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素問》《靈樞》這兩本書是說什麼的嗎?

2021-03-04 先秦元氣神機

 

      何謂靈樞?

      靈者,神也  ——《風俗通》(〔東漢〕應劭撰)

      樞者,機也。(樞機之發。——《易傳》)

      是故靈樞者,神機也。此神非是有意志之神,而是《易傳》云: 陰陽不測謂之神」。神是陰陽變化莫測之意。

       而機呢?《易傳》云:

       知幾(機)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莊子》亦云:

       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知幾(機)其神乎?」 機何以通神,因為機是陰陽變化的關鍵,機可通神,故名神機。

       神機者,陰陽變化之機也。所以靈樞談的是陰陽變化之機,談的是陰陽變化的關鍵,放在人體中,放在醫學中,就是人體陰陽的變化之機,是人體陰陽變化的關鍵。

       所以《素問》《靈樞》,一個談的的是人體陰陽變化之道、陰陽變化之理,一個談的是在具體層面陰陽變化的關鍵點,那個機。素問談的是體,靈樞談的是用,一體一用正是素問與靈樞,二者乃是一體,同出而異名,正如《道德經》之道與德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一樣。

       所以筆者的著作取名《元氣神機》,正是仿效素問靈樞之意。

       元者,為萬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

       元者,氣也 。——《公羊傳注》。

       元氣,是對人體之本的探求,神機,說的是元氣變化之機。故名《元氣神機》。而這一思想源於先秦,元氣神機法的思想和原理也源於先秦,故名《元氣神機——先秦中醫之道》,以此向經典致敬。

相關焦點

  • 誦讀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十一)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十一)【原文】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 【共享教·史崧本《靈樞(21)寒熱病》】
    【共享教·史崧本《靈樞(21)寒熱病》
  • 《逆水寒》素問流派第二絕技怎麼樣 素問流派第二絕技一覽
    如果有想了解具體樣式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哦。 ... 《逆水寒》在新資料片上線之後也為大家準備了很法,同時各職業的第二絕技也有所更新,素問這次的第二絕技也為這個職業帶來了一定的改變,大家可以前往遊戲中體驗。如果有想了解具體樣式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哦。
  • 醫學經典幸得流傳,如果沒有這兩位「王」,中醫不會如此輝煌
    《黃帝內經》毋庸置疑,一定是中醫最牛叉的經典,但,可惜,戰亂,使得這本書,產生了非常不好的情況——失真!用王冰原話,當年,黃帝內經的素問經,已經只剩下8卷了,有1卷已經在世面見不到了,王冰還說,「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旣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幷吞,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闕。
  • 【共享教·史崧本《靈樞(5)根結》】
    >】關於《靈樞》的傳本目前公開傳授的有兩個版本版本①是:史崧本《靈樞》版本②是:九常本《靈樞》 史崧本《靈樞》是公元1155年根據家藏的九卷本《靈樞》進行整理、校勘、分類、獻出,公布於世的二十四卷81篇的紙質版。 九常本《靈樞》是公元2018年.北京白雲觀.三申道人.
  • 論"兩精相搏謂之神"
    在《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第八》有這樣一段話: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 素問PVP教學之單挑血河實戰打法
    大家好,我是你們最熟悉的《逆水寒》遊戲主播小萌,在《逆水寒》遊戲中素問不僅能救死扶傷,還能進行PVP對戰。今天小萌就分享一篇素問PVP實戰技巧,其內容均為這段時間來的實戰經驗累積,希望大家在遊戲中押鏢見到小萌這兩個字的玩家,手下留情(單P不怕隨意來,就怕群毆死翹翹),放小萌一條生路,謝謝。
  • 一起來讀黃帝內經·靈樞·癰疽第八十一
    本公眾號將長期致力於中醫經典及傳統中醫理念的傳播與普及工作,唯願通過您的關注和分享,以達拋磚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對於經典,任何翻譯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學們只能以譯文作輔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閱讀上,也許讀一遍兩遍不懂,讀十遍乃至百遍定能瞭然於心。切記!
  • 天涯明月刀手遊素問時裝多少錢 素問時裝免費獲取方法一覽[多圖]
    天涯明月刀手遊素問時裝也是剛要上線的一個時裝,非常不錯的,清爽獨特的,此次也是很多玩家都想要領取到的,怎麼獲得,下面就來介紹下天涯明月刀手遊素問時裝價格是多少
  • 幸福真的可以學嗎?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會發光的不一定是金子,其外表也往往具有欺騙性,這門科學以及它向世人許下的華麗承諾,值得我們帶著審慎態度近前一探究竟。幸福是每個人都要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嗎?可能是。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對幸福學家的言論持保留意見。本書並非旨在批判幸福,而是要質疑積極心理學所鼓吹的有關「美好生活」的還原論視角——儘管這種視角已經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