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拍鳥的原因,我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雙修」佳能的數碼單反系統。後來由於器材升級,我把7D出掉了。隨之一同出掉的還有圖麗124II廣角變焦鏡頭。
這導致我鏡頭群裡一下子缺少了一支可以覆蓋超廣角焦段的鏡頭。雖然我不是嚴格意義的風光黨,而且如今也不接所謂的商業攝影了,但缺少一支超廣角鏡頭就是讓我覺得有些「彆扭」似的……
畢竟有些場合,比如聚會和單位活動等,有超廣角鏡頭在會很舒心的。套用攝影圈裡的另一句「咒語」——「這東西能幹活!」
既然要選一支「能幹活」的超廣角鏡頭,那麼超廣角定焦或大廣角定焦我就不優先考慮了,關於蔡司和適馬的信仰值還是留待以後慢慢充了。由於有了此前圖麗124II的使用經歷,因此我還是更傾向於選在靠近16-35mm這個焦段選擇(關於圖麗124II我以後一定會寫一篇文章的!)。
騰龍15-30mm?這支「燈泡頭」我是不會選擇的。原因很簡單——「燈泡頭」嬌貴且濾鏡系統貴……
佳能17-40mm L?儘管價格低廉但我還是沒有選。原因很簡單——我會聯想起我前任女友……
佳能16-35mm F/2.8II?二手價格居高不下,且光學素質也並不和其價位對等,何必呢?
佳能16-35mm F/2.8III?因為窮,我買不起……
所以啊所以!最終我的選擇就落在了16-35mm f/4L IS USM上了!相對來說,它的「性價比」很高。
儘管我入手16-35mm f/4L IS USM有大半年的時間了,但誠然一句,我對其的使用率相比400mm、50mm、28mm、35mm鏡頭來說還是挺低的……然而即便如此,我依舊認為16-35mm f/4L IS USM還是很值得倚重的,值得推薦的。
1、做工。的確是對得起佳能L級鏡頭的水準(好一句假大空啊!)。而我更看重的是其防水滴防塵結構,以及內變焦和內對焦設計。這可以使我在把它和我的1DX結合後,更不受約束的進行拍攝。
2、抗眩光能力。由於我這幾年用蔡司的鏡頭和望遠鏡受益匪淺,所以抗眩光能力成為我如今在評價一支鏡頭時僅次於做工外,第二關注的內容。
正如上兩張圖所示,拋開UV鏡的影響不提,佳能的鍍膜工藝相對蔡司來說,在抗眩光能力上還是有些差距的。
建議使用16-35mm f/4L IS USM的時候還是要避免大逆光環境的。
3、畸變控制能力。正如很多關於16-35mm f/4L IS USM的評測文章和用戶評價所說的那樣,這支鏡頭的畸變控制還是很理想的。然而你要非拿它跟超廣角定焦鏡頭比畸變控制的話,那就屬於抬槓了。應該指出的是,如今後期軟體日漸發達,其對畸變的校正能力也越來越強,只要鏡頭在前期拍攝時有理想的畸變控制能力,那麼對於我們後期修圖來說絕對是不無裨益的。在這一點上16-35mm f/4L IS USM是絕對值得信賴的。
@16mm
@16mm
@35mm
@35mm
4、防抖。入手之前我一直對一支超廣角變焦鏡頭被賦予防抖能力有所成見——真的有必要嗎?而在入手後,我由衷覺得真的有必要。擁有防抖能力,再配合上佳能在對焦系統上「傳統」優勢,就使得這支鏡頭在用途上有所延展,手持慢門拍攝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1DX;1/3s;f/10;iso400
佳能官網對其防抖能力是這樣描述的——
光學系統搭載了IS影像穩定器,最大可獲得相當於提高約4級快門速度
5、色彩、反差和暗角的表現。16-35mm f/4L IS USM在這些方面變現的中規中矩,反正前期用RAW格式拍攝的話,後期修圖時都可以是無關痛癢的事情。
總之,關於16-35mm f/4L IS USM,我的評價就是——如果你不怕跟別人「撞衫」「撞鏡頭」的話,那就買!買!買!吧!
當然,如果你不是佳能用戶也沒必要就此換門啦~~~
感謝觀賞~~~
作者:何文博
via:何文喵不是器材黨
投稿請發送至xjrumo@qq.com或後臺私信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