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驗:充分相融永無止境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琚朝暉
網絡媒體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 「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要牢牢把握三個堅持。第一,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斷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第二,始終堅持創新正面宣傳,努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第三,始終堅持融合發展,不斷強化網絡陣地建設。
長興縣委書記 周衛兵
在7年的融合實踐中,長興傳媒集團已由平臺的簡單相加向系統的深度相融轉變,實現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的變化,這主要是準確把握了四個「變」與「不變」,即傳播媒介有變,黨媒屬性不變;體制機制有變,人才導向不變;創收模式有變,正確價值取向不變;傳媒技術有變, 「內容為王」不變。
長興傳媒集團董事長 曹佩中
從2011年成立傳媒集團,到2017年組建融媒體中心,媒體融合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雖然各地具體情況不同,但要推進縣級媒體融合原則是共通的:有縣委堅強的領導,始終堅持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理念,建立科學高效的組織架構和運作體系。
長興傳媒集團總編輯 王曉偉
媒體融合為打造優質內容提供了更多可能,媒體必須回歸本質屬性,把更多精力投向內容創作,比如長興傳媒集團推出民生欄目、公益性報導、輿論監督報導等,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內容,同時通過「新聞+服務」,搭建優質的「政務+民生」服務平臺,真正讓融媒體走進群眾、走進民心。
浙江案例
浙江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東風正勁」,傳播力、影響力不斷走高。
三門縣傳媒中心以宣傳剿滅劣Ⅴ類水為主題的H5小遊戲《在三門尋水的魚》,上線一天點擊量就突破10萬+,被新華社稱為「一條網紅的魚」。
德清縣融媒體中心圍繞「德清一號」衛星發射作出的H5作品《加油:德清一號》,累計閱讀量突破60萬。
截至目前,全省89個縣(市、區)中,已有42個掛牌成立統一的傳媒中心或傳媒集團,力爭明年底基本實現覆蓋全省。
全國推進:百花齊放出新出彩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琚朝暉
以這次現場推進會為契機,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中宣部的有力指導下,進一步提高站位、提升標準,堅持「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圍繞「集聚資源、集約發展」,著眼「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做好融合、整合、聯合「三篇文章」,持續深入推進媒體融合工作,為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貢獻更多浙江智慧和浙江力量。
吉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董維仁
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堅持省媒主建,讓每個縣級融媒體的受眾能夠拓展到本土以外,形成「你看全省、全省看你」的傳播形態。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羅勇兵江西組建包括宣傳部門、新聞單位、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有關人員的專家團隊,探索制定縣級融媒體中心評估辦法,圍繞採編播發體系、數據分析應用、輿情監測導控、綜合傳播效果、技術平臺領先、內容導向安全等方面,通過標準化、客觀化的量化數據進行綜合評估。
湖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張海明
要突出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堅決避免資源浪費、低效失效的「面子工程」,尾大不掉的「爛尾工程」,功能無序疊加、內容無限擴充、建設無休無止的「鬍子工程」,不切實際、照搬照抄的「劣質工程」。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曉駿
要推進功能融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大力開拓網際網路業務,有效對接政務服務平臺,創新基層社區化溝通服務模式,開展交通出行、醫療教育、文化旅遊、電子商務等生活信息服務,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河北省武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張愛鋒
只要有決心、出硬招,不僅能建,而且能出新出彩。今年9月5日,武強縣融媒體中心正式運營,全媒體管理系統平臺投入使用,通過提高站位「立」、打破藩籬「建」、再造流程「改」,探索出一條國家級貧困縣媒體改革的有效途徑,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