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記|第352天,在防疫常態化中學會享受「孤獨」

2020-12-25 身邊24小時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阿克拉 30℃ 晴天

陳鑫

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隊員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周日早晨,不到7點,起床鬧鐘還沒響,我卻出奇地早醒了。洗漱完畢,打開微信群,看到隊內大廚李育發的早餐信息,頓時覺得有些餓。

從今年6月開始,隊員們就一直執行分餐制,一日三餐都是拿回各自房間吃。一塊蘿蔔糕、一份煎雞蛋、一碗小米粥,雖然簡單,但每天有人更早起床為我們準備早餐,是多麼幸福的事!我雖然不是吃貨,卻感到非常滿足。

吃過早餐,打開電視調到國內央視新聞聯播。

今天的新聞,除了每日必報的新冠肺炎疫情,最大的頭條新聞是:全國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全國人民,都應該銘記這個日子,1937年12月13日,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同胞開展了慘無人道的血腥大屠殺,遇難者多達三十萬餘。今日,我們在哀悼遇難同胞時,當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當今國際形勢複雜,身處海外的我們,更加感恩祖國的強大,更加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

上午8點,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專門為援外醫療隊組織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系列在線培訓課程準時進行。今天為我們授課的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張勇,他演講的題目是《新冠病毒檢測及實驗室生物安全》。他分別從新冠病毒病原學、新冠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學檢測、檢測方法的使用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講述,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對我們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從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來看,防疫常態化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要做好這項工作,思想上不能麻痺、不能鬆懈,落實防疫措施不能動搖、不能停歇。援外醫療隊員,必須堅持理論學習和增強本領,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做好「雙穩」工作,做好協助當地抗疫工作,這是新冠疫情賦予援外醫療隊的新使命,我們也一直在堅持這樣做。

中午12點,受中國駐加納大使館邀請,石永勇隊長給大使館「婦女小組」的女同志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工作,我們有興趣的隊員都可以參加,以緩解大家在長期防疫禁足過程中集聚的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

石隊長從正視現實、做些感興趣的事、適當加強鍛鍊、對自己及防疫的未來要有信心等方面與「婦女小組」同事進行分享和交流,鼓勵她們減輕思想壓力。同時,石隊長還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專家沈雅琴博士通過遠程視頻進行指導。

沈博士是雪梨大學教育心理學專家,在既往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災難期間,都作為志願者為工作人員和受災群眾進行過心理援助。她以現身說法和極具治癒系與親和力的談話告訴大家,長期的防疫禁足,確實容易產生無助、焦慮感,進而會引起恐慌、甚至抑鬱。她表示,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但是要把情緒發洩出來,要相信疫情防控已經過了最艱難時期,接受當下環境,接納情緒並不斷調整心理狀態。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財富,在各種經歷中學會享受孤獨,學會和自己相處,是人最大的成長與成熟。

經過石隊長及沈博士的暖心指導,「婦女小組」的同志和我們都感覺受益匪淺,大家都相信,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調節好心情、平衡好心理狀態,從容面對疫情,戰勝疫情。

往期精彩回顧

援非日記 | 第344天,中加友誼的結晶——第一篇SCI文章 援非日記 | 第345天,一則緊緊抓住我眼球的震撼消息

援非日記 | 第346天,自製虹膜拉鉤幫助非洲患者解除頑疾援非日記 | 第347天,沒有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的婦產科的一天援非日記 | 第348天,眼針驅走劇烈的膝關節疼痛

援非日記 | 第349天,為出生僅有5天的小患者打靜脈留置針

援非日記 | 第350天,坎坷曲折卻走得值得的「加氣」之路

援非日記 | 第351天,中醫藥文化之花在非洲加納綻放

附:11位隊員單位、姓名

廣東省中醫院(9名)

石永勇(臨時黨支部書記、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

陳 鑫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張睿智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黎旭光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外七科主治醫師

王榮飛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六科副主任醫師

袁 鋒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冀 傑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

劉晨柳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

李 育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1名)

朱明慧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1名)

蔡學寧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隊員們

祝你們平安順利

期盼你們更多的精彩

指導 | 翟理祥

策劃 | 石永勇 王軍飛 尹蓉

文/圖 | 陳 鑫

音頻 | 於巧燕

審校/編輯 | 王軍飛

責編 | 宋莉萍

下方在看,為援加納醫療隊加油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援非日記|第360天,拍賣固定資產的申請獲得批准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262天,痛到吸冷氣的肩關節脫位
    五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43天,能夠獨立診治危重、疑難病的新生兒科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援非日記|第341天,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充滿挑戰的影像會診
    前言:2019年12月28日凌晨,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從廣州出發,跨越一萬兩千公裡,到達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後,於北京時間12月31日發出第一篇援非日記,他們的故事開始了...
  • 中國(湖南)援非醫療隊的首次視頻會議
    湖南省衛健委國際交流中心蔣榮志副主任在長沙與中國(湖南)第18批援津醫療隊、第22批援獅子山醫療隊連線視頻。中國(湖南)第18批援津醫療隊全體隊員在哈拉雷駐地會議室參加視頻連線會議,認真學習、領會會議內容和精神。
  • 山西援非醫療隊:萬裡之外,祖國和我們心心相印
    中國(山西)第23批援多哥醫療隊隊長陳海雲介紹,自2020年3月8日起,「國家(省)衛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處)」組織防疫各方面的專家為醫療隊開展了10餘次「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講座」,內容囊括了診療指南、院感、消毒、檢驗、個人防護、心理等各個方面,隊員們不斷充電學習,完善防疫知識體系,提高了防護意識和個人防護能力。
  • 2020年江蘇援非醫療隊出徵
    根據《2016-2030 年江蘇援外醫療隊組派計劃》,江蘇省第30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和第16期援馬爾他醫療隊已經完成了出發前的各項準備。今天(9月19日)上午,他們和同事、家人匆匆告別,即將開啟為期一年的援非之旅。
  • 英國小夥352天成為徒步長江全程世界第一人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阿什·戴克斯歷經352天成為徒步長江全程第一人。中國網8月16日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亞洲第一長河。近日,有關長江的傳奇又多了一個—— 英國一名90後青年阿什·戴克斯(Ash Dykes)徒步6400公裡,歷時近一年,成為步行遊覽長江全程的世界第一人。兩年籌備28歲的戴克斯是來自威爾斯一個小鎮的青年,他原本是潛水教練。去年夏天,他告別父母,前往中國開始他打算創紀錄的徒步長江之旅。
  • 中國援非醫療隊: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大愛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二十二批援莫三比克醫療隊隊員為手術中的病患監測體徵。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中國第三十三批援茅利塔尼亞醫療隊隊員為當地民眾義診。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中國與非洲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持,彰顯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
  • 壯士赴戎機 詩歌伴徵程——來自河南省援鄂醫療急救轉運隊的前線日記
    …… 這一句句飽含壯志的詩篇,來自河南省援鄂醫療急救轉運隊鄭大二附院領隊、河南省醫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葛波湧的前線日記。它們創作於馳援武漢的行程中、書寫在與疫魔廝殺的戰鬥間隙裡。
  • 白衣天使援鄂日記:此刻起,爸媽寢食難安
    (抗擊新型肺炎)白衣天使援鄂日記:此刻起,爸媽寢食難安  中新網昆明1月31日電 題:白衣天使援鄂日記:此刻起,爸媽寢食難安  作者 繆超  援鄂第四天(30日),李明慧寫下日記,「此刻起,爸媽一定寢食難安!」至此,她的父母才得知女兒赴湖北抗擊新型肺炎了。
  • 援非醫生暨玲:一個人撐起大外科
    援非期間,他以強烈的使命擔當,踐行著中國醫療隊「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詮釋了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日前,記者通過微信聯繫上遠在中非共和國的暨玲。商報記者 董建福燃燒青春,漂洋過海援醫中非2018年年底,浙江省衛健委開始選拔醫療隊員,奔赴中非共和國執行為期2年的援外任務,為實現「醫術報國」夙願,溫醫大附屬一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副主任醫師暨玲連夜報名,主動請纓,經過層層遴選,最終如願加入浙江由11人組成的第17批援非醫療隊。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圖說:《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首發式上也傳來好消息,該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援鄂日記】聽說臺山的黃花風鈴木開花了,我們離勝利不遠了
    【援鄂日記】聽說臺山的黃花風鈴木開花了,我們離勝利不遠了 2020-03-07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常態化防疫形勢下清理...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議,要在常態化防疫形勢下清理各種「散裝碼」,防止所存信息被濫用。   存在的問題   「散裝碼」,是指在疫情防控緊急條件下使用的非國家層面的各類地方碼、行業碼、公司碼、商場碼、社區碼等。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在這難忘的68天時間裡,我看到的是每位醫護人員無私無畏、永不放棄,用醫術仁心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哪怕再累再苦,也沒有一聲怨言,一次退縮……」——《查醫生援鄂日記》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而來,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最危難的時候,是無數白衣戰士奔赴前線,與病毒抗爭,挽救百姓生命。
  • 東方福利網構築企業常態化防疫福利專區
    近日北京疫情形勢嚴峻,常態化防控進一步升級。在這樣的形勢下,全國任何一個地區都不能獨善其身,共抗疫情已成為各企業單位的集體共識。東方福利網積極響應中華總工會號召,準確把握企業員工需求,一直在積極推進防疫進程。從疫情爆發初期到現階段,東方福利網推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產品及服務,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堅實的防疫助力。
  • 電影院應如何做好常態化防疫工作?
    江門日報訊 (記者/蔡昭璐 通訊員/江疾宣) 如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電影院正漸漸回歸日常生活,影院上座率也從3成放寬到5成。那麼,為了能讓影迷安心、放心走進影院,電影院應如何做好常態化防疫工作?
  • 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服務當地民眾 白衣執甲,用奉獻詮釋...
    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二十二批援莫三比克醫療隊隊員為手術中的病患監測體徵。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中國第三十三批援茅利塔尼亞醫療隊隊員為當地民眾義診。中國援非醫療隊供圖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中國與非洲在疫情防控中相互支持,彰顯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中國援非醫療隊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中非友好互信在團結抗疫中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