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秘境守護者(wonderlandkeeper)
文章已獲授權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9.8分的《獵捕》和《人類星球》,9.7分的《非洲》和《冰凍星球》,還有9.5分的《植物王國》和《植物私生活》等等。
但除了這些主題宏觀,視角悲憫,審視整個自然和自然界動植物個體命運的紀錄片外,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好片。
今天,溜溜就來盤點30部豆瓣評分不低於8.5分,但打分人數低於1000人(甚至不足百人)的「小眾自然紀錄片」。(按照評分排名)
NO.1
自然世界:海獺的百萬寶寶
Sea Otters: A Million Dollar Baby
海獺媽媽與初生的海獺寶寶,住在美國加州海岸、富豪遊艇的集中地。對人類來講,它們住在豪宅區,好似活在天堂;然而在這個「富豪水上公園」之中,對野生動物來講,其實是暗藏危險。在未來的六個月時間,這隻剛出世幾天的小海獺,要跟隨海獺媽媽學會覓食,以及如何與人類共相處.
BBC自然世界這個系列還是很棒的,強推。
NO.2
愛丁保羅夫:自然探索60年
Attenborough: 60 Years in the Wild
該片是2012年BBC為紀念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從事野外生物考察和獻身生態電視片創作60周年,而推出的三集紀錄片。
這位世界知名的自然史學、生物學家和生態紀錄片製作人,在60年間深入全球各個角落,紀錄片內容涉及科學、歷史、文化和環保各個領域,以揭示物種起源,探索生物進化,研究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目的,具有嚴肅的科學,教育意義。爵爺參與的紀錄片是眾多生態,影視愛好者觀賞、收藏的頂級佳作,評分幾乎都在9分以上,喜歡紀錄片喜歡爵爺的人絕不可錯過此片。
NO.3
灌叢下的生命
Life in the Undergrowth
這部片子依然是熟知的大衛愛登堡爵爺來主持。專門介紹地球上怪異、兇猛但出奇美麗的無脊椎昆蟲世界。
如果我們和大多數脊椎動物一夜之間消失,世界多半仍會安然無恙。但如果昆蟲們消失的話,整個陸地生態系統就會崩潰。
歡迎和爵爺一起探索一個壯觀、不受重視但卻充斥人類周遭的迷你宇宙!
這部紀錄片真實追蹤記錄了一個家庭7隻野生大熊貓19年的生存境況。它們不傻不懶也不性冷淡,它們機智聰明、勇敢堅韌。還有追蹤熊貓多年的潘文石教授和呂植教授講述過去在野外研究野生大熊貓的艱難歷程,還原了熊貓的本來面目。
正如潘文石教授所言:熊貓經歷了幾百萬年的演化,並不是為了在動物園取悅人類,熊貓要在野地裡生,野地裡長,在那裡經風雨、見世面,在那裡追求愛情,這才是真正一個生命……
NO.5
海洋巨人(海洋巨獸)
Ocean Giants
如果你對鯨豚類感興趣,一定不能錯過這部片子。全片共分3集,第一集講鯨魚的交配和捕食;第二集講海豚的捕食和智能;第三集重點講鯨魚發出的聲音。
其實鯨魚和海豚,同人類一樣有著巨大的大腦,它們善於學習新的行為,並且擁有自己的社交語言。
NO.6
荒野間諜 第一季
Spy in the Wild Season 1
在觀看BBC的紀錄片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些與動物「零距離」接觸的鏡頭又是如何捕捉到的呢?看完這部紀錄片就知道了。
BBC製作了一系列安裝了隱蔽攝像頭的「間諜動物」,它們會動會眨眼動耳朵有微表情,它們偷拍動物的生活習性,從而成就了一部部稱奇的自然大片。當然全片也是有笑點有淚點,間諜企鵝幫助真企鵝把妹,間諜龜被迫「出沒色相」,間諜猴不小心摔到地上的時候,整個猴群都在為它哀悼……
NO.7
哺乳類全傳
The Life of Mammals
這部紀錄片共十集,全面剖析地球上多達四千種的哺乳類動物。那些有毛皮、溫血和以母乳哺育幼兒的生物,是最受歡迎的動物。
爵爺在這部片子裡會對這類令人驚嘆的動物提出獨特的見解。突顯很多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物種,當中包括人類,並說明哺乳類動物出奇的多樣化和成功的因素。
NO.8
野鳥世界
The Life of Birds
爵爺花費3年心血製作。他環遊全球,歷經42個國家,記錄下了300多種鳥的生活。在片中,您可以聽到琴鳥模仿汽車報警的聲音,能夠看到烏鴉用樹枝「釣」蟲子的趣味景象,將會了解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的生活。
一個多彩多姿的鳥世界赫然展現在您的面前。愛鳥人士,不容錯過。
NO.9
樹之女皇
The Queen of Trees
這部片子的主角就是一棵非洲無花果樹,但它又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它是一個小生態鏈中的「女家長」。
它養活了一個小型生物圈,猴子、犀鳥、榕小蜂、蜜蜂、各種寄生蟲、蟬、螞蟻、大象等等,它是所有動物活下去的希望。但她的生命又依賴於渺小如塵埃的榕小蜂,又依賴著這些小生物圈裡的動物,它們為她的種子傳播和授粉立下汗馬功勞,這是自然的法則,這是進化的結果。
一棵樹就是萬千生物的樂園,大自然就是如此令人驚嘆。
NO.10
90歲的愛登堡 - 鏡頭背後
Attenborough at 90
2016年5月8日是老爵士大衛·愛登堡90歲生日,他在鏡頭前帶給全世界無數精彩節目,影響了幾代人,如今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鏡頭後面的愛登堡。
BBC紀錄片,一連6集探索非洲大陸的自然史,以及形成六大環境的物理力量。攝製組走過了崇山峻岭、無際草原、浩瀚沙漠、蜿蜒海岸、茂密叢林、湖泊河流,不同的環境裡生長著怎樣的動植物,它們如何形成如何生長。喜歡非洲、喜歡大氣磅礴的自然紀錄片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NO.12
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
Our Secret Universe: The Hidden Life of the Cell
每時每刻,你的身體中正進行著一場大戰。這場起源於幾十億年前的戰鬥現今仍然在我們每個的體內發生。這是關於病毒入侵的故事——細胞的生死之戰。
這部影片從細胞的內部世界揭示了人體細胞系統的精細機制:從狂熱的、扮演著針對進出細胞的每個物體的安全防禦系統的細胞膜、貫穿細胞的輸送物質顆粒的細胞架、以及保持整個細胞世界運轉的線粒體,到保存著DNA的細胞核和成千上萬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蛋白質的合成。而病毒正是旨在劫持這套系統以為其所用:製造更多的病毒。
人類和病毒之間的戰爭便是進化。如果沒有與宿敵之間的殊死戰鬥,我們就不會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
NO.13
動物的崛起:脊椎動物的勝利 第一季
David Attenborough's Rise of Animals: Triumph of the Vertebrates Season 1
本片共兩集。在紀錄片裡大衛·愛登堡踏上了一段跨越5億年之久的史詩般的旅程,來追溯脊椎動物神奇般的崛起。
脊椎動物的進化是自然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為了講述這段故事,大衛·愛登堡來到他夢寐以求的、作為現代古生物學研究前沿地帶的中國,展示了許多新出土的爆炸性的化石證據。
片子講的是脊椎動物的演進史,很大篇幅都是在雲南和北京取景。
NO.14
生命循環:奇異的腐爛科學
After Life: The Strange Science of Decay
人們對生命的定義大多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然而生命是一個環,沒有開頭,沒有結束,只有永恆的循環。人們懼怕死亡、厭惡腐爛,殊不知沒有腐爛、沒有消亡,便沒有新生命的誕生。腐爛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力量,形形色色的分解者們在其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請與我們一起跟隨鏡頭,踏上自死來、往生去的奇異之旅吧。
看多了BBC出品的恢弘大氣的紀錄片,看看德國人拍攝的這部紀錄片吧。
這部片子小而細膩,唯美動人,甚至於說美到發指。全片共兩集,用顯微鏡式的鏡頭,配合慢放與視角切換,把森林12個月的林林總總細緻的清點了一遍,將德意志的細小精微體現的淋漓盡致。蘑菇們破土而出的時候好似少女們曼妙的舞姿,片中時不時的插入俏皮的配樂,也為本片增添了幾分情趣,看起來既養眼又頗有趣味。
NO.16
寵物:內心狂野
(萌寵也瘋狂)
Pets - Wild at Heart
全片共兩集,我們鍾愛的寵物們,是地球上最令人驚奇的動物。他們習慣了居家生活並成為我們完美的夥伴,但它們仍然保留著自然的本性。也許他們已被馴養了數千年之久,但他們作為野生動物已經生活了數百萬年。
這部紀錄片就在於挖掘出身邊的寵物那些瘋狂的一面,探索它們真實的一面。
NO.17
大自然裡的奇怪動物
(大自然的奇葩)
Nature's Misfits
地球上的生命豐富多樣,形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除了以貌美如花、力量巨大、智慧超群等出名的動物外,大自然還有很多形態怪異的動物們。
它們通常很少受到關注,但它們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又非比尋常,這部片子就講述了這些罕見、不走尋常路的奇葩以及它們的奇葩生活。比如蠢萌的鴞鸚鵡,樹懶、鸚鵡螺等等。
NO.18
愛丁保羅夫爺爺的博物館奇妙夜
David Attenborough's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live
博物館是一個藏有很多秘密的地方,跟著最有意思的爵爺會發現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在這種開創性的紀錄片裡,爵爺將通過世界著名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帶我們在旅途中探索一個個迷人而魔幻的冒險故事,運用最先進的CG技術,再一次復活這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
本片裡爵爺將沿著生命進化的軌跡一路回溯,足跡遍及英國(成冰紀地層)、加拿大(紐芬蘭錯誤點化石群)、澳洲(埃迪卡拉生物群遺蹟)、北非等地。從35億年前到冰川期、從寒武紀大爆發到石炭紀的節肢動物時代,和我們一起探尋第一隻動物的出現。
這也是爵爺83歲的收山之作,也是他對自己的系列自然紀錄片在主題上的補充。兩集正片,講述遠古生物的起源和演化,還有一集為拍攝花絮。
NO.20
大自然:愛登保羅爺爺帶你看絕妙的蛙
Nature: Attenborough's Fabulous Frogs
世界上共有超過5000種不同形狀、顏色和大小的青蛙以及蟾蜍。爵爺在這部片子裡運用最尖端的科技、配合特殊拍攝手法及角度,對青蛙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研究,為我們探索青蛙的未知領域,揭示它們生命的各個階段。
NO.21
動物情深
animals in love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動物不具備人類一樣的感情,但最新的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失去雙臂的紅毛猩猩,將如何藉助現代科技的幫助來找到她的最佳伴侶?素以兇悍殘忍著稱的短吻鱷,在求偶過程中有著怎樣柔情的一面?外表滑稽的貓鼬,為了追尋真愛,將要經歷怎樣的艱難險阻?莉姿·博寧(Liz Bonnin)力圖探索動物是如何相會、交配、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形成終生的伴侶關係,以試圖搞清楚動物們似乎能夠感受到的情感。全片共兩集。
NO.22
神奇的雪鴞
Magic of the Snowy Owl
大家對哈利波特那隻名為「Hedwig」的雪白貓頭鷹是否有印象?在自然世界裡,白色貓頭鷹真實存在,這就是雪鴞。
這部片子講述了北極一對雪鴞撫養5隻小雪鴞的故事。雪鴞其實是短視;最弱的寶寶在死掉後會成為其他寶寶的食物;雪鴞寶寶會遊泳,有經驗的雪鴞在北極過冬等等。給喜愛雪鴞,喜愛貓頭鷹的朋友推薦。
NO.23
雪豹:超越神話
Snow Leopard: Beyond the Myth
雪豹,是一種稀有、神秘、美麗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稱。
BBC出品的這部片子,真實記錄它們在冰天雪地裡如何生活,如何狩獵,如何照顧後代,有助於喜愛雪豹的朋友了解它們的習慣和特點。
這是一部國產紀錄片,共11集。攝製組從2003年開始,拍攝4年,歷經艱辛與危險,赴西藏、新疆、華北、秦嶺、雲貴高原、東北、海南、福建等典型林區,拍攝大量第一手資料和精美畫面。節目論述了森林與人類文明、中華文明的關係,闡述了人、動物、森林和諧共生的關係。
國產紀錄片的硬傷依然在劇情和解說方面,但這個評分,值得我們關注。
NO.25
大地的聲音
State of the Planet
放眼一看,地球上似乎到處都有令人迷惑之處:雨林的破壞、全球溫室效應、物種的滅絕、海平面的上升、旱災、以及隕石撞擊事件。爵爺以最平易近人的語言,將最新的科學研究帶到我們面前,讓我們真真實實的去認識、了解令我們不解的種種自然現象。
在這三集中,大衛會同大家一起踏上真正的全球性旅程,由肯亞到厄瓜多,菲律賓、馬爾地夫到復活節島,再由南非到加州。探討我們的地球是否面臨生物絕種的危機呢?這又對人類有何影響?人類在未來一百年的行為會如何決定地球的命運?
NO.26
吃昆蟲能拯救世界嗎?
Can Eating Insects Save the World?
吃昆蟲能拯救世界嗎?吃油炸蝗蟲、蟻卵沙拉或者烤狼蛛你會感覺怎麼樣?在這部紀錄片中,你將看到主持人兼美食家的Stefan Gates把自己沉浸在無限制的吃昆蟲世界裡。他試圖克服自己對昆蟲揮之不去的厭惡感,探索它們能否真的拯救世界。
地球上平均每個人擁有40噸昆蟲,或許昆蟲能夠真正解決全球糧食危機——每天都有數十億的人在挨餓。而肉類的巨大需求要消耗全球食物鏈中大量的糧食。Stefan的任務:在泰國和柬埔寨認識那些以捕獲、吃和賣食用昆蟲為生的人。
這是BBC精心打造的8集太空的紀錄片。在本片中你可以欣賞到有史以來最具規模、最壯觀的太空旅程,以及其中種種的發現。內容包括最先進的電腦圖象、兩國的太空競賽中從未曝光的檔案、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所作出的第一手見證等。
看看太空旅程和星際探險的最新發展堅實的陸地,講述一些前往鄰近星球的先鋒任務巨星,揭開太陽系中幾個巨星的神秘面紗。為什麼地球會有一個衛星?在未來的四十億年間,星球會怎樣進化呢?
NO.28
世界上最狡猾的動物
World's Sneakiest Animals
BBC這三集紀錄片,將展示動物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為了生存、食物和交配,它們不擇手段欺騙敵人、同類甚至人類。性別錯亂、借力打力、易容偽裝、喧鬧騙食、錯覺引誘、趁亂騙炮、同類相殘、調虎離山等等。裝死的蜥蜴,打劫的猴子,偷竊的松鼠,騙炮的怪馬……各種卑鄙伎倆和人類社會如出一轍。
NO.29
BBC 自然世界:沙漠螞蟻帝國
BBC Natural World:Empire of the Desert Ants
在靠近南亞利桑那的奇裡卡瓦山,沙漠蟻對沙漠蜜蟻不屑一顧。在過去的幾年裡,它們為了生存和贏得對沙漠中一小塊地方的控制權而與外來入侵者進行了殊死戰鬥,從而保住了自己的地盤。
本片利用最新的攝像和視覺效應技術對發生在螞蟻帝國的大事和瑣事進行了拍攝:示蜜蟻王國裡的對峙和生活;螞蟻的戰場規劃、防禦戰略和團隊戰術。該片還描述了被隱秘力量——化學武器、超聲波、信息素、紫外線和偏振光所主宰的平行世界——以及螞蟻王國內部不同成員的詳細特點。有人將其譽為「螞蟻王國裡的權力的遊戲」。
NO.30
野性澳洲
Wild Australia: The Edge
試問世上哪可以看到高爾夫球場被一大群袋鼠佔據?或者巨型蜥蜴在路旁昂首闊步?墨爾本植物公園裡的果蝠和袋獾為爭奪午餐盒而打架……只有澳洲。
經過四千五百萬多年的發展,澳洲成為地球上一片獨特的大陸。而這片廣闊的大陸蘊藏著特有而奇妙的野生生態:有熱帶森林,也有珊瑚礁;有灼熱的沙漠,也有白色的雪山。這些都印證著澳洲獨有的風光及生態。除此之外,還有人類的建居,他們所飼養的野狗、野兔、蟾蜍、野馬,甚至他們的文化及傳統,都令這片大陸獨一無二。
歡迎大家在留言裡分享你認為還不錯,值得推薦的紀錄片~
欄目主編 | 望山主人
編排 | Sukie Chen
長按左方二維碼關注
科學與藝術之聲
微信號:sartspku
投稿、合作事宜請聯繫:tanniman@163.com
在這本完美地融合了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的奇妙著作裡,博物學家、生態專家馬歇爾·羅比森以生花之筆,從前所未有的全景角度,探討了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之間的深層關聯。一方面,他帶我們「回味」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引領我們欣賞野生世界之美並感受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另一方面則從生物變遷史的視角,點出了物種多樣性的衰減趨勢,並剖析了這種不容樂觀的趨勢在過去、現在、未來是如何影響我們及整個世界的。
馬歇爾·羅比森認為,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人類和其他物種共同構成了生命共同體。但是,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獲得啟示。於是,他憂心忡忡地警示我們: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只會導致文化的貧乏,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走向衰減。因此,人類必須儘快改變過度開發、濫墾及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愚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更多贈品,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