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Comos VR套裝評測:最佳家用VR設備再升級

2020-12-26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在VR產業的集中爆發期,無數家科技巨頭都加入進來,而當熱潮褪去後,只有為數不多的頂級廠商還能留在市場中,HTC在先後推出的Vive CE和Vive Pro兩款旗艦VR設備讓大家都看到了VR遊戲的巨大潛能,也奠定了HTC在家用VR市場的領頭羊地位,產品本身一度也是家用VR市場的最佳設備,不過由於近幾年鮮有優秀的VR遊戲作品出現,VR市場一度陷入沉寂。

而隨著VR獨佔遊戲《半條命:愛莉克斯》的火爆,家用VR設備再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們也拿到了如今家用VR市場的代表產品HTC VIVE Cosmos(下文默認為HTC VIVE Cosmos標準版),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當今消費級市場的旗艦級VR設備是怎樣的水平。

多版本齊發,擺脫定位基站限制

在HTC在最近更新的VIVE Cosmos系列產品線中,除了原本的標準版外還增加了VIVE Cosmos精英套裝、VIVE Cosmos XR版和VIVE Cosmos基礎版這三個不同版本。其中精英版的頭顯可直接兼容舊版的定位基站和手柄,提供單獨出售版本,可視為Vive Pro的頭顯升級版;而尚未正式上市的VIVE Cosmos XR版則在標準版的基礎上將前面板的黑白透視攝像頭升級為了高清XR立體透視攝像頭,擁有更清晰的混合現實(MR)顯示效果;而同樣未上市的VIVE Cosmos基礎版則是將定位攝像頭精簡為兩個的版本,預計售價會大幅降低,主打入門級市場,這幾個版本的發布讓這一代產品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覆蓋市場

整個VIVE Cosmos系列相較上兩代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全面支持Inside-out追蹤技術,我這次評測使用的HTC VIVE Cosmos標準版在頭顯上搭載了5個方向的6個攝像頭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收集周邊環境的深度和位置信息,在保持極高識別精準度的前提下,擺脫定位基站的限制獨立配合手柄同步使用,該版本同樣支持VIVE無線傳輸套件,可以實現更爽快的遊戲體驗。

外觀重新設計 手柄更加酷炫

由於使用Inside-out追蹤技術,VIVE Cosmos的外觀較前代有了較大變化,頭顯上分別在上下左右和兩側配備了六個攝像頭傳感器,在正面四個角的位置配備的大面積三角形散熱孔,有效保障了頭顯在傳感器增加後的散熱能力,避免長期遊玩後出現「頭腦發熱」。

為了提高佩戴舒適度,頭顯在側面也做了不少改進,為了支持向上翻轉操作,側面連接部件被取消掉,佩戴時主要靠上方的可調節頭帶來調整固定,該位置還標配了可自由調節位置的貼耳式耳機,更精簡的構件也帶來了更輕的重量,整個頭顯模塊的重量僅為651克,比上一代Vive Pro的754g更輕,佩戴起來更加舒服。

VIVE Cosmos標配的兩個操控手柄相較前代也有了較大變化(精英版則與舊版一致),舊版手柄的觸控板變成了搖杆,抓取鍵的面積被增大,按鍵也被重新布局,背面的扳機鍵被改為遊戲手柄常見的L1L2和R1R2按鍵,正面按鍵除了菜單鍵和設置鍵還在兩邊分別增加了X、Y、A、B四個按鍵,為玩家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

在手柄配對成功後,手邊的圓環還會亮起白色燈效,搭配該區域的特殊條紋設計,帶來更濃厚的遊戲氛圍,手柄的重量也控制得很好,長時間握持也不會有太大負擔,需要注意的是,VIVE Cosmos的手柄取消了充電式鋰電池,改為使用兩節5號電池供電,這個光效在遊戲中會消耗不少電量,家中常備多節5號電池作為是少不了的。

VIVE Cosmos除了重新設計的頭顯和手柄外,還配有頭顯連接線、電源適配器、包括帶線的DP和USB3.0接口轉換器等主要配件,不需要安裝定位基站也讓安裝難度都大幅降低。

Inside-out:丟掉基站很美好 但並非完美

無須安裝定位基站是VIVE Cosmos最大的亮點,這項被HTC命名為Inside-out的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攝像頭傳感器採集四周環境的空間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即時的3D場景信息,主要捕捉的信息就是環境光,手柄定位也是這些傳感器通過SLAM追蹤算法及光線追蹤技術來實現的,而這些工作以往是依靠外置定位基站來實現的。

但由於這項技術非常依賴環境光進行數據收集,對使用環境的光線有一定要求,雖然在正常的燈光條件下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在強光環境或者暗光環境的追蹤定位都可能出現異常情況,適用範圍與體驗都稍遜於基站定位。

而在識別追蹤表現方面,這六個傳感器組成的可追蹤範圍達到水平方向310°,垂直方向210°,Inside-out技術在正常使用中的識別精度也非常給力,在刀劍遊戲中即使大幅度揮動手臂也很少出現跟丟等問題,跟舊版沒有太大區別,把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和在下面移動也不會丟失追蹤,正常使用中也極少會把用到後背等的攝像頭盲區,而手柄從盲區回到攝像頭視野後的恢復速度也非常迅速,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當控制器的位置處於下巴附近,也就是靠近下方攝像頭時,識別追蹤就變得很不穩了,從異常到恢復正常時你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卡頓,這在一些需要雙手持槍的射擊遊戲中會有較大影響,這一點可能還需要通過軟體升級來優化一下。

安裝佩戴體驗:真的很簡單 真的很舒服

由於不需要基站,VIVE Cosmos的安裝接線非常簡單,完全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反覆查看說明書,裝接器上的一頭接上頭顯連接線,另一頭分別是電源連接插座、DP連接顯卡接口、USB接口連接主板接口,就完成所有接線安裝了。

VIVE Cosmos的佩戴體驗也非常不錯,後方調節按鈕可以調節頭圍,上方調節帶可調節佩戴深度,搭配頭環前後的透氣軟墊,佩戴舒適度和支撐性都非常不錯,可以輕鬆滿足將頭顯向上翻轉的操作,需要接電話或者查看電腦屏幕時再也不用把整個頭顯都摘下來,這個設計非常友好。

兩側標配的貼耳式耳機支持三向調節,佩戴的舒適度非常不錯,音質上也有相當不俗的表現,完全可以滿足VR應用的需求,再也不用自行外接耳機了。

VIVE Cosmos在頭顯部分只有兩個實體按鈕,右側是屈光度調節旋鈕,佩戴完畢後根據自己的視力情況進行調節即可,開機狀態下現實狀態會有指示內容協助你進行調節,不過得益於眼部附近充足的預留空間和頭環的設計,近視的朋友完全可以選擇佩戴眼鏡使用,側邊和正面都不會出現壓住眼鏡的情況,這一點對近視黨非常友好。

而左側按鈕則可以理解為AR與VR的切換按鍵,在任意界面按下這個按鍵可以快速切換到頭顯外的實時畫面,不過VIVE Cosmos實時畫面的畫質就比較一般了,之後上市的VIVE Cosmos XR版在這方面應該會有較大的提升。

使用體驗:沉浸於VR世界

VIVE Cosmos的頭顯搭載了2個3.4英寸的LCD屏幕,雙眼解析度達到2800*1700,PPI高達刷新率為90Hz,最大視場角度為110°,這個顯示參數比初代VIVE提升了88%,但是對電腦硬體的要求卻沒有明顯提高。

在官方的最低配置要求中,CPU僅為酷睿i5-4590或FX9350,最重要的顯卡最低要求也僅為GTX970,性能相當於如今主流的千元級別顯卡,輕鬆就能滿足,其他要求分別為4G內存、DP接口、USB3.0接口個Windows10系統,硬體門檻非常低。

VIVE Cosmos連接PC的操作比較簡單,到官網下載VIVE軟體就能根據提示完成設備識別、固件升級、手柄適配、綁定VIVEPORT帳號和激活SteamVR服務等操作,在網速較好(5m/s以上)的情況下十五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所有步驟,之後就可根據提示戴上頭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戴上頭顯後首先得完成活動範圍設定,和周圍環境掃描,結束後可以在遊戲中生成安全「邊界」,避免在現實中出現碰撞等危險情況,得益於VIVE Cosmos不需要定位基站的設計,對遊戲空間的要求也大幅度降低,我在評測室電腦前大概3~4平方米的空間內也能輕鬆遊玩。

在內容方面,HTC為新購買VIVE Cosmos的用戶免費附贈了VIVEPORT無限會員,在登陸帳號時按提示進行綁定即可,在服務生效期間可以無限下載和體驗所有會員專區中的內容,我們這次得到的是一年期的體驗卡,在到期後續費每個月收費為58元人民幣,年費會員為每年480元人民幣,支持通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

VIVE Cosmos是第一款使用了Vive Reality System(Vive沉浸式系統,以下簡稱VRS)的設備,這項技術首先會作用在一個命名為ORIGIN的區域裡,玩家在完成基礎設置後就會進入這個類似小公園的活動區域。

這個區域擁有許多待探索的模塊,玩家可以在ORIGIN裡快速掌握VIVE Cosmos的各項基本操作和體驗VRS系統帶來的全新體驗,後期在任何界面都可以按右手柄的ORIGIN按鈕回到該區域,而左手柄的SET按鈕則可以調出標記筆、遙控車遙控器等工具,剛上手VR的用戶也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VR內容數量是普通消費者最關心的要素,購買VR設備的用戶大都是衝著玩遊戲去的,VIVE Cosmos支持自家的Viveport和SteamVR平臺,在提供無線暢玩服務的Viveport上,HTC為我們準備了多達783個遊戲內容和221個應用程式,熱門的遊戲內容均在這項服務覆蓋範圍內。

用戶可以直接頭顯模式下選購遊戲,下載完成的遊戲會出現在自己的內容庫當中,不過個人而言在電腦屏幕下先選擇下載遊戲,在內容庫開啟遊戲後再戴上頭顯會更加快捷。

我們首先試玩了《變身遊俠》這款遊戲,主角扮演一個擁有時間控制能力的超級英雄來完成各種任務,需要用到VIVE Cosmos的按鍵不多,主要是抓住、扳機和移動等操作,不過識別準確性和操作流暢度都比較不錯,VIVE Cosmos控制器的造型也能被完美識別

之後的測試中,《勇闖侏羅紀》、《一箭成名》和《戰士編年史》等Viveport平臺上標識支持VIVE Cosmos的遊戲均能完美運行,該平臺的遊戲內容在數量上還是比較充足,不過這些遊戲大都是卡通風格,遊戲類型也是以休閒類為主,目前還沒有像NS平臺上的《健身環大冒險》和《塞爾達傳說》等現象級的大作出現,Vive在遊戲方面還需努力。

而在遊戲內容更多的SteamVR平臺上,由於Steam官方還沒有正式加入對VIVE Cosmos的支持,該設備是在兼容模式下運行的,在SteamVR Home內的造型是Index的五指,並沒有自己的控制器造型,不過得益於VIVE Cosmos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和Inside-out追蹤技術的加持,在《半條命:愛莉克斯》等得到兼容的遊戲上體驗還是非常出色的

不過還有諸如《Contractors VR》、《Pavlov VR》和《Zero Caliber VR》等熱門VR遊戲無法正常識別,部分能玩的遊戲也不能完全發揮VIVE Cosmos新手柄的多按鍵優勢,不過這更多的是軟體方面的問題,後期應該會通過軟體升級解決,但在發售前沒提前跟Steam和遊戲開發者提前做好溝通,看來HTC在遊戲適配上做的工作還不夠到位。

總結:硬體進步了 軟體還要加把勁

總的來說,HTC VIVE Cosmos在硬體上的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Inside-out追蹤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重新設計的頭顯在佩戴舒適度上有了較大進步,全新的操作手柄顯然更適合遊戲用戶使用,VRS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沉浸體驗,在做好兼容匹配的前提下,遊戲體驗較前代有了不少提升,即便在在長時間使用後也不會過於疲勞,5899元的售價相對上一代的首發價格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實惠」了完,整體表現全對得起它行業第一梯隊的水平。

不過它身上依然存在其他VR設備一樣的內容匱乏問題,光是在ORIGIN等基礎場景下完美發揮機能還遠遠不夠,作為一款內容體驗設備,這還不足以成為推動消費者買單的理由,第三方平臺和遊戲的用戶體驗也有不少的改進空間,好在目前的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軟體層面,後期應該能通過軟體升級來解決,VIVE Cosmos完全有能力承載更優秀的遊戲內容,如果你要選購一款VR設備,它絕對會你的不二之選,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完全也可以等更好的內容和應用出來後再考慮入手。

相關焦點

  • 漫談家用VR設備!
    我們要追溯VR發展史就要先明白,vr和3D、全景的關係。同時搞明白3D和全景的發展歷程,即是VR發展的基礎。反之,VR技術被美國空軍大量應用,因為VR實時影像用來訓練飛行員在合適不過了,畢竟VR技術成本在當時再高,也遠不及一臺戰鬥機的成本。時間再到90年代,伴隨著計算機處理器的不斷發展,圖像逐漸現實獨立計算(獨顯),賈龍•拉尼爾(Jaron Lanier)於1984年創建了VPL Research公司,並推出劃時代的虛擬實境設備Eyephone。
  • VR日報:get這五點 買個放心款的二手VR設備不用愁
    Magic Leap的專利說明了增強現實設備可以用於診斷和治療眼部問題,尤其是色盲。設備包括:可佩戴增強現實顯示平臺的增強現實頭戴式眼科系統,所述的可穿戴增強現實顯示平臺包括含有至少一個光源的顯示器,其中所述的可穿戴增強現實設備會配置為根據用戶的顏色識別缺陷來選擇性地修改來自世界的所述光。
  • vr遊戲設備什麼牌子好?vr遊戲設備一套多少錢?
    VR遊戲設備價位相差極大,什麼牌子比較好呢?很多新手玩家不太清楚其中的區別,也不知道vr遊戲設備一套配下來多少錢,購買的設備要麼達不到自己要求,要麼太貴不值。避免新手玩家踩坑,小編評測了一下不同價位和品牌的VR遊戲設備,供大家購買時進行參考,選一款適合自己的VR遊戲設備。
  • 【全民玩VR】全程尖叫!和異形一起坐恐怖遊輪
    職業:PConline VR編輯簡介:↑ 沒錯女主播說得對 ↑ 本期內容介紹: 【遊戲實況】 《Monstrum》 遊戲平臺:PC 適用設備 《夏日課堂》3個拓展DLC試玩 遊戲平臺:PS4 適用設備:PS VR
  • 【171VR遊戲】2020年10月8日最新及更新的VR遊戲
    更棒棒的是,本作品還包括音樂會模式,啟動此模式後玩家可以直接融入音樂動作中-是在舉辦PARTY或直播的最佳功能!SOUNDART不僅讓VR的玩家帶來樂趣,還更為「觀眾」中一同快樂絕不冷場。下載地址:https://www.171vr.cn/thread-4442-1-1.html7.金屬套裝戰士(Metal Suit Warrior VR)
  • 移動手機VR眼鏡怎麼看看電影 vr眼鏡怎麼看全景視頻詳解
    vr眼鏡怎麼看360度全景視頻?VR眼鏡怎麼看3D電影?對於剛接觸VR的一部分人可能還不清楚VR眼鏡要怎麼才能看VR視頻,今天VR中文網(vr.diyiapp.com)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移動手機VR眼鏡觀影的詳細教程。  手機VR眼鏡看VR視頻準備工作首先你要準備以下工具:智慧型手機、VR眼鏡、VR播放器、VR影片、還有個足夠大的空間。
  • vr軟體推薦,哪些軟體可以看vr視頻?
    例如說現如今的vr視頻,很多比較關注這方面的相信早已經體驗過,但是由於目前的vr設備限制和內容缺少等因素而導致並沒有立即得到很好的普及,僅在部分人群中得到傳播觀看。現如今vr視頻內容還比較少;對於新入門這方面的用戶來說難免會有困擾。比如說想看到更多的作品,vr視頻軟體有哪些呢?這裡就為您們整理推薦一些。
  • vr直播都需要準備什麼?vr直播注意事項
    如今的vr直播很多人都還並不了解,打造一場vr直播需要準備什麼以及vr直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1、設備vr直播的設備並不同於以往,而是需要專業的全景相機,當然,價格也不菲,對於想要進行vr直播且並沒有太多的預算的商家而言選擇專業的公司來負責這一業務是更為合適的。同時不僅相機,網和電也是必不可少的。
  • vr設備有哪些呢?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對於vr設備有哪些的相關話題我們早已不再陌生,而隨著5G的到來,VR技術也將掀起一股新的浪潮。現在的vr設備有哪些?基本分為三類:移動端VR設備、一體式VR設備、外接式VR設備。一、移動端VR設備VR設備公司把手機放到頭盔裡面連接上,所有的運算依舊在手機中進行,設備本身只起到顯示的作用,體驗感相對較差,無論顯示還是追蹤效果都比較差,但價格確實相對便宜,這類型的VR設備公司也大多都並不追求高質量的VR影片,因為手機VR技術還有待突破。
  • VR眼鏡資源
    VR眼鏡資源簡介 提供vr
  • 2021年VR眼鏡/VR一體機推薦+選購攻略(內含HTC、華為、愛奇藝、千幻魔鏡、Pico等品牌)
    這款精英套裝科技感十足,具有一流的視聽效果,全新LED顯示屏的畫面清晰,色彩鮮明,沉浸感非常高。在操作和舒適度方面也可圈可點,並且定位精準,流暢度、靈敏度極佳,想要極致的遊戲或觀影體驗,一定要選擇這款。/02/NOLOHUAWEI VR Glass+NOLO CV1 Air
  • 重磅 HTC Vive的雙11大招:無線方案誕生,由中國本土團隊TPCAST研發
    黑匣獲悉,11月11日消息,支持VIVE™ VR系統的無線VR升級套件(搶鮮版)於今天發布了。這一解決方案由Vive X加速器孵化的TPCAST團隊開發和生產,TPCAST是首批33家VR初創團隊之一。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怎樣讓圖片變成vr圖片?vr全景怎麼拍攝和製作?
    很多第一次接觸到vr全景的朋友都對這種vr圖片比較好奇,疑惑圖片是怎樣變成vr圖片的。下面我們就來向大家解答一下,同時向大家介紹一下vr全景是怎麼拍攝和製作的,相信大家看完本文之後一定就會都明白了。
  • 成為無線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 HTC Vive Focus Plus VR一體機評測
    其中HTC的Vive就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拍攝,這是當時性能最為強勁的VR設備,導演史匹柏也使用這款VR設備拿來協助拍攝,調整布景。由此可見HTC在VR市場剛進入風口期後就已捷足先登,並佔據了該市場的制高點。
  • 【171VR遊戲】2020年11月2日最新及更新的VR遊戲
    你將使用你的鬼魂狩獵設備來搜索和記錄任何鬼魂出沒的證據,然後賣給一個幽靈清除小組。這個遊戲提供了原始召喚者的升級版本。這個遊戲包括了一個特別的實習,這在最初的遊戲中是沒有的。在活動實習,你必須在黑夜裡與殭屍戰鬥!整個沉悶的醫院裡都有暗示和陷阱。這是一款基於益智遊戲,玩家可以體驗動作和恐懼。玩家還可以搜索棄車和打開抽屜的物品,並使用廢棄的自動售貨機來獲取物品。必須勇敢地逃離緊急情況!高質量圖形的恐怖體驗。它給你一種你在那裡的錯覺!
  • 「Vive 1.5」亮相CES 2018,不止屏幕解析度將有大提升!
    一方面,這一設備能夠讓HTC進一步降低頭顯的成本,因為SteamVR追蹤系統2.0將會採用更少的配件和更加簡化的設計,降低生產的成本。考慮到HTC本身就是出色的代工廠商,這一變化能夠更好的幫助公司,同時緩解公司近期的財務困難。 另一方面,這可能會需要HTC採用一個全新的生產流程。
  • vr視頻轉換教程,怎麼把普通視頻轉換成vr視頻?
    目前vr視頻還處於資源匱乏,並不能達到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的地步,對於很多購買過vr設備的人來說無非是想找到更多的VR視頻來欣賞觀看。現如今2D的傳統視頻種類是非常的多,很多電影或視頻都非常優質,此時很多人就在想,傳統視頻能不能轉化成vr視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