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鬥小說的內容猶如一個大觀園,嬉笑怒罵,暗潮洶湧,體現蕪雜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世態炎涼,倘若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也就無法悉心刻畫栩栩如生的人生百態。在秋李子的眼中,那些最陰暗的人性取材於生活、古籍以及法制現場,一旦對人性有所了解,就會得心應手,筆下生風。
「呈現給讀者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是作者的使命。」秋李子的小說中,每一個人物都是合理存在的,不同性格的誕生和發展都是順應劇情發展的。她習慣在寫作前,先找尋人物共性,再將有共性的人物劃分到一塊,然後從共性的人中尋找到之間差異,這樣就把握住了小說的大背景方向。而那些恣意妄為的人物性格,則活躍於字裡行間。
依照秋李子的寫作套路,總習慣先有人物,後有情節,在不同的大事件中充分調動每個人物的不同性格。就像一盤菜,原料有了,只需要經過加工就能盛盤上菜,當然,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還是操作者。她認為:「故事要吸引人,就要在灑狗血的時候注重邏輯,如果想寫不符合正常人邏輯的情節,那就讓不正常性格的人物上場」。
庭院深深處,家長裡短多少會有爭鬥。對此,秋李子對ME微雜誌記者笑言,用古龍的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在宅門內院裡,不公平的家庭更容易滋生爭鬥。所以要讓一個大家庭和睦,首要就是當家人心要平,不能一味地打壓不喜歡的人,搶奪不喜歡人的利益給自己喜歡的人,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滋生爭鬥。
看過秋李子小說的讀者也許都會幻想,若是穿越到古時會是什麼模樣?秋李子道:她大概會努力攢私房錢,看別人鬥來鬥去。這大概就是她的性格使然。
談及愛情與婚姻,秋李子對ME微雜誌記者坦言,最為關鍵就是男人對女人的尊重,感情需要平等交流,而不是誰屈服於誰。這在她的小說中得到了體現——往往側重於男女主心理上的溝通,彼此尊重,而不是因為單方面的封建道德束縛。在她的觀念中,如果男人不尊重自己的妻子,或者只是出於表面上的尊重,那兩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很容易變成主人對待寵物一般,所以她不贊成「判若雲泥」的愛情。
對於個人情感問題,她用「順其自然」四字描述,沒有轟轟烈烈,很少與對方生氣,倘若真的氣不過,就會用寫作的方式來排解。從交談中不難發現,在她的觀念中,夫妻最好的相處模式是彼此尊重、彼此忍讓、彼此適應,有愛的人不存在不能忍、不懂溝通這種情況。
當婆媳關係成為多數家庭存在的問題時,秋李子認為「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是最好的,這樣既不會涼又燙不著。婆婆不將自己當作兒子家庭的主人,而媳婦也不將公婆僅當作親戚相待,保持一種疏遠的親疏最好。相較於婆媳關係,最為關鍵的永遠是在丈夫身上,一個真正的好丈夫,是能夠抵擋婆婆對妻子的一切刁難;反之,一個不好的丈夫,是很容易塑造出惡婆婆的。
在新時代的女性,大多數獨立自主,因為其先決條件是經濟獨立,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有一份養活自己的資金。而相較於古時候的「相夫教子」,秋李子是這麼說的:古代女性只能選擇結婚,而相夫教子是最好的出路,但在允許的範圍內,她還是希望每一位姑娘,都能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一個人,而不是一個依附者。
就算現代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也要在有保障的前提下基於自願,並且做為女性,要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是和父母、丈夫、兒女一樣平等的人,而不是矮化於別人的附屬品。女性選擇做家庭主婦的時候,起碼應有兩個保障:一、家庭的財產要掌握在女性手中;二、要有投資理財的觀念,而不是回家做保姆。
在當代社會的職場上,有不少崗位存在著性別歧視,在秋李子看來性別歧視已根深蒂固,但作為女人來講,只有努力比男人做得更好,才能幫助同樣受歧視的其他女性。再單純從體力上來講,大多數體力不如男性是正常的,對於腦力勞動,更多崗位區分男女就不正常。
她總結下來,女人最重要的就是擁有自信、自尊,這樣才能換來他人的平等對待。採訪落幕時,關於小說的出版計劃,秋李子告訴ME微雜誌記者,已籤約的有《小寡婦與殺豬刀》、《世家婦》、《侯門女》、《丫鬟奮鬥記》這幾本書,當然,讀者也可以前往晉江中文網的秋李子專欄先睹為快。
(特約編輯 陌殤)
與神對話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欣賞微刊全文——
與神對話第34期名家訪談周刊:《「宅鬥」深深深幾許,半卷珠簾一語心——與秋李子共話宅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