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到晚
在銀川各條道路上
總有一道靚麗的「警色」——交警
他們不為趕路
卻一直忙碌在路上
疏堵保暢、預防事故、懲治違法
堅守 是為了保證道路暢通無阻
「早高峰在路口執勤,我們要主動鳴哨示意,讓車輛提前進入待行區域,這樣一個燈時能多走七到八輛車。」早上7:30,夜色剛剛褪去,路上的車輛多了起來,很多家長趕著在學校打鈴前把孩子送進教室,作為南北方向的主幹道之一,鳳凰街沿線交通壓力增大。在北京路鳳凰街路口,興慶區交巡警一大隊女子中隊的王靜靜和同伴不停地揮臂,向路口車輛示意。
上周末一場寒流過後,氣溫再次下降。即便太陽升起來,室外的溫度還停留在零下十四五度,只要在外面站上10分鐘,就得不停跺腳。「我們身上穿得挺暖和,但行動難免會有些僵硬,有點像《超能陸戰隊》裡面的大白,我們就是『大綠』」。在路面執勤這個崗位上工作了4年,王靜靜顯然適應了這樣的氣溫變化。她來回走動著指揮,也不覺得冷:「上完早高峰,太陽也緩緩地升起來了,雖然忙點,但是守護孩子們的出行還是有意義的。」
「從早上8:30接班,除過吃飯時間,基本上就是外面出警。」作為一名事故處理民警,朱錦龍在值班日裡平均一天可以接到15—20起涉及到傷人、酒駕和逃逸的警情,剮蹭事故更是不計其數。「從夏天到現在,電動車相關的警情數量還是居高不下,一方面因為騎行者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另一方面因為冬天穿的衣服比較厚,多多少少會遮擋騎行者的視線,不注意觀察的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從警5年,朱錦龍處理各種交通事故已經輕車熟路,每天15:00—17:00,他和搭檔已經處理了4起交通事故警情,還抽空回隊裡為一起事故的當事人進行責任劃分。在他看來,雪天夜裡的出警,是最難熬的。「冬天尤其是凌晨兩三點鐘的時候出警,外面氣溫特別低,我們勘察現場時要操作相機、尺子,做記錄什麼的,戴厚手套操作不便,只能戴薄手套或者不戴手套手,時間稍微一長,手就凍僵了。勘查十幾分鐘,我們就要到車上把手放到空調處吹吹暖,再下車繼續勘查,這樣一來,現場勘察時間就要耗費將近兩個小時。」
雪天出警,不僅面臨低溫的挑戰,也有當事人的催促:「因為道路比較溼滑,警車也不敢開太快,到達現場的時間比較長,有些當事人不理解,會投訴到單位。」朱錦龍說,遇到這種情況,民警內心會比較低落,但是遇到能理解的群眾,哪怕只是一兩句暖心的話,也會讓他們感動,覺得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堅守 是為了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冬季車輛多,飲酒的人也多。飲酒後,駕駛人的反應會變慢,遇上行人橫穿馬路,或是前車禮讓行人等情況,車輛無法及時減速停車,很容易造成傷人、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所以我們每天晚上都會安排警力,對酒駕行為進行查處,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把飲酒的駕駛人控制住,防止發生後面的惡性交通事故。」興慶區交警一大隊副大隊長馬保平說。
「以前可能是選擇的時機、地點,還有方式上有不足,造成我們現場查處的酒駕數量少,但酒駕造成的事故數量多。現在我們調整了警力,對夜查的時間進行了延伸,晚上可以查到凌晨1:00—2:00,有時候甚至可以查到凌晨3:00。」馬保平說道,雖然現場查處的酒駕的人數在上升,但轄區因酒駕發生事故的比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達到30%以下,這就說明夜查取得效果,大家的辛苦沒有白費。「越是惡劣的天氣,我們更要查處酒駕,打消駕駛人飲酒駕車的念頭和僥倖心理。」
愛民擁警,不僅僅只是服務群眾,文明規範執法、加大酒駕查處力度,都是愛護老百姓的集中表現。
END
【來源:銀川交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