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紅樓夢》可謂是一部經典,三十年來經久不衰,至今被大家津津樂道。劇中的演員,塑造的角色,個個深入人心,成為大眾心目中最經典的形象,就像從書卷中走出來的一樣。
當年,王扶林導演大膽啟用新人,不用任何一位當紅明星,採取全國海選的方式,遴選新人演員。
紅樓劇組海選演員的消息一出,全國沸騰了,信件像雪花一樣,紛紛飛向劇組。可惜,絕大部分的信件都不靠譜,信中,有人說自己最適合林黛玉,因為林黛玉有病,我也有病,有人說自己適合寶玉,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和女孩們玩,有人說自己適合寶釵,因為身材比較圓潤……
眾多的來信中,獨獨陳曉旭的來信,引起了劇組的注意。負責收發信件的王貴娥發現了陳曉旭的與眾不同,把陳曉旭的信,交給導演。王扶林看了陳曉旭的照片,發表的小詩和信中對《紅樓夢》的分析,覺得這個女孩子一身詩意,很符合書中的人物。於是,王扶林親自給陳曉旭回信,讓她來劇組面試。
除了陳曉旭,再也找不到適合的自薦人力。既然自薦信中找不到適合的演員,劇組只好出去海選。王扶林導演派出三路人馬,去全國各地選擇適合的演員。
於是,選角導演們懷揣希望,走南闖北,各個城市奔走,遴選演員。陸陸續續的,鄧婕,張莉,沈琳,金莉莉,侯長榮,周月,郭宵珍,楊曉玲……進入劇組。
當年劇組選角並不像現在這樣,進劇組前就定下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演員進組後,要接受劇組組織的兩期紅學培訓,熟讀原著,分析角色,做人物小記,然後挑選角色,做成小品,給導演看。
就像王扶林導演所言,讓演員和角色談戀愛,看看自己和角色是否合適。在這個過程中,導演會慢慢發現演員適合哪個角色,最終定角。
很多演員的角色會有多次改變,比如袁玫,最初是衝著王熙鳳去的,進劇組後成為薛寶釵的扮演者,之後又成為鴛鴦的扮演者,最終飾演了襲人。
有三位被鄧婕改變的演員,個個氣場強大,貌美如花。她們三位最終飾演的角色,都和鄧婕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
讓我們看看是哪三位演員。
第一,沈璐。
沈璐最初和張蕾,陳曉旭,張靜林,胡澤紅,王曉傑一樣,都是林黛玉的扮演者。
對於飾演林黛玉,沈璐還是有信心的,畢竟她出身於書香門第,母親曾經是越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沈璐從小耳濡目染,特別喜歡林黛玉,也有著豐富的表演經驗。
正當沈璐摩拳擦掌,對林黛玉這個角色躍躍欲試時,這一切,被鄧婕打破了。
當時鄧婕準備的是王熙鳳的戲份,劇組很多人並不看好她。她卯足了勁,研讀原著,分析角色,自己練小品,沒人給自己搭戲,就對著圓明園的石頭練戲。
有一次鄧婕要做小品,看到沈璐,就請她幫自己搭一下戲,飾演秋桐,沈璐很仗義,一口答應了。
沒想到,沒有任何包袱和壓力的沈璐,把秋桐演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同。
接著,沈璐又幫鄧婕搭過幾次戲,每次效果都出奇的好,沈璐的「秋桐」深入人心。晚上劇組放回放的時候,大家會歡呼雀躍的喊,「快來看沈璐的秋桐,快來看沈璐的秋桐」。
就這樣,最後連導演組都認為「秋桐非沈璐不可了」。沈璐得知導演讓自己飾演秋桐,大吃一驚,她無法接受從冰清玉潔的「黛玉」淪落到彪悍小氣的「秋桐」,一怒之下,捲起鋪蓋回老家了。
是王扶林導演捨不得她,極力挽留,又是給她寫信,又是託人帶話,沈璐才重新回到劇組,飾演秋桐。雖然心不甘 ,但既然決定飾演秋桐,沈璐就決心把這個角色演好。在她的精心揣摩和演繹下,一個活靈活現的秋桐,讓我們記憶深刻。
第二位,周月。
周月當時是衝著王熙鳳來的。當初劇組去雲南選演員的時候,周月是雲南話劇團的頂梁柱,小小年紀就已經很有名氣,聽說劇組來選小丫環,她根本不屑一顧。
就算是團長向劇組推薦了她,她也懶得去面試。是團長軟硬兼施,好說歹說,她才答應團長給個面子,去賓館面試。
到了賓館,周月大喇喇的往哪裡一坐,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李志新還很納悶,你這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呀?
直到聽李志新說,劇組在選所有的角色,並不單單是選小丫環,周月才稍微有點興趣。李志新給她一段王熙鳳的戲,讓她回去準備。周月回去後,對王熙鳳很感興趣,認真準備了一下,被選入劇組。
進組後,周月和樂韻,鄧婕一起成為王熙鳳的候選人。所有人都認為,王熙鳳會在周月和樂韻之間產生,鄧婕只是個陪襯。畢竟,周月,樂韻都個子很高,身材頎長,膚白貌美,在人群中,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而鄧婕呢?皮膚黑,年紀大,個子矮。
之後,樂韻因為認識了羅烈,一心想去香港,退出了王熙鳳的競選。王扶林捨不得她,讓她演戲份較少的尤三姐,樂韻答應了。可沒等到開機,樂韻走了,尤三姐這個角色,也暫時空缺出來。
樂韻退出了,按理說周月佔很大優勢。可是,周月卻臨場脫逃了。鄧婕卯足了勁要演王熙鳳,就像前面所言,鄧婕幾乎進入一種痴狂狀態,別人準備一場戲,就已經很疲憊了。她不怕辛苦,準備五場,平時除了看劇本,就是練小品,揣摩角色,沒人給她搭戲,她對著石頭也能練。
當周月看鄧婕的小品,鏡頭裡的鄧婕神採飛揚,流光溢彩,特別是她一回頭,眼神中的那份媚,那種狠,那份霸氣,她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就是一張大白臉,根本沒法和鄧婕比,就主動退出了競爭。
不演王熙鳳,周月也不知道自己能演什麼,於是,導演就給她安了一個李紈,畢竟李紈還是金陵十二釵嘛。
之後周月聽說樂韻走了,尤三姐這個角色空缺,就去找導演,要求演尤三姐。於是,就有了這位風流嬌媚,敢愛敢恨的尤三姐了。
第三位,沈琳。
沈琳原本很喜歡妙玉,她的性格特點和妙玉很相似。
當初的鄧婕,剛進劇組,並沒有打算非演王熙鳳,她想演的是平兒,一直準備的也是平兒的戲,雖然她早就聽說導演第一次看到自己錄像的時候,說這個人可以演鳳姐,她還是不太敢奢求。
直到有一天,她正在練平兒的戲,王扶林導演走過來,對她說了一句話,那就是,對自己要有信心,她的心氣才一點點高了起來,開始挑戰王熙鳳的戲,既然挑戰了王熙鳳,她就要努力爭取,再讓她演平兒,她就有點不甘心了。
既然鄧婕飾演了王熙鳳,那麼,沈琳就成為平兒的候選人,之後也成為平兒的扮演者。
正是因為沈琳是平兒的候選人,才有機會和吳曉東相戀。當時吳曉東是賈鏈的候選人,有一場賈鏈和平兒的戲,吳曉東找到沈琳搭戲,喜歡上這個性格文靜的姑娘,最終兩人終成眷屬,當然,這是後話。
因為鄧婕試戲王熙鳳,沈璐,周月,沈琳這三位美的角色,全都改變。沈璐成了秋桐,周月成了尤三姐,而沈琳成了平兒。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三人塑造的形象,都成為經典。有時候,經典的形成,真的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