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頡明:鄱陽湖上守橋人

2020-12-20 中國文明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 通訊員 丁波 王浩):「我們24小時守在橋上,就是要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九江橋工段琵琶湖路橋養修工區工長黨頡明正手握望遠鏡,用眼睛逐段「掃描」著鄱陽湖廣闊的湖面。

  為跨江大橋設備進行「診斷把脈」,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是橋梁守護者黨頡明和工友們的日常工作。多年來,無論雨雪風霜,他們都夜以繼日地守護著過往列車的安全。

 

 

  黨頡明和工友們所守護的九景衢鐵路鄱陽湖特大橋全長5500米,橫跨於鄱陽湖之上,有144個橋孔、十四萬多套高強螺栓。加之大橋處於風口位置,所受風力最大時能達到六七級,被稱為「風口浪尖」上的鐵路橋。

  「洪水這麼大,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我們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連日來,江西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鄱陽湖水位持續超警戒線,為了確保大橋和列車安全,黨頡明和工友需每天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24小時值守在那裡。

  工作靠吼,攔停超限船舶20多艘 

  「大橋上安裝了自動水位測量儀,可以實時向安全調度中心報告水位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觀察過往船隻,發現超高超限的大型船隻,要立即用喇叭呼停,防止撞上大橋鋼梁。」面對連日來大雨引發的洪水,黨頡明和工友盯守在大橋上,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啟動警報系統。

 

 

  「封航前,大橋這兒往來各類船隻很多,眼睛都快看花了,目前船隻相對少了些,但是有可能危及到大橋安全的船,一條也不能放過。這些天我們已經攔停了20多艘。」黨頡明說,那些又寬又高的大型船隻最容易給大橋造成傷害,尤其是挖砂輪和吊機船,船上的呆架、腕臂及掛鈎高度超限,很容易撞傷大橋鋼梁。

  攔停船舶需要使用大功率喇叭向船隻喊話,受持續暴雨和使用過頻影響,導致喇叭日前出現了一次故障,黨頡明和工友冒雨進行了換修作業,確保喊話喇叭24小時全天候不「失聲」。

 

  風雨無阻,在「空中搖籃」排除故障 

  除了要防止大船撞上大橋,黨頡明和工友還要定時穿過290米的箱梁到鋼梁下,觀察大橋螺栓有沒有斷裂,橋墩有沒有被船隻擦傷,發現故障或隱患都需要及時排除。

  據了解,鄱陽湖特大橋每月都要進行一兩次全面巡查,黨頡明所在的工區主要負責九景衢鐵路鄱陽湖大橋和K288+550-K335+383區段雙線所有橋梁、涵洞、隧道、路基,以及路外安防、路外環境的檢查養護,最忙的時候就是春檢、秋檢和汛期防洪時期。

  入汛後,為了確保橋梁設備狀態良好,需要對大橋進行加密檢查。黨頡明帶領工友對橋上全部的螺栓檢查一遍,少則兩三天,多則七八天,每天要作業12個小時左右。

 

 

  鄱陽湖的潮溼氣候和列車經過時的震動都會造成螺栓鬆動,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要更換八九十套。上橋作業,大橋的箱梁是黨頡明和工友進行檢修的必經之路,這裡漆黑一片,走過8個這樣的箱梁,才能到達懸空19米的檢查梯。只要湖面上的風力稍微大一些,懸空在湖面上的檢查梯,就會被吹得不停搖晃,猶如「空中搖籃」。

  鄱陽湖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突然到來的風雨,會給高空檢修作業帶來更大的難度。

  與黨頡明一起守橋的工友鄭慧敏說,檢修大橋發現的故障和隱患,他們能夠修復的就直接修復了,如果碰上兩個人修復不了的,就需要從工區抽調人手來搶修,確保故障能夠及時排除。

  「我覺得作為一名鐵路職工責任很大,只有我們工作認真負責,把鐵路設備守住了,不出現問題,列車就能正常運行,這樣大家的出行才不受影響。」黨頡明告訴記者。

 

 

  堅守「孤島」,主食是守橋「三件寶」 

  連日來,通往大橋的陸路交通已被洪水阻斷,守護大橋的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一個「孤島」,島上也僅有守橋人而已。鄱陽湖特大橋日間需要行車,一般只能在凌晨2點到4點之間,待高鐵停運後,鐵路檢修人員才能上線路作業。

  「我們兩個人,吃住都在這裡。」夜半時分,與黨頡明輪班的工友鄭慧敏沿著鋼軌步行近4公裡前往看守點,帶去每天必需的給養。他們笑著說,守橋有「三件寶」—— 火腿腸、泡麵加麵包,一件都不能少。

 

 

  因為還沒有成家,黨頡明一直住在工區,正常情況下每年回一次陝西渭南老家。「入汛以來,工區24小時有人值守,我這幾個月一直在工區,天氣好一些的話,安排家近一點的職工回去,我基本上一直在工區值班。」黨頡明說。

  守橋是連軸轉的,活動區域就是大橋和看守房兩點一線。每天有近百趟列車要在大橋上通過,檢修工作必須夜以繼日,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總有人回不了家。

  「我們在這裡值守,大橋安全,我就安心。」黨頡明說,「希望汛期儘快過去,可以讓工區的職工們休整一下,我要給自己放兩天假,好好地睡一覺。」

 

  駐守大橋,做好大橋安全的守護者 

  「這裡下一個月的雨,比我老家渭南下一年的水都多。」黨頡明,這個出生在黃土高原的陝西漢子,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與大江大湖如此貼近。

  2015年從學校畢業後,黨頡明來到九江,選擇到鐵路上工作,他參加工作5年多,養護大橋快4年了。黨頡明所在的工區目前有24人,其中像他一樣的90後青年職工12人,佔了一半。

  多年來,只要線路出現峰值或發現設備隱患,黨頡明所在班組就必須立即安排整治。日常設備養修工作通常在凌晨進行,冬季,橋上風大空氣溼冷,站在明橋面上江風會從褲腿倒灌進來,為了讓身體暖和,保證在有限時間點內完成工作,有的人就用繩子把褲腿紮起來,防止風從褲腿裡鑽進來。

 

 

  經過多年的磨鍊,黨頡明漸漸克服了恐高症,也熟悉了大橋每一處設備情況,能夠準確地找出大橋的病害進行整治。「現在上鄱陽湖大橋檢查作業再也不怕了,間歇的時候還能欣賞美麗的鄱陽湖風景呢。」

  目前,鄱陽湖水位比之前下降了幾十釐米,但水位還是很高,仍然處於危險期,後續設備檢查任務還很重。「能夠在今年汛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保障高鐵運行安全,覺得很自豪,在抗洪救災工作中,也貢獻了自己的一點力量。」黨頡明說。

相關焦點

  • 從「禹貢彭蠡」到鄱陽湖的演變
    元末明初,鄱陽湖已擴張為水波浩瀚的大湖。《明史(上)卷一本紀第一太祖一》記述的朱元璋、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的史況:「友諒兵號六十萬,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裡。旌旗戈盾,望之如山……」,可見當時的鄱陽湖,能容納百萬大軍鏖戰,可讓數十米高的「巨舟」,其水深湖闊可想而知。 明、清以來,鄱陽湖水域的擴張趨勢並未終止。
  •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7月11日,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
    2020-07-13 11:37:51來源:FX168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7月11日,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高達22.74米,漫過1998年洪水位13cm,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江西全省防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
  • 泊舟大孤山 尋鄱陽湖美麗傳說
    枯水期鄱陽湖大孤山景色風水期鄱陽湖大孤山景色夕陽下鄱陽湖大孤山景色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00多平方公裡,容積達300億立方米。鄱陽湖浩瀚的景色,確實獨具特點。遊湖最勝處,是大孤山水域。在九江的湖口縣江邊碼頭乘坐遊船便可到達鄱陽湖中的大孤山。大孤山,六朝時稱「獨石」,因其一頭高一頭低,形狀似鞋,又稱鞋山。據《水經》記載,夏禹治水時,曾在此山上刻石記功。世傳唐代宰相魏徵曾隱居於此,在此建有大姑廟。秦始皇也曾到此遊覽。
  • 鄱陽湖觀鳥記
    往年看鄱陽湖的候鳥都是去吳城。
  • 中國的百慕達,鄱陽湖魔鬼三角區成因探秘
    鄱陽湖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漲,水面迅速擴大,煙波浩渺;但到了秋末、初春枯水期間,湖灘草洲溼地生態系統得以發育,仍然溼潤的土壤為野草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在星子縣沙湖山鄱陽湖溼地生態保護區,出現了一片近8萬畝的大草原,碧綠的草原一望無際,草原上,牛羊成群,襯託出鄱陽湖大草原的風情。
  • 江西省鄱陽湖抗洪救災一線見聞
    築千米長堤護百姓安全  ——江西省鄱陽湖抗洪救災一線見聞    ■本報特約記者 郭維虎 通訊員 餘思達  7月12日零時,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最高水位。
  • 譚其驤:為何鄱陽湖的隱患千年未解,反而愈演愈烈?
    明清之際,鄱陽湖形成了湖汊交錯的局面,伴隨著時令性來水變化,鄱陽湖的湖體面積長期搖擺不定。兩千年來,鄱陽湖從無到有,從小變大,經歷了人類與江水之間的長期互動。彭蠡古澤因泥沙沉積而衰亡,這是導致鄱陽湖形成的重要原因;鄱陽湖周邊的泥沙沉積與人類活動,也是其調蓄洪水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鄱陽湖兩千年的變遷既是氣候變化的歷史,也是人類活動的歷史。未來,鄱陽湖還將繼續面臨自南向北萎縮的過程。
  • 清理鄱陽湖廢棄網具 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鄱陽縣針對湖區廢棄網具對越冬候鳥帶來的安全隱患,組織人員開展冬季「清網」行動,保護鄱陽湖越冬候鳥棲息安全目前鄱陽湖進入枯水期,同時也是冬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一些被湖區漁民廢棄的地籠、漁網等網具也露出了水面,散落在鄱陽湖溼地,候鳥在鄱陽湖溼地覓食、嬉戲時會誤入地籠或被漁網纏繞,從而帶來一定的危害。
  • 湖口:「護鳥清網」呵護鄱陽湖
    1月6日,湖口縣林業局聯合森林公安、鄱陽湖保護區湖口監測站及縣「愛鳥護溼」志願者協會,共計30餘人在鄱陽湖南北港外湖溼地區開展以清理岸邊漁網、蝦籠及塑料垃圾等為主的呵護鄱陽湖「護鳥清網」志願服務活動,旨在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呼喚全社會以實際行動守護鄱陽湖越冬候鳥安全。
  • AIRLOOK子公司埃洛克防務參與鄱陽湖分洪測繪
    (原標題:AIRLOOK子公司埃洛克防務參與鄱陽湖分洪測繪)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你覺得有多大?猜測一下
    由於長江進入下遊前的最後一個大「蓄水池」,鄱陽湖水位不斷上升,湖區面積也隨之擴大,從而引發了流域性的洪災。這個時候,看新聞的朋友,應該都注意到這條消息了!我有一個朋友,老家就在長江九江段,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他,分享他的照片和視頻,說實在的,真的很震撼!不料,今年江西北部的水,竟然這麼大。
  • 樂平舉行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
    10月18日,2020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第四站在樂平怪石林景區舉行。江西省體育局副局長張祖平代表省組委會授旗並為獲獎選手頒獎。景德鎮市副市長張良華宣布比賽開始。樂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翔致歡迎辭。江西省體育局宣教法規處處長鍾進華,景德鎮市體育局黨組書記何明旺,大賽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江西省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紅斌等出席,樂平市副市長韓偉主持開幕式。
  • 【鄱陽湖大閘蟹】金秋送禮,蟹券傳情,我在雲俠蝦客等你!
    我們蝦客每年推薦的是鄱陽湖大閘蟹。鄱陽湖大閘蟹是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的特產。鄱陽湖螃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為顯著特點,以其大、肥、鮮、甜而聞名於世。「鄱陽湖大閘蟹」 歷史悠久,極負盛名。在第九屆螃蟹節中, 「鄱陽湖大閘蟹」質壓群蟹,榮獲第一名。大文豪蘇東坡有這樣的詩句,「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 鄱陽湖裡波濤現,善巧普渡佛性顯
    今天講講法界執法的事情,就當小故事聽,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秋凌子接受到三個詞彙:鄱陽湖、歐洲、薩滿。按照以往經驗,秋凌子出品必非凡品,那就接手處理吧。升起執法堂,請來託塔李天王、四大天王,因為,是鄱陽湖水域,順道把祖龍請來助力,鄱陽湖在北緯三十度區域,這個維度是靈異事件常發區域,四大文明古國也都橫穿北緯三十度。
  • 江西省副省長、鄱陽湖省級湖長胡強開展巡湖督導和調研
    本站訊 近日,江西省副省長、鄱陽湖省級湖長胡強深入鄱陽湖,開展巡湖督導和調研。  贛撫尾閭地區是江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大南昌都市圈的核心區域所在。贛江撫河下遊尾閭綜合整治工程將著力解決該地區面臨的水資源水環境水景觀問題。胡強仔細聽取匯報,詢問了解該工程規劃區域概況、規劃方案內容、實施效果、前期工作進展。
  • 楊鈺瑩鄱陽湖拍攝公益真人秀,因慈善捐助,與九江結下不解之緣
    這期節目將來到江西省九江市,實地體驗九江民俗文化和大美鄱陽湖風貌。節目錄製中的楊鈺瑩作為江西籍明星代表,楊鈺瑩將攜九江籍男模李泊文,一起帶您探訪九江的民俗文化,遊覽鄱陽湖美景楊鈺瑩、李泊文在鄱陽湖楊鈺瑩雖然是南昌人,但她與九江的緣分其實很早很深
  • 鄱陽湖等你來看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它僅次於青海湖,它坐落於江西省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她是是天上降臨的「仙女」,漂落人間,把贛、撫、信、饒、修攬於懷中,西接廬山,北望黃山,東含遠處的三清山,南靠龍虎山。
  • 鄱陽湖來了一隻「黑面天使」 系去冬今春以來首次發現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譚紅報導:記者從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 3月30日下午,鄱陽湖保護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於當地磯山湖清晰監測並拍攝到黑臉琵鷺1隻,這是都昌保護監測站自去冬今春以來首次在轄區發現該物種身影。
  • 鄱陽湖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 萬鳥齊飛的場景隨處可見
    隨著鄱陽湖水位的逐步消退,飛抵湖區越冬的候鳥逐漸增多,萬鳥齊飛的壯觀場景隨處可見。近日,記者隨縣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前往鄱陽湖朱袍山、三山等水域開展巡護活動。因今年鄱陽湖水位回落較慢,致使越冬候鳥來馬影湖越冬推遲一個多月。
  • 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168名賽車手江西遂川競速
    10月11日,2020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第二站比賽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開賽。 劉力鑫 攝中新網吉安10月12日電(劉力鑫)10月11日,2020環鄱陽湖自行車精英賽第二站比賽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開賽,共有168名選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