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小巷,或側身華堂民居,總能聽到幾句一串時尚的流行歌曲聲腔。其中,有身著時髦色彩的青年男女,有輕歌慢哼解悶去乏的長輩……有趣又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剛過牙牙學語年齡的小傢伙們,也像模像樣地學著大人,唱起了還不屬於他們的成人歌曲。
而這些讓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歌曲,除了旋律的朗朗上口,歌詞也充當著整首歌曲的靈魂。
粵語填詞是很需要考驗文學功力,曾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他寫詩詞的「隔」與「不隔」,「話語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而多用「代字」和「遊詞」便易造成「隔」。放之如今,「隔」即文藝腔、辭藻堆砌,難免令人想到方文山一流,「不隔」則是接地氣。
早前讀《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有多個詞人都有談到這個問題。林夕也毫不避諱,說他年輕時寫的詞意象大多隱晦、含蓄,風格濃麗文藝,後來才明白寫詞要至鄭國江那般,」鹹魚白菜都好好味「,用簡單的詞構造出豐富深厚的況味,方是大境界,也正是王國維所說的第三種境界,亦即參禪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因此他後期寫詞也逐漸偏向更直白淺顯。
可能你並不知道鄭國江是誰,但我敢打賭,你一定在無意中聽到過,甚至能哼哼出這段旋律:為何我心分秒想著過去,為何你一點都不記起,情義已失去恩愛都失去,我卻為何偏偏喜歡你?
沒錯,他就是隱藏在「歌詞的背後的」填詞人:鄭國江。鄭國江曾出版了一本書叫《鄭國江詞畫人生》,他在前言中如實寫到:「我的職業是教師,寫歌詞一直是我的興趣之一。」這句話讓我頓感親切,這位為鄧麗君創作過《漫步人生路》、張國榮《風繼續吹》、梅豔芳《似水流年》、陳百強《偏偏喜歡你》、林子祥《真的漢子》和徐小鳳《風雨同路》等2000首詞作的詞人,竟然是在教學之餘進行創作的。
鄭國江創作的《漫步人生路》,是大陸人心目中非常出名的一首香港歌壇的粵語名曲,雖然是一首歌情歌,但是通篇卻沒有一個情或愛字,可謂巧妙。這首歌的火熱程度到達什麼地步呢?打開音樂平臺看一下鄧麗君個人熱門歌曲的排行榜,這首歌的排名是第一位!打敗了她最著名的國語歌曲諸如《我只在乎你》、《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全中國人盡皆知的歌曲。
這首歌除了為鄧麗君帶來了漂亮的成績和白金唱片銷量之外,也為中島美雪在香港和大陸地區知名度的推廣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這首歌也入選影響香港十大歌曲,與《海闊天空》、《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等歌曲並駕齊驅,體現了文化與精神,對於香港樂壇有著深厚的意義。另外2003年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為了激勵大家抗擊非典的信心,結束時大家齊唱這首歌,士氣振奮。
莫怪恃才傲物的黃霑對鄭國江都敬佩不已,直說了不起的成就,並說只有鄭國江的作品,生命力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