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女士認為她的婚姻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艱辛,因為丈夫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她都覺得看不真切。付女士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了危及婚姻的高度,想必十分介意。究竟兩人是溝通不暢,還是丈夫王先生有意欺瞞?付女士能否找到讓她困惑了十幾年的答案呢?
付女士提出讓她如今決絕離開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王先生的不坦誠和不溝通,這個問題早在兩人結婚之初就開始了。婚後付女士把自己的閨蜜介紹給王先生,當時王先生和這位閨蜜一拍即合,合夥開了一個廣告公司。
一兩年過去了,付女士沒看見公司有收益,倒是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付女士說閨蜜和丈夫合夥無效益,並且還天天黏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要在一起做。王先生解釋,合夥的那個女孩子啥都不懂,所以自己只能把她帶在身邊教她。於是付女士就建議丈夫和閨蜜分開了,可丈夫卻遲遲不說,最後他卻自己私自接業務了。
朋友間誤會本可以說明,拆夥更應該清楚交接,可是因為王先生的優柔寡斷和含糊其辭,讓付女士和合伙人都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在這一場風波過後,王先生正式獨立出來創業,也向付女士承諾類似的問題下不為例。
可沒過多久,付女士卻意外地在家中鞋盒裡再次發現了王先生不願坦誠的秘密。付女士說自己無意之間,在鞋盒裡發現了丈夫朋友給他打的欠條。於是就找到了丈夫,想讓他承認,可是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張隱藏的借條詐出來一段情,那就是丈夫兄弟媳婦的堂妹對她有意思。王先生解釋,對方有情自己無意,沒有發生事情。
一張欠條牽扯出一筆未知的借款,還詐出了一段全然不察的關係。付女士以小見大,斷定王先生在經濟上也好,感情上也罷,都有大問題。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這種欺瞞,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本來不是什麼多大事情,因為王先生的隱瞞最終都拖成了大問題,最終付女士眼中的丈夫無法溝通,撒謊成性,這段沒有信任的婚姻在2015五年走到了盡頭。王先生衝動之下,同意了付女士提出的離婚要求,可是在他內心深處,卻覺得離婚過於草率,因此心中留下了遺憾。
隨後,情緒平和的兩個人都認為應當反思問題,修復感情,所以開始了離婚不離家的生活。可如今的付女士回想起這段時間的相處,卻滿滿都是憤怒。
就在不久前,付女士和王先生通過一次朋友聚會,與那位十幾年來一直失聯的女合伙人再次聚首,把過去的問題一一談開,又恢復了曾經的友好關係。沒曾想王先生的一個舉動,卻讓好不容易修復的關係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付女士說閨蜜每次來都跟自己推銷保險,丈夫都是不在的,可最後丈夫卻瞞著自己去買了保險。王先生解釋,買保險的那個舉動,並非有意去隱瞞,都只是無意之舉。
這時觀察員陳興東拿起了話筒,他認為男方缺乏事前溝通的意識,男方想到的都是自己,卻忽略了如今他和妻子是一體的。調解員胡老師認為,男方的隱瞞也許不是謊言而是習慣。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男女雙方共同承諾,自籤署本協議後三個月為情感修復期,共同努力修復感情。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共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雙方確認情感修復期後,若無法修復,雙方自願友好分手。三個月的感情修復期對於兩人的未來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係著婚姻的去留,也在表示雙方是否有改變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