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於去年拍攝並發行。其壯麗的景象令人震驚,很多人二刷三刷仍然意猶未盡。
上映後更是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而劉慈欣最讓人追捧的作品《三體》。雖然早在2014年,就傳出要拍電影的消息,但如今遲遲不見蹤影。
三體文明的星球(概念圖)
眾所周知,國產特效,這一直是中國電影人心中的痛。相比於外國已經接近成熟的特效技術,國產特效的確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這直接導致了許多特效電影上映之後被噴成了渣作。
國內導演因為害怕被責罵而不敢拍攝。此前曾有報導,說新銳導演張番番2016年已經啟動拍攝,還請了馮紹峰、張靜初主演,可4年過去了,一直沒有聲音。想必也是這個原因。
當卡梅隆來中國宣傳這部新片時,他一再暗示劉慈欣是否想給他這部電影的版權。他可以拍六部電影。然而,大劉並沒有放手。
圖片來自網絡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此前,劉慈欣現身《三體II:黑暗森林》上海的首演現場,終於就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總結一下, 大劉給出的解釋是,不符合好萊塢的兩個基本原則:
1、 主題要突出,人物必須黑白分明;
2、 符合當下主流大眾的價值觀。
為什麼《三體》不符合這兩個原則。
三體中的《星環城》
有時候,太過鮮明的人物形象宛若一張臉譜,小人永遠是要為惡,而好人則是沒有自己的私心。這種設定卻並非符合現實。
而《三體》中的角色,便絕不是這樣的非黑即白。比如說那位地球三體組織的創始人,是她引來了三體人的遠徵,也是她建立了地球三體組織。可是,她身處於一個混亂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她看不到希望,入眼皆是人性的自私和無恥。
有人看完第一部憎恨葉文潔,因為她向三體文明發射信號,導致地球被覆滅。但她的初衷是希望有更高級的文明,來改造地球。
在這種處境下,她只能寄希望於未知的外星人,希望他們用先進的技術和思想,改變地球,她當真是邪惡嗎?我們著實是無法評判。
現在的主流價值觀是,人是萬物之靈長,人是地球的主宰甚至是宇宙的主宰,一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是至高無上的,不容侵犯的。
而《三體》的主流價值觀是,人是渺小的,是虛妄的,是沒有價值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才是主宰。人對自然的破壞,終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地球人如此,三體人亦是如此。三體星系為什麼會消亡?就是因為他們跟我們人類一樣,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
這種價值觀,是很多大眾所不能接受的。
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三體》由好萊塢製作,成了不可能的事。不過,我們願意等待,等待中國特效發展到支撐的起這一部巨作的時候。在此之前,恐怕能以一套《三體》原著可以聊以慰藉。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這本小說的忠實粉絲,甚至他還親自向作家催更,提前得到了樣本。中國周鴻禕,雷軍等人,皆是將這本書視為自己的啟迪之書。正是因為這本書講的許多事,對現實擁有驚人的指導意義,才會受到這樣的大佬支持。
這就是《三體》的魅力。這就是劉慈欣能打敗歐美作家壟斷,拿下雨果獎(文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原因。也難怪,馬雲、馬化騰、雷軍、扎克伯格、歐巴馬等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還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的朋友們,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會對你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有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讀時酣暢淋漓,不僅在於文字的精彩,更在於深層次的思維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