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一月,大家都在呼喚託尼老師!
在家蟄伏的這一個月時間裡,哪哪都去不了,確實也憋得慌。可這是疫情防控需要,能減少人群聚集就要減少聚集,因此理髮店也歇業很久了。
可是頭髮依舊要蹭蹭蹭地長,女生頭髮長了還可以留長髮,而男生頭髮長了則會顯得凌亂且毫無精氣神。這可憋壞了網友,紛紛在朋友圈呼喚託尼老師!
尤其當下,道路復通,復工在即。誰都不願意頂著一頭蓬亂的髮型去見同事,講究頭顱上的美觀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早在2018年8月,理髮師Tony就隨著髮際線男孩的意外走紅而走紅。後來青年小品演員把Tony老師寫進小品,讓這一藝術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一時間Tony老師成了理髮師的代名詞。
為什麼理髮店有這麼多託尼老師?
為了提升服務檔次,很多理髮店將店內裝修規格升級,靚化服務環境。但是理髮師還是那些理髮師,怎麼辦?就送去美容美髮學校進修,然後就提拔為髮型總監、VIP髮型師……當然總監也要有個洋氣的英文名字!總之,目的就一個——為了顯示理髮店的檔次。
可髮型師的學歷參差不齊,大多數學歷都不高,太複雜的英文名不好記,而美發行業有一個品牌叫託尼蓋(Tuoniga)美髮學院,所以託尼(Tony)就成了最普遍的選擇。除了Tony老師,還有「Tona」、「Lairy」、「Andy」等名字也經常使用,甚至還有Mini老師。
比起英國威廉王子花1600人民幣剪的髮型,中國的託尼老師水準還是屬於相當高的,至少讓髮際線男孩一夜躥紅網絡,那絕對是理髮師的「實力」,收費貴一點,自然是「合理」的了!
其實有時真的不必過於依賴託尼老師!
著名藝人劉德華就堅持自己理髮數十年,只是拍片時才用到髮型師。在記者專訪的攝像鏡頭下,華仔從容不迫地自己給自己理髮,其技法熟練程度,甚至都不需要鏡子!
也有網友挑戰自己為自己理髮,但失敗的多,成功的少。為什麼會是這樣?無他,就是因為沒有做到熟能生巧!練習的次數不夠,自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畢竟任何事都有一個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沒有誰天生就會!
疫情還在繼續,防護依舊有必要。理髮行業還處在風口,不能大意。
趁著這段時間,動手能力強的網友也可以試著學學劉德華,自己給自己理理髮。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經驗,就不怕第三次、第四次理不好!再忍忍也是可以的,春天就會到來,一切都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