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對伊能靜的印象就是庾澄慶的前妻,秦昊的老婆,小米粒的媽媽,但《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看到了她是伊能靜。
節目剛出來,公布30位姐姐名單的時候,對伊能靜的名字並不是很感冒,注意力都被寧靜和張雨綺吸引走了,但是當我看到第一次公演舞臺的準備片段裡,伊能靜站在牆面前,帶著哭腔說,52歲做夢真的太晚了的時刻,我淚流滿面。
第一次公演她分在《推開世界的門》,和王智、王麗坤組成三人組,三個人裡面除了她有歌手身份,其他兩個人都是演員,在唱歌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準備階段,可以看到她總是在教她們兩個人如何唱歌。休息間隙,她跟女兒通電話,一邊給女兒唱歌,一邊哭,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女兒這麼久,思念和擔心的心情不言而喻。
家裡的事情加上身體的問題,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在想自己這麼大的年紀還來參加這個節目到底是為什麼,到底值不值得。可是,哭過以後,再重新進入準備節目的狀態的時候又變得全力以赴了,對待團員也是毫不吝嗇地給予,她說過,「我在教她們的時候我會忘記我是米粒媽,而記得我是伊能靜。」、「我會有遺憾,如果她們沒有留下來,因為你曾經全身心地給予過了。」然後我重新認識了她,溫溫柔柔又充滿力量的伊能靜。
人在一生當中,會有很多的身份角色,但是最初的最初,我們只是我們自己。
可是,反過來想一想,普通人也可以像這樣即使52歲了,還義無反顧的去做自己的夢嗎?
我才28歲而已,而且還沒有結婚,時間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可是就算是這樣,每天的生活依舊有很多的事情要解決要處理,留給自己去做夢的時間都是少之又少的。那些已經成家立業有更多柴米油鹽的人們,又能花多少時間給自己,讓自己去做夢呢?
我在前不久開始做圖文自媒體,寫東西的人都知道,要寫好一篇文除了要傾注感情以外,還要付出時間,不然是寫不好的。我每天下班回來已經七點多了,隨便吃點東西對付一下也要快八點,再洗漱完坐到電腦跟前寫文最快也是八點半,如果思路清晰,寫得快一點,一個多小時可以寫完一千五百字左右的文,如果思路不暢,那麼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加上排版和檢查,發布到平臺,結束的時間差不多在晚上十一點半,這是在沒有其他任何事情打擾的情況下。如果有其他的事情耽誤,那時間又另說,要保持每天都能保質保量的更新,確實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我有一個寫文的夢,所以我就要花時間去做夢。伊能靜說52歲做夢太晚了,我覺得28歲做夢也太晚了,最近常常惱恨自己前些年都在幹些什麼,為什麼不把時間花在做夢這件事情上?一個月前我剛剛搬完家,原因是前一個房東把房子賣掉了,但就在昨天,我又得知,新房東也要賣房子,我才剛剛安定下來的心又要開始為找房子,看房子,砍價而動蕩,然後我要上班,還要有正常的社交的活動,閨蜜剛生了孩子我要去看她,要經常給家人打電話,下班後依舊要和同事溝通工作,也要花時間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那麼我還有多少時間是可以完整地拿來給我做夢呢?
生活不會因為你的艱難就停下來等你恢復元氣,白天和黑夜也不會因為誰的傷心難過就停止交替,時間太殘忍了,如果你沒好好對待它,轉瞬間,就會被拋到好遠,再想追趕,就要比跑在前面的人花費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用心,而且這份努力和付出不是榮耀,是在填從前懈怠的坑的石頭。現實又殘忍,心酸又難過。
想要做夢,就一定是要付出的,除非是不切實際的白日夢,想要改變,就一定是痛苦的,沒有哪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是輕鬆的。當看到《推開世界的門》公演的舞臺上,王麗坤和王智在唱歌上的進步,看到她們眼睛裡的堅定,當聽到52歲的伊能靜仍舊乾淨像少女的聲音,世界真的本該是你醒來的模樣。
不必人人都是伊能靜,也不必人人都要做夢。可如果你是一個想做夢的人,那麼就該承擔下這份蛻變的痛苦。雖然52歲要做夢真的很難,28歲做夢也很難,但是有夢可做,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願我們在追夢的路上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