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中都少不了一個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黃磊的女兒黃多多13歲參加鋼琴比賽獲得5個一等獎;田亮的女兒森碟更是標槍、跑步、滑板樣樣全能,網球水平甚至得到澳洲傳奇巨星休伊特讚許。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的培養必然有金錢的加持,但對於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家長來說,如何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呢?Cody Block可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Cody Block是由一家瑞士公司QUBS推出的一款益智玩具。這款積木玩具,受到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啟發,旨在不損害兒童的自由與快樂的前提下,激發他們的潛在能力,實現教育的目的。
Cody Block無屏幕,不需要網絡,具有RFID(無線電頻率識別)技術,是適合三到九歲兒童的益智玩具,能夠在遊戲中潛移默化的幫助兒童開發邏輯思維和提升創造力。
首先,Cody Block這款遊戲包括1個木製小車,16個建築塊和1本《城市指南》。
其中的木製小車被稱為Cody。當它的頂部和基座通過磁鐵吸附到一起的時候,Cody小車就會自動向前沿直線行駛,僅在面向建築塊時才改變方向或停止。
Cody Block中的16個建築塊也由木頭製成,不同的是這些木塊上標記了特殊的指令,包括向左轉、向右轉、U形轉、重複、錄音、播放、停止等。當Cody小車開到某個建築物前時,就會自動按照該建築物的標記執行指令。
至於《城市指南》則是一本故事書,用來幫助兒童練習使用這款玩具。《城市指南》中描繪了由建築物構建的繁忙城市,小朋友們需要與小車Cody一起冒險,穿過一個個街區,找到回家的路。
因此,Cody Block的玩法就是兒童創造性的利用建築塊打造一個個街區,再利用建築塊上的指令,規劃出一條Cody小車回家的路徑。
兒童可以隨心所欲的擺放這些建築塊,建造多少個街區和放置多少輛Cody小車汽車全憑兒童的創造力!一個兒童或多個兒童一起遊戲也都沒有限制。其中玩法無限,樂趣無限。
除了趣味性,Cody Block事實上是通過有形的玩具向兒童潛移默化的介紹了編程的概念。
遊戲中的每個建築塊都能給出一個唯一的定向指令,這些建築快共同創建了一個指令序列(任何算法的基礎)。兒童的任務就是以正確的順序放置建築塊,以此規劃一條正確可行的路徑。
在遊戲過程,Cody Block能夠幫助小孩子了解算法、排序、調試和邏輯。
算法簡單的說來就是定義一系列操作的規則。當孩子們為Cody小車規劃路徑而布置建築塊時,他們實際上是在為計算機提供有關移動方式和位置的規則。
排序就是在算法中執行指令的特定順序。算法中的步驟必須以正確的順序執行,否則算法將無法工作。Cody Block要求兒童將建築塊正確排序,如果一個建築塊放錯了位置,Cody小車將不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
對於大多數兒童來說,這並不是一次就能夠獲得成功的遊戲,其中必將經過多次的試錯過程。Cody Block也將幫助孩子們識別問題並進行糾正。由於積木是有形的,並排列在一個表面上,因此孩子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代碼中的錯誤並進行調試,直至小車能夠順利的到達目的地。
學習編碼背後的思維就是邏輯。Cody Block試圖教會小孩子如何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一系列更易於解決的小問題。擁有這種邏輯思維能力的小孩子將會在日後生活和學習的各個領域受益匪淺。
總的來說,Cody Block就是創建一種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程式語言,讓孩子們可以實際接觸到具體化的編程,遵循蒙特梭利的主張,讓孩子們通過自由的遊戲激發內在的潛能。
他們開發出了能夠嵌入到每個木塊中的特定RFID技術(已獲得專利)。RFID技術使Cody小車能夠準確識別檢測到建築塊內部的指令,有些類似於現在普遍使用的非接觸式支付、門禁感應等技術。
而且開發團隊還貼心提示,Cody Block使用的無線電頻率對於孩子完全安全的。
RFID技術也意味著Cody僅需要電池即可供電(4節AA電池)。它開箱即用,無需藍牙,無需Wifi。孩子們可以在不需要智慧型手機、電腦,甚至任何屏幕的情況下與Cody玩上數個小時。
除了技術方面,Cody Block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性別平等,因此這是一款這對男孩和女孩都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遊戲。甚至它還考慮到了低齡幼童閱讀困難的問題,因此玩具中沒有過多文字信息,即使沒有家長的輔助也可以玩。
在這個數字時代,Cody Block希望培養兒童成為創造者,而不僅僅是新技術的被動用戶。為了讓兒童理解並適應他們所生活的世界,Cody Block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培養邏輯思維,激發兒童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和應變能力。
每個孩子都具有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家長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長,而是在無形中激發兒童潛在的天賦和力量,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他們值得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