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叨叨的引言
最近沉迷於《半澤直樹》這部日劇,主⻆在複雜多變勾心鬥⻆的職場生存戰中,踐行著直線球般的人生準則,然後一步步改變原有不公平規則。
劇中呈現的是典型日本職場生活,森嚴的上下級關係,繁冗的敬語對話,以及嚴謹的著裝。說起著裝,日本人在這方面比想像中還要重視。工作中的日本人總是⻄裝革履,奔走在街頭,但領帶總能看出他們在框架體制下的個性。
(據小兼職回憶,當她第一次上日語外教課時,她腳踩某運動品牌拖鞋,身穿寬鬆格子褲,面對白襯衫西裝褲,打著整⻬領帶的外教老師,腳趾頭可以尷尬地扣出一座故宮。)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像劇中半澤直樹的領帶總是暗色調,以黑色為主,有時會配有幾何圖案,一方面是為了搭配劇中身穿的黑色⻄裝,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和壓抑的內心。相對地,他同期好友渡真利忍,在領帶的選擇方面就更加多樣化了,多以淺色為主,由此可以看出他幽默的性格。
《半澤直樹》劇照,半澤直樹和渡真利忍的領帶對比明顯 - 圖片來自網絡領帶就像一個顯微鏡一樣,可以放大人們那些小性格,小心思。當然也隨著時尚浪潮的發展,領帶也越來越融入我們的日常搭配中。所以 Demo Vintage 的「Demo小物」第一期就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領帶吧。
Demo開店初期英國帶回的領帶 - 攝影:Keeena最有可能的起源
接受比較廣的一種說法認為,領帶起源於17世紀的法國,路易十三時期的克羅埃西亞僱傭兵的著裝夾克上圍在脖子上的一塊布料,看起來就像制服上的一部分。路易十三十分喜歡這塊小小的布料在脖子上的感覺。但他為人十分傲嬌,嘴上說著不喜歡,卻私底下強制要求每位來參加皇室宴會的貴族都佩戴這種配飾。就這樣領帶的前身領巾就在上流社會中流行開來,路易十三也將這種衣服布料命名為 「La Cravate」,也是現在法語中領帶的含義。
17世紀一位不知名的克羅埃西亞士兵戴著領巾 - 圖片來自網絡
法國人的時尚敏銳度還是令人感嘆的,能發現這小小的領巾,並且讓它流行了將近兩百年。領帶逐漸出現在皇室場合,並帶到了英國、奧地利等歐洲數個國家,成為了一種世界性的配飾,不再是僱傭兵脖子上的一塊小小布料了。
穿西裝打領帶同樣也適合女性 -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隨著歷史的⻮輪滾滾向前,貴族階層的衰敗,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世界的連接,這些歷史性的變革,小小的領帶也參與了⻅證。
19世紀,領帶已經是男性的日常搭配,不再是貴族的象徵,它更多是一種紳士、嚴謹、⻄方的代表。在那時的中國也會出現販賣領帶的商販,追求進步的⻘年也會打起領帶,梳起油頭,手中拿著盧梭的《社會契約論》,高舉著科學與自由。
1918年澳大利亞街頭紀念 ANZAC Day 遊行 - 圖片來自網絡
但在⻄方,領帶更多會是生活上的情趣。不僅僅只在工作上佩戴它;就像在聖誕節,男性們會特意佩戴有節日氣息的領帶,各大服裝品牌(例如 Dior、Gucci 等)均會推出相應氛圍的領帶。領帶顏色也不再是想像中的沉悶和單調,亮色系的領帶更能滿足人們的日常搭配。
英國一戴著紅領帶拆聖誕禮物的男子 - 圖片來自網絡
來過 Demo Vintage 的客人都知道,店鋪中間和鋼琴上都放有各式領帶,有各種材質的、各種尺寸的、各種花紋的。每根領帶都是店主遊走街頭帶回的心頭愛,有的被一眼相中,有的承載著上個世紀的故事。每根領帶從它 「出生」 就⻅證了很多人的重要時刻,有的是第一份工作,有的是一份驚喜。
店鋪內部分真絲領帶圖 - 攝影:Keeena
DEMO的搭配
在店裡,我們有時候會想,它的下個主人是誰,它會有怎麼樣的經歷,它會和什麼衣服搭配,它又會承載著什麼樣的感情······
Demo Vintage 對於小物件有著奇妙的情感,比起衣服,我們會向它傾注更多的人文情懷。領帶也是,也許我們⻅證不了很多事,但是小小的領帶卻從路易十三的年代到了現在。所以,我們在店裡開啟了一段奇妙想像。
DEMO的買家秀
= Demo Vintage =
-堇山中路店-
寧波市鄞州區堇山中路42號
周二至周日11點左右-20點左右,周一店休
-西灣路店-
寧波市海曙區西灣路208號
暫做倉庫,不對外營業
電話/微信: 1318686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