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 通訊員 丁波 王浩):「我們24小時守在橋上,就是要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九江橋工段琵琶湖路橋養修工區工長黨頡明正手握望遠鏡,用眼睛逐段「掃描」著鄱陽湖廣闊的湖面。
為跨江大橋設備進行「診斷把脈」,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是橋梁守護者黨頡明和工友們的日常工作。多年來,無論雨雪風霜,他們都夜以繼日地守護著過往列車的安全。
黨頡明和工友們所守護的九景衢鐵路鄱陽湖特大橋全長5500米,橫跨於鄱陽湖之上,有144個橋孔、十四萬多套高強螺栓。加之大橋處於風口位置,所受風力最大時能達到六七級,被稱為「風口浪尖」上的鐵路橋。
「洪水這麼大,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我們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連日來,江西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鄱陽湖水位持續超警戒線,為了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黨頡明和工友需每天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24小時值守在那裡。
工作靠吼,攔停超限船舶20多艘
「大橋上安裝了自動水位測量儀,可以實時向安全調度中心報告水位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觀察過往船隻,發現超高超限的大型船隻,要立即用喇叭呼停,防止撞上大橋鋼梁。」面對連日來大雨引發的洪水,黨頡明和工友盯守在大橋上,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啟動警報系統。
「封航前,大橋這兒往來各類船隻很多,眼睛都快看花了,目前船隻相對少了些,但是有可能危及到大橋安全的船,一條也不能放過。這些天我們已經攔停了20多艘。」黨頡明說,那些又寬又高的大型船隻最容易給大橋造成傷害,尤其是挖砂輪和吊機船,船上的呆架、腕臂及掛鈎高度超限,很容易撞傷大橋鋼梁。
攔停船舶需要使用大功率喇叭向船隻喊話,受持續暴雨和使用過頻影響,導致喇叭日前出現了一次故障,黨頡明和工友冒雨進行了換修作業,確保喊話喇叭24小時全天候不「失聲」。
風雨無阻,在「空中搖籃」排除故障
除了要防止大船撞上大橋,黨頡明和工友還要定時穿過290米的箱梁到鋼梁下,觀察大橋螺栓有沒有斷裂,橋墩有沒有被船隻擦傷,發現故障或隱患都需要及時排除。
據了解,鄱陽湖特大橋每月都要進行一兩次全面巡查,黨頡明所在的工區主要負責九景衢鐵路鄱陽湖大橋和K288+550-K335+383區段雙線所有橋梁、涵洞、隧道、路基,以及路外安防、路外環境的檢查養護,最忙的時候就是春檢、秋檢和汛期防洪時期。
入汛後,為了確保橋梁設備狀態良好,需要對大橋進行加密檢查。黨頡明帶領工友對橋上全部的螺栓檢查一遍,少則兩三天,多則七八天,每天要作業12個小時左右。
鄱陽湖的潮溼氣候和列車經過時的震動都會造成螺栓鬆動,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要更換八九十套。上橋作業,大橋的箱梁是黨頡明和工友進行檢修的必經之路,這裡漆黑一片,走過8個這樣的箱梁,才能到達懸空19米的檢查梯。只要湖面上的風力稍微大一些,懸空在湖面上的檢查梯,就會被吹得不停搖晃,猶如「空中搖籃」。
鄱陽湖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突然到來的風雨,會給高空檢修作業帶來更大的難度。
與黨頡明一起守橋的工友鄭慧敏說,檢修大橋發現的故障和隱患,他們能夠修復的就直接修復了,如果碰上兩個人修復不了的,就需要從工區抽調人手來搶修,確保故障能夠及時排除。
「我覺得作為一名鐵路職工責任很大,只有我們工作認真負責,把鐵路設備守住了,不出現問題,列車就能正常運行,這樣大家的出行才不受影響。」黨頡明告訴記者。
堅守「孤島」,主食是守橋「三件寶」
連日來,通往大橋的陸路交通已被洪水阻斷,守護大橋的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一個「孤島」,島上也僅有守橋人而已。鄱陽湖特大橋日間需要行車,一般只能在凌晨2點到4點之間,待高鐵停運後,鐵路檢修人員才能上線路作業。
「我們兩個人,吃住都在這裡。」夜半時分,與黨頡明輪班的工友鄭慧敏沿著鋼軌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帶去每天必需的給養。他們笑著說,守橋有「三件寶」—— 火腿腸、泡麵加麵包,一件都不能少。
因為還沒有成家,黨頡明一直住在工區,正常情況下每年回一次陝西渭南老家。「入汛以來,工區24小時有人值守,我這幾個月一直在工區,天氣好一些的話,安排家近一點的職工回去,我基本上一直在工區值班。」黨頡明說。
守橋是連軸轉的,活動區域就是大橋和看守房兩點一線。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檢修工作必須夜以繼日,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總有人回不了家。
「我們在這裡值守,大橋安全,我就安心。」黨頡明說,「希望汛期儘快過去,可以讓工區的職工們休整一下,我要給自己放兩天假,好好地睡一覺。」
駐守大橋,做好大橋安全的守護者
「這裡下一個月的雨,比我老家渭南下一年的水都多。」黨頡明,這個出生在黃土高原的陝西漢子,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與大江大湖如此貼近。
2015年從學校畢業後,黨頡明來到九江,選擇到鐵路上工作,他參加工作5年多,養護大橋快4年了。黨頡明所在的工區目前有24人,其中像他一樣的90後青年職工12人,佔了一半。
多年來,只要線路出現峰值或發現設備隱患,黨頡明所在班組就必須立即安排整治。日常設備養修工作通常在凌晨進行,冬季,橋上風大空氣溼冷,站在明橋面上江風會從褲腿倒灌進來,為了讓身體暖和,保證在有限時間點內完成工作,有的人就用繩子把褲腿紮起來,防止風從褲腿裡鑽進來。
經過多年的磨鍊,黨頡明漸漸克服了恐高症,也熟悉了大橋每一處設備情況,能夠準確地找出大橋的病害進行整治。「現在上鄱陽湖大橋檢查作業再也不怕了,間歇的時候還能欣賞美麗的鄱陽湖風景呢。」
目前,鄱陽湖水位比之前下降了幾十釐米,但水位還是很高,仍然處於危險期,後續設備檢查任務還很重。「能夠在今年汛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保障高鐵運行安全,覺得很自豪,在抗洪救災工作中,也貢獻了自己的一點力量。」黨頡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