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篇標題為《原創已死》的文章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作者是一般工作室創始人、PIY創意總監沈文蛟老師。作為「一家四年拿下6尊德國紅點獎的創意熱店」,創造出了得過德國紅點最高獎的NUDE衣帽架,成為紅極一時的爆款。
但劇情發展到這裡,並沒有把名利雙收的輝煌續寫下去。像很多國內原創者一樣,沈老師和團隊被比原創力量龐大無數倍的山寨力量壓制了,這樣一款「改變世界對中國設計印象的爆款產品」銷量一路下坡,甚至「遇到了某寶史上罕見的『報復性流量攻擊』」。
在這場與侵權者的角力中,沈老師反抗過也妥協過,卻找不到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護自己的權益,最終只能「做出清倉籌款遣散團隊的決定」,並表示「塵埃落定,事以至此,所有侵犯,既往不咎。」
這樣的故事在國內設計界並不鮮見,這般的結局無論見證過多少次都還是令人唏噓。山寨勢力源源不絕、版權保護形同虛設、監管部門力有不逮……這些看得見的漏洞和看不見的推手一起將國內原創者逼上絕路。小編為沈老師和一般工作室團隊的遭遇深表遺憾,並呼籲大家為這樣值得肯定的作品給予更多關注。
▼一般工作室設計作品參加義大利米蘭家具展
(圖片來自一般工作室官微)
▼NUDE衣帽架產品細節
(圖片來自一般工作室官微)
不過,小編還想藉此機會討論一下另一個問題。關於「原創已死」的問題。
「原創已死」的論斷,可能是沈老師情緒激動的產物,四個字言簡意賅地表達了一位熱愛設計的原創者發自內心的無助和絕望。但對於這個觀點,小編持保留意見。
如果原創終究要死,也要死得明白如今沈老師的處境,確實折射出了原創設計在國內語境下奄奄一息的生存狀態。然而這個令人唏噓的「兇案現場」,並不是因為少數設計和大眾消費的水火不容,而是源於藝術創作和商業運作的短兵相接。
藝術創作永遠是設計師的個人表達,作品主要承載的是展示功能。然而,設計師將作品推入商業市場之後,需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觀眾無關痛癢的評價,更有商業環境、金錢遊戲帶來的各種嚴酷考驗。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設計師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不管是家居用品,還是建築作品,當設計遇到商業,當情懷面對現實,各種各樣的「慘案」也就隨之而生。很多設計師還沒有像沈老師一樣遭遇過團隊遣散的滅頂之災,他們最痛心的經歷或現狀,也許只是搞不明白自己的作品為什麼總是得不到肯定。就是這樣一個設計圈最普遍的困惑,也還是因為藝術與商業之間關係的難以實現平衡。
為了避免這些「慘案」,以設計師為主體的原創者們可能需要時刻謹記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商業邏輯中,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才是最根本的運營規則。不管是自營團隊還是為他人服務,想方設法(包括但不限於研發、營銷等途徑)地節約成本、擴大效益,才能收穫長足發展。
原創產品可能會死,原創力卻永遠不會原創作品的最大價值是為世界增添了一份值得欣賞的獨特性。在沒有涉及商業操作之前,設計師們只需要擔心自己的作品能否引發共鳴,甚至連這個擔心可能都不需要,因為孤芳自賞在藝術領域是能夠被允許的存在。
但是在加入商業操作之後,原創作品因為各種原因會比其他產品更容易陷入困境。相比常規產品,它們具有更多隱性價值,但普通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的可能性卻更低。與此同時,就像沈老師的故事一樣,與山寨勢力的搏鬥也消耗了很多原創者的熱情,甚至削弱了他們的創造力。
在自身權益難以保全的情況下,原創產品還要和其他常規產品一起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原創者們承擔了更高的商業風險,也或多或少地給他們原有的設計思維扣上了枷鎖。在創業公司存活率低於30%的今天,經歷了這麼多重考驗,還能維持日常運營的原創者們實屬不易,就算像沈老師這樣遺憾收場,也非常值得鼓勵。
產品可能會死,但創造力卻永遠不會。小編希望設計師們不要因為沈老師的遭遇而感到灰心失望,設計師的價值不會因為投機者的打壓而消亡,也不會因為監管者的缺席而磨滅。
原創者成為弱勢群體,監管方難咎其責原創和山寨的對抗是國內市場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由於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的不健全,山寨在這場對峙中更顯強勢,這顯然不是一個合理的現象。
大部分國人對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認知都很淺薄,甚至於這一行為的發生都是無意識的。在此基礎之上,相關法律條款覆蓋面不全、懲罰力度欠缺,使得智慧財產權領域的違法成本十分低廉。法律對於原創者並沒有給予足夠的保護,為不法分子製造了可乘之機。
把沈老師這般讓人痛心的遭遇當做原創者的吶喊,這件事本身就十分悲涼。這是原創設計圈裡的每個人都深刻感受過的悲涼。但在有效的監管到位之前,小編覺得,唯有堅持表達、強烈呼籲,才有可能改善這個圈子的窘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請相信,只要我們還有原創力,原創就永不會「死」。
- END -
文字版權歸阿客工坊所有
圖片和資料收集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點擊下列標題可欣賞往期精彩文章:
各路招聘無人應,難道建築師們都……?
城市套路再深,你也很難回農村
不僅沒猝死,這些建築大師們還超長待機
當一名建築師走進一家理髮店
梁孝仁是誰?中國歷史上最牛的PA!
為什麼你的設計總不招甲方待見?
「與阿客同行」互動群已成立
歡迎添加微信號i_archer加入我們
如果你是設計師,歡迎把你的故事告訴我們
投稿郵箱:i_arche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