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周星馳,很多人會敬仰的稱呼一聲星爺,原因無他,只是因為在一代人的記憶裡,周星馳的電影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個無聊的夜晚。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周星馳的無釐頭搞怪風格,這種承襲於金凱瑞的幽默方式,為星爺貼上了搞笑怪才的人設標籤,可是周星馳不僅僅只會拍無釐頭電影,當他認真起來的時候,一樣可以讓大眾為之傾倒。
《功夫》就是這樣一部傳奇的電影,在西瓜視頻可以免費的觀看,為此我看了不下六遍。對於影片中神奇的上世紀香港江湖,每個觀眾大概各有各的體會和感悟,與其他電影一樣,這部《功夫》一樣寄託了周星馳從小人物身上凝聚光輝感和使命感的理念。
在感動電影的時候,當然不能忽視當年黃聖依的脫塵表現,一襲白裙加上淡淡的餘暉,清純可人的笑容成了無數少年的夢,她不僅是星女郎,更是每一個有著江湖夢少年裡最渴望的青梅竹馬。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裡,黃聖依有各種值得爭議的行為,無論是大眾所譏諷的闊太人設,還是某種高傲的氣質表現,但無法忽視的是,我們喜歡的不是黃聖依,而是那個販賣波板糖的小攤姑娘(波板糖真的不好吃)。
說到了《功夫》,那就不得不聊聊功夫,在整個《功夫》電影的背後,周星馳有兩段不太光彩的故事。
我們對周星馳很熟悉,他出身並不好,吃過很多苦,所以對事業、工作都格外上心,他的要求完美到近乎苛刻,很多人往往受不了周星馳執導的「折磨」。在當時周星馳找來的《功夫》動作指導是洪金寶,也是當時香港炙手可熱的功夫巨星,而且洪金寶脾氣可不太好。
在劇場關於武打動作的要求上周星馳極其嚴格,往往一個動作要重複很多次,這也導致了洪金寶的不滿和憤怒,最後直接撒手走人不管了,這也算是周星馳演藝生涯裡得罪的大佬之一。
另一個就是版權的東西,周星馳在《功夫》裡所涉及的武功名字很多來自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比如「如來神掌」、「蛤蟆功」、「一陽指」等等。於是在《功夫》拍出之後,周星馳專門上門主動奉上侵權費用以示尊敬,這是一種江湖世界的傳遞,也是某種意志的交接,讓人欽佩。
這些幕後的故事在西瓜視頻創作人的作品都有所透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看。
作為一個喜歡周星馳電影的人,很少看到這些星爺的「黑料」,與其說是黑料,不如說是對周星馳某種態度的認可。中國只有一個周星馳,影圈也只有一個星爺,我倒希望西瓜視頻能讓我們看到關於周星馳更多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更近的去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