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深化醫院文化內涵和提升醫院服務水平,由醫院宣傳文明處主辦,在全院科室中開展以「凝練科室文化精髓、助推學科傳承創新」為主題的科室文化地標展示評比活動,打造具有特色鮮明,符合時代精神的優秀科室文化品牌和服務品牌,促進文化建設落地,提高醫院品牌美譽度。
經過前期的廣泛發動,有15個科室參與申報,最終參評地標共計19個。2019年11月29日,宣傳文明處組織院內外專家評審,從文化意義、視覺效果、語言表達三個方面合評審意見,醫院決定設立骨科斷肢病房、骨科勞模創新工作室、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陸氏針灸」吳耀持工作室、內分泌代謝發展陳列展、董承琅雕像、重症醫學科文化牆、中國超聲診斷髮源地紀念碑、六院外科歷史文化牆、無痛先鋒麻醉室、六院急診室、上海交通大學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等12個場景為首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文化地標。
2020年,宣傳文明處將重點打造這12個文化地標,形成一張六院文化地圖、建立一支宣講隊伍、設計一批文創產品。文化地標評選活動旨在挖掘、發揚六院優勢學科的品牌特色和優秀文化,鼓勵全院各學科重視對科室精神的凝練傳承、科室文化的巧思和服務的創新,從而助力醫院發展,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文化地標第1期:六院急診室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公立醫院急診單體和最大的急性創傷急救中心。在這緊張、忙碌、高風險的戰線上,急診醫務人員,聚焦內涵、突出服務,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激發出急診醫務員工的活力和動力,積極優化服務流程,建立了新型的搶救室患者分流評價體系,使患者在搶救室平均處置時間僅10餘小時,居於全國領先水平,在急診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與此同時,依託《急診室故事》的拍攝,逐步創建起「達醫曉護」醫療科普品牌,積極向廣大市民宣傳普及醫療衛生特別是危重病搶救基本常識,服務於提高市民醫學素養的公益事業,書寫出了中國版的「急診室故事」。
《急診室故事》醫學科普紀錄片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當下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有兩大話題:一個是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實現關口前移,提高大眾防病治病的意識;另一個是醫患矛盾問題,由於信息的不對稱,醫患雙方都對對方有不完整的認識和不實際的要求,導致衝突產生。《急診室故事》以紀實的手法,很好詮釋了這兩個問題。節目全景展現了真實的醫院和醫療過程,乃至許多我們平時不重視的醫療救護常規,諸如如何叫救護車,什麼病才應該看急診等等,從醫療保健、求醫問藥、醫患互信的各個角度做了一次很好的科普。加之電視與網絡數以億計的觀眾,和非說教的故事性的交流方式,創造了科普到達率的一個高峰。與傳統科普相比,是新媒體時代一次醫學科普的革命性創新與突破。
來源:宣傳文明處
原標題:《【文化地標】首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文化地標出爐啦~ 第1期:帶您走進六院急診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