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當!經過短短的40天時間徵稿,終於到「用心的色彩溫暖視界」戰果揭曉噠時刻啦!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作品,從來自全球418所高校的7379副作品中脫穎而出吧!
《我愛北京天安門》趙明
吉林動畫學院傳媒分院
「這張圖片拍攝於廣西省河池市大化縣雅龍鄉下面的一所小學,拍攝時候山裡面的孩子們只有在電視上和小學二年級課本上看到過北京天安門,拍攝前當把天安門幕布掛起來的時候,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喊:「我愛北京天安門」相機定格在大山深處孩子們樸實的笑臉上,靈感和創意來源於去到大山深處後,閉塞的環境讓孩子們沒有寬闊的視野去觀察外面的世界,拍攝者以此為契點,努力讓大山裡的孩子最大可能再現想像中的空間和事件。通過鏡頭的記錄傳遞信息,傳遞希望,傳遞愛,我相信未來的一天大山裡面的孩子們可以走出大山,去北京站在真正的天安門前面,實現他們童年的夢想。」
《觸摸》楊騰飛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這張圖拍攝於紐約中央公園,當時我和同學準備去大都會博物館順便經過中央公園,因為前幾天剛下過雪不久,道路上的積雪已經被清掃了一遍,堆在路兩邊,而且當時仍然在下著小雪,有很多遊客和家長帶著孩子出門來中央公園看雪景和遊玩,我走在公園裡就碰到了這個小女孩,彎著腰,小心翼翼的靠近一隻小松鼠,顯得那麼專注和一本正經,沒想到小松鼠也是對小女孩同樣的姿態,好像他們都對對方充滿了好奇,想要觸摸對方一樣,讓我沒想到的是,在這嘈雜的紐約,在這繁華的曼哈頓中心,仍然保留有這麼一片地方,人與動物,人與自然能夠相處的這麼和諧,這麼融洽,雖然下著雪,也讓我在寒冬裡感到溫暖,我想這可能就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和包容性。」
以上兩位獲獎者將獲得
榮譽證書
+價值3899元L850愛普生墨倉式®一體機
+價值360元的2016年Digital Camera影像視覺
+價值240元裱框精裝獲獎作品。
《童年往事》陳培基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這張圖拍攝於香港彩虹村,拍攝時是上午10:48,因此光線非常強烈,但恰好有助於光影的營造,拍攝前並沒有什麼準備,臨時用手機記錄了下來,手機攝影的特點就是很碎片化,隨性化,可以隨時隨地拍你想拍的,靈感或創意來源於以往看過的一些平面設計或攝影作品或美術作品,是潛移默化的審美投射而成,因此在拍攝的時候,直接反應就是在構圖方面刻意不拍孩子的全景,只截取人物下部,配以左下角籃球架的光影,營造出別樣的風格,令人留有聯想空間。後期起初直接拉到電腦處理,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地面有點髒和黑,想讓色彩純淨一些,於是用了ps處理,然後轉到手機上的vsco軟體進行調色,調色沒有什麼根據,調到自己喜歡為止。」
《時間》 關智文 北京郵電大學
「這張圖片拍攝於上海外灘,拍攝時將近七點,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江上往來的船隻也都亮起了燈,一片現代都市的輝煌。這也是我第一次到上海,與北京不同,這裡的夜景更加璀璨,可以感到一股濃濃的時代感。於是便用全景記錄下這一刻。在後期,也是突發奇想,想試一試小星球效果,便在photoshop中先做了一個demo,demo出來後,靈感便產生了,東方明珠以及其他幾個地標性建築,正好像幾根錶針,於是便有了後期方向,時間,記錄這個輝煌的時代。」
以上兩位獲獎者將獲得
榮譽證書
+價值1499元L455愛普生墨倉式®一體機
+價值360元的2016年Digital Camera影像視覺
+價值240元裱框精裝獲獎作品
《童趣》譚旖琦 中山大學
「這組照片拍攝於我家小區樓下的兒童遊樂區,當時妹妹一直拉著我陪她去玩,看到鮮豔的顏色和她開心的笑顏,就產生按下快門的衝動。」
《亞丁的金色石灘》鄒煌 清華大學
「綿延的金色石灘與湛藍的湖水,四周的峭壁與遠處雪山的身影,牛奶海就像一塊寶石嵌在亞丁雪山之間。來生想化作一塊石頭,靜靜躺在這片海裡。」
以上兩位獲獎者將獲得
榮譽證書
+價值799元LW-600P愛普生可攜式藍牙標籤機
+價值360元的2016年Digital Camera影像視覺
+價值240元裱框精裝獲獎作品
《金色巨龍》廖海鵬 昆明理工大學
「這張圖拍攝於金麗溫高速海口段,拍攝時2015-3-28,當時經過這條高速的時候覺得彎彎曲曲的很像一條巨龍,然後通過三維地圖軟體找到了這個拍攝機位,沒想到的是落日的光輝正好打在高速上,如同一條金色的巨龍一般。」
《老伴兒》佘友田 北京師範大學
「這張圖拍攝於杭州,拍攝時正在旅行,遇到這對恩愛的夫婦,臨時起興為他們拍攝了這張充滿幸福的照片,拍攝完畢後到照相館衝膠片進行掃描,並於Photoshop做簡單的色階調整。」
《母愛》黃樂婷 福建師範大學
「這張圖片拍攝於大涼山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午後陽光正好,當我無意走入一戶人家,看到了一位母親在給女兒梳頭,女人認真讀著書的畫面,後面豬媽媽帶著一窩豬寶寶無憂無慮的吃著,似乎在呼應著主人。這個場景,讓我勾起了對於童年,母親給我梳著各式各樣小辮子的回憶,母愛的溫暖滿滿溢於心間,那一瞬間,我毫不猶豫的用相機定格下了這個冬季裡溫暖的瞬間。後期我本著對紀實攝影的尊重,只做了簡單的後期處理。」
《時間分界線》李崧 北京電影學院
「面對始終伴隨人類存在的海,人們不禁會聯想到時間。然而已經流逝的時間及未來無法預測的時間就這樣被一條「時間分界線」——海平線,所分界著」
《水域之戰》陳相宇 武漢理工大學
「該張照片拍攝於我的家鄉——桂林市恭城縣。 瑤族盤王節又叫盤王還願,是瑤族人民紀念其始祖盤王的盛大節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這張照片中瑤族人民在歡騰慶祝,相互潑水,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祈求保佑平安,風調雨順,來年豐收。在歡騰的一瞬間,我用相機記錄下了這充滿激情、力量的一幕。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一旦消失,那麼這個民族就消失了。作為瑤族的後代,堅持用手中的相機記錄本民族的珍貴文化是我的責任,同時我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這些照片能實現它的價值。」
《Back to Rome》張耘逸 倫敦大學學院(UCL)
「該片於攝於巴斯古羅馬浴場。捕捉到身著古羅馬戰甲的引導員與小男孩對話的場景,產生了「時空穿越」的想法,通過ps進行後期製作與色調處理。」
《等候》宋泓睿 華中師範大學
「這幅作品拍攝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我拿著相機到處走走拍拍,在一處古舊的房屋前,我被一位小男孩的目光所吸引。我上前和他和藹的奶奶經過簡單交流之後,得知他的父母一直在外工作,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到了傍晚時分就開始站在門前,靜靜的望著遠方,等候著父母的歸來。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到的是滿滿的期待,我悄悄的按下快門,將這感動的瞬間定格。」
《風起,雲湧》黃文濤 河池學院
「這張圖拍攝於宜州南蛇山山頂的石頭上,運用閃光燈側面打光,後期只壓暗陰影。」
《孩子你慢慢走》王曉雨 山東大學
「於今年五月拍攝於日本神戶市六甲山。六甲山夜景位列日本三大夜景之一,去的時候雖然是白天,但是從山上俯瞰的景色一樣美麗。拿著手機準備拍照的時候,一對父子偶然間闖進了我的鏡頭。孩子可能玩鬧著非要爬上臺階走一段,於是爸爸一把將小男孩抱上臺階,父子倆牽著手慢慢走著。讀過龍應臺《孩子你慢慢走》這本書的我,在那一瞬間立刻想起了這本書的名字,更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哪個孩子小的時候不是這樣在父親的呵護下長大的呢。那麼,將來等到爸爸老去的時候,也別忘了牽著他的手慢慢陪著他走。(後期為VSCO)」
《金秋之路》藍武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孫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這張圖攝於美國密西根州北部US-41號公路靠近Copper Harbor一段。10月中旬,秋意正濃,公路兩旁的楓樹已經染上奪目的金黃色,樹枝在頭頂向路中心蔓延,仿佛是在一道金色的隧道中穿行。前進至一個彎道前,發現彎道盡頭充滿未知,不禁讓我遐想連篇,在這樣的美景下,在彎道的另一頭,又會是怎麼樣的美景在等待著我們?於是我停下車,舉起相機記錄下眼前這一讓我遐想的彎道。這種單純的美景,只需要最簡單的技巧,單張成片,後期僅對色彩和亮度做了輕微餓調整。」
《老青少三代》熊櫓楠 福州大學
「這張圖拍攝於今年七月份的一場婚禮,拍攝時新娘的奶奶到房間來看化完妝的新娘,正時某個親戚的小孩在窗前玩耍,正當這位新娘的奶奶要出門離開的時候,她回頭又看了正在給新郎打電話的新娘,我就在這個時候按下了快門。後期用了黑白的手法修飾了這張照片,使這張照片看起來更意味深長!」
《老人和狗》鄭浩翰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
「這張圖是我今年九月剛來英國的時候拍的,拍攝地是我大學所在的地方,普雷斯頓(Preston). 我當時是跟幾個朋友出門散步,因為一直有隨身帶著相機的習慣,所以拍到了這個畫面。這個老人的背影讓我想起我的爺爺,當時拍完覺得,基督教中所說的,平安喜樂,大概就是這樣吧。」
《流浪鼓手》嶽雨紋 四川傳媒學院
「這張圖拍攝於成都市春熙路街角,一位來自異國他鄉的旅行者,一個背包,一隻鼓,一塊寫著希望完成環遊世界夢想的紙板,在人來人往的街頭放聲歌唱。或許我們缺乏像他一樣環遊四海,浪跡天涯的勇氣,但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是我從這張照片中收穫到的啟示。我們年輕,當勇敢逐夢。後期使用了vscocam裁剪以及調色,突出主體,使用較明快的色調體現積極向。」
《夢之林》宋彥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這張圖拍攝於北京奧森公園,三張包圍曝光進行逆光拍攝。後期主要想表現夢幻的效果,樹幹加了運動模糊,高光部分做了柔光處理。」
《青 童 氣》夏雯雯 成都理工大學
「 青春,只是年輕人的標籤?
童真,要受到年齡的羈絆?
氣焰,無法於花甲中張揚?
他們返老還童,他們的青春從未消退,永駐於心中。
這張圖拍攝於成都理工大學北苑一公園,拍攝中老人們爽朗的笑聲、舉手投足的淘氣,讓歲月的痕跡逐漸消逝,仿佛在鏡頭下的是剛剛放學的學生們,相互打鬧玩耍。此時此刻,青春用它自己證明,年齡不是問題,只要你記得,你珍惜,它永遠在你身邊。後期編輯使用了PhotoShop。」
《時光會走遠》代瑞 四川師範大學
「這張圖拍攝於四川大學,拍攝時剛剛好有一大束陽光越過房頂,透過樹梢打在草地上,拍攝前我就發現了這根樹枝,但是一時間也想不到該怎麼運用,靈感來源是當我看到這束逆光慢慢流逝,隨著太陽西沉,光位達到理想的高度時拍攝,後期簡單的提亮了人物膚色壓暗了背景環境的影調。」
《天使的淚》沈煜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
「這張作品拍攝於今年十月份泉州的一處公園。當時正好有園林工人在澆水,陽光透過夾雜水珠的樹葉,很美,美的令人窒息。於是我從多個角度以及多種快門與光圈的組合,想表達自己所見到的畫面,最終得到這張夢幻般的照片。在後期方面,只進行了色溫以及曝光的簡單調整,其他均無改動。」
《心隨風動》陳奕瀚 浙江傳媒學院
「照片拍攝於今年高考完後暑假,具體時間2015年8月25日下午,和好友從浙江到西北旅遊,在途徑西寧海拔3000米時,看到一處群眾自發搭建的寺廟,這是一種與我們南方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那風中飄動的經幡純潔得令人想跪拜下去,源自一種發自內心激蕩,於是我讓隨行的女生順著風向蹲立,使畫面充滿動感,人物仿佛就是經幡的一部分。這一刻,我們不再僅僅是一個旅客,還是這佛教文化的朝聖者。心隨風動,用心去聆聽這片高原大地上流傳千年的文明。在後期上使用lightroom進行高動態HDR處理,令質感更加強烈,畫面更加靈動富有韻味。」
《依杉傍水》劉乙 南京師範大學
「這張圖片拍攝於南京六合區止馬嶺,拍攝時光線正好在我的正前方,透過池杉很夢幻。拍攝前我曾去過一次止馬嶺,是下午,當時就覺得正逆光會產生非常棒的效果,於是就早起去拍了。後期用了ps調整了色溫,使整個調子更加溫暖。」
《戰火雛蜂》孔天翔 華南理工大學
「這張作品拍攝於我家樓頂的一個角落,拍攝時將手辦放置於臺面,底座用水泥塊掩蓋,將相機用腳架固定好,使用長時曝光,通過煙花模擬出一種戰火紛飛的畫面。人物的正面給以LED補以暖光,側面輪廓光則用閃光燈打出偏冷的光,增強人物立體感。拍攝靈感就是來源於這個人物手辦,雛蜂是這幾年我最喜的一部國產漫畫,最近它被做成了動畫,不僅打入了漫畫強國的日本,還出了這個主角「雛蜂」的人物手辦,我也是毫不猶豫的支持了國產。當我拿到它的時候我就開始構思怎樣去拍出這樣一個畫面來。由於一次成片比較難,後期我將兩次拍攝的圖片相結合,疊出了現在這一張較為滿意的作品。」
以上20位獲獎者將獲得
榮譽證書
+價值360元的2016年DigitalCamera影像視覺
+價值240元裱框精裝獲獎作品
沒有獲獎的同學也不要氣餒,接下來我們還有兩場展覽,展品除了以上獲獎作品還有很多入圍作品哦,從今年12月底到明年1月底,會在北京和廣州同時展出,展期長達30天~ 兩地加起來60天呢!
咳咳,關注了影賽這麼久~ 同學們也辛苦啦~ 下面到了微信君發福利時間~ 掃碼獲取免費參加頒獎禮和影展分享會資格~ 有神秘禮物我會告訴你嘛~拿走~不謝~
更多秘籍在這裡哦~
95後大學生們都在拍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