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月 Palace 滑板影片《PALASONIC》的完整釋出,這部籌備了七年之久的作品終於得以呈現在公眾面前。配套雜誌及 DVD 也與品牌較早前公布的 2017 年冬季 Ultimo 系列同步發售。
「藏匿」於雜誌中的 DVD
過去三年內,Palace 依舊高產,以「一年至少一部」的速率發布著全長滑板影片:從 2014 年的《ENDLESS BUMMER》、2015 年的《PARAMOUNT》、2016 年的《V NICE》、今年 8 月份的《THE MERCHANDISE》到本次的《PALASONIC》。這五部影片,或者說所有 Palace 的滑板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錄像帶畫質」。現如今隨著「Full HD」「Ultra HD」的普及,各類影片都變得愈加清晰,而 Palace 卻反其道行之,採用「VHS」「Lo Fi」低保真錄像帶風格進行拍攝。根據創始人 Lev Tanju 的說法,選擇這種風格大抵是受到 90 年代經典滑板視頻的影響,新技術的興起導致這些「低保真」風格的逐漸消失。事實證明不止他一人懷念這種風格,Palace 另闢蹊徑的「腦洞」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使其於成立之初便獨樹一幟。
Palace 最新滑板影片取名《PALASONIC》也有些許「致敬」的意味。話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Palace 拿日本電器品牌 Panasonic「開涮」了。在 2015 年冬季,品牌便推出過同款服飾。以 T-Shirt 為例,正面以「Palasonic」示人,背面則是一臺「On Fire」的 Panasonic 經典 VHS 制式錄像機,只不過機身上的品牌 Logo 被惡搞,VHS 也由原意的「Video Home System」被 Palace 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 ——「Very Heavy Sh*t」。
Panasonic Logo
Palasonic T-Shirt Navy (Winter 2015)
Palasonic Beanie Yellow / Blue (Spring 2016)
Very Heavy Sh*t Tee Black (Fall 2012);早在 2012 年也同樣推出過 VHS 主題 T-Shirt
Palace 選擇 Panasonic 作為惡搞對象也不無道理。作為 VHS 制式的先驅者,Panasonic 旗下的錄像設備自然深受 Lev Tanju 的喜愛,Palace 的視頻幾乎都有 Panasonic NV-M50 攝像機的功勞。所以這次滑板影片命名為《PALASONIC》也可視作是 Palace「飲水不忘掘井人」的一種「感恩」吧。
Lev Tanju 為 Palace x Tate (2013) 拍攝素材;他對自己的攝像機很是寶貝
Palace 部分錄像帶一覽
Palace 滑板影片的「功臣」—— Panasonic NV-M50
而說起 Palace 的 Logo 惡搞史,相信各位心裡已經默默數出一大堆了吧。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 Palace 對 Logo 的惡搞,使它逐漸進入了時尚界的視野。
Rihanna 身著 Palace 惡搞 Versace Medusa Logo T-Shirt (2012)
Leo Fitzpatrick 身著 Palace 惡搞 Chanel Logo T-Shirt (2010)
Palace 惡搞 Hermès Logo T-Shirt (2013)
Palace 惡搞 Mitsubish Logo T-Shirt (2016)
然而 Palace 的「腦洞」並沒有止步於惡搞「奢侈品」或其它「知名標示」(這似乎也成了如今潮流品牌的必修功課),Palace 於 2016 年春季推出的一件 T-Shirt 則把惡搞 Logo 這一行為上升到了另一「高度」:惡搞自己。
PLACAE T-Shirt (Spring 2016)
「PLACAE」這一拼寫錯誤實則是向臺灣街頭 Fake Palace 的另類「致敬」。(試想 Supreme 如果出一件「Superme」Box Logo Tee 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Palace 的 Instagram 在 2013 年發了這張圖;三年後惡搞了自己
除了在 Logo 惡搞方面玩出花,Palace 的官網同樣「腦洞大開」。網頁底部那些諸如「條款規定」「隱私聲明」「退換貨政策」等都被歸為「BORING STUFF」一類,而那些社交帳號連結則被劃重點「DO WATCH THAT」,讓人忍不住想去點擊。
這還沒完,當點開每一件單品的詳細頁面,你會發現那些本該寫著:
這些「Bullet Points」的地方全變成了諸如:
我銀行帳戶裡有
我銀行帳戶裡有
一
二
三
肆
五
六
柒
八
顆 M&M's 花生巧克力豆
這樣的「腦洞」描述。
這段「產品描述」出自於亞特蘭大當紅說唱歌手 21 Savage 的單曲《Bank Account》,只不過原版歌詞中的 M&M's 並未指明是「牛奶巧克力味」的還是「花生巧克力味」的。或許可以依此「猜測」Lev Tanju 本人是「花生巧克力黨」?(笑)
在一次訪談中,Lev Tanju 承認自己正是這些「腦洞」描述的幕後主使。「我坐在電視機前吃著外賣,在 iPhone 上以 Bullet Points 的格式想到啥寫啥,人們覺得這些很搞笑。」
由 Rihanna feat. Drake - What's My Name 的歌詞改編;筆者在產品描述中多次發現對歌詞的引用,難道 Lev Tanju 正通過這一途徑向各位傳達自己的音樂品味嗎?(笑)
Palace 在紐約時報上刊登的新店公告也是「不走尋常路」
說起這些「不可描述」的「產品描述」,其中還隱藏著一段「恩怨」小插曲。事件的另一主角 Magenta Skateboards 是一個來自法國巴黎的滑板品牌。
Magenta x adidas Skateboarding 2017 Fall Collection
起因是去年7月,Palace 曾在 Instagram 上掛出一張 Magenta 類似的「腦洞產品描述」,並嘲諷其「畫虎不成反類犬」,是個「低配版描述」。
而 Magenta 並沒有就此收手。於是 Palace 在本季 Ultimo 2017 的產品描述裡再次「揶揄」了 Magenta 一番:號召大家趕緊去買些 Magenta 的東西,好讓他們花錢僱一個新的文案編輯,他們的創意急需「充值」。
截至筆者發稿前,雙方的「恩怨情仇」似乎並沒有要結束的樣子。筆者也會持續關注,為各位帶來最新進展,不過按照雙方的「腦洞」,以一場合作的形式達成和解也不是不可能。
各位不妨親自訪問 Palace 官網,逐個品味 Lev Tanju 的獨特「腦洞」。也歡迎留言討論,為一些經典產品配上「腦洞」描述。
IMAGE CREDIT PALACE, MAGENTA, THRASHER, TATE, WIREIMAGE, PANAS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