間的雙手長透明小水泡而導致脫皮,並且那些小水泡還經常的瘙癢。
  • 手上突然長「小水泡」,還很癢?提醒: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炎熱的天氣,好多人會發現,手上突然長出了那種透明「小水泡」,還特別癢,總想用手去抓,一抓還會起泡,伴隨著脫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中醫上把這種透明小水泡稱作「汗皰疹」,多半是屬於常見的皮膚病。汗皰疹又被叫做「不良性溼疹」,所長部位多為手掌、足底、腳趾側,會反覆發作,還伴有手足出汗,春末夏初多發,夏季病情加重。
  • 手上長透明小水泡,是上火嗎?可能大家想錯了,原來是它在作怪
    導語:你會不會有手上長小水泡的現象呢?多數人其實都會有手上長小水泡的症狀,而且也會認為只是自己上火導致的,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而且在擠破這些小水泡時,會伴隨一些疼痛感,甚至有些小水泡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當手上長小水泡時,有可能並不是由於體內火氣大。
  • 夏天一到,手上就開始長小水泡,而且奇癢難忍,到底是咋回事?
    隨著天氣慢慢變熱,很多的人的手上開始長出一些透明的小泡泡,而且感覺奇癢難忍,甚至有些人強迫症似的去擠破它,但是過一段時間發現小泡泡變得越來越多,而且很痛很癢。很多人就開始懷疑,為什麼夏天一到這種小泡泡就頻繁出現呢?使身體上火嗎?
  •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起小水泡?發癢還脫皮?該怎麼辦?
    夏天是很多人喜愛的一個季節,因為可以吃冷飲、穿漂亮的裙子展現自己的好身材,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最不喜歡的就是夏天了,因為一到夏天,手上就會長好多的小水泡,甚至還會發癢、脫皮,讓人飽受折磨,甚至有的人腳上也會出現,那麼,這些水泡到底是什麼呢?這是生病了嗎?它又是如何產生的、該怎樣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