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劇《吹落的樹葉》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渣男親爹外遇不斷,間接害死親娘,兒子變性成女兒,攻略親姑父,俘獲親爹,開啟復仇之路。
看著觀眾為魔幻劇情激動到尖叫跳腳,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人不懂泰劇的瘋魔。
抓緊時間上車,別系安全帶,一腳油門帶你領略生猛泰劇的別樣風情。
焊死車門,今天大家一起來為泰劇頭破血流。
提起泰劇,無數人的印象仍停留在《暹羅之戀》、《初戀這件小事》等青春電影層面,男男、男女青澀的初戀單純美好,觸動過無數觀眾的心弦。
這些純愛電影餘韻悠長,一度把泰劇釘在了小清新的鐵柱上。
△《初戀這件小事》裡的小水,正是《吹落的樹葉》中變性後的女主Niya
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小清新時代一去不回,如今的泰劇塗上紅唇,扛著腦洞,擰著小細腰,踩準鼓點走上了一條野路。
2015年,泰劇《不一樣的美男》上線,這部劇沒有女主角,主講9個人妖和3個基佬的校園生活,男人之間組隊互撕,小團夥風生水起,各種明騷暗賤防不勝防,男男之間的愛恨情仇看得人喉頭一腥。
2016年,反映三個gay和一個拉拉日常生活的泰劇《娘娘腔的日記》強勢來襲。
三個男主屬性清晰,倆整容精加一個妖嬈怪,小姐妹間你爭我奪,時常因搶男人撕破臉,各種金句尺度超乎想像,至今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2019年以來,泰劇快馬加鞭,佳作頻出。
《吹落的樹葉》聚焦變性人復仇,女主和親姑父的愛情已然突破人倫界線。
△名場面姑侄玫瑰花之吻
但僅看人倫道德,《吹落的樹葉》在《過界的愛》面前也只能自稱弟弟。
人有多大膽,劇有多大產,四月份播出的《過界的愛》才是真的敢想敢幹。
兒媳婦和老公公扒灰,這種劇情我們只能在小黃文中意淫一二,但《過界的愛》不僅把扒灰搬上螢屏,還極富創新意識,把老公公變成美婆婆。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泰劇編劇的腦洞。
兒子滿心歡喜帶女票回家見家長,沒成想俏兒媳和美婆婆惺惺相惜,天雷勾動地火一起睡了個覺,攜手為兒子的綠帽添了些別樣的風採。
△兒子: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能有姓名
曾經的純愛小清新,如今早已突破人倫界限,泰劇雄赳赳氣昂昂,步子大還不怕扯著蛋,這生猛的底氣從何而來?是在映射社會現實,還是純為收視率孤注一擲?
右腳輕踩剎車,放緩車速,咱們一起走進泰劇背後的秘密。
泰劇如此瘋魔的背後是兩個字:現實。
《娘娘腔的日記》改編自真人真事,原著作者Cha姐以自己和身邊朋友的故事為原型,創作內容均來自現實生活,生動地展示了泰國gay圈的風土人情。
△紅衣是Cha姐
而人倫大戲《過界的愛》也大有來頭,這部劇屬於《Club Friday The Series》系列。
《Club Friday》是泰國Green Wave電臺於2005年創辦的一檔互動談話類節目,聽眾通過電話連線主持人,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基本上算是錢塘老娘舅電臺版。
節目開辦十餘年,積攢了不少聽眾的奇葩經歷,放著落灰簡直是資源浪費。
2012年,Club Friday一拍大腿,決定選取節目中的一些真實故事,改編成系列微電影和迷你電視劇,推出後頗受歡迎,如今已更新至第十季。
所以《過界的愛》同樣是真人真事,眼前的生猛泰劇並不是憑空臆造,而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但新問題隨之而來,泰國的現實又為何如此魔幻?
同屬亞洲國家,泰國憑啥一枝獨秀?
深層次的密碼藏在泰國獨特的性別文化裡。
首先,泰國性別多元化,我們口中的人妖在泰國被稱為Ladyboy。據統計,泰國國內20到45歲的ladyboy約有45萬人。
△和渣渣輝在一起的是泰國著名ladyboy poy
在遊客眼裡,ladyboy更多地是作為旅遊業的附庸而存在,不少人只把ladyboy當成獵奇對象,比女人還美是遊客對ladyboy的唯一印象。
但泰國對這一群體更加包容,每年都會舉行專屬變性人的選美大賽——「蒂芬妮小姐大賽」(Miss Tiffany's Universe) ,不再是作為玩物存在,變性人也有展示自己美麗的專屬舞臺。
△2018年蒂芙尼小姐大賽冠軍Esmond
Ladyboy是泰國性別文化的重要部分,泰國也是離同性伴侶婚姻合法化最近的東南亞國家。
2018年12月25日,泰國內閣初步批准《同性伴侶法》,交由國家立法委進行最終審議,一度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雖然這部《同性伴侶法》雷聲大雨點小,至今仍未能正式通過,但泰國是東南亞對同性戀最包容的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泰國本身的宗教信仰對於性別多元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作為佛教國家,泰國90%以上的民眾信奉小乘佛教。相比普渡眾生的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更注重眾生自渡和精神獨立,對於他人的性別選擇和性取向,不貶低不抵制不幹涉,事不關己去留隨意。
受獨特性別文化的影響,泰劇講一講ladyboy、gay,實在不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事。
比國情更猛的是泰國國王,露臍背心、低腰牛仔褲,大花臂加大花背,抱著狗的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在慕尼黑機場一戰成名,川普自愧弗如系列。
不得不說,泰劇的生猛是有內涵的,不是拿劇情當噱頭,糊弄觀眾的無腦猛,而是真的猛出了層次,猛出了高度。
比如正在熱播的《吹落的樹葉》,這部劇在豆瓣分數高達8.3分,所有被奇葩劇情吸引來的觀眾,都會對變性人群體有全新的認識。
主角小時候有性別認知障礙,喜歡穿裙子,塗口紅,被親爹各種辱罵嫌棄。
現實中,一些性別認知障礙的孩子被家長暴力糾正,從而帶來一生的痛苦,永遠自卑怯懦,見不得光。
劇中主角有個好媽媽,長大後在親媽的鼓勵下勇敢變性,看著是溫暖,但要遭受的痛苦絕對超乎常人想像,變性不是像《葵花寶典》一樣,揮刀自宮皆大歡喜,改變性別要遭受的痛苦,無異於刀山火海走一遭。
△為防止人造器官黏連,手術後的女主還須時常經歷疼痛
女主平採娜的演技也對得起觀眾,改變性別是個人選擇,多痛都得自己生挺過去,得知母親去世,繃帶都無法阻擋她炸裂的表現。平採娜的演技讓不少觀眾對變性群體少了一些惡意,多了幾分理解。
生理上的痛苦會被時間衝淡,但心理上的壓抑卻如影隨形。被誤解非議,被打壓歧視,《吹落的樹葉》在走魔幻劇情的同時,也反映了變性人的艱辛,為普及性別文化做出了貢獻。
當年《不一樣的美男》在b站一度火爆異常,中國觀眾為這部泰劇搖旗吶喊,但在泰國這部劇卻少有人問津,不少泰國人認為該劇演員表演過於誇張,有汙名化ladyboy群體的嫌疑。
牆裡開花牆外香,生猛泰劇在中國俘獲了一批受眾,但觀眾們大多獵奇而來,閱後即忘,無腦、狗血、奇葩仍是泰劇留給觀眾的印象。
只要多帶上一點包容心,你就會透過泰劇生猛的外殼,窺到它內裡獨一無二的柔軟。
人生而平等,任何群體都應該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魔幻泰劇也是現實的映射,獨特的性別文化造就獨特的劇情大綱。
無論如何,泰劇做出的嘗試都是一次有勇氣的開始。
透過一角,我們窺見人性的各色面貌。
但是反觀國內,我們電視劇裡的人物刻畫似乎仍然停滯在保守的天真和蠢鈍之間。
我們想要看到那樣的影視,它描繪的是一些當下的正在發生的事情。而它除了美和善以外。還有最最重要的真實。
點擊畫一道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