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娛樂圈,傳遞正能量,點點「關注」吧!這是「子非論娛」的第16篇原創文章,全文約1700字~
對於演員來說,挑選劇本、挑選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選好了,事半功倍,如果選不好,不僅可能勞而無功,還有可能遭受口碑的反噬。然而,好演員也在這件事上「翻車」。
潘粵明也不例外。在根據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翻拍的國產劇《誰說我結不了婚》中,他飾演頂著「泡麵頭」造型的社會心理學教授魏書,儘管保持著穩定的演技輸出,卻備受吐槽。
《誰說我結不了婚》
「這種中年偶像劇潘老師不合適,浪費了演技,還有這個造型太可怕了!」
「潘老師挑挑本子吧,愛惜點羽毛,這種毫無內涵的爛俗劇還是少拍吧!」
如果從7.2的豆瓣評分來看,貌似《誰說我結不了婚》也沒有網友吐槽的那麼不堪,畢竟這個分數在國產劇中還算說得過去。事實上,劇本卻是硬傷滿滿。
這部劇表面上是為新時代獨立女性發聲,彰顯獨立成功女性對感情、對婚姻有自己的堅持,卻充斥著恨嫁的氛圍,一直在等待著被戀愛和婚姻拯救,這樣反而會加重那種社會偏見。
《誰說我結不了婚》
在編劇的筆下,許多人物的職業設定都流於表面,沒有紮根生活,缺乏說服力。濫俗的富二代橋段、濫俗的青梅竹馬橋段……劇情也透出套路化和漂浮感,幾乎沒有深挖任何東西。
「不結婚」只停留在空泛的空號上,失去了原版日劇的精髓:《我選擇了不結婚》是很有代入感的,讓觀眾跟主角一起傷心難做,感覺這就是我,最終又被治癒,讓觀眾充滿了希望。
由潘粵明、童瑤、陳數主演的《誰說我結不了婚》,雖然大體框架一樣,卻很難讓人產生代入感,反而讓人充滿了焦慮,有網友將其稱為「處處散發著油膩氣質的中年瑪麗蘇劇」。
「獨立單身女性人設能不能立得穩一些,真實對不起我們這些真實不願意結婚、對婚姻沒有憧憬的用心生活的女孩子!」
《誰說我結不了婚》
「看到潘粵明的名字立馬打開劇,本以為有點意思,結果還是偶像劇,劇情真的不給力,存留的一星給潘粵明,可惜了!」
沒辦法,劇本不給力,演員名氣再大、演技再好也撐不起口碑,潘粵明盡力了卻於事無補。在挑選劇本時「走眼」,對於憑藉《白夜追兇》中年翻紅的潘粵明而言,已經不是第一次。
在去年播出的電視劇《逆流而上的你》中,潘粵明與馬麗聯袂主演,透過事業女性劉艾意外失業、懷孕的種種遭遇,探討了金錢與育兒、金錢與婚姻的關係。豆瓣最新評分,僅5.5。
潘粵明在劇中的表現,同樣未能贏得觀眾的心。
《逆流而上的你》
「潘叔,我對不起你,這劇真的像是鬧著玩兒似的……我還是老老實實地看《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吧!」
「請問潘老師是否有欠條或把柄在資方的手上?希望潘老師不要隨便接戲了。奔著潘粵明來的,好失望!」
《逆流而上的你》題材老套,雖然現實但是缺乏新意,男主角在表演上的發揮空間不大,潘粵明也不適合這種中年偶像劇,不僅外形氣質不合適,更無法充分施展的自己的演技。
當然了,潘粵明曾經很擅長演偶像劇,尤其是2006年前後,《京華煙雲》、《紅衣坊》、《白蛇傳》三部劇接連在央視播出,顏值很高、溫文爾雅的他在圈內爆紅,成為公認的偶像小生。
《白夜追兇》
按照網友的說法,「一看到潘粵明,腦海裡出現的就是小生、公子這樣的形象」。
天有不測風雲,與董潔的那場婚變讓潘粵明的演藝事業一落千丈,甚至一度淡出公眾的視野。等到了電影《唐人街探案》上映時,他飾演油膩頹廢的大叔,已全無「偶像小生」的影子。
儘管在影片中戲份不多,潘粵明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憑藉在網劇《白夜追兇》中一人分飾四角(哥哥、弟弟、假扮哥哥的弟弟、假扮弟弟的哥哥),他打了一個翻身仗。
四種不同的狀態,自己跟自己飆戲,潘粵明演得很精彩,觀眾也看得很過癮。在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他更是在陳玉樓、胡八一兩個角色中自如切換。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
潘粵明精湛的演技,贏得了同行和公眾的認可,成為電視劇的收視保證。對於這個曾遭遇嚴重挫折又中年翻紅的演員來說,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選好劇本、演好角色才是對自己負責。
遺憾的是,在《白夜追兇》之後,他卻接演了《逆流而上的你》、《誰說我結不了婚》這樣明顯與自己的水準、氣質不符合的電視劇,因此,不僅未能充分施展演技,還備受網友質疑。
儘管片酬非常可觀、演起來難度不大,但對於潘粵明來說卻是得不償失,有損自己的招牌、辜負了觀眾的期望。
潘粵明
中年翻紅實屬不易,已經46歲的潘粵明接戲該長點心了,隨隨便便接劇就是浪費自己的演技,說得嚴重一些,就是揮霍自己的藝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