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
作為湖南衛視的王牌節目之一
在播出三季、經歷限令風波後
爸爸和孩子們的第四次旅行
能否打破平臺限制
與觀眾的審美疲勞
再創佳績?
不過
看網友們聊得這麼開心
就知道它
幹得漂亮
◤平臺轉變◢
2016年4月份,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通知》(媒體稱為「限娃令」),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導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鑑於限令,2016年10月7日,《爸爸去哪兒4》作為以親子主打的綜藝,不再通過湖南衛視播出,而選擇在芒果TV和優酷聯合獨播,搖身一變成為網綜。在離開衛視平臺,網綜《爸爸4》對嘉賓結構進行調整,宣傳模式融入了更多網際網路元素。
◤素人元素的參與◢
2015年7月「限真令」指出:「要依據節目內容確定參與節目的嘉賓人選,提高普通群眾參與真人秀節目的人數比例。」但就市場來看,純素人模式難以為繼,明星與素人的融合成為發展趨勢。去年《我們相愛吧》中途遭遇停播,被要求加入素人。反之,依託校園環境,將明星置放於大批學生群體中,兼具情懷體驗和教育意義,《我去上學啦》則可視為「明星+素人」真人秀的成功探索。
▲《我去上學啦》
《爸爸去哪兒》作為國內真人秀的領跑者,在2016年播出的《爸爸4》中首次加入「素人」元素。此前,今年6月騰訊視頻首播的《放開我北鼻》,也記錄了素人小孩與明星嘉賓的互動生活,主打「萌娃與小鮮肉」。這次《爸爸4》的星素互動比之以往的其它節目,更顯親密性。在節目的背景下,它要求建立「父子」、「父女」的聯繫。
素人的參與,雖然削弱了前三季的明星效應,但節目中兩位素人萌娃依舊引起了熱議,甚至不亞於明星。「阿拉蕾」作為「爸爸去哪兒4」的下位話題,多次掀起超高熱度,憑自創金句和神曲迅速圈粉,變身人氣王。
◤關注年輕一代父親角色◢
爸爸也能實習?不是親生小孩能有感情?作秀太明顯了?起初素人戰略造成許多非議。但後來觀眾對這些組合的喜愛程度不亞於明星家庭。導演組在選人上打了漂亮的一仗。
如果說「專業奶爸」向觀眾展示了育兒理念的不同、陪伴孩子成長的感慨,那麼「實習奶爸」則更多向我們展示了初為人父的他們適應新身份的努力。他們小心翼翼呵護孩子,卻又笨手笨腳,這難道不是反差萌嗎!
▲李亦航和黃致列
▲嚴稚稜和張倫碩
▲董力和崔雅涵
誰都不是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為人父母,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習奶爸的設定,會讓觀眾去揣摩自己出生時父親的表現,想像未來可能的親子關係。這種另闢蹊徑的感動不亞於專業爸爸帶來的效果,既拓展了節目內涵,又能緩解審美疲勞。儘管造成爭議,此次戰略總體來說是成功的。
◤融合直播模式◢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爸爸去哪兒4》也採用了直播的宣傳方式——每周五晚八點節目上線時,「爸爸互動直播間」通過芒果TV、鬥魚、花椒、一直播等平臺同步直播。網友與爸爸們一起觀看節目,隨時與網友進行交流。
網絡直播以其現場感和參與感,拉近了直播者與網民的距離,迎合了一般網民的需求,平民化和大眾化成為網絡直播的突出特徵。《爸爸4》推出的「爸爸互動直播間」也是這一季採取直播形式的全新嘗試,是主動參與當下熱潮的體現。
需注意的是,節目和直播雖然同步播出,但採取的是雙屏幕形式,從受眾角度來說,不夠便捷。不過,考慮到現今部分人群在硬體配備上,擁有不止單個屏幕,在休閒方式上習慣於「一心二用」,因此,雙屏形式未嘗不可接受。
◤從線上到線下——結合公益傳播◢
20對奶爸和萌娃手牽著手,集體系上特製的圍裙,走向共同的一處。他們所穿的每件圍裙上都有一句話,講述媽媽們平日裡帶孩子的心理,號召「給媽媽放假」。這是優酷為《爸爸去哪兒》定製的參與式行為活動,希望通過這一活動,鼓勵越來越多的中國爸爸加入帶娃的行列,給媽媽放假。
▲「給媽媽放假 」活動紀錄片
《爸爸去哪兒4》網綜×優酷線下公益活動,整合傳播,產生協同效應。旨在配合節目宣傳,同時喚起公眾對親子關係中父母雙方不平衡現象的重視。「給媽媽放假」實質上與《爸爸去哪兒》對「父愛缺失」的關注一脈相承,並且凸顯公益性質和人文關懷。
▲奶爸和萌娃
套用節目中的話,爸爸和孩子們帶給我們的感動還在繼續。作為「三朝元老」,《爸爸去哪兒》第4季在新形勢下,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但通過新的節目形式,對於親情內涵的挖掘,線上線下新相結合的宣傳模式,它依舊有著不俗且亮眼的表現。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了家父家母。好了,我去打個電話給他們。
以上原創
文字丨C&K
圖片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