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女主角小英子 被導演一眼選中,如今仍美麗動人

2021-01-10 智慧時代觀察

198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城南舊事》在全國上映。《城南舊事》是著名臺灣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響力的成名作。影片播出後反響很大,社會各界好評如潮。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人們被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所感動,也記住了影片中那個可愛的、長著一雙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影片中小姑娘英子的扮演者名叫沈潔,她在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童星,但是自此之後沈潔好像是消失了一樣。許多年過去,人們已經無從得知她的去向,除了偶爾會想起她,人們幾乎已經忘記了這個眼睛好像會說話的小姑娘。沈潔生於1972年,主演《城南舊事》的時候只有十歲。

沈潔至今仍然記得,那是十歲那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在上影廠宋崇導演的電影《閃光的彩球》面試現場,吳貽弓導演聽到有數百名兒童演員前來面試,也在門外看了一會。正好是沈潔演了一段即興小品和朗誦,宋導演一高興就說:「什麼是表演,這就是表演!」當場就定了沈潔的角色。緊接著,吳導演也進來找到沈潔的父親,說:「有部臺灣女作家小說改編的電影,沈潔能不能來演這位女作家的童年呢?」

童年沈潔與吳貽弓導演

那是1982年,改革開放開始不久,身居臺灣多年的作家林海音根據自己的童年回憶,以女主角英子的第一視角寫下了《城南舊事》。此書流傳到吳貽弓手中,他欲將之搬上銀幕,女主角英子的人選非常關鍵。遇到沈潔之前他已在全中國遍尋兒童演員,都沒有合適的。直到這天見到了沈潔,吳導迅速拍板,就是她了!一切,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

沈潔與林海音奶奶

因《城南舊事》的大獲成功,沈潔片約不斷,演《城南舊事》時她10歲,隨後,青春期到來,她也在生活中和銀幕上轉型成純情少女。電視劇《孫中山與宋慶齡》、《這不是誤會》、《上海屋簷下》……沈潔一邊上學,一邊拍影視作品,產量不亞於職業演員,連軸轉的劇組和學校兩邊跑,沈潔的少女時代,和一般人不一樣。

拍攝《孫中山與宋慶齡》

80年代中期,和日本劇組的一次接觸,再次改變了沈潔的人生。當時,上海電視臺和日本NHK電視機構合拍劇,沈潔在其中扮演角色,她由此第一次見識了日本製作隊伍的專業。一邊是沈潔喜歡上日本偶像,另一邊,日本電視臺反覆重播《城南舊事》,連沈潔都不知道,自己在日本也積累了不少影迷。有一位大學教授,出於對中國、對這部電影和對英子的喜愛,他主動聯繫沈潔,並且提出,可以幫助她赴日留學,這和沈潔當時的心願不謀而合。高中畢業後,1992年,沈潔漂洋過海到了日本。

沈潔大學四年學的是法律專業,畢業後沈潔先是在一個電影財團的研究中心做研究員,一年後自己開了間文化傳播公司,主要業務是做與東京大學有關的文化交流。大學畢業後,她進入NHK做一檔中國語言會話的節目主持人,也擔任撰稿、編導,還註冊了一家文化公司,展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比如版權引進。最近去世的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1990年代時,沈潔就與之因工作接觸過。

以後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沈潔後來慢慢融進了日本,開始接受日本文化的薰陶,如今的沈潔已經在日本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也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像《城南舊事》中英子一樣可愛的女兒。

時光飛逝,而今的沈潔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定居東京,但近年在一家中國影視公司擔任藝人總監,也有大量時間在上海度過。

人生就是這樣,到處都充滿著機遇與挑戰。因為《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和導演吳貽弓,中國的電影觀眾記住了眼裡噙著淚水的英子,也記住了英子的扮演者沈潔。

影片《城南舊事》讓人們記住了作家林海音,認識了導演吳貽弓,知道了可愛的英子和童星沈潔,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一部經典影片,「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電影觀眾也永遠記住了自己內心深處美麗的鄉愁。

相關焦點

  • 《城南舊事》裡的英子,如今生活怎樣
    凡是看過電影《城南舊事》人,沒有一個會不記得沈潔飾演的小英子。這是一部小孩子看不太懂卻也覺得好看的電影。也許是因為雋永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旋律,更有可能是因為片中小英子那雙純真無邪、靈氣滿滿的大眼睛。當年電影播出,英子一躍成為萬千人心中純真與美好、愁緒與傷逝的化身。《城南舊事》中的英子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形象應該還停留在那代小夥伴的腦海中。
  • 《城南舊事》裡的英子,這些年去哪兒了?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1號嘮嗑員(ID:laokeyuan01)你還記得電影《城南舊事》裡的英子嘛?
  • 《城南舊事》裡的英子近照曝光:消失28年,如今女兒很可愛!
    導演吳貽弓尋找了幾百個兒童,都沒有找到心目中的英子,卻僅憑一眼,就相中了她飾演「小英子,而那一年她才10歲。It's a blessing and a misfortune.繼《城南舊事》之後,沈潔又演了好幾部電影,《這不是誤會》、《上海屋簷下》,她純真孩童變成了純情少女,但觀眾還是只能看到「小英子」。
  • 英子的城南舊事
    今天我來談談我看了電影《城南舊事》的感想。影片是由三個小故事組成,講述了女主英子童年在北京城南生活,同時以一個小孩子的眼光看待大人們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又充滿童真樸素的生活狀態,最後用爸爸的離開結尾,表示英子童年結束的這樣一個故事。
  • 《城南舊事》中的英子,如今38年過去,這些年「消失」去幹什麼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得《城南舊事》中的英子嗎?《城南舊事》中的英子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形象應該還停留在那代小夥伴的腦海中。當時電影一播出,英子的扮演者沈潔就成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小童星。如今,37年已經過去了,沈潔都幹嘛了?沈潔,1972年出生,現在年輕一輩應該不知道她,但她卻是80年代的著名童星。
  • 《城南舊事》小英子,留學發現該電影成日本教材,今女兒成她翻版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了很多經典電影,還記得《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嗎?如果不記得,那「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歌總記得吧,這是《城南舊事》中主題插曲《送別》,就算是已經經過三十多年時間,依然還會有人哼唱。如果看過這部電影,腦海中估計第一印象就是那個有一對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 《城南舊事》中的「英子」,與林海音如同祖孫,這37年去了哪?
    不知道每個人是否還記得電影《城南舊事》中的「英子」,被譽為「中國電影眼睛最清澈的女孩」。而近期短視頻平臺,關於《城南舊事》的剪輯不斷浮現,清澈面龐、大大眼睛的「英子」不知是多少人童年的青春記憶,也是美好、純淨、憂傷的化身。那首《送別》中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又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離別,也不知是多少人的悲歡離合。
  • 還記得《城南舊事》小童星沈潔嗎?近照曝光,48歲的她如今在哪裡
    No.15月20日,有知名博主曬出了曾飾演《城南舊事》中小女孩英子的沈潔的一組九宮格照片,其中除沈潔的「英子」劇照外,還配發了她本人的近照和一張她與女兒的照片,感覺幾十年過去了,沈潔雖有變化但風採依舊,更感覺女兒與她小的時候「一模一樣」。
  • 曾憑藉《城南舊事》當中的角色走紅成名,如今48歲的她活成這樣
    曾憑藉《城南舊事》當中的角色走紅成名,如今48歲的她活成這樣在娛樂圈當中相信大家也是都有各自比較喜歡的明星藝人了,然而也是有很多的童星出現,像楊紫,張一山也算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演員了,兩人也都是童星出道的,當然,除了楊紫和張一山,也是有著許多的童星人物,在當時也是都是紅極一時的小童星
  • 《城南舊事》裡的英子,這37年都「消失」去哪兒了?
    她如《城南舊事》一般,早已將青春埋藏在了過去,在時光中淡淡引人追憶。1983年,電影《城南舊事》上映,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後被載入電影史冊。影片一舉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 吳貽弓和《城南舊事》大時代的小故事 一曲離別的童年輓歌
    城南舊事》(1983)的劇照,沈潔她有著小英子童年往事的烙印,但更多的是吳貽弓或者林海音想像中的「城南舊事」,是他們記憶中揮散不去的一瓣瓣心香,是他們情感深處發酵過的一壇陳年老酒,所以他們用自己的心滋潤著孕育著那段「城南舊事」。
  • 還記得《城南舊事》的英子嗎?她48歲長這樣……
    千萬別覺得它是惡搞p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出自電影裡的臺詞——《城南舊事》👇豆瓣評分9.0▼vid=c3161wzv5c5&cid=)戲裡是惹人憐愛的小英子,戲外是小時候就表演欲爆棚的「戲骨」沈潔。
  • 還記得《城南舊事》的英子嗎?她48歲長這樣…
    影片通過小女孩英子的視角,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故事。10歲那年的「偶然」值得沈潔珍惜,當年《城南舊事》的導演吳貽弓來上影廠挑選小演員,吳導坐在房間的外面觀察著這群小演員們的一舉一動,正好發現了性格內向坐在角落裡的沈潔,
  • 城南舊事中真實的英子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首《送別》,唱響了中國大地,這是臺灣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歌,也讓中國人熟識了臺灣女作家林海音。《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
  • 北影廠棄拍《城南舊事》原因不明,「英子」一夜成名,沈潔近況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陳荒煤向上海電影製片廠舉薦《城南舊事》劇本。上海電影製片廠看後如獲至寶,立即拍板投資拍攝《城南舊事》。上世紀8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一部電影的平均投資是29萬元,而上影廠為《城南舊事》投入了57萬元,高出的兩倍之多 。北影若知上影如此看重這部影片,不知做何感想。
  • 《城南舊事》透過英子清澈的眼睛看人生每個階段的起起落落
    我特別欣賞孩子的眼神,他們有和大人截然不同的探詢世界的方式,《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如是說!《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是的,城南舊事由第四代導演吳貽弓根據臺灣女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主要講述20世紀20年代,小英子跟隨父母從臺灣遷往北京南城胡同,在這裡,她透過自己的眼睛深刻地感受著: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瘋女人」秀貞;為了弟弟的前途不惜犯險的小偷哥哥;為了孩子的生計做了林家奶娘的宋媽;還有,最後因為患肺病而不幸離世的林爸的故事。
  • 《城南舊事》賞析
    《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編劇:伊明劇情梗概: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裡。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
  • 《城南舊事》第2課 惠安館 片段賞析
    不過在林海音的作品中,還是以小說《城南舊事》最為知名。19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將這個叫小英子的北京女孩的故事拍攝成了電影,大獲好評。2006年, 《城南舊事》被《亞洲周刊》選入「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 《城南舊事》:蘭姨娘等人為人如何?英子的行為告訴我們答案
    在此時,《城南舊事》中英子在一個雨天幫助秀貞母女的畫面又浮現在了我的腦海。電影版中的英子長相清秀可愛,一雙與世無爭、清澈明亮的眼睛也非常吸引人。與電影版的城南舊事相比,《城南舊事》的小說內容更加完整。作者林海音女士當時應該也是滿懷著對童年的回憶,寫下了這部小說。每每閱讀小說,總能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小說中的英子從兒童的視覺,像我們展示了她身邊的人當時的生活狀況。
  • 《城南舊事》好書推薦
    在寫童年生活的書中,我獨愛《城南舊事》,想把它推薦給大家。《城南舊事》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這本書中最打動人心的是它每一個故事都能直擊你的心靈,每一章節都包含著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