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陽區「以保促穩,精準發力」 加快建設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7月17日,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青島城陽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把「六穩」「六保」任務作為指導工作的指揮棒、作為最低目標和最直接目標,守住關鍵底線,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建設全面起勢。

據青島城陽區區長解宏勁介紹,上半年,城陽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3%左右,較一季度回升11.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3.4億元,同比增長-4.5%,較一季度回升0.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同比增長5%,較一季度回升1.3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預計完成6億美元,同比增長48.1%,較一季度回升98.2個百分點。

突出惠企政策的精準高效,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針對企業關切,在全市率先推出了《關於支持中小企業應對疫情促進穩健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關於支持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生產企業的鼓勵政策》等系列政策「百寶箱」,建立啟用「城陽區企業服務智慧雲平臺」,開通復工復產服務專線。選派1572名機關黨員幹部組建「三支隊伍」,一對一包聯全區1083家「四上」企業、267個社區、222個建築工地,建立起常態化聯繫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工作體系。強化龍頭帶動,「一企一策」服務52家規上骨幹企業,一對一服務規下重點企業,全力促進達產達效。

跑出政策兌現「加速度」。全面落實房租減免、援企穩崗等政策措施,提前兌現各類補助獎勵,幫助重點行業企業協調解決外籍關鍵崗位人員返區、打通外貿出口通道、原材料供應、市場對接等困難,助力企業加快復產達產。不斷完善政策審核機制,學習借鑑深圳的經驗做法,政策申請者的資格認定交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財政等部門根據第三方機構的認定結果做好政策兌現、撥付獎補資金。

截至目前,全區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各街道累計減免房租1667萬元,減免戶數154戶;減免企業社保費用8億元,惠及企業2.9萬戶;發放穩崗補貼資金3456萬元,惠及企業8691戶;累計撥付技改補助等各類獎勵資金4.44億元,惠及企業2965家。

搭建特色助企新渠道。承辦2020年首季民營經濟創意會,易邦生物、雲路先進材料、領軍科技、乾運高科4家民營企業的「動物疫苗國家產業創新基地項目」等創意方案精彩亮相,總投資額達64億元。組織重點建設項目和建築建材企業供需對接會,引導重點項目採購本地建材、家居。啟動「我為企業找訂單」「援企助銷、機關帶貨」系列活動,幫助企業開拓銷售渠道。開通14 部復工復產社會心理援助服務熱線,開展心理疏導和危機幹預3.4萬餘人次,構築疫情防控「心理長城」。

突出產業鏈條的持續穩定,全面激發市場活力

多措並舉促進消費。出臺實施《城陽區促進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引進培育垂直電商平臺,發展「線上+線下」「商品+服務」「零售+體驗」等融合式跨界業態。在全市率先推出並發放1000萬元電子消費券,惠及餐飲、體育、書店、零售四個行業4600餘商家,拉動消費6.6萬人次、3600餘萬元。研究制定夜經濟發展扶持政策,支持「地攤」經濟和夜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夜生活聚集區,推進「深夜食堂」特色餐飲建設,打造了魯邦水悅城音樂吧精品集聚區、利群萬象匯時尚shopping街區等三類九大夜間消費集聚區。其中,魯邦風情街建成中國青島微電影基地,榮獲2019 年度青島城市夜經濟地標獎;呂家莊夜市被央視等媒體關注報導。

強基固本壯大工業。出臺實施《城陽區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方案》《關於鼓勵工業企業跨越式發展的獎勵辦法》,組織全區3974家中小企業完成海爾卡奧斯平臺註冊,完成工業網際網路入庫培育項目340餘家,經青島市工信局認定的工業網際網路「555」項目達到46個,佔全市的13%,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企業(項目)90餘個。出臺《關於促進工業投資高質量增長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獎補翻番和區、市獎勵疊加,抓實110個技改儲備庫重點項目。1-5月份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6%,4家企業被評為山東省2020年「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企業(項目),8家企業通過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組織20家企業申報市「隱形冠軍」,354家企業獲得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出臺實施《城陽區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辦法》,率先完成57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總投資73.7億元的12個高層工業樓宇項目開工建設,總築面積125萬平方米。

科技金融力促創新。出臺實施《關於促進城陽區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的科技金融指導意見》,為12家科技企業提供科技金融貸款5300萬元。32個平臺入選青島市技術創新中心,市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累計達到40家。推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計算技術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組建「西電青島研究院信息技術孵化器」,首批9個項目籤約入駐。全省首家博士後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一期建成運營面積5.6萬平方米,已入駐40名博士後、36個高端創業項目。

營商環境全面優化。出臺《關於加強項目實施階段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諾制改革,將「批前審查」改為「批後監管」,推進項目服務流程再造。深化一站式便民服務改革,創新實施「一事全辦」「獨任審核」「無差別一窗受理」「窗口無否決權」等審批服務新模式,將「一窗一證」轉變為「一窗多證」,不斷提高便民服務水平。城陽市民中心日均接待辦事群眾3000人次、辦件量4500件次,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行企業設立、變更等業務「零見面」審批,上半年全區新增市場主體15661戶,其中企業8034戶,累計分別達到16.8萬戶和7.5萬戶,實有企業數同比增長29.2%。

突出投資拉動的關鍵支撐,全力促經濟穩中提速

爭當新型基建「排頭兵」。在全市率先制定出臺《城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年)》,從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領域全面發力,構建 「新基建」產業鏈全景圖。在全市率先開展「新基建」專題「網籤」活動,發布了「新基建」領域8項規劃和總投資615.3億元的77個「新基建」項目資源,面向全球徵集「城市合伙人」,16個項目現場籤約。

目前,全區共籤約「新基建」項目32個,計劃總投資382億元。加快5G網絡布局和應用推廣,計劃年底前規劃建設5G基站2360個,數量全市第一,目前已建成開通1790個。

抓牢項目建設「牛鼻子」。出臺實施《關於建立項目陽光發布推進機制的意見》《關於疫情防控形勢下支持建設項目復工、開工的政策措施》《關於加快土地整理工作的意見》,大力實施專班協調推進項目工作法,理順完善重點項目「工程化管理」、項目推進責任人等工作機制,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制度,進一步壓減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總投資1838億元的346個市、區兩級重點項目有序推進,上半年,21個市級重點項目已開工16個,開工率76.2%(其中,14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100%;7個市級重點前期項目已提前開工2個)。

拓寬多元融資「新路徑」。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擴大有效投資,經國家發改委認定符合發債項目26個,計劃總投資423.8億元,專項債申請發行額度105.6億元。爭取了27個棚改專項債,計劃總投資378.8億元,擬申請棚改專項債247億元。上半年,發行普通專項債券 33.02 億元;新增境內外上企業2家,數量全市第一;新引進中基協備案基金13隻,實到位資金40億元,規模全市第一;銀行存貸款餘額2165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貸款餘額989億元、同比增長23.7%。

突出雙招雙引「第一戰場」,全力夯實發展後勁

創新招商引資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實施「點對點」「線連線」「屏對屏」網絡招商新模式,打造雙招雙引「陽光在線會客廳」,常態化推進「雲洽談」「雲籤約」,上半年「網談」招商532次,實現了「招商不止步、服務不斷線」。制定實施《城陽區五大產業集群專項招商工作方案》,梳理五大產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隱形冠軍,開展精準對接招商,上半年籤約重點項目100個(其中,世界500強項目3個、中國500強投資項目4個),總投資861億元。發揮深圳「城陽客廳」窗口效應,深化與深企聯、深促會等專業機構合作,打造深圳(粵港澳)優秀企業項目北上布局的「橋頭堡」。上半年,預計實際到位內資208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57%;預計實際利用外資完成6 億美元,完成市下達全年計劃的88.2%。

開創招才引智新局面。用心讀懂人才需求,出臺了「促進中央活力區建設12條」等「1+3」人才新政,創新推出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通過網絡召開了人才政策陽光發布會,人才吸引力極大增強。實行人才服務全程代辦幫辦,提供創新創業全要素精準支持,建成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驛站,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面向全球啟動新銳青島·2020全球高端製造創新創業大賽和第二屆中國博士後創新創業成果大賽,培育高端創業生態圈。今年以來,引進各類人才9500餘人,較去年同期增長46%;發放各類人才政策資金2098.4萬元,綜合資助13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及項目。

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正式開廳,並同步建設「雲端客廳」,為兩國城市、機構、企業搭建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雙向開放平臺。全國唯一設在地方的中日韓經貿合作國家級平臺——中日韓商務理事會青島聯絡辦公室正式獲批。集政府機構、產業運營、企業研發於一體的中韓科創園掛牌啟動,30餘家企業籤約入駐。與日本京都市和北九州市、韓國大邱市等12個城市建立官方交流機制,成功舉辦承辦「青島—釜山進出口視頻經貿洽談會」「2020自有品牌零供對接會」。下半年,將繼續舉辦2020世界韓商合作大會、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等一系列開放合作平臺活動。

開闢外貿出口「新航道」。制定中小外貿企業「保經營穩發展」政策,對全區179家「穩外貿穩外資基本盤重點企業」逐一點對點服務。引導企業通過海外買方資信調查規避國際貿易風險,指導企業通過全國商會等申請不可抗力證明,幫助30餘家企業申報展位費補貼和出口信用險資金400餘萬元。放大外貿進出口資金池效應,召開專題協調會10次,為外貿企業提供高效優質可持續的融資支撐,海利爾藥業、海泰科模具等企業外貿出口大幅逆勢增長,1-5月份外貿資金池實現進出口1.2億美元。組織100餘家企業通過「線上廣交會」「中國製造網」等開展「雲招商」,引導50餘家紡織服裝、飾品玩具等企業開展「外貿轉內銷」,協調鐵路部門為企業產品出口開啟中歐班列。 上半年,全區進出口總額預計完成290.2億元,同比增長10.7%,較一季度回升8.1個百分點。

突出改善民生根本目的,持續增進社會福祉

切實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財政性資金支出結構,堅持「三保」支出優先順序,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保障等領域的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業支出,提高政策資金統籌能力和使用效益。上半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3億元,民生支出佔比達到71%。其中,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6億元,同比增長40%;教育支出11.8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切實保障就業穩定。對轄區內「四上」企業全面開展用工需求調查,突出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兩大群體就業服務,充分利用58同城靈活用工網絡平臺,開展「春風行動」等線上線下系列招聘活動100餘場,鐵騎山路務工市場改建完成並投入使用。積極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貸款貼息等創業優惠政策,成立創業導師團隊,深入園區開展創業指導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上半年,全區新增就業4.7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3897人,為8691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資金3456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2%的較低水平。

切實完善公共服務。持續發力學校建設,新開工建設中小學、幼兒園項目25處,續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27處,新增各類學位數4.2萬餘個,合計投資約73億元,達到歷年之最。完善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區二醫遷建工程內部精裝工程已經過半,年底前將交付使用;新開工建設城陽街道、夏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爭取下半年開工建設惜福鎮、上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加大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力度,突出做好疫情期間弱勢群體救助幫扶工作,今年以來累計投入各類救助資金5600萬元,救助困難群眾4萬餘人次。

切實提升城市功能。新啟動河灣等10個舊村改造項目,計劃建設安置房6775套;加快推進百埠莊、西荊等22個社區安置房續建和回遷,其中5個項目已主體完工,7個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建設。加快推進2023亞洲杯專業足球場規劃建設, 啟動周邊8.8平方公裡城市設計,打造亞洲杯專業足球場活力單元。雙積路節點立交橋和雙元路拓寬工程總體進度超過60%,年內竣工通車;岙東路、銀河路改擴建工程開工,啟動中車大道、華中路等10項骨幹路網建設工程。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快速推進,年內主體通車;城陽火車站站房主體完工,地鐵1號線城陽段開始動車調試,地鐵8號線城陽段實現洞通、軌通、電通,均計劃年內開通運行,城陽將進入地鐵、高鐵「雙鐵時代」,為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提供重要保障。(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激活北部中央活力區!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定策創投風投集聚
    如今,在深化「軌道交通+數字」的結合後,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將從數字賦能、資本支撐、創新驅動等方面發力,為加快建成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自從舉辦首屆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之後,青島的創投風投異軍突起,2019年私募基金管理人增速全國第一,加速推進世界創投風投中心建設。
  • 青島城陽區12條人才政策促產業發展 58同城多元化招聘服務助企業招才
    近日,青島城陽區制定了《關於促進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建設的十二條人才支持措施》,聚焦五大產業集群,對高技能人才進行獎勵,其中,對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一次性獎勵70萬元,匯聚各地英才共建中央活力區。
  • 「多彩文創、融合向上」 2020青臺港澳文旅大會城陽區分會隆重開幕
    以「多彩文創、融合向上」為主題,本次大會由城陽區人民政府、青島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城陽區臺辦、青島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管理委員會、青島首頁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城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青島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劉旭主持了大會。城陽區委副書記袁瑞先在致辭中指出,當前青島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等重點產業鏈,已成為文旅產業投資的熱土。
  • 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青島城陽開展
    此次展出的韓國傳統陶藝作品,品種豐富、技藝精湛,多個品種享譽全球,是韓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典型代表,不僅給居住生活在城陽的3.5萬韓國朋友帶來了家鄉的精美藝術品,也給廣大青島市民,特別是陶藝愛好者們帶來一場視覺和文化盛宴,對增進中韓陶瓷文化交流互鑑,搭建中韓文化交流的橋梁具有積極作用。
  • 超前謀劃 無縫對接 迎接青島高新區交通大時代的到來
    自今年年初起,為滿足地鐵8號線和膠東國際機場、濟青高鐵紅島站等市級重大交通設施的開通運營需求,青島高新區提前謀劃布局,通過前期工作座談、調查問卷、企業走訪等形式發現問題和需求,並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科學規劃,全力做好停車場、公交線路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增設及公交場站建設等工作,加密了與膠東國際機場、紅島高鐵站、地鐵8號線等交通樞紐的銜接。
  • 全力打通"三路一線" 迎接青島高新區交通大時代的到來
    正是這份「不留後路」的堅持,自功能區改革後,青島高新區加快建設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將「交通瓶頸突破」列入高新區「九大攻勢」,發起了「暢通高新」「便捷高新」行動,把工作重點放在了「三路一線」打通上,三路即華中路、環灣路和青銀高速沿仙山路立交橋過來的道路,一線即地鐵8號線。
  • 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開幕
    12月10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青島市貿促會(市會展辦)承辦的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據悉,該博覽會力爭打造品質更高、創新更強、成效更好、合作更廣的標杆性國際區域合作平臺。
  • 青島首個「雙城雙園」模式離岸孵化器正式揭牌
    此次2020中日韓創新季是2020青島創新節的重要環節。2020青島創新節由青島市政府等主辦,青島市科技局、城陽區政府等組織支持,天安數碼城集團承辦。目前,城陽區著力搶佔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2000多家日韓企業、400餘家日韓料理在城陽發展壯大,4萬多名日韓友人在此安居樂業,全國唯一的地方中日韓經貿合作國家級平臺—中日韓商務理事會青島聯絡辦已正式獲批,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門納客,釜山經濟振興院等63家韓國官方機構、商協會和企業已經入駐。
  • 培育中日韓創新生態 打造科技引領新引擎 2020中日韓創新季在青島...
    此次2020中日韓創新季是2020青島創新節的重要環節。2020青島創新節由青島市政府等主辦,青島市科技局、城陽區政府等組織支持,天安數碼城集團承辦。目前,城陽區著力搶佔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2000多家日韓企業、400餘家日韓料理在城陽發展壯大,4萬多名日韓友人在此安居樂業,全國唯一的地方中日韓經貿合作國家級平臺—中日韓商務理事會青島聯絡辦已正式獲批,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門納客,釜山經濟振興院等63家韓國官方機構、商協會和企業已經入駐。
  • 問政城陽區|線上觀察員被氣笑了!十年磨不出雙積路、二十年廠房沒...
    2018年,一位網友就說「因為短短那麼一段,愣是五六年通不了車,夠奇葩的」。2019年,道路沒有進展,這位網友再次感嘆,「各地的發展如千帆競發,一日千裡,不進則退,青島已等不起了」。這條交通運輸大通道的打通,我們到底還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