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製作皮具的時,將皮料裁切成需要的零件,並且完成皮具組裝前必須處理的側邊修飾後。我們要怎麼樣將皮料與皮料組合起來,是縫合還是黏合?其實不管以何種組合方式,其中都需要使用到膠水。為什麼?怎麼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皮料黏合的小知識,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
很多朋友不明白為啥皮料的縫合還要使用到膠水?這裡使用膠水的目的,主要是將皮料零件稍微黏合,以作為縫合時的暫時固定。而適合皮料黏合的膠水那麼多種類,如何選擇呢?其實膠水的選用並沒有什麼條條框框,一般會依照皮具製作人的喜好、習慣選用膠類,但是更多是根據皮料部位選用最適當的膠劑,所以不同貼合的部位,膠水也需變換使用。
一般在皮具製作中常用的膠水有三大類型,分別是天然橡膠系黏合劑、合成橡膠系黏合劑和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樹脂系黏合劑。橡膠系的膠水黏合性比較強,不管是天然還是合成的,只要兩片皮料貼合,便無法移動,調整位置,也無法撕開,否則會對皮料造成損傷,因此必須因此必須慎重確認位置。另外,天然橡膠系的膠水需待其完全乾燥後再貼合。
而聚醋酸乙烯系膠水,就拿白膠為例。作為最基本黏合皮料膠水,很適合剛剛接觸手工皮具的朋友。因為白膠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當兩片皮料貼合之後,只要白膠還沒幹透前,仍然可以調整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膠黏合需要動作迅速,在其半乾燥前貼合。如果白膠皮料貼合前乾燥,其便會失去粘合力。因此根據白膠的特性,如果在進行大面積的貼合是,我們就需要將皮料黏合部位打溼,以延後白膠乾燥的時間。
另外,不管怎麼樣,膠水都必須塗抹於黏合面的兩面黏合部分。同時膠水不能塗得過厚,這是為了防止,側邊的溢出形成「膠層」,必須塗得薄一些。還有就是,質感平滑皮面層,很難粘上膠水。如果進行皮料貼合,則沒辦法將皮料黏緊。因此在使用膠水黏合皮面層或磨整過的肉麵層,我們還需要使用研磨片等工具刨削貼合範圍的表面,使其起毛。
一般我們在皮料上塗抹膠水,基本是使用上膠片蘸取,由於膠水乾燥後會黏於前端,所以使用後要立刻清理乾淨。塗抹膠水前要先標上貼合記號並磨粗皮面層等,具體步驟如下:
將裁剪並處理好的皮料嘗試組合,確認好皮料間的黏合部分。其次是將對照零件與紙模確認安裝位置並標上記號,在之後塗抹膠水時,需參照此記號。
對於經過床面處理劑處理過的肉麵層,也必須進行磨粗的動作。在距離貼合邊大概3毫米寬的地方,用打磨工具適當地磨粗,以做成黏合面。或者在床面處理劑磨整肉麵層時,就事先預留3毫米寬的邊緣以作為皮料黏合面,如此一來可省去重新製作黏合面的作業。
一般膠水只可塗抹於黏合面上,可以看出邊緣顏色不同的部分,是磨粗後的黏合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打磨工具進行磨粗,需在記號範圍內的皮面層,注意不可越出記號。
最後就得到已磨粗黏合面的狀態。雖然膠水作為皮料之間黏合,從表面看不出什麼太大的區別。但是如果不細緻做好,前期工作,最後會直接影響到皮具的質量的好壞。本次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到這裡,碼字不易,喜歡本文朋友可以,點個讚,加個關,更多有趣好看的文章可以翻閱之前內容!下次將會繼續為大家分享更多簡單有趣的內容,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