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歡:
「你也不小了,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吧」
她是現實版的「楚喬」,連喝水都被黑…從龍套到當紅花旦,她用10年反轉人生!
最近好多妹紙都被《楚喬傳》中的「燕洵世子」圈粉了。在戲裡竇驍一言不合就要跟林更新搶趙麗穎,但是奈何趙麗穎只喜歡林更新,兩個人兩情相悅沒少虐竇驍,但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一部戲裡,只有男主角是女主角的,而男二號都是觀眾的,一般的電視劇男二號都比男一號受歡迎。
雖然這句話的真理性有待考證,但是在這部劇裡竇驍的人氣反正是不輸林更新,在林更新還沒有登上微博熱搜之前,竇驍就憑藉著一口好牙登上了微博熱搜。
因為林更新在劇裡的形象是高冷男神,所以一大半的時間他都是面無表情的,而竇驍就不一樣了,基本上他只要一出場就會露出那一口大白牙,因為笑得開,所以他的笑容被人贊為「括弧笑」,和表情包有的一拼。
再加上他一雙漂亮的丹鳳眼,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淪為了他的小粉絲,大家都知道竇驍和周冬雨是拍攝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同期出道的,現在周冬雨都已經拿到了影后獎項。
而竇驍卻從男一號降到了男配角的地位,難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但是有的時候評價一個演員的好壞,並不是通過他的作品數量來判斷的,更多的還是要看質量,而竇驍絕對是一個好演員。
《楚喬傳》竇驍飾演的燕洵圈了不少粉,燕洵這個角色意氣風發、風流倜儻完全符合人設,難怪有那麼多人喜歡燕洵這個角色呢!起初我們認為只有宇文懷一個壞人,但是第一集就出現的壞人,往往不是最壞的那一個。
大家在片花的時候,就會知道燕洵世子後期就是一個黑花的人設,給人一種很想看下去的欲望。
燕洵在刑臺上看著父親、哥哥姐姐的項上人頭,心寒不已。燕北家一心為國鞠功盡粹徵戰沙場建功無數卻落得了這個下場。當所有人以為燕洵也將枉死的時候,其母親前來救他,一命抵一命撞死刑場。而事後燕洵被告知他將於二十歲授冠禮時接替燕北王的王位,在此之前將繼續留在帝都,受皇室照料。
當年飄飄一身颯爽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鐵甲在身,一身戾氣。瞬間黑化。
當年看著星兒喝著酒的那邪魅的眼睛,已經不復存在,而現在只有陰鷙的眼神。,面對當年看做是親妹妹的元淳公主的苦苦哀求,也是居高臨下,冷眼旁觀。
第一次認識竇驍是在《山楂出之戀》,竇驍的演技真的不是蓋得,這樣的一個角色翻轉,被他演繹得遊刃有餘。
大多數人只聽說過謀女郎,而不知道還有謀男郎這種稱謂。原因很簡單又很奇怪:作為新人參演張藝謀電影的演員中,女演員總是會紅透半邊天,而男演員則是不溫不火,甚至折騰了幾年後無奈退出娛樂圈。竇驍是一個例外。
2010年作為北電錶演系的大二學生被張藝謀選中出演《山楂樹之戀》一炮而紅,如此高的起點卻讓竇驍的境地一時很尷尬。他擁有偶像小生的顏值,卻無法和他們走一樣的路線,被賦予的角色不是知青就是文青——《秋之白華》中的瞿秋白、《危險關係》中的戴文舟、《狼圖騰》中的楊克。
但所幸其自帶的運動屬性也讓他找到了另一條路線。2011年《賽車傳奇》中的天才賽車手、2014年《城市遊戲》中的極限運動愛好者、2015年《破風》中的自行車運動員都證明了其運動細胞的強大,甚至還因此參與了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節目《全員加速中》。
連續很久沒有遇上好的電影劇本之後,竇驍偶然接到了電視劇《海上牧雲記》的劇本並被牧如寒江這個角色吸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17年開始,竇驍有四部電視劇正在熱播(《楚喬傳》、《佳期如夢之海上繁花》)或即將上線(《海上牧雲記》、《時間都知道》)。當然,老本行電影也沒有放下,他主演的《六人晚餐》正在熱映,日前有記者就此對竇驍進行了專訪。
吹玻璃的場景像《人鬼情未了》
《六人晚餐》改編自魯迅文學獎得主魯敏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的雲南重工業基地,兩個單親家庭、六個主人公之間的愛恨別離的故事。而竇驍在片中的角色是一個吹玻璃的手藝工人,與張鈞甯扮演的女主角演繹了一段萬分糾葛的愛情故事。
對於玻璃廠工這個職業,竇驍表示「很新鮮」,也「很浪漫」。「其實當時給我腦子中第一產生的印象,好像就是《人鬼情未了》。他們兩個這樣子抱在一起,去做一個陶藝。在昏暗的燈光中,兩個人不斷感受著對方的那樣的一個感覺。」
但是與《人鬼情未了》中女主角被男主角擁在懷中不一樣,這部戲裡是張鈞甯對竇驍來了個背後環抱式。頗為憐香惜玉的竇驍則表示怕燙到(玻璃高溫有1000多度)張鈞甯,就沒敢轉過身去。反倒用火鉗捏了支「玻璃玫瑰」送給了張鈞甯,讓場面一度浪漫到不行。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這一個動作劇本裡本來是沒有,他也沒有提前計劃。「我其實是個比較少想法的人,不會去規劃很多事情,如果有一些什麼點,都是非常即興的」。
靜靜地看老戲骨飆戲,演技get
「火紅玫瑰」這場戲發生在後半段,而前期張鈞甯扮演的曉藍並不主動,反倒是竇驍扮演的丁成功攻勢猛烈。兩人第一次知道對方身份是在一次家庭晚餐上,竇驍表示「在那樣的一個的環境下啊,我其實跟父親是有這個隔閡的。但是呢,餐桌對面又坐了一個我比較心儀的女生,所以丁成功身上的那種雅痞勁就容易上來。」於是,丁成功以「搶菜」和「猛盯」兩大招強迫曉藍跟其進行眼神交流。
沒有用任何言語,竇驍說「這場戲就已經完完全全地把丁成功和曉蘭的性格體現在眼神裡。」這場戲中細膩的表演少不了老戲骨鄔君梅和「達康書記」吳剛的功勞,竇驍表示兩位老師雖沒有刻意地教自己表演技巧,但是卻依靠其深厚的演戲功力無形中帶動了整體的氣場和細微的氛圍,才讓晚餐那場戲開展得十分順利。
而不僅如此,竇驍還表示吳剛老師的演技已經爐火純青到自己總被牽著走。分不清他是不是在演戲。比如說吳剛老師所扮演的父親後期患上阿茲海默症,跟兒子丁成功的對話中一下子答非所問一下子又變得正常,竇驍則整個人都「懵」了,心裡想「你是在演戲嗎?」。直到反應過來,他才感覺「我被耍了,我被耍大了」。對於老戲骨的表演效果,竇驍用了一個「潤物細無聲」來形容。其實那場戲中竇驍也表現頗佳,用想要掩蓋震驚卻忍不住掉下眼淚的面部表情將「不再是一個有任何人去依靠去依賴的男孩」形象表達得真摯動人。
騎馬射箭十大全能甚至還會陶藝,最愛登山
除了時刻觀察老戲骨們的表演汲取經驗,竇驍還為了符合戲中丁成功作為工人健碩的形象,每天健身。「天天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然後平板撐。都是晚上,健身健到大半夜,狂吃雞蛋。雞蛋、雞蛋、雞蛋。」前文說到他「做事很少規劃」,健身也是如此,比如「在門梁上掛兩個環就開始引體向上」、「練到力竭就完」。
由於劇組還原90年代的鋼廠需要在郊區取景,出於安全考慮,「天生愛跑步」的張鈞甯也不敢在漆黑的夜晚去戶外跑步。於是她也跟著竇驍一起健身,可見兩人私底下真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
竇驍天生攜帶的運動基因可不只體現於「在哪兒都能練起來」,而是「什麼項目都能練」。當記者問到竇驍平時喜歡什麼運動時,他不但數了一大串,還都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很少嘗試的項目——「登山、射箭、騎行、騎馬...陶藝。」
他甚至還有每年登一座雪山的願望。去年爬完了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今年他又想挑戰歐洲最高峰。至於說起為什麼這麼喜歡登山,竇驍更是滔滔不絕,化身「人生導師」——「登山讓人產生一種對自然的敬畏感」。「你把自己心中所有覺得很困擾的事情,在你心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過不去坎的事情,當你回歸自然面前的時候、當你面對生死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那一切都不是事。」這番回答讓記者不禁想像,這位少年爬山的時候是吃了多大的苦。
「不當演員我可能會是個髮型師」
愛運動的人心中總懷熱血,這也非常符合《六人晚餐》的電影宗旨「無熱血,不青春」。而竇驍透露,自己年少時幹過最熱血的事是在加拿大的時候長達四天的跨省騎行,累了就在路邊搭個帳篷過夜。最後騎到海邊抓了一桶小螃蟹,感覺沒用又放了。真可謂「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竇驍對待自己的職業也是如此。聽到竇驍說自己本來打算做個「髮型師」的時候,在場的圍觀群眾都笑出了聲。但竇驍卻一臉嚴肅:「因為我以前做的就是髮型師,在溫哥華當時做的就是髮型師,然後才去考的電影學院。」據悉,竇驍回國前在加拿大做髮型師的收入大概時薪是10-18加幣,並不屬於高薪職業,可見在竇驍的職業選擇中還是興趣為上。
也是因為對於表演的興趣,他才在2008年回國考入北電。聽說為了湊齊念書的高額學費,竇驍曾經一度打三份工,朝九晚六是髮型師,晚上在夜店做舞美音效到十一點,然後又去餐廳做雜務。不得不說這位少年的人生經歷真是異常豐富。
藝考時監考老師被甩巴掌,自己嚇到「失憶」
而被問到考北電時的經歷,竇驍的反應居然是「那好笑的事情就多了」。他首先是吐槽藝考時的科目——比如旁腿、邊腿自己聽都沒聽過,更別說是做了,下腰完都是撐著老腰出的考場。有一場考試監考老師讓學生們自由發揮,爭取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同學居然大步流星走到老師面前當場甩了老師一個巴掌。
當時所有人都震驚了。竇驍雖然被嚇到「失憶」,卻也稀裡糊塗通過了考試。至於那位做出驚人舉動的同學,竇驍感嘆「之後他就走出了考場,再也沒回來過。」
為了演好燕洵世子跟路邊野貓「互瞪」
其實考入北電時竇驍已經20歲,在學生中算是年長。雖然有著「即興」的性格,實則內心定位非常明確。再加上首個角色就是張藝謀鏡頭下的男主,竇驍這幾年來一直都對劇本的要求非常高,接戲的原則是寧缺毋濫。而與電視劇的緣分,也起於這段拍戲少的空檔期。
與其說看重電視劇的品質,竇驍其實更注重對角色的好感。演《海上牧雲記》是因為喜歡牧如寒江的硬朗和游離,而《楚喬傳》的燕洵則更是以兩極性性格吸引了自己。竇驍偏愛前後性格反差大的人物,表示「更希望去挑戰,更希望去揣摩、去演繹」。
《楚喬傳》中的燕洵世子前期是個無憂無慮的「富二代」(竇驍自己的用詞),後期因為背負著家仇國恨滿腹怨念地走上了爭權奪利的道路。竇驍不但從「燕洵太子」變成了「煙燻太子」(畫上了邪魅的眼妝),更是為了練就堅忍的眼神,時時刻刻都對著別人一頓猛盯。搞笑的是,竇驍在橫店拍戲時偶然跟一隻小貓有了眼神碰撞,他內心OS「敢瞪我」,立馬十倍火力瞪了回去,直到小貓自覺沒趣不理他了,他覺得自己「瞪贏了」才作罷。
每個演過的角色都是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練眼神練到走火入魔的竇驍,這些年演技提升顯而易見。雖然有著自己的閾值——不是被挑中演文青就是讓演運動型男,但他的神奇之處在於,能給同一類角色帶來不一樣的感覺,甚至同一個角色的前後變化都能體現得微妙又真實。
與其他謀男郎同樣的高起點,竇驍姣好的面容和科班的出身也讓他更具備發展的後勁和潛力。但娛樂圈的年輕藝人這麼多,像他這樣追求高質量作品、定位準確、細心打磨演技的卻不多。採訪過後更是覺得,真正讓竇驍與眾不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個徵服過雪山的男人,懂得如何「在小事上率性、大事上執著」。他可以放下自己,重新擁抱每一個角色。
演戲所需要的化學反應,不僅包括演員的技術勾勒,更包括演員和人物間的共振。很多人都擁有多元的性格,但竇驍的聰明之處在於,懂得如何挖掘性格裡的多元性去賦予每一個角色不同的真實性。他直言「每個角色都是自己性格裡都一部分」。「丁成功他有他的陽剛,我有這樣的一面。燕洵有前期的一種,很像小魚兒那樣的角色,也是我性格中的一面。瞿秋白,很文雅,又是一面。」
登山中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踩實了、踩穩了」,而竇驍演戲生涯每一次嘗試,也爭取讓自己更貼近表演藝術。這是他的執著。而記者所看到的竇驍,則只是一進門就露著一口大白牙揮手說「你好」,隨口都是「Excuse me」「謝謝」的謙遜有禮又活力無限的大男孩。
圖文綜合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