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關注我們
湯湯
湯湯播報開始了!
民間用「數九寒天」
形容一年中最冷的時光
小寒在2021年1月6日
大寒在2021年1月20日
寒冷來襲
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
抵抗力較弱
氣溫變化及冷風侵襲
容易導致疾病加重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
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
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
死亡人數比夏天高41%
民間有種說法
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
熬到春天
又能平安過一年
躲開5道危險「關卡」
低溫加重心絞痛、心梗、猝死
室外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
人體收縮壓約升高0.19毫米汞柱
舒張壓約升高0.12毫米汞柱
這樣會增加心臟負荷
冷暖不定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影響心臟血液供應
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溫差誘發腦卒中、腦血栓
冬季毛細血管收縮
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
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
上年紀的人更易誘發腦中風
這和心梗、猝死非常類似
寒冷乾燥引發肺炎、哮喘
寒冷乾燥再加上霧霾多發
很容易導致肺炎、哮喘
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發作
特別是上年紀的人
本身抵抗力較弱
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流感誘發肺炎、心肌炎
冬天是感冒多發季節
體質虛弱成為流感首要攻擊目標
感冒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會加重心肺負擔
心衰患者容易急性加重
誘發急性心梗
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如哮喘、氣管炎的老年人
一場小感冒可能就會引發肺炎
若不及時治療
會同時引起多器官系統連鎖反應
比如呼吸衰竭、心臟功能衰竭
腎功能衰竭、細菌性心內膜炎等
天冷地滑,骨折導致多種併發症
入冬後骨折明顯增多
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
導致原有的疾病加重
並發泌尿系統感染、褥瘡、肺炎
一些骨折患者長期臥床
更易形成深靜脈血栓
血栓會隨血液循環遊走導致肺栓塞
重者可導致骨折病人猝死
做好5點
身體更健康
每天喝好三杯水
每天飲水最好在1500ml左右
其中最好包括這三杯水
睡前半小時喝半杯溫水
能補充睡眠過程中
因出汗、呼吸損失的水分
降低血液粘稠度
喝多影響睡眠
200毫升白開水較理想
起夜喝上一口溫水
腦血栓和心肌梗死
多發於凌晨2點左右
老人最好在床頭放一杯水
每次上完廁所後就補充水分
清晨起床後喝杯溫水
早晨是生理性血壓升高時刻
血小板活性增加
易形成血栓
加之睡了一夜
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
流失不少水分
血液黏稠度增高
常拖地或備個加溼器
溼度越低
流感病毒傳染力越強
加上冬季待在室內的時間多
更易得流感
可利用加溼器提高室內溼度
有助緩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鼻塞和咳嗽
研究表明
溼度為40~60%情況下
空氣中的流感病毒很快會失去活性
病毒數會降低30%
家具、牆壁、把手等
表面的流感病毒也會減少
這裡提醒您
如果用加溼器
最好用過濾水或純淨水
還要注意經常清洗
冬季早晨不去運動、掃雪
寒冷、勞累、清晨
是世界公認的導致猝死「三聯徵」
據臨床統計
每年發生猝死最多的日子
大多在下雪的第二天上午
溫度下降
體表血管收縮
心率加快
心輸出量增加
這樣就導致血壓升高
建議運動最好在
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為宜
老人出門戴好帽子
天氣寒冷
老人外出時戴個帽子和圍脖
薄厚因個人體質而異
人體熱量大部分從頭頸部散發
頸部受寒可引發血管收縮和頸部肌肉痙攣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人
出門時更要注意頭部保暖
天冷也要通通風
每天室內要通風兩次
每次20分鐘左右
尤其是家裡人多
容易導致室內嚴重缺氧
細菌、病毒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