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動物滅絕之謎,讓孩子愛上這本超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

2021-01-18 安若琴姑娘

01

前幾天,還和孩子、老公一起討論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究竟是如何滅絕的?

老公說是隕石碰撞之後,地球的環境不適宜恐龍生活,最終導致恐龍,甚至還有很多物種滅絕。

我聽的半信半疑,孩子卻豎著耳朵聽的津津有味。

說實話,自己對這些動物並不是很感興趣,聽的雲裡霧裡的,也沒計較真假。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這本童書時,瞬間勾起了我一探究竟的興趣。

02

本書由日本動物學家今泉忠明主編,動物圖鑑作家丸山貴史撰稿。併入選2020年日本第2屆小學生「童書總決選」Best100,日本電視臺「世界第一想上的課」,TBS電視臺「東大王」等超人氣綜藝節目推薦!

書中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並附以精美插畫,逼真還原了60種滅絕動物和10種倖存動物地過程,揭秘了生物繁榮與滅絕的歷史。

隨書還附贈了別冊《滅絕全史》,可以帶你領略動物祖先的生命歷程,

03

關於恐龍的滅絕,書中是這樣解釋的。

一直到6600萬年以前,地球的霸主還是各種恐龍。他們霸佔了地球上的頭把交椅,其他物種就只能忍氣吞聲地活著。然而,沒想到隕石墜落地球,氣候變冷,恐龍滅絕!突然間,地球上騰出了一個巨大的空位。

看到這兒,我開心的笑了。

看來老公的解釋還是正確的,育兒這種事,交給男人也是可以放心的。

04

說完恐龍滅絕,緊接著,書中隨之帶出了另一個知識點:導致生物滅絕的兩種原因。

一是地球

每逢地球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會遭受滅頂之災。

這個是導致動物滅絕的壓倒性因素,也被人們稱為「大滅絕」。

例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炙熱異常或者極度嚴寒、缺氧等等。

這樣的災難從古到今發生過好幾次,每一次都會讓生物們陷入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存活的狀況,於是走向滅絕。

二是其他生物

頭腦更聰明、行動更加迅速、更能適應環境的競爭對手出現後,會和其他生物競爭食物和棲息地,活下來的,只有那些競爭力強的動物。

所以,在地球面前沒有什麼強大弱小,適者生存,強者存活,才是大自然的「法則」。

05

一種生物的滅絕,自然會讓眾人覺得可惜。

很多人不免發出這樣的感慨:

「滅絕真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

但是書中卻說:沒有滅絕就沒有進化,滅絕推動進化。

事實上,滅絕也不全是壞事,能夠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其數量是受限的。

因為空氣、水、土地等資源有限,所以,生物就不能無限地增長。

而「滅絕」這件事,可以給地球上騰出巨大的空間,這樣其他生物就有機會繁衍生殖了。

拿恐龍的事情來說,如果恐龍不滅絕,我們人類就不可能誕生!

06

每種生命來到地球上,都有一定的輪迴。

就人類來看,生命的終結是「死亡」,而對於動物來說,物種的終結就是「滅絕」。

當然,關於地球上那些曾經存在的生物,雖然99.9%的物種都已經滅絕,聽起來結果雖然很悲傷,但是本書卻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讓我們了解了他們滅絕的原因,看到了他們曾經的輝煌。

當然,還有一些倖存者,他們險些滅絕,但好在運氣不錯,逃過了一劫。

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一看。

相關焦點

  • 刷新孩子認知的超有趣動物滅絕圖鑑
    大概五六歲的孩子是最難纏的吧,成天滿腦子小問號,隨時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最近我們家小朋友突然迷上了動物滅絕的話題,老是問我:「媽媽,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啊?」「媽媽,人類什麼時候會滅絕呀?」呃,這些問題超綱了呀,為母的知識儲備顯然捉襟見肘了。咋辦?惡補吧!
  • 探尋你不知道的滅絕動物1——渡渡鳥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渡渡鳥骨拍賣值440萬 。
  • 一部紙上版「納尼亞傳奇」,帶娃去看神秘的滅絕動物!
    春節前,和大家分享了日本知名作家秦好史郎的兩部新作《一起在路上探險》和《一起在海邊探險》,當我還沉浸在小兄弟倆有趣的路上探險故事中時,又看到了先生的兩部新作:依然是將故事與自然科普知識融為一體,讓孩子們一邊讀故事,一邊了解滅絕動物的相關知識,主人公依然是兩位可愛的小兄弟。
  • 新書上架 | 我們滅絕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今天,有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來現身說法了!就是這本《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在本書中,你將能聽到大多數在地球前五次大滅絕事件中不幸遇難的60種動物的無奈告白,以及10種倖存動物的真情警告。也有一些動物,本以為在劫難逃,卻在千鈞一髮之際死裡逃生。潛入水中而得救的鴨嘴獸、藉助浮木橫渡大海得救的豪勳爵島竹節蟲、進化速度慢得救的負鼠……能夠在地球上倖存下來,這運氣簡直太好了!
  • 這是滅絕動物的來信,你準備好打開了嗎?(福利活動)
    「動物來信」系列一共有四本,涵蓋滅絕動物、陸上動物、水下動物和空中動物四個領域。你不用擔心不認識這些動物,讀不懂它們的信,杜立特博士貼心地在每一封信的後面都介紹了關於寫信動物的科普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信吧。
  • 恐龍及動物的滅絕
    在人類的周圍到處都有其他的生命,包括動物、植物、魚類、昆蟲等。有了這些生命的存在,使人類才不那麼孤單,人類是地球的主宰。我們周圍的其他的生命,都是為人類服務的。也許有的人想過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物種,也許有的人會想這根本無法統計。情況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現在了解一下。
  • 《動物有靈》:我們加速滅絕的生物,終究會加速我們的滅絕
    為了表達對動物和生命的敬意,本書中所有的人稱代詞均用「他」和「他們」,而非「它們」和「它」。本書由巴西作家巴布洛·薩爾瓦赫所著,由四川美術出版社發行。如果說它是本書,不夠準確,因為書中文字內容偏少,版畫篇幅數量龐大。如果說它是本畫冊,又不夠全面,因為書中偶爾出現的文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 2019年的第一次感動,獻給了這兩個瀕臨滅絕的動物
    ^-^《Bilby》(兔耳袋狸)夢工廠出品的超勵志暖心之作,獲得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獎。整部片子雖然只有8分02秒,但卻能感受到滿滿溫暖。據說這是夢工廠原本已經取消了的動畫項目,卻在三位超默契的動畫導演手中成功復活了。動畫中幽默詼諧的表現手法,使之成功入圍第 91 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 南極狼,從命名到滅絕僅用112年,成為首例已知滅絕的犬科動物
    同時犬類也是食肉目動物裡分布最廣泛的一科,在滾滾向前的歲月長河中,犬類見證了氣候變化,多物種進化與衰敗,卻依舊存在於這個世界,所以說犬科動物滅絕是非常罕見發生的。那為什麼南極狼會滅絕呢?1876年南極狼滅絕。南極狼又被稱為福克蘭狼。
  • 恐龍滅絕之謎!外星人吃光了?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
    恐龍滅絕是生物史上最大的謎案?恐龍曾獨霸地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六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關於恐龍的突然滅絕非常神秘,科學家提出了假說:外星人捕獵恐龍,將恐龍吃光了。恐龍時代的地球就是外星人的牧場。由於外星人覺得恐龍的肉很好吃,大量的捕獵恐龍,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 滅絕的動物再出現,會不會是地球具有治癒修復功能呢?
    滅絕的動物又再現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地球自己在修復內部的系統嗎?這些滅絕的動物一再出現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再現的滅絕動物很多動物已經被人們打上了滅絕的標籤,但是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它們又重新出現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有哪些已經滅絕了又出現的動物呢?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
    人類也會滅亡就像下面這些生物一樣只能給地球留下最後的影像這段畫面拍攝於1933年三年後,隨著這一隻袋狼的死亡這個物種也宣告從地球上消失>1990年犀牛角每公斤的售價約合人民幣1700至5400元而現今的價格已經飛漲至每公斤40萬-47萬人民幣 為了防止蘇丹被獵殺頭上那本可以長到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但如果某種動物在西伯利亞被凍死,或跌入黑暗乾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機率就會大很多,藉助現代科技可能使之「復活」。 這10種最有可能復活的古老動物,基因學家研究了它們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的化學載體)保存度以及代孕適合度,看看它們有多大可能「復活」(DNA保存度和代孕適合度最多5顆★)。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它們死亡是人類的災難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470 部 每 日 一 片來這裡的人,不是為了追思逝去的親人朋友,也不是為了紀念偉人名人。而是為了懷念曾生活在地球上,卻永遠不復存在的動物們。這裡用多米諾骨牌的形式排列著近300年來已經滅絕的各種鳥類和獸類的名單。每一塊倒下的墓碑都代表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上面記載著它們滅絕的年代和滅絕的地方。
  • 自然界讓人意外的動物,滅絕兩次居然復活兩次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除了人類的亂砍亂伐和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之外,導致很多珍稀動物如渡渡鳥等,還有一部分雖然不至於完全滅絕,但數量也遭到了銳減,如東北虎等。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種動物竟然滅絕後又復活了。24萬年前,一群鳥從馬達加斯加移動到了阿爾達布拉島。由於島上環境優越,沒有天敵,這些鳥逐漸退化,失去了飛翔能力。這隻鳥被稱為細菌女王。之後,由於天災而爆發了洪水,島上的細菌女王全部死亡了。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有些地方也靠它控制蟻患。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穿山甲的鱗甲有改善哺乳期婦女皮膚狀況,改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分泌等神奇功效。
  • 長江白鱘滅絕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保護動物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關乎自然環境的事牽動了所有人的心,那一定是長江最大淡水魚——白鱘的正式滅絕。最尷尬的是,廣大媒體在播報這則新聞的時候,竟連一張清晰的白鱘照片也找不到,很多人看到的「白鱘」其實是勺吻鱘,可見在這些年裡,我們對生態問題到底有多麼漠視。
  • 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因此,臺灣雲豹從被發現之處就鳳毛麟角,而且自1983年後,再也沒有人看到過它們。之後臺美生態學者合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觀察在2013年宣布臺灣已經野外滅絕。直到2019年的2月,它的消息再次的出現,原本只能在書本和博物館中看到的動物再次的怎麼能讓人不激動和興奮呢!▲臺北市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中唯一的一隻臺灣雲豹的標本已經滅絕多年的動物,為什麼還能再次出現?
  • 中國又一動物徹底滅絕,沒能走進2020,以後兒孫只能看標本了!
    通常情況下,生物是無法改變環境的,只能讓自身去適應環境,如果適應不了,就少不了被淘汰,落得一個滅絕的下場。不過也有因為災難而滅絕的,就比如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而在我們中國,又有一種動物徹底滅絕,沒能見到2020年的春天,這就是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就像它們的名字一樣,這些水中精靈們。
  • 全新世滅絕的5種動物,其中一種滅絕於4千年前,多國制定復活計劃
    渡渡鳥只生活在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即模里西斯島,這是一種大型卻又不會飛的鳥,大約三英尺高,重達21kg;它們在外觀上非常不尋常,甚至被運往國外在歐洲的動物園展出,這種動物由於體型大不會飛,導致它們很容易成為當地土著人以及航海家們的獵物,最終它們在1662年被宣布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