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三星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並宣稱這款產品將於4月26日率先登陸北美市場。
不過在即將上市之際,這部定價高達1980美元(約合13600元人民幣)卻遭遇「媒體測評翻車」,隨後便進入跳票狀態。
在經歷取消中國發布會、推遲發售、被曝回收所有測試機型後,三星CEO高東進(DJ Koh)近期對媒體坦言,自己在Galaxy Fold「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將它推出,「這是令人尷尬的」。
對於這種「趕鴨子上架」舉措背後的原因,英國《獨立報》分析認為,是三星受到來自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的競爭壓力。
上月底,高東進(左)在一場會議上 圖自三星
上述媒體7月1日報導稱,Galaxy Fold本應是三星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款手機的發明者將其描述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基礎」,聲稱它將「顛覆人們的預期,讓行業走上一條新的道路」。
上月底,三星方面在韓國首爾與幾家媒體舉行了一場會議,解釋了有關Galaxy Fold的問題是如何發生的,並透露了這款手機的現狀。
報導指出,三星在去年11月就對外放出了Galaxy Fold的預告,但自那以後,華為、小米都亮出了自家的摺疊屏手機。近期,華為還取代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世界第二大手機生產商,華為的Mate X更可以說是三星在摺疊屏手機領域中的「最大威脅」。正是來自中企的這種壓力,導致三星在進行足夠的測試之前就匆忙發布了Galaxy Fold。
左為三星Galaxy Fold,右為華為Mate X
「我承認,我在對待這款摺疊屏手機時存在一些偏差,但我們正在補救當中。」 高東進說。
這名CEO還稱,三星「目前正在對2000多臺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測試。我們確定了所有的問題。有些問題我們甚至都沒有想到過,但多虧了我們的測評員,大量的測試仍在進行中。」
當被問及Galaxy Fold最終的發售日期時,高東進拒絕透露更多細節,只是表示「再給我們一點時間」。
對於Galaxy Fold問題的根源,三星全球市場策略主管史蒂芬妮•崔(Stephanie Choi)則不認為是高東進的「不耐心」,而是該公司25年前的一場架構重組。
1993年,三星開始實施新的戰略,其口號之一是「改變一切(change everything)」,正是這句話首次引領該公司進軍新興的手機業務,另一個口號是「做你不能做的(do what you can’t)」。自那以後,三星開始重視新技術和創新,將15%的支出用於研發。
「我們的品牌理念是『做你不能做的』,」 史蒂芬妮•崔說,「不幸的是,這(Galaxy Fold存在的問題)有時也是『做不能完成的事』進程的一部分。」
4月中旬,多家外媒在Galaxy Fold原定的上市日期前拿到測試樣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科技編輯託德•哈斯爾頓(Todd Haselton)在試用兩天後表示,其手上的樣機屏幕已無法正常顯示,「左側屏幕閃個不停,右側屏幕無法使用」。
視頻截圖:屏幕「陣亡」的Galaxy Fold
除了CNBC,The Verge、彭博社等美媒拿到的測試機都遭遇了屏幕「陣亡」。至於可能的原因,有媒體猜測是測試人員撕掉了一層特殊的屏幕保護膜,三星方面也稱這層膜「不能撕」。
就是這層膜 圖自CNBC
隨後,三星取消了原定於4月24日在上海舉行的Galaxy Fold中國發布會,並宣布推遲這款手機的發售。
到了5月底,韓聯社曝料稱,Galaxy Fold跳票可能還要持續一個月,即6月底前還不能發貨。有業內消息人士稱,三星摺疊屏手機產量版的錄像、顯示功能並不穩定,修復所需時間又「很耗時」,需要「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從頭開始修復」。
如今看來,Galaxy Fold已經進入繼續跳票的狀態。
另一方面,據CNBC此前報導,華為發言人上月表示,該公司於2月發布的摺疊屏手機Mate X將推遲至9月上市,售價約為2299歐元(約合17800元人民幣)。
報導稱,Mate X最初定於6月上市,但在三星摺疊屏手機媒體測評出現故障後,Mate X正在進行更多的額外測試。
來源:觀察者網/谷智軒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