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費猛增227%,陷專利訴訟,華納藥廠「帶病」上科創板?

2020-12-19 人民資訊

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納藥廠」)將於12月15日上會,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此次申請上市,華納藥廠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用於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及二期續建)、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中藥製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藥物研發項目的建設之中。

IPO日報注意到,公司近年來收入增長的同時銷售費用也在飛速上升,且還涉及到了兩起專利訴訟之中。

銷售費用大幅增長

據介紹,成立於2001年的華納藥廠主要從事藥品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布於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

不過,華納藥廠目前的產品主要還是以仿製藥為主。

按照2020年版《藥品註冊管理辦法》註冊分類原則統計,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公司來自仿製藥(製劑及原料藥)收入分別為2.48億元、3.97億元、5.81億元、2.95億元,佔各期總收入比例分別為66.43%、67.08%、70.69%、76.44%;改良型新藥收入在公司各期總收入分別佔比29.17%、25.92%、20.27%、15.01%,相比仿製藥而言則佔比較低。

據悉,改良型新藥是指在原有藥物的基礎上將進行改進,有一定的臨床基礎,大部分產品不需要進行完整臨床實驗。一位醫藥行業資深人士對IPO日報表示,隨著國內仿製藥價格競爭激烈,對於一些生產仿製藥的企業來說,改良型新藥可以提供更好的選擇。

上會稿顯示,2017年到2019年,華納藥廠的營業收入由3.75億元增長至8.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8.32%;相比於收入的快速增長,公司近三年的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9.33%,低於收入的增速。

那麼,是哪些因素拖了淨利潤的「後腿」?

IPO日報翻閱財報後發現,公司近年來的銷售費用上漲迅速,由2017年的1.14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3.72億元,增長率為227.31%;同期的銷售費用率也從從30.29%上升到42.85%。

在銷售費用的明細中,市場推廣費佔比超過95%,而進一步細看,學術推廣費佔了「大頭」,這部分主要是從各類會議及調研諮詢中產生的費用(主要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具體支出包括會議場地費、宣傳材料費、差旅費、酒店住宿、勞務費、餐費、會議用品等雜費)。

業內人士認為,藥企銷售費用的增長與「兩票制」的實施不無關係。

據悉,「兩票制」政策實施以來,藥企的產品銷售不再經代理經銷商進入終端服務機構,而是直接銷售給配送經銷商並由其直接銷售,產品在相應終端機構的市場與學術推廣等工作轉由製劑生產企業通過外包服務等自行承擔。

涉專利訴訟

在投入的研發上,近三年來,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19.62萬元、2561.53萬元、4542.64萬元、3252.41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研發費用中委外費用佔比較高。報告期內,委外研發費用在總研發費用中佔比33.80%、41.93%、50.58%、43.31%。

對此,華納藥廠表示,公司在藥品的研發過程中,按行業慣例將臨床研究委託CRO機構聯合大型醫院共同完成。未來,隨著多個仿製藥項目、一致性評價項目等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加上藥理、毒理和部分藥學工作的外包研究,委外研究費用比例還有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IPO日報還發現,華納藥廠存在正在進行中的專利訴訟。

據披露,2019年8月,南京聖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聖和藥業」)提起訴訟,認為華納藥廠及大連中信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兩項與左旋奧硝唑相關的專利;2020年5月,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判決,要求華納藥廠及大連中信立即停止對聖和藥業相關專利的侵害,並共同賠償聖和藥業經濟損失共計60萬元及合理費用共計20萬元。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華納藥廠因不服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的判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的進展為已經立案。

根據公開資料,左奧硝唑系華納藥廠2類改良型新藥(唯一在售的原1.3類新藥),自2019開始產生收入,當年貢獻了63.15萬元的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比0.08%,佔比較小。但華納藥廠表示,左奧硝唑上市時間短且產品處於推廣初期,其作為抗感染產品線的補充,未來可能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

此外,華納藥廠還指出,訴訟對左奧硝唑產品的銷售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如專利訴訟出現敗訴則可能導致其無法繼續銷售,進而將使得公司在短期內損失一個主要產品的發展機會,對未來盈利能力提升也或產生負面影響。

那麼,若上述專利訴訟最終敗訴,公司將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來降低其影響?帶著問題,IPO日報向華納藥廠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相關焦點

  • 華納大藥廠轉戰科創板 創新藥之一捲入專利糾紛
    《科創板日報》(長沙,記者 黃路)訊,幾經變更輔導券商後,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大藥廠)IPO之旅捲土重來。日前,該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公司主營業務為藥品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分布於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
  • 華納藥廠業績增長放緩 新藥陷專利糾紛
    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大藥廠」)即將在上交所科創板上會,但無論是業績增長方面還是相關產品的前景,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未來公司的發展以及IPO進程。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銷售費用大增 藥品陷專利糾紛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5日,科創板上市委第119-120次審議會議結果披露,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首發獲通過。華納藥廠本次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350萬股,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
  • 華納大藥廠IPO,業績增速放緩,深陷專利糾紛,上市前景不明
    近日,科創板官網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納大藥廠」)的IPO進程已進入到了問詢階段,公司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用於投資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中藥製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藥物研發項目。
  • 華納藥廠IPO暴雷:產品不合格 專利有糾紛 財務現隱憂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文/高偉近日,科創板官網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納藥廠」)的IPO進程已進入到了問詢階段。 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華納藥廠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其中產品不合格、專利有糾紛、財務現隱憂成為此次IPO的三大雷區。
  • 聯測科技、華納藥廠、固安信通科創板IPO與嘉元科技可轉債...
    圖片來源:華納藥廠招股書   此次申報科創板IPO,華納藥廠行業領域、專利訴訟等問題遭到科創板上市委問詢。   科創板上市委要求華納藥廠代表現場結合目前產品特徵,進一步說明公司所屬行業領域為「高端化學藥」的依據。
  • 華納藥廠IPO:涉專利糾紛 存貨大增周轉率低於同行
    來源:新浪財經近期,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納藥廠」)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曾於2016年計劃創業板IPO未果,此次轉戰科創板,擬發行不超過2350萬股,募資13.82億元,用於藥物研發項目、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一二期續建項目等。
  • 華納藥廠:創新藥這個答卷不太理想
    華納藥廠在最能體現科創屬性的創新藥答卷上答題不理想,讓人擔憂。研發方面,華納藥廠目前在研產品58個,其中1類創新藥3個(包括1個1類創新藥處於臨床試驗階段),2類改良型新藥3個(其中多庫酯鈉顆粒已受理審評、恩替卡韋顆粒在研高端化學藥被納入優先審評)。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逐年上升,2019年達到5.51%,但是這個研發投入的比例在登陸科創板的製藥企業中並不算高。
  • 華納藥廠日均9場會屢涉不合格 專利案兩敗募資超資產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2月15日,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納藥廠」)首發獲通過,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華納藥廠本次在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不超過235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 華納藥廠再次IPO,目光瞄準科創板
    華納藥廠曾於2016年披露招股書,擬創業板IPO,保薦機構為新時代證券。2017年,華納藥廠創業板IPO被中止審查,原因為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6月28日,資本邦獲悉,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納藥廠)的科創板IPO申請於近日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
  • 科創板湘企隊伍將再添新成員 湖南華納大藥廠科創板上市申請獲通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記者 黃利飛)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12月15日晚發布公告: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通過審核,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華納大藥廠2001年成立,主營業務為化學原料藥、化學藥製劑和中藥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曾申請創業板上市,但2017年因故被中止審查。此次「轉戰」科創板,擬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2350萬股,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
  • 華納藥廠:今年科創板過會第202家 西部證券過6單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 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19次審議會議於昨日上午召開,審議結果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原標題:湘企再獲「上市門票」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   參加「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受理 擬募資13.82億元
    文 | 十元6月24日,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藥廠)科創板IPO申報材料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計劃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350萬股,擬募集資金13.83億元,西部證券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
  • 極米科技專利訴訟「花錢消災」 闖關科創板難言坦途
    雖然通過「花錢消災」掃除了專利糾紛障礙,但由於核心科技對外嚴重依賴,其科創屬性長期備受質疑,其科創板上市路仍難言坦途。專利訴訟「花錢消災」,科創板上市難言坦途回顧極米科技IPO和遭遇訴訟的整個歷程,峰米科技頗有「狙擊」極米科技上市的意圖,有點類似於當初歌爾股份狙擊敏芯科技。
  • 西部證券保薦業務捷報頻傳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順利過會
    根據2020年12月15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19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西部證券擔任華納藥廠本次發行上市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這是今年西部證券保薦過會第九單IPO項目,也是第六單科創板IPO項目。
  • 華納藥廠再闖IPO:銷售費用率連續兩年高於同行業平均值 捲入三起...
    來源:招股書與上億元的銷售費用形成明顯對比的,則是華納藥廠的研發費用。招股書顯示,2019年8月2日,南京聖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向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原告認為華納藥廠(被告一)、大連中信(被告二)製造、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 ZL200510083517.2(左旋奧硝唑在製備抗寄生蟲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專利。
  • 華納大藥廠,帶著糾紛和未知,「勇闖」科創板
    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納大藥廠」)成立於2001年,自稱是一家創新引領型藥品生產企業。註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範圍為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幹混懸劑、散劑、原料藥的生產及銷售,食品、衛生用品的生產和銷售;化工原料、醫藥中間體的生產銷售;中藥材種植銷售;中藥提取物及農產品銷售。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12月14日,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 華納藥廠銷售費用等問題受關注
    □本報記者傅蘇穎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納藥廠」)日前完成科創板上市申請第三輪問詢,涉及銷售費用、研發等問題。華納藥廠主營業務為藥品製劑和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多領域華納藥廠主要產品分布於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消化類藥物包括膠體果膠鉍幹混懸劑、膠體果膠鉍膠囊、多庫酯鈉片、蒙脫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等;抗感染類藥物包括磷黴素氨丁三醇散、法羅培南鈉顆粒、克黴唑陰道片等;呼吸類藥物如吸入用乙醯半胱氨酸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