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人基督徒、傳道人這樣能裝?

2021-02-20 範學德2018

作者:範學德

微信公眾號:範學德2017(fanxuede2017)

導讀:再退一步,即使是你領受來的那一點點,你真的完美無缺地做到了嗎?沒有可能。就算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得挺完美的,但你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無缺嗎?你能始終一貫做到嗎?你絕對做不到!說到底,我們在上帝面前還是罪人。

2016年11月12日,我在北京晨光書店作了一場講演,後來有人整理了講話錄音,今天,我再一次修改壓縮一下發表。

 

……

 

缺少書、不愛讀書:這是當代中國人,包括基督徒的普遍問題。 

 

缺少書、不愛讀書——這是許多當代中國人,包括基督徒的普遍問題。2013年前後的一次世界讀書日統計,全世界讀書數量最多的是哪個民族?答案是猶太人。他們平均每人的讀書數量是66本/年。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少),是我們中國人,平均每年一人讀一本書!我猜這一本中許多可能是高考複習資料。

 

這真是一個民族的恥辱。這個恥辱在華人基督徒中更明顯。許多基督徒不僅不愛讀書,還站在一個很屬靈的制高點,認為只讀《聖經》就可以了。其實只讀《聖經》是不行的,如果你真的讀《聖經》,就一定會讀一些偉大的著作。

特別是傳道人、牧者,如果不好好讀那些偉大的書,你是無法進行深度牧養的,就成了古人所說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最近,中國出版了一本好書——《負傷的治療者》(盧雲著、喻書琴 譯)。這本書是我推薦給出版人張慶棠兄,我還為這本書寫了一篇序。借著這次講座的機會,我先介紹一下這本非常好的書。

 

大哲學家、大教育家懷海德有一句名言:「人如果不經常看到偉大的經典,道德(人格)教育是絕對不能成功的。」

 

基督徒當然知道,人類中最偉大的經典就是《聖經》,《聖經》中啟示了最偉大的人物——耶穌,如果你不經常去注視祂,那麼你想自己道德教育成功,幾乎是很難很難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偉大的書。必須去讀,而且要反覆讀。 

 

信主時間越長,應該越意識到自己的軟弱。

 

盧雲的這本《負傷的治療者》才出版不久,就成為當代牧養的經典。

 

我看今天來的大都還是年輕人。我很好奇,今天到場的有多少是教會的傳道人呢?可不可以舉手我看一下?3位,OK!有多少是教會的長老、執事或者說是頭兒吧?可不可以舉手我看一下?就1位啊?

 

我非常希望這次有一些傳道人可以坐在前面聽一聽,可能你不大習慣這種聲音。因為別人都把你放在很高的位置,屬靈領袖啊、教會的代禱者啊、帶領者啊……好像你挺「高大上」的,但真實不一定如此。

 

真實情況是,當我們捫心自問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本身其實是個負傷者。如果沒有受過傷,很深的傷,並且從傷痕中走出來,你不大可能很好地去牧養教會,除非你把自己包裝起來——裝。 

 

中國文化有一套聖人情節,落到教會裡,會眾最希望帶領教會的人都是些道德高尚的人、完美無缺的人,反正就是「高大上」。萬分不幸的是,我們這些傳道人自己慢慢地也就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形象了。當你站在前面講話時,大概很願意講你很強的那一面。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誠實,就會知道那並不是你的全部,那只是很美好的一面,但你還有另外的一面——黑暗的軟弱的一面。

 

如今已進入到二十一世紀,怎樣去面對現代人?怎樣去交友?怎樣在彼此之間建造自己的生命?怎樣建造一個教會?就需要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其實這個思路也不新,非常古老,就是你要有耶穌的那套思路。你要看耶穌怎樣去牧養、怎樣去帶領人、怎樣去行事為人,然後你效法耶穌,去重複這套實踐。 

 

在中國,進教會時間長了,我們就很容易裝。第一點裝的就是語言上的裝。用華人教會通行的一套語言把自己包裝起來。說幾個最簡單的例子,再也不會說交往了,我們都說主內交通,從來不怕出現「交通事故」;姐妹不叫姐妹了,叫姊妹。還有人說,叫弟兄是屬靈的語言,叫兄弟是屬世的語言,我當時一聽就愣了。英文就是一個詞嘛,「brother」。 

 

我們不能向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人,最起碼在語言上就不會去做。我們講的話只是為了讓自己圈子裡的人懂得。

 

信主時間越長,我就越加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就如主日講道結束之站在門口與大家握手,人們就會說:「範弟兄(或者範傳道)你講得真好!」自己也挺高興的。但捫心自問:「你講的都對嗎?」沒有可能!退一步,你講得好的地方,真的都是你發現的嗎?其實,你自己發現的非常之少。你不過是學來的,或說是領受來的,就沒有什麼可自誇的。

 

再退一步,即使是你領受來的那一點點,你真的完美無缺地做到了嗎?沒有可能。就算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得挺完美的,但你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無缺嗎?你能始終一貫做到嗎?你絕對做不到!說到底,我們在上帝面前還是罪人。

你不過是蒙了天大的恩典,所以認清了自己的本相、認清自己的虛無、認清自己真的算不得什麼,有這樣的心態,你才有可能去牧養現代的人,才有可能去跟現代的人交流,因為現代的人最普遍的就是破碎感,沒有歷史、斷裂的,內向的一代、無父的一代。

 

盧雲這本《負傷的治療者》確實是有先知之見。在幾十年前,就把我們現代人的心靈本質給抓住了。我們是沒有根的一代、我們是碎片化的一代、我們是在鬱悶和憂傷中走向內向的一代。像這樣一代人,你怎樣與他為友、攜手同行、互相建設、共同成長?這是向每個想認真去愛兄弟姐妹的人,所提出的最真實的挑戰。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

 

我對今天這間屋子很有感覺,一到這裡我就想起2012年北京那場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那天(2012年7月23日)晚上,我正好在晨光做講座,就來了十幾個人。我們就坐到那裡,不必去裝一本正經的,端個架子,就是大家慢慢聊,很幸福。

 

聊完之後卻遇到了問題——今夜睡在哪裡?這附近所有的旅館都爆滿。最後無奈,只得留在這裡,我和利未弟兄住在了三樓。 

那一宿我終生難忘,我們在地板上鋪了幾塊孩子玩時用的泡沫板,直接躺地上睡覺。我們一起禱告,那天我們真的意識到生命的軟弱,能走到今天,全是神的憐憫。你以為自己是領袖、是傳道人、是講員,其實你只是一個蒙恩的人。因為只有罪人才蒙恩,義人、好人、聖徒都不需要蒙恩。

 

講個笑話,想想自己做了傳道人,去過幾十個國家、在上千聚會上講道,但連個「肉」與「油」都分不清,我講道能好到哪裡?我以為只有我有這個毛病,不過我發現大人物也有。路德,有人誇他非常屬靈,他說他信主這麼多年,連《聖經》中的「神」字,都發音不準。就如保羅所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

 

不軟弱的基督徒一個也沒有,不軟弱的傳道人也是一個也沒有。凡是認為自己不軟弱的基督徒,恰恰是最軟弱的,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軟弱。

 

 一個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心黑暗、罪孽深重的人;一個沒有意識到自己今天還有一口氣,是完全靠著上帝恩典的人,不配成為一個聖徒、傳道人。聖徒就是在上帝面前老老實實地做罪人。這是路德講的。 

 

《負傷的治療者》對現在的牧養者提出了挑戰——我們作為教會牧者,作為教會走在前面的人,要去跟當代人對話,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其實,福音的本質就是從當代人的處境出發、從你我面臨的問題出發,告訴別人那個古舊的福音就是你得救的希望、就是你活下去的力量、就是你今天有的恩典。

 

說到底,我們就是要讓人們意識到,耶穌是何等地愛我們。他愛我愛到一個程度,真的願意為我而死。不是為我們而死,而是單單為我而死,為我的罪而死。而我,是一個罪人,「在眾人之中我是罪魁」。這一切就像保羅概括得那樣:「他是愛我,為我舍己。」

 

2020.12.26 整理

相關焦點

  • 分辨、判斷和論斷分不清—這種是非不分的傳道人還有多少?
    昨天中午有一位傳道人給我發來一篇文章連結,題目是:《華人基督徒,你怎麼了?撒旦在竊喜,耶穌在流淚!你知道嗎?》。點開一看,原來是一個名為「華人福音臺」的公眾號編發的一篇文章。「華人福音臺」,名字看起來很屬靈,但說起其前身,會讓人嚇一跳。這個「華人福音臺」的前身正是中國基督教營銷號大V「齊魯佳音」。
  • 什麼人需要福音?劉彼得牧師:好人、外邦人、基督徒和傳道人都需要
    文 | 李新「2020普世基督教信仰與福音研討大會」第六天(10月6日)上午,劉彼得牧師以「誰能攔阻神呢?——神的主動與傳福音」為題分享了記載在《使徒行傳》10章中彼得向哥尼流傳福音的經歷,指出世人都需要福音,神傳福音的旨意誰也無法阻擋。「世人是神最愛的人,他把獨生子給了人。」
  • 傳道書4章-《陪你讀聖經》基督徒一定要有小組生活嗎?
    【天父的提醒】「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當時,有許多百姓受到欺壓,卻沒有人幫助他們、有些人辛苦了一輩子,最後也沒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不過,正因為生活很不容易,所以所羅門也給了我們一些人生的建議喔!讓我們一起來讀傳道書第四章!
  • 華人牧者劉志雄分享:基督徒找對象十標準
    基督徒找對象學問深厚,很多單身的基督徒也許連自己的擇偶標準都不確定,這樣就難以找到合適的佳偶。華人牧者劉志雄不止牧會,他在分享婚戀方面很有經驗。他歸納出基督徒擇偶的幾個條件。也許並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1.是重生得救的信徒。
  • 90後牧者談:基督徒如何與非基督徒談戀愛
    1、自從服侍青年團契以來,「和非基督徒談戀愛」成了經常要處理的重要難題。作為傳道人,一直苦口婆心的勸團契的弟兄,找對象一定要找主內的,咱們主內的姐妹不僅人數多,質量更是沒的說。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單身的弟兄非要跑到教外處對象。
  • 基督徒藝人 梁文音宣布婚訊!情定榮美教會張念平傳道
    來源:基督教論壇報(支持事工,請閱讀原文)   日期:2016-03-15【本報記者李容珍、陳倩雯報導】28歲基督徒歌手梁文音和桃園大溪的榮美教會傳道張念平交往兩年多
  • 探討: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
    Q: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A1:馬太和馬可福音裡都提到耶穌說過的話,即若不是為了淫亂的緣故,總不可以離婚。說到底,無論是否基督徒,非要離婚,那都是出於人的罪性。A2:因為基督徒也是罪人。上帝定規的是: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24「聖經新譯本」)意思就是男女雙方一旦建立婚姻契約,就應當堅守這契約。這是神造男人女人的初衷。並且,聖經也說: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 做傳道人的七大危險
    傳道人是主的僕人、主的百姓,當他忘記此點時,他就陷入了最大的道德危機中。2.採取職業化的態度第二、傳道人在作主的工作上採取一種職業化的態度。習以為常可能產生出輕視,即便祭壇的服事也是如此。撒但就是願意看見他們這樣作,因為這種情形對神國所造成的傷害,遠較無神論者所造成的傷害更大。3.與一般人隔離傳道人在心靈上與教會中的一般人隔離。這是由於組織化之基督教的性質所產生出來的。
  • 基督徒能向死者鞠躬或跪拜嗎?
    很多基督徒每遇到這個環節時就深感左右為難。拜吧,內心不安,教會中也常常提醒不可向死者鞠躬和跪拜。不拜吧,參加葬禮的其他人都拜,就你直槓槓的不拜,又怕死者的親屬不高興,顯得你不尊重死者。不過,好在到了今天,基督徒不鞠躬或跪拜死者已經能夠被大多數人所理解了。這是因為以前的基督徒在這上面付出了很大代價的堅持,前人栽樹,我們乘涼。他們漸漸地都知道這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要求,並非是對死者的不敬。
  • 基督徒如何在屬靈戰場的制高點——禱告上得勝?
    這時你最需要學習的一門重要功課,就是相信在耶穌基督的救贖裡已包括這樣的拯救,惟有他能使你得著一個真正能禱告的生命。」歷史中偉大的屬靈領袖慕安德烈曾對此分享到。戰場上的激戰焦點我們基督徒是生活在天國與黑暗權勢的交戰中。當一位將領揀選某個地區進攻仇敵時,他總是密切地注意那些戰略要點。
  • 深受華人基督徒敬愛的大衛·鮑森牧師安息主懷,享耆壽90歲
    深受華人基督徒敬愛,今年2月底才在美國安養中心度過90歲生日的英國聖經釋經家、神學家、牧師大衛· 鮑森(John David Pawson),驚傳於
  • 遠志明牧師5月東京華人布道大會 孫海英呂麗萍小敏將真情分享
    遠志明牧師在微博中說:「東京地區和舊金山灣區的華人差不多,大約五、六十萬。但是基督徒的比例相差懸殊:舊金山灣區至少有二、三萬華人基督徒,而東京最多只有二、三千。」並把把這次題為「2013這一生最美的祝福」海報也呈現給大家。既然是華人布道會,那麼海報的宣傳也直入背井離鄉的華人內心深處。朋友,你有真平安嗎?背井離鄉找幸福你找到了嗎?
  • 【商界/經濟】劉忠軍親身見證:黑老大變傳道人的傳奇經歷
    中國人崇尚中庸之道,不愛走極端,然而,在基督裡的生命卻難免出現「極端」現象,特別是從黑老大變為傳道人的經歷著實讓很多人震撼。9月24日,在湖南工商團契主辦的「如鷹展翅上騰」研討會上,基督徒企業家劉忠軍弟兄感恩見證自己從黑社會老大轉變為傳道人的傳奇經歷。
  • 不屈不撓的基督徒
    一月二十八日,禮拜四靈修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3-18節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不屈不撓的基督徒當保羅傳道時,他是出於心底對聖經真理的完全委身。這不是徒勞的表演,因為他真實地相信真理。儘管會有反對的聲音,他還是情不自禁地宣揚真理。「我們凡事不能抵擋真理,只能扶助真理」(林後13:8)。另一方面,保羅的反對者們沒有對聖經真理的委身。他們操縱聖經來傳播自己的觀念和哲學。因此,這種僱工一看到有麻煩的跡象時就會逃跑也是不足為奇的。他們不能忍受困難,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地相信真理。
  • 基督徒怎麼找對象?我這樣的建議是太務實了嗎?
    主內婚介有個微信小程序,點開看,裡面的會員可能剛開始不多,因為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去看每個區域的登記了的基督徒未婚男女,總量不多,但是頁面設計的很好,給人看起來,人數很多,各種類型的青年男女都有!現在應該多起來了!根據我的觀察,上面的女生都很好看,至少照片上是很好看的。如果男基督徒看到哪個女基督徒,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點讚,可以私信交流,被點讚次數多的,都是長得好看的。
  • 救救年輕的基督徒吧,他們還很年輕!
    因為對不了解的人來說,預定論太複雜,而且不好理解。只是因為他說他很好奇,一定要讓我講,所以才給他講了一下。當我把預定論很積極的給他講完,沒想到他很興奮。然後說其實他也是一個基督徒,並且自己的家人和他妻子的家人都是基督徒。可是他又接著說他從來沒有聽過我講的這樣的道理。好像我信的和他信的不是一個上帝。我當時覺得真是很驚詫,怎麼就遇到了一個基督徒!
  • 傳道人解析:基督徒不確信神呼召的三大關鍵因素
    一個基督徒,蒙恩得救並不意味著信仰道路的結束,而是信仰道路的開始,得救之後需要走成聖的道路,繼續過榮耀神的生活。然而在成聖的道路上,有很多基督徒卻因無法明白神的旨意而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生活陷入困惑,那如何確定神對於自己的呼召呢?
  • 【出怒江記】高黎貢山上,傳奇的「青蛙傳道人」
    ,在神凡事都能。約拿回憶,和他同時被捕的同村人有七個(包含他),只有他和另一個人刑滿後回來了,其他的都死掉了,有的死在監獄裡,有的死在去監獄的路上(當時的怒江屬於麗江專區,所有被捕的基督徒都要押送到麗江監獄,那時怒江去往麗江的道路必須翻越人跡罕至的碧羅雪山,很多人死在碧羅雪山上)。
  • 【名人見證】明星基督徒你認識幾個?
    希望以後能成為傳道人的童安格呂代豪牧師的果子 任賢齊 蔡少芬(她的信主見證最多)童安格(據說以後想做傳道人)黃國倫潘瑋柏陶喆(網絡流傳他的信仰見證)範瑋琪《孫越、朱茵、梁詠琪、梁小冰、邰正宵、溫兆倫蔡少芬(她的信主見證最多) 童安格(據說以後想做傳道人) 陶喆(網絡流傳他的信仰見證)範瑋琪 孫越、朱茵、梁詠琪、梁小冰、邰正宵、溫兆倫、張敬軒、伍佰、朱鐵、【臺灣】:蔡琴, 範曉萱, 張惠妹、龍飄飄、潘瑋柏、張韶涵、陳建州(黑人)、Ella(S.H.E)、王力宏、劉耕宏、黃嘉千、動力火車、伍佰、邰正宵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所以說,基督徒只讀聖經,不讀其它的書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