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藝術節一如既往地展現中法藝術合作的結晶。應邀參加本屆藝術節的法國藝術家們紛紛從中國的現實題材裡汲取靈感。編舞師傑羅姆•貝爾邀請中國的舞蹈愛好者們將《演出必將繼續》重現舞臺。攝影家奧利維埃•羅勒的《大地的眼淚》(西安和北京)是秦始皇兵馬俑影像和古羅馬皇帝雕像之間的對話。攝影家格雷格瓦•果噶諾夫在中國延續他的《父與子》拍攝項目,他將在重慶和北京兩地進行居留創作,並在重慶、武漢、瀋陽、北京四地舉辦系列攝影展覽。話劇導演帕斯卡爾•朗貝爾將在北京、上海兩地帶來其傳奇作品《愛的落幕》的中國改編版。
• 皮格馬利翁樂團獻上藝術節開幕演出:作為法國古典樂壇最具潛力的後起之秀,皮格馬利翁樂團將首次亮相中國舞臺,樂團此前已在歐洲各大知名藝術節(艾克斯、不萊梅、漢堡)上嶄露頭角。青年指揮家拉斐爾•皮雄擔綱指揮,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薩比娜•德維埃耶獻唱,為觀眾獻上莫扎特致敬韋伯姐妹的一系列作品,重現莫扎特滿懷激情追求愛情及音樂的心路歷程。
• 重溫二十世紀法國文化遺產:展覽「林飛龍與法國詩人」(北京、廣州、昆明) ; 中央音樂學院聯袂烏託邦樂團致敬著名作曲家皮埃爾•布萊茲的音樂會(北京);洛林芭蕾舞團重排皮卡比亞、薩蒂、勒內•克萊爾三人創作於1923年的超現實主義作品《鬆弛》(北京);攝影家貝蒂娜•蘭斯和作家塞爾日•布朗利的女性肖像展「上海2002」(北京、重慶)。
• 法國現代藝術作品盛宴:在紅磚當代美術館,(馬塞爾•杜尚獎得主)塔提亞娜•圖薇和(透納獎得主)蘿拉•普羅沃斯特的作品展覽交相輝映;十來支法國流行、搖滾和電音樂隊將跟隨法國奇幻巡演(北京、上海、蘇州、武漢)和夏至音樂日(5、6座城市)登臺;法國電影展映將在7座城市的大銀幕上放映法國票房和藝術評論雙豐收的最新電影作品(如《野馬》);最早對視頻藝術獨具收藏慧眼的收藏家夫婦伊莎貝爾•勒梅特和讓-康拉德•勒梅特的收藏珍品展。
• 多彩的法蘭西青春文化:圖像小說節(北京、昆明、長春)齊聚8到10位法中兩國漫畫繪本作者,讓人們認識到青春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阿維尼翁戲劇節總監奧利維耶•庇執導的格林童話劇《少女,魔鬼和磨坊》(北京、廣州、上海)的巡演。
林飛龍與法國詩人
藝術書籍與版畫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5月7日-31日
古巴畫家林飛龍(1902-1982)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則有著西班牙與非洲血統。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他將法國作為自己的第二祖國,藝術上深受法國的影響。他的畫風融合了西方現代派繪畫以及非洲或加勒比藝術的象徵符號。
他見證了同時期的所有前衛藝術運動:幾何主義、超現實主義畫派以及眼鏡蛇畫派——這些流派通過無意識的圖象來表達對自由的追求、表達潛意識或對奇幻世界的探索……林飛龍直面人類社會的種種問題。正像他的好友艾梅·沙塞爾那樣,林飛龍「將自己的作品化為鬥爭武器,用來描繪他的國家經歷的苦難、黑人事業以及黑人的精神」
缺席者的光亮
塔提亞娜·圖薇
紅磚美術館
5月28日-8月28日
塔提亞娜·圖薇中國首展,將在紅磚美術館展出四件建築裝置藝術作品《關於永恆的750點》、《備好的空間》、《我從此處消失》、《門廳》,以及大尺寸的系列繪畫作品。
藝術家的作品將參觀者置身於另一個時空,在那裡,他們會質疑當前的體系和他們的日常環境。塔提亞娜·圖薇用她的這精美而優雅的作品,帶觀眾踏上一次多重感官體驗的藝術之旅。
儘其所有
蘿拉·普羅沃斯特
紅磚美術館
5月28日 - 8月28日
此次在紅磚美術館的展覽,蘿拉·普羅沃斯特帶來了她最具代表性的「祖父」系列。在這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作品中,普羅沃斯特將自己的家族故事穿插於藝術典故之中,建立起對於藝術史充滿想像力而又相當私人化的視角和聯繫,在真實與虛構,藝術與生活之間自由穿行。
普羅沃斯特以錄像和裝置為主要媒介,這兩者對她而言常常密不可分。她善於在展覽現場搭建浸入式的環境裝置,讓錄像成為裝置的有機組成部分,畫面、聲音、文字和現場環境之間充滿微妙而複雜的相互指涉,營造出令人迷惑同時又引人入勝的展覽現場。
上海2002
貝蒂娜·雷姆斯和
塞爾日·布哈姆利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6月11日-7月10日
2002年,攝影師貝蒂娜·雷姆斯和作家塞爾日·布哈姆利在上海的兩次短期停留期間創作了一部關於上海女人的電視劇。並於之後就這次會面出版了一本名為《上海》的書。十四年後,巴黎歐洲攝影館(MEP)將於2016年1月舉辦貝蒂娜·雷姆斯回顧展。
屆時,六十多幅上海女性人像作品也將首次在上海展出,其中包含了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女性人像:舞者、尼姑、散步者、高中生、街道巡邏者、演員等。從八十年代的《女性的困惑》和《現代情人》等作品起,貝蒂娜·雷姆斯便開始了她的探尋:女性、雙性以及變性之美如何展現,肉體與身份的界限又該如何定奪?
父與子
Père et fils
Father and son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6月11日 - 7月10日
什麼是父親?什麼是兒子?什麼將他們聯繫在了一起?血緣?親情?傳承?遺產?我拍攝的是30歲到80歲的父親們,半裸,站著,與下至幾個月大上至年屆五十的兒子們一起。
他們距離很近,通常是皮膚貼著皮膚。看這些照片時,人們找尋著父與子的相似之處,對比著兩人的輪廓、動作和神態。人們想像著其中的故事並嘗試著穿透關係的秘密。赤裸的身體是一種困擾也是一種啟示。
大地的眼淚
中國和歐洲的古老面孔
奧利維埃·羅勒
東景緣
5月15日 - 8月31日
"您進入一座過去的工廠。裡面空空蕩蕩,眼前只有一個幾米寬的盒子。一個奇怪的聲音,帶著金屬質感,又有點兒像火焰噼啪作響,吸引著你向這個盒子走去。盒子裡頭光線昏暗,一條被水環繞的小徑將您帶到一條板凳前,於是您坐了下來。
眼前出現一些面孔,一些展現面孔的攝影作品,那是兩千年前人的面孔,還有一些泥塑和鑄鐵雕像。您面對著歷史。如果不知道來處,我們怎會知道向何處去? 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和歐洲人的面孔摻雜在一起,和您面面相覷。
安娜·貝爾切和卡嘉·瑪福佐利 兒童藝術工作坊
安娜·貝爾切巡迴展
工作坊
北京法語聯盟金臺路校區
北京法國文化中心
010-65532627
6月4日-7月3日
2016年春季,兒童插畫作家安娜·貝爾切將會到中國五個城市巡迴舉辦少兒藝術工作坊。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和北京法國國際學校,她將和音樂家卡嘉·瑪福佐利合作,舉辦數位音樂及造型藝術工作坊。
另外,上海易元堂博物館和北京法國文化中心將分別於5月1日至5月23日及6月4日至7月3日舉辦其作品《黑色》與《白色》的展覽。
蹤跡
勒梅特夫婦的影像收藏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4月30日-5月21日
藝術家, Artistes, Artists :珍妮佛·阿蘿拉和吉約姆·卡爾扎迪拉,巴拉達,露西·瑪麗亞·貝都亞,尼可西爾·克布拉,塔西塔·丁,梅德·弗成,瑞恩·甘德,貝阿特裡斯·吉布森,多米尼克·岡薩雷斯·福斯特,法比安·吉諾,小金沢健人
劉真辰,史蒂芬·麥昆,克裡斯蒂安·麥克雷,埃爾濃·米克·伯恩,阿拉什·納斯裡,胡昂·奧諾夫裡,漢斯·奧普德貝克,艾麗薩·龐,恩裡克·拉米雷斯,米卡·羅滕伯格,高基·塔納卡,馬克·沃靈格,楊福東
Agora(s)
尼古拉·克勞斯
Nicolas Clauss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5月7日-31日
Agora(s)是一個大型的沉浸式、生成式影音作品,由五個寬度長達四米的顯示屏組成。它匯集了在世界各地十幾個不同地方的公共場所拍攝的250多個時長為三秒的視頻片段。
Agora(s)關注每個人的動態,通過對其動態進行舞蹈化處理,使其動作反反覆覆、打破鏡頭裡的時間關係——每個個體與其周遭的人群形成了微妙的造型關係,帶來一種類似集體舞的感受。
演出必將繼續
The show must goon Jér?me Bel
北京青年劇場
010-66152207
6月11日-12日
舞蹈得名於皇后樂隊的歌曲《演出必將繼續》。編舞傑羅姆·貝爾創作的這部代表作品以過去三十年間的各類流行歌曲為音樂背景,邀請職業舞者與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同臺共舞。傑羅姆將花半個月的時間在北京來為其作品尋找合適的表演人選。
巴黎-紐約-巴黎
國立舞蹈中心-洛林芭蕾舞團
國家大劇院
010-66550000
6月3日-4日
國立舞蹈中心—洛林芭蕾舞團使瑞典芭蕾、摩斯·肯寧漢與諾亞·蘇利耶在同一晚的演出中異想天開似的匯聚一堂,獲得了成功。《巴黎 - 紐約 - 巴黎》是舞蹈穿越時光的旅行,是一個現代性的舉措。
無病呻吟
米歇爾•蒂迪姆
5月6日 - 8日
北京喜劇院
受戲劇導演易立明之邀,米歇爾•蒂迪姆執導的第一部古典作品《無病呻吟》將來華演出。 主角阿爾岡是一個患疑病症的資產家,他渴望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醫生。本劇演員陣容豪華,風格幽默,精準地呈現了莫裡哀原作的精髓。「裝死難道就沒有一星半點兒的危險?」這句臺詞耳熟能詳。當莫裡哀完成這部傳世之作《無病呻吟》的時候,他的人生已經走到盡頭,而他也達到了藝術創作的頂點。「你可以從這部作品找到莫裡哀戲劇藝術達到巔峰的感覺。」 導演米歇爾•蒂迪姆如是說: 「這部戲打動了我們,因為無論是在莫裡哀的時代還是現在,疑病症既是一種精神疾病,也是一部內心上演的戲劇,一種啟示。」
愛的落幕
帕斯卡爾•朗貝爾
Mi Le, 米樂 Song Qing Nan,
宋慶楠
蓬蒿劇場
010-6400 6472, www.penghaotheatre.com
6月7日 - 9日 & 6月12日
帕斯卡爾•朗貝爾與北京蓬蒿劇場合作,執導了他的代表作《愛的落幕》的中國版,一同和原版呈現給觀眾。在舞臺上,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互相交談,並通過兩段獨白展現了他們關係的破裂。這齣劇作誕生於2011年的阿維尼翁戲劇節,它將一出家庭紛爭演繹成殘酷而絕妙的舞臺表演。
少女、魔鬼和磨坊
奧利維耶·庇
中華世紀壇世紀藝術劇院
010-6852 7108
5月12日-14日
格林兄弟耗費數十年時間收集了各種版本的民間故事和北歐傳說。奧利維耶·庇從中取材,生動地向青少年觀眾展示了童話的魔力和戲劇的魅力。《少女、魔鬼和磨坊》改編自《沒有手的姑娘》,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敘事結構。劇中天真的父親與魔鬼達成協定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女兒成為了犧牲品,由於恐懼魔鬼的復仇他將砍斷女兒的雙手作為代價。女孩選擇逃離,並開始了一段充滿危險的旅程,遇見園丁、邂逅王子,伴隨著沉睡和等待。只有歷經考驗才可能找到最終的幸福。這部音樂劇不僅嘗試著回答孩子們關於死亡、惡魔、愛情、戰爭、遺忘、與父母間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也喚起成年人的童年記憶。
愛做夢的西多妮
法國Filomène et
Compagnie 劇團
藝術家沙龍
5月20日, 20 mai, 21st May
故事劇場·成人工作坊
Adult workshops: Story theatre
5月25日-27日, 25-27 mai, 25th-27th May
工作坊展演
5月27日
演出 Spectacle Show
5月21日-22日和5月28日-29日
一個音樂盒子。 光影明暗相交。 一棵樹。西多妮(Sidonie)出現了。 她是誰?她是生活在被自己馴服、塑造並使之豐盈的世界中的「指揮家小姐」。清晨第一縷晨光。在田野裡、在樹叢間,萬物復甦。種芽滋生花朵,花朵孕育果實,蝴蝶破繭而出。「嗡……」蜜蜂和它的夥伴們早就忙不停了。舞臺表演與動畫電影相結合,呈現生命的輪迴。以詩意的畫面將我們帶入四季更迭的時空,感受時間流逝的靜謐, 聆聽對大自然的永恆頌歌。一位戲劇演員,一位影像創作者。 他們的才華碰撞激發出了這一舞臺戲劇。戲劇表演與光影畫面相得益彰,亦虛亦實、亦幻亦真。演出中使用的所有道具都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回收品,它們被重新賦予藝術生命和想像,活靈活現在舞臺上。
格列佛的非凡之旅
Swift !
Skappa ! & associés
天橋藝術中心多功能劇場,
4006353355 www.tartscenter.com
6月1 - 5日
《格列佛的非凡之旅》靈感源自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一段荒誕之旅由此開啟:誇張的概念,自然的滑稽,過大或過小的東西分別遇到的難題.行走在人類在城市中留下的足跡上,就像行走在幻想之中。《格列佛的非凡之旅》將帶領觀眾去發現另一個世界。該戲劇意在回歸故事本身。這些給人以想像空間的故事曾使我們印象深刻,這些由光影效果完成的最原始的戲劇曾令我們愉悅。這是一部一邊演出一邊操作的戲劇,陰影、照片、影像和光效交織其中。
安納託爾的
小平底鍋
Marizibill劇團
朝陽9劇場·非非小劇場,
5月28日- 6月1日
安納託爾身後拴著一個小平底鍋,不管他走到哪兒,小平底鍋總是會卡在什麼地方,害得他根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天,不知怎麼搞的,安納託爾還被自己的小鍋砸到了……這下他可受不了了,乾脆藏起來不想見人。幸運的是,經過幾次幸運的邂逅,安納託爾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學會怎樣轉化自己的缺點,有時缺點也可以很快變成一個優點。安納託爾的小平底鍋充滿了詩意、柔情與幽默。弗蘭切絲卡·泰斯提和安東尼·迪亞茲打造了一個單純又簡潔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木偶的舞步與和諧的音樂交織。通過對故事主題的精妙處理,這部作品所傳遞的信息既具有普世價值又滿懷深情。這是一首令我們學會去接納身邊不同的人與事的頌歌,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深深愛上它。
無聲交流
Renkonti
6月11-12日
北京法語聯盟
《無聲交流》是融合了打擊樂和悠揚的音樂、雜技舞蹈、物品戲劇的舞臺表演。這三種藝術表達形式,三種藝術體驗、三種文化融合,都為了傳達同一主題:情感層面的交流或是通過情感進行的交流。《無聲交流》是有聲的具有觀賞性的短小喜劇,以人的基本情感出發,不藉助於任何言語,在不同情境下相遇、溝通和缺乏溝通而完成的表演。仿效著小酒館或者是馬戲團的氛圍展開故事,每一場都相對獨立,卻擁有自己的故事:一個迷戀月亮的牽線木偶把舞者的身體當作梯子;一個發光的大人操縱著這個人的身體,賦予他生命;在碎布片們的一場大戰過後,一個奇怪的人因為巨大的雙腿而感到不安,於是想學習舞蹈藝術。舞者在慵懶的探戈中引誘著紙剪影。最後以大量的舞蹈和打擊樂的聲音結束劇幕。《無聲交流》旨在探索不通過言語,而是通過音樂、肢體語言和物件劇等藝術形式的融合來進行無聲的交流。
千面莫扎特
皮格馬利翁樂團和女高音歌唱家薩比娜·德維埃耶
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
010-6559 8285, www.fcchbj.com
4月29日
許多動人的樂曲。康斯坦澤,阿洛伊西亞的小妹,1782年,莫扎特娶她為妻。約瑟芬,韋伯家的長女,莫扎特曾專門為她在歌劇《魔笛》中扮演的夜之女王一角譜曲。這場演出再現了莫扎特愛情和音樂雙重激情交織的激宕人生。也向我們展現了十八世紀的音樂會與現今音樂會的截然不同。當時的音樂會持續時間很長,期間會演奏不同的樂章,很少演奏整部作品。在即興演奏的間隙,人們還可以享用點心,並伴以美酒。真是節日般的音樂會!
一位法國指揮家在中國
米凱爾·庫斯託
國家大劇院
5月28日
本次法國指揮家米凱爾·庫斯託的中國巡演將讓他登上至少四個中國城市的舞臺。他將執棒地方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一些法國音樂大師的代表曲目。無論在法國國內還是國外,米凱爾·庫斯託與知名獨奏家(如David Grimal,David Guerrier,Michel和Pascal Moraguès,Bruno和Régis Pasquier,Georges Pludermacher,Cédric Tiberghien等)及大型樂團(羅馬愛樂樂團,荷蘭廣播愛樂樂團,廈門愛樂樂團)的合作已是遊刃有餘,他把向全世界介紹法國音樂遺產當成一項重要使命。此次巡演,除了音樂會之外,米凱爾·庫斯託也將面向地方音樂學院和樂團舉辦大師班。
致敬皮埃爾·布萊茲
米凱爾·庫斯託
北京現代音樂節
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節
en.ccom.edu.cn
5月29日
2004年,六位夢想著發掘與發揚當代曲目的南特音樂家推動促成了烏託邦樂團的誕生。該樂團的宗旨是讓觀眾與作品及其作者更多進行接觸。以核心成員(指揮Michel Bourcier,小提琴與中提琴手 Marie-Violaine Cadoret,鋼琴手Ludovic Frochot,吉他手 Michel Grizard,打擊樂手 Hédy Réjiba以及長笛手 Gilles de Talhouët)為基礎,該樂團從室內樂組合演變成擁有二十多位音樂家的團體。其演奏曲目不拘一格,從皮埃爾·布萊茲和史蒂夫·裡奇,從阿諾德·勳伯格到拉法雷爾·桑杜。烏託邦樂團刻意創造多元性的當代音樂語言。在他們的音樂行為中,向觀眾普及曲目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除了演奏二十世紀經典名曲以外,樂團還邀請二十多位作曲家參與創作,不同背景的觀眾們都可以找到自己所愛。
雷米•帕諾席安
雅各賓國際鋼琴音樂節
北京音樂廳
010-6605 7006, www.bjconcerthall.cn
5月14日
爵士鋼琴家Rémi Panossian是一位充滿搖滾精神的旅行家,從十四歲那年起,他就決意要把一生獻給爵士樂。從1990年開始學習鋼琴的他在三年後一場米歇爾·派卓西安尼的音樂會上發現了爵士樂的魅力。1998年,他進入蒙彼利埃JAM學習和聲、即興創作和爵士歷史。2000年在維也納的OFF爵士樂音樂節上和RégineDétembel同臺演出。在積累了豐富獨奏和樂隊合作經驗後,他於2009年年底與Maxime Delporte(低音提琴)和Frédéric Petitprez (爵士樂鼓)創建了三重奏樂隊。2011年初,三人發行了第一張專輯《Add Fiction》,受到了國際媒體和觀眾的熱烈好評。
桑德羅·德·帕樂瑪
雅各賓國際鋼琴音樂節
北京音樂廳
010-6605 7006, www.bjconcerthall.cn
5月14日
桑德羅·德·帕樂瑪以其對聲音的獨特處理和個人鋼琴演繹的深刻視角,被評為義大利鋼琴界最重要和最具個人風格的演奏者之一。來自那不勒斯的桑德羅·德·帕樂瑪,師從馬西莫·貝圖西和文森佐·維託兩位大師。他年僅十歲就舉辦了首場獨奏音樂會。此後,他又應妮基塔·馬伽洛夫之邀進入了業界聲望頗高的日內瓦公立音樂學院,並在十九歲那年贏得了阿爾弗雷德·卡塞拉國際音樂比賽的一等獎,後來又獲得了約布魯斯·亨格福基金會一等獎。
手風琴大師理查·蓋利亞諾與日內瓦室內樂團音樂會
指揮, 大衛·格雷薩默
國家大劇院
010-6655 0000, www.chncpa.org
6月15日
理查·蓋利亞諾1950年出生於法國坎城,是手風琴大師皮亞佐拉的關門弟子。這位有著義大利血統的法國人,被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手風琴家」。理查·蓋利亞諾四歲起就跟隨父親學習手風琴,少年時從小號手克利福德·布朗的音樂中獲得靈感,使他很快被爵士樂吸引。1973年移居巴黎後,他就投身到爵士音樂的新天地中。1983年,他與「現代探戈之父」皮亞佐拉開啟了長達十年亦師亦友的合作。在此期間,他重拾歐洲民謠的傳統,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表達他內心的探戈。無論在音樂創作還是演奏技巧上,理查·蓋利亞諾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和風格,他使手風琴再度流行,成為世界頂級爵士音樂節和古典音樂廳的寵兒!
法國奇幻巡演
French
Miracle Tour
Thylacine
法國奇幻巡演一直在路上。繼去年令人驚喜的第一屆之後,今年法國奇幻巡演聯合中法的合作夥伴、政府和私人機構以及文化屆人士,繼續秉承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宗旨,踏上徵程。四支備受矚目的法國樂壇新生力量也將來到從未涉足的亞洲,為法國奇幻巡演這一座連接歐亞的文化橋梁增色添彩。今年,除了有充滿活力的法國搖滾樂隊Ko Ko Mo和Fuzeta,我們還能聽到法國電音藝人Thylacine和LesGordon令人起舞的節拍。他們的音樂將帶給亞洲觀眾領略法國音樂的魅力,讓他們所代表的法國文化熠熠生輝。從蘇州迷笛音樂節到上海、武漢的草莓音樂節,再到成都以及北京的影響城市之聲,四支法國樂隊在徵服韓國、越南和印尼的觀眾之前,先為中國粉絲傾情表演!
法國之夜 French Night
Dada音樂酒吧,Dada Bar
4月28日,28 avril, 28th April
這個名字的背後其實藏著一個能量無窮的雷恩年輕製作人。他可以演奏多種樂器,受的是傳統音樂教育。Les Gordon利用合成音效等創造出一種清澈而明亮的電子流行樂氛圍。他別出心裁地將吉他、大提琴、尤克裡裡琴、鍵盤樂和曼陀鈴等樂器以及聲音片段融合,營造出輕盈、使人沉醉的旋律,帶著一抹淡淡的憂傷打動聽眾。他的譜曲充滿了復古- 未來主義的情懷。蕭邦、Aphex Twin,Bonobo、Gold Panda以及Four Tet和Radiohead的音樂都對他的作品產生了影響。
法國之夜·影響城市之聲
French Night·Sound of the City
學校酒吧, School Bar
4月28日,28 avril, 28th April
草莓音樂節, Strawberry Festival
5月2日,2 mai, 2nd May
噴射著音樂毒液的搖滾兩頭蛇。他們把70年代的聲音融入到了現代美學之中。他們的音樂就是一場瘋狂的鼓手K20和主唱/吉他Warren之間的比武。他們帶來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音樂的重生……如果你們需要,也可能是你們的重生。來自南特的Ko Ko Mo將用70年代的純音點燃舞臺,他們既慷慨又充滿默契,他們將為法國奇蹟巡演帶來驚喜。這個吉他加鼓的組合會狠狠搖滾,讓你從頭到腳動起來!
法國之夜·影響城市之聲
French Night·Sound of the City
學校酒吧, School Bar
4月28日,28 avril, 28th April
草莓音樂節, Strawberry Festival
5月2日,2 mai, 2nd May
Fuzeta顯然是年度的驚喜。介於流行與詩意之間,樂隊這樣形容他們的最新專輯:「為懸崖和海浪而作的奏鳴曲,包括拍打靈魂的那些海浪。「FUZETA就像Bon Iver遇到了Thursday的激情,或者像Band Of Horses聽取了Wu Lyf的課程:衝動和夢想,喧鬧和純粹之間的結合。換種說法來講,他們的音樂就像是20或者30多年之前,法國某處一個天堂般的度假勝地所發生的故事,我們都迫不及待得想要去看看。
法國之夜·影響城市之聲
Dada音樂酒吧,Dada Bar
4月28日
當音樂能帶你去遠方……年輕的法國人Thylacine用第一張專輯做到了。年僅23歲的他玩轉各種樂器,於是選擇用電子樂來表達自己。他選擇講述自己在跨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經歷作為開始。一場非同一般的音樂奇遇,將在中國以法國奇幻巡演收官。在幾個樂隊中充當薩克斯手以及學習藝術專業之後,Thylacine在2012年進入了樂迷們的視野。他漸漸得在歐洲的電音市場裡佔據了佼佼者的位置。並且踏上了巡演的道路:成為Vitalic和Stromae演出的嘉賓,參加了眾多的音樂節,其中就有人們所熟悉的在美國奧斯丁舉辦的SXSW音樂節。
Team Ghost
理想音樂節, Lixiang Festival
5月2日
法國噪音電子樂隊TeamGhost首次中國巡演!Team Ghost成立於2009年,由前M83成員之一NicolasFromageau一手組建。樂隊成立不久後就在法國乃至歐洲引起了極大關注。Team Ghost的風格曾受到SonicYouth、Joy Division、Cocteau Twins的影響。 他們的音樂融合了新潮的電子樂節拍以及自賞派吉他噪音,既有著Brain Eno那樣極具氛圍感的電音紋理,又有著如Sonic youth 、My Bloody Valentine音樂中迷人的吉他噪音和層次感。Team Ghost 的將現場音樂的能量與精確細緻的合成器音樂相結合,他們用音樂描繪出巴黎萬象:既寫下舊日的色彩與輝煌,也寫下城市背後的邪惡與貪婪。五月,Team Ghost與你開啟奇妙的黑暗之旅。
巴黎爵士
Paris Combo
北京法語聯盟主辦,
www.beijing.afchine.org
5月27日
發行過五張專輯,在全世界舉辦過兩百多場音樂會,巴黎爵士樂隊在現代音樂的舞臺上佔據了重要的位置。這支融合搖擺樂和電子樂,但有時又難以進行分類的樂隊正攜帶著2014 年 2 月在美國和法國發行的專輯《5》在法國國內外進行巡演。在美國巡演之時,巴黎爵士樂隊在回法國前還拜訪了東歐國家,跑遍 世界 是 該 樂 隊 的 一 個 特 點:從 1997 年發行第一張專輯起,巴黎爵士樂隊就攜帶著每張專輯在世界各大音樂節和享有盛名的舞臺上演唱(其中在奧林匹亞音樂廳演唱過兩次), 舉辦長時間的巡演(1999 年的專輯Living-room,2001年的專輯Attraction,2004年的專輯Motifs)。在專輯《5》中我們可以發現巴黎爵士樂隊與生俱來的傲慢與嘲諷。新專輯的第一首單曲《你隨處可見》是一首感情熾熱的情歌。這一次巴黎爵士樂隊用法式風格的世界音樂來傾聽世界的心跳。
夏爾-巴蒂斯特
Charles-Baptiste
北京法語聯盟主辦
www.beijing.afchine.org
6月21日
一架鋼琴,兩個聲部,一臺電腦和一把貝司,夏爾-巴蒂斯特和蘇利亞用他們獨有的音樂藝術特質和驚人的舞臺表現力,撣去法語歌曲上的塵土。 更有百分百法語世界的DJ Set,帶你重溫France Gall、Stromae、Étienne Daho, Christine & The Queens、Aline……夏爾-巴蒂斯特喜歡過耳不忘的旋律和深入人心的歌詞。法語歌曲黃金時代的經典曲目和英語樂界的金曲一樣讓他著迷,他想當永恆的遊吟詩人。夏爾-巴蒂斯特坐在從兒時便開始把玩的鋼琴前,他想寫的,是人們會在度假路上打開車窗齊聲高唱的歌……
巴蒂斯特·特羅
蒂農和米尼諾·加雷
巴蒂斯特·特羅蒂農-鋼琴
米尼諾·加雷-打擊樂
後山藝術空間
Post Mountain (MOMA)
010-84004774, site.douban.com/192672/
5月11日
巴蒂斯特·特羅蒂農和米尼諾·加雷的相遇來自於2011年在阿根廷舉辦的一場巡迴演出;自那以來二人進行合作已近五年時間。
巴蒂斯特·特羅蒂農是歐洲最傑出的爵士鋼琴家之一,而近期他也開始作為傳統作曲家而大受稱道。無論是作為首席樂手(近期與著名的傑夫·巴拉赫合作三重奏Hit),還是作為伴奏(阿勒多·羅曼諾,斯特法諾·迪·巴蒂斯塔……),或是二重奏(馬克·特納,布拉德·梅勒達奧……)或是進行獨奏——他從出道起便已開始進行獨奏——巴蒂斯特·特羅蒂農的成就受到觀眾與批評家們一致認可。
米尼諾·加雷是一名阿根廷裔音樂家,他定居巴黎已有二十五年。他的演奏稱得上跨界:他既非純粹的鼓手,又不僅僅是打擊樂手。他的才華體現在他能夠將拉丁音樂的節奏感巧妙融入爵士樂當中。在他的爵士樂生涯當中,曾與迪迪·布麗姬沃特與傑克·泰拉松等巨星同臺演出……
蒂埃裡·馬亞爾
三重奏回歸巡演
Thierry
Maillard Trio
Réunion Tour
黃昏黎明俱樂部, DDC
010-6407 8969, site.douban.com
5月1日
蒂埃裡·馬亞爾,是一名學習古典音樂出身卻又不斷推陳出新的作曲家、爵士鋼琴家。他以主創身份錄製了十二張專輯,包括《 巴黎-紐約 》(Verve Emarcy廠牌)。此外他也活躍於表演舞臺之上:除了定期以三人或四人樂隊組合形式參加音樂會演奏,他還和一些室內樂樂隊合作演出。2015年9月他和布拉格愛樂樂團合作推出名為《阿爾文的王國》(Naïve廠牌)專輯。和他合作或同臺演出的音樂人包括 : Nguyên Lê,Didier Malherbe, Minino Garay, Bireli Lagrène, ChrisMinh Doky, Bobby Shew, Michel Portal, BernardLubat, Didier Lockwood, André Ceccarelli...…在Réunion三人組巡演中,蒂埃裡和早年結識的「四手彈指」風格之父、貝司手多米尼克· 蒂 ·皮亞扎以及「布魯斯&超越四人組」的鼓手揚·施密特聯袂演出。
阿爾卡扎的回憶
保羅·萊三人組
江湖酒吧
5月5日
瑞流行歌曲演奏演唱會,向紮根民間的普羅旺斯歌曲致敬,也不乏音樂家的創作的曲目。女歌手伊莎貝爾·索玲將用法語、英語、瑞典語以及西班牙語演繹。2013年,應馬賽La Criée國立劇院的要求,阿爾卡扎的回憶在當年的歐洲文化之都馬賽成立。這一組合在2013年夏天一炮而紅, 2014年5月瑞典巡演也大獲成功。
夏至音樂節
2016年6月17日至21日,夏至音樂日將迎來一波法國搖滾樂壇新起之秀:Nach (Anna Chedid), Success,Marie-Madeleine, Smokey Joe and the Kid,Last Train和中法組合路順風。法蘭西星光將閃亮北京、上海、寧波、武漢、成都、順德和瀋陽!迷幻流行、放克、電音、舞曲、搖滾……今年的夏至音樂日可以滿足各類樂迷的需求!過去幾年在中國,每屆夏至音樂日接待的觀眾超過二十萬。一個動感十足的音樂盛會,向觀眾免費開放,也為新生音樂力量提供了歷練的舞臺。夏至音樂日,同時也是發現新的演出場所的好機會。
77文創園
6月19日
瑪麗-瑪德蓮
Marie-Madeleine
瑪麗-瑪德蓮是崇尚卓越和非理性創作路線的電子流行音樂人。時而甜蜜,時而挑釁,6月17日至19日,她將再次來到中國,在上海、寧波、北京為觀眾帶來幾場美妙又叛逆的演出。最新專輯《沒有抱歉》的推出讓該組合再次印證其才華同時,又為樂壇帶來新的刺激。恰逢樂隊成立五周年而推出的第五張唱片《革命》再走暗黑路線。憑藉賈爾克·維斯那溫柔而冰冷的嗓音,瑪麗-瑪德蓮大有讓中國觀眾周身顫抖的可能。
77文創園
Smokey Joe & The Kid
Smokey Joe &The Kid是來自波爾多的兩位beatmaker的組合。他們鍾愛美國嘻哈,愛貝斯,也愛二十世紀初的旋律節奏。他們將於2016年6月17日到19日之間分別在上海、武漢和北京登臺獻藝,用他們的節奏打動這三座城市。 打擊樂獨奏、以MPC的方式演繹旋律與節奏,完全現場表演。他們將以嘻哈樂的方式演繹美國傳統樂曲。
學校酒吧, School Bar
6月21日, 21 juin, 21st June
Success
在Mister Eleganz的帶領下,四人組合Success用他們融合了電子樂和搖滾風的舞臺魅力打造出自己的傳奇。2016年6月17日至21日他們將在武漢、成都、瀋陽與北京登臺獻技,觀眾們翹首以待。他們的電子搖滾魅力無法抗拒。Success組合匯集了本世紀初的所有電子樂聲響,化身搖滾樂和clubbers的完美融合。該組合在2009年雷恩跨越音樂節上嶄露頭角,如今則橫掃法國與歐洲樂壇,相信他們今後會走向一個輝煌時代。
摩登天空實驗室, Modernsky Lab
6月21日, 21 juin, 21st June
路順風
Bon Voyage
Organisation
路順風,光聽名字就能想像到樂隊獨樹一幟的流行風格。巴黎製作人兼貝司手Adrien Durand聯合不同樂手打造的路順風如同變幻不斷的星座。樂隊將在2016年6月17日至21日期間帶領上海、寧波、瀋陽和北京的觀眾開啟迷離夢幻之旅。他們的新專輯名為《XĪNGYÈ》,名字來源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某縣。參與這張專輯的路順風再次壯大:一位吉他手、一位笛子手和以及包括成都流行歌手李莉娟的加入。新專輯主打宇宙迪斯科曲風,混音效果堪比電影配樂,瀰漫著迪斯科舞廳味道的非洲風情。該專輯的音樂風格仿佛帶你穿越遊走於昨日西方、今日非洲和明日亞洲之間。
第十三屆法國電影展映
4月15日-6月30日
法國電影展映合作影院
法國電影聯盟聯合法國駐華使館,在中國6個城市舉辦第十三屆法國電影展映。不要錯過在中國大銀幕欣賞法國當代佳片的好機會。屆時十二部法國電影長片,將在重慶 、成都、瀋陽、深圳、武漢和西安進行展映。展映中我們將能看到2016年奧斯卡入圍影片、令人驚嘆的《野馬》,影片曾獲2016年四項凱撒獎;令文森特·林頓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的《市場法律》;《女僕日記》中的女僕蕾雅·賽杜;在《昂首挺胸》大放異彩的新人羅德·帕拉多特;獲獎動畫片《艾薇爾與虛構世界》;喜劇片《重返17歲》和《洛洛》;以及劇情片《隨心所欲的五月》和《願你被愛》,懸疑片《無罪可赦》。此外,展映還會放映兩部法國導演阿諾·德斯普裡欽的經典作品,《哨兵》和《現代法國豔情史》。影片豐富的內容和種類都將讓觀眾領略到法國電影的無限活力。
中華世紀壇法語電影展映
中華世紀壇
5月3日-31日
法國月活動期間,中華世紀壇將在其三個放映廳放映十幾部法國電影,包括故事片、紀錄片、動畫片等。這是一次在大銀幕上欣賞法國電影佳作的好機會。喜劇片(《九月懷胎》,《外交風雲》),劇情片(《義大利城堡》,《神駒賈魯普》),紀錄片(《從前有座森林》),動畫片(《米芽米咕人》),知名導演(阿布戴·柯西胥,展映影片《穀子和鯔魚》)……各種類型電影,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
第四屆中法文學論壇
中國現代文學館
5月20-21日, 20-21
第四屆中法文學論壇將迎來十位中法兩國作家在20萬藏書的圍繞中舉辦講座、辯論等活動,對文學人生進行思考。中國現代文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為而文學設立的博物館,在為期兩天的活動時間裡,這裡將成為一個大師薈萃的文學空間:劉震雲(《 一地雞毛》)、李洱(《花腔》)、樹才(《中國當代詩歌文選》)、笛安(《 南方有令秧》 )將與菲利普·克洛代爾(《布羅岱克的報告》)、林雅翎(莫言、閻連科的譯者)、文森特·海因(《雲之東》)和洛朗斯·科塞(《你們不再寫作了嗎?》)對話。文化的交流將能給作家帶來更多的創作靈感,給中法兩國的讀者帶來更多文學之美。菲利普·克洛代爾和洛朗斯·科塞還將去上海。
2016圖像小說節
中央美術學院
6月10 -11日, 10 -11
除了細膩有力的線條,漫畫還需要靈感與思考。許多歐洲與中國的漫畫家都用作品證明,漫畫絕對堪稱第九大藝術。在圖像小說方興未艾的今天,漫畫絕不僅僅是給小孩子看的作品,更是一種大人也可以擁有的讀物。您將跟隨漫畫家的腳步去發現:馮索瓦·史奇頓與貝涅·彼特(《朦朧城市》)、安妮·葛珊吉(《穿迪奧的女孩》)、歐勵行和李昆武(《從小李到老李》)、高佬(《丫丫歷險記》)、聶峻(《櫻花男孩》)、王賀(《傲慢與偏愛》)。
與本尼迪克特 •嘉提艾共度兒童節
5月28-29日
今年的兒童節,法國作家兼插畫家本尼迪克特•嘉提艾將來到中國。她創作了著名的小驢託託。在法國,託託的故事已被改編成動畫片和音樂劇。有三十五本託託的繪本已在中國出版,給中國的小朋友帶來了無限歡樂。嘉提艾此次來華將舉辦講座、故事會、工作坊、籤售會,與其他畫家同臺獻技,並與她的小讀者及家長見面。
所有活動項目介紹請見:
法國文化官網 http://croisements.faguowenhua.com
以及法國文化微信平臺(ID : faguowenhua)
完整版文藝活動請郵件至elvita@qq.com訂閱
[elvita威的生活便籤]微信號:elvit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