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
麻城/櫻子
麻城,因「麻姑憐民而善名,因「黃麻起義」而英名,因「孝感鄉」而孝名,因「杜鵑花海」而美名。
麻城愛心救助會,因組織資助龜山魏霞而成立,因「魏霞捐獻器官」回報社會而揚名,因「陽光傳遞,愛心幫助」的善行而擦亮麻城「孝感鄉」的名片。
愛心救助, 一邊牽掛著「急需幫助的人」,一邊活躍忙碌在大街小巷募集捐款捐物慰問的身影;一頭裝著受助者的痛苦與企助,一頭裝著愛心人土的熱心與責任,還有滿滿的愛。
與愛同行,愛在堅守。
毛澤東主席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六年多來,愛心救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城鎮到農村,從特殊兒童到孤寡老人、殘疾人,從學業的艱難到生活的困苦,從平凡的活動到大災大難面前的英勇……廣大愛心人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挑戰極限。他們靠著執著與愛心,團結與奉獻,熱心與責任,信心與信念,做了一系列具體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優異的成績:幫助考取大學的貧困家庭子女按時走進了大學的門檻;幫助重大疾病患者順利及時完成手術,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念;幫助慰問福利院老人、特教學校師生、精準扶貧對象的殘疾人、烈日下的環衛工人;啟動嚴寒中的"衣舊溫暖"活動、攜手抗艾活動、聯手抗洪災活動。
一曲曲用愛心、熱心、責任心譜寫的大愛之歌,告訴我們:開展愛心活動對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意義是重大的,沒有愛心人士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沒有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團結互助行動的長久堅持,一次又一次的愛心活動就不會順利地完成。錦上添花人人都會,難的是雪中送炭;短暫熱情人人都有,難的是長久相守。它需要愛心人士不拋棄,不放棄,咬定幫助不放鬆,力爭愛心同行,滿懷信心書寫愛心救助會的傳奇與神話。
與愛同行,愛在芬芳。
世上有一種感情,叫大愛!還有一種行為,叫互助!
每當看到救助白血病及其大病患者的時候,每當慰問關愛特殊人群的時候,既為他們在生命的煎熬中沉痛,更為我們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愛心救助會的踴躍捐款、捐物,幫助他人的感人事跡而感動著。炎熱的街頭,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泥濘的鄉間,有他們堅定前行送溫暖的足跡;土坯瓦房中,有他們噓寒問暖的關懷;重症病房裡,有他們送去救命錢的希望;大災面前,有他們任勞任怨奮戰的身影……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生命可以孤立的活下去,匯聚大家的愛心將會延續一個個生命,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將會開啟一個個孤獨的心靈,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將會幫助一個個家庭渡過難關,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將會幫助一個個患者擊退病魔,使乾枯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也許我們所捐的錢,對於那筆手術費只是杯水車薪;也許我們的一點關愛只是螳臂擋車;也許我們的慰問不值一提。但我們的愛心, 正如歌詞中所寫: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與愛同行,愛在傳遞。
災難與愛同行,愛在傳遞。
「災難無情人有情。」人人獻愛心,熱情助他人!每一次愛心活動,不但為世人樹立了榜樣,立了標杆,也讓受助者受到感動,表達要回報和感恩社會。
坐在輪椅上的胡早陽就是這樣的一位同志。因自幼殘疾行動不便,加上內心的自閉,不能出門。得知這一情況後,愛心人士鮑海濤經多方組織為他送去了輪椅,還積極上門做工作,鼓勵他自強自立,自食其力。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己成為廣東麻城商會秘書長,多次組織廣東麻城商會為家鄉捐資捐物的愛心活動。會上他還滿懷信心地號召「多做捐助公益活動,來幫助眾多的社會困難弱勢群體」。
高雯,一個文靜美麗的女孩。在會上,代表曾被救助過的患者,向所有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致敬致謝!幾度哽咽地說:「等我病好了以後,一定要加入愛心活動救助會,讓愛傳遞下去,因為愛心活動永遠也不會褪色。」
身患絕症的謝朝霞,在愛心救助會的幫助下獲得了新生,已經重新開始了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她在臺上深情的說:「是救助會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從救助魏霞、到組織慰問了中館驛鎮百歲老人郭友和、患病的肖利峰,麻城籍學子徐心宇、身患絕症的馮曉微、馮偉東姐弟、癌症患者鮑慧珍、「鐵肩父親」程龍富的兒子多多、家庭遭遇變故的陽光書店老錢、無臂殘疾人李萬霖、救助三胞胎、到「暖冬行動」,送寒衣到部分鄉鎮貧困戶和殘疾人手中,到今年「6.30」抗洪救災,麻城市愛心救助會的活動,有口皆碑、人人讚譽!
「人間自有真情在,宜將寸心報春暉。」愛心活動,需要大家付出真情,付出行動,一生一世,無怨無悔,真誠希望愛心救助會把「孝行善舉」這項事業做大做強,真誠希望更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愛心救助會把愛的甘霖,灑在前行的道路上。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幫助他人,快樂自已!
謝謝各位親對創作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