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是一場零和博弈

2021-03-02 北大清華講座

讓人揪心了好幾天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萬萬沒想到最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一個出乎預料的劇情,忍不住的憤怒和悲痛如江水般席捲而來。僅僅錯過一站,一站而已,就跟公交車司機如此這般死纏亂打,就一站,就一站你們都不能互相忍忍嗎?下一站,過馬路坐回去,不行嗎?一次一次只想問你們,生命在你們心裡有多輕?規則在你們心裡是什麼?走上這樣一個結局,或許就像英格索爾說過的那樣: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

車上載著多少個無辜的家庭,或幸福,或平淡,或有所希望······非讓這樣一個垃圾人拉著這樣一些無辜的生命以此為代價。

什麼是零和博弈?零和博弈又稱零和遊戲,是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結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個社會的利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說: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雙方都想盡一切辦法以實現「損人利己」。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就是一場「零和博弈」,坐過站的人以為跟司機大吵大鬧一番就可以讓自己回到目的地,她從沒想過這樣的做法是以全車人的失去為代價來成全自己一個人的妄想,公交車司機與坐過站的人互毆,也從未想過自己即使如果佔了上風又能怎樣,自己如果忍一站再說又能怎樣?兩人互不相讓,互不理解,用生命來「捍衛」這所謂的尊嚴真是恆河一沙,十五條鮮活的生命在絕望地驚叫聲中永遠的消失,永遠為「零」。

一切的開始,可曾想過人的生命其實只是一場零和博弈?垃圾人視生命如兒戲,總是敢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而旁觀者對垃圾人的不制止,沒想到也是對自我生命的一種忽視,導致自己命喪黃泉,帶給家人的卻只是悲痛和淚水!社會到處有底線,然而無形,碰而不感到痛苦的,算為僥倖,但要是碰了讓你感到痛苦的,那就是血的代價。這個社會不僅僅需要我們自己不要做垃圾人,也要我們去勇敢的制止身邊的垃圾人,因為那些垃圾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禍害我們。這世上,沒有什麼獨善其身!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只掃門前雪,我們要尊重那些出手教訓沒規則、沒底線的人,也要勇敢的去制止那些沒規則、沒底線的人;如果放任他們,總有一天,會蔓延到我們自身、家人,甚至後代身上。

這次的教訓是一種社會底線、文明的反思,也是一種底線和文明的心痛。人們嘆著氣,也憋著一口氣。人活一世,命就一條。把底線規則守緊一點,把命看重一點。英國著名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講過這樣一段話: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

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請我們不輕易去挑戰底線和規則,注意我們的想法、言辭、行為、習慣、性格,因為這一串的連鎖反應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也決定了我們的生命在零和博弈中的存亡。

謹以此紀念和哀悼這十五條鮮活的生命!願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相關焦點

  • 疫情期減免租金是非零和博弈的多贏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資金本不充裕而需要承租場地才能開展經營的廣大個體工商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難,以此導致他們要求減免場地租金的訴求十分強烈。在此語境下,廣東省及時出臺減免場地租金的優惠政策,彰顯了「硬核」措施助力廣大個體工商戶渡過疫情難關的應有擔當。這對助力相關市場主體共克疫情時艱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都具有非零和博弈的多贏積極意義。
  • 陳思誠和大象的零和博弈-虎嗅網
    這是一場明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辯論,然而卻不是特例。 這並非特例「不跟你說了,我去和客戶撕了」。這是做商務的朋友經常說的口頭語。 其實片方和品牌客戶的對撕史和植入行業的存在歷史一樣長,只不過大部分都是線下默默地吵,頂多朋友圈拌兩句嘴。
  • 評美方「涉藏法案」 學者指「零和博弈」不利中美關係健康發展
    評美方「涉藏法案」 學者指「零和博弈」不利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中新社北京1月30日電 (路梅 陳小願 王捷先)就美國眾議院近日通過「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多位中國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對華打「西藏牌」、
  •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
    2020-11-10 18:18:25來源:FX168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新華視點)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三分靠運氣,七分靠博弈——心理博弈桌遊推薦
    博弈論,也叫game theory,或稱對策論,它充滿了數學模型的分析,又洞察了人性和心理,是經濟學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桌面遊戲作為諸多高智商玩家的心水之物,怎麼能少了對博弈論和心理學的模擬與致敬?
  • 博弈論大師——納什
    現代博弈理論由匈牙利大數學家馮·諾伊曼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創立,1944年他與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誌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初步形成。對於非合作、純競爭型博弈,諾伊曼所解決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兩個人下棋、或是打桌球,一個人贏一著則另一個人必輸一著,淨獲利為零。
  •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泛資訊零和博弈,平臺如何良性循環?
    在泛資訊階段,平臺和用戶兩個層面,都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對內容平臺而言:視頻+直播+圖文+動態成為了所有內容平臺的選擇,內容形態僅僅只是平臺的產品組件,平臺會根據自身優勢、特色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從用戶訴求來看:對於資訊消費,用戶的要求變成了信息攝取與內容消費兼具,從單純的kill time變成學習
  • 《聞香識女人》:一場原則與「經驗主義」的博弈
    當遭遇生活的暴擊,人生都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完全看不到的未來,一個人靠什麼完成與自己的和解,和對生命的救贖?又是什麼力量讓你有勇氣和強大的勢力抗爭,即便孤立無援也不願妥協更不曾低頭?所有答案都在《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中。
  • 心理學家說:博弈的結果,其實有3種可能性,早知道早受益
    心理學家說:博弈的結果,其實有3種可能性,早知道早受益1何為博弈?心理學家說,博弈其實就是為爭奪利益而進行的一場遊戲。而遊戲的結局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有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者得-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在博弈中,這種情形被稱為「零和博弈」。
  • 對博弈論的基本研究——鄭烜鑫
    博弈均衡:所謂博弈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參與者都不想改變自己的策略的這樣一種狀態 零和博弈: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雙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的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結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個社會的利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一分。
  • 專家:南海地區國家需秉持超越零和博弈的海洋視野
    【解說】由中國南海研究院、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11月5日在海口舉行,來自28個國家、地區的500名官員、學者及涉海國際組織代表共議多邊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
  • 《幸福終點站》生命是一場博弈,堅持自我到最後的人才能得到尊重
    那麼,今天就以「堅持自我」的角度去解讀《幸福終點站》:生命是一場博弈,堅持自我到最後的人才得到尊重。最後維克託只能每天吃著威化餅乾,睡在廢棄的大廳,在異國他鄉的機場裡空著肚子,默默的學著他們的語言,一點點的努力,一遍遍的思念故鄉,美國的繁榮,先進的設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只是一個一無所有,被人排擠的異鄉人。
  • 「銅娃娃」:每一天都在和生命博弈
    發病後極易引起肝臟功能和腦部損傷。一個孩子患病,就代表著將被病魔終身糾纏,只能靠藥物維持,每一天都是與生命的博弈。 由於病情罕見,在初期容易被誤診,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就難以消除。
  • 兒女助陣父母相親 一場愛情博弈一觸即發!
    兒女助陣父母相親 一場愛情博弈一觸即發! 林文喜 兒子現場助陣父親 巧遇女強人的小棉襖 現場展開了一場愛情博弈大戰
  • 《爆炸新聞》這終究是一場現實和女性權益的長久博弈
    僅從電影內容上來看,感覺和前不久看過的早間新聞很像,應該是改編自同一事件。2016年,自前福克斯新聞總裁羅傑·艾爾斯被爆出醜聞之後,福克斯的醜聞事件就成了好萊塢的常客。很多具有相似題材電視劇和電影被接連拍出來。雖然沒有指明,但是讓人忍不住聯想。爆炸新聞不是第一部拍攝該題材的電影,但的確是第一部明確指出改編自事實事件的電影。
  • 【絲路實踐】放棄零和博弈 合力應對境外投資風險|中國投資
    原創 杜春國 中國投資參考 導 讀境外電力投資必須拋棄「你贏我輸」的零和博弈思維,將各方利益綁定,形成最大合力,共同應對和解決風險問題●經營風險管控必要性●經營風險識別
  • 博弈論雜談:起源
    在納什和馮-諾依曼之前,德國數學家策梅洛與法國數學家波雷爾,以及英國經濟學家埃奇沃思等人的研究,都與博弈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根據著名博弈論學家賓默爾的考證,「均衡」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18世紀,出自與亞當-斯密同時代的大哲學家大衛-休謨。當然了,即便這些人都與博弈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直到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二人零和博弈的極大極小定理,這才被公認是博弈論正式誕生的標誌。
  • 底層與更底層的零和博弈:奉俊昊是如何講述階級故事的?
    半地下與地下室本來並無本質區別,卻用來作為底層和更底層的區隔方式。「因為他們相信,底層階級手裡的資源有限,想要佔為己有,只能進行零和博弈(zero-sumgame)式的階級內鬥。」為了不跌落至最底層,底層家庭之間展開了爭奪——家庭是階級的最小單位,這個體制通過世代相傳得以鞏固;家庭會帶給底層人一種與生俱來的挫折,卻又矛盾地成為他們對抗最底層時的最後堡壘。
  • 紀錄片的作用幾乎為零,但拍攝是創作者的態度 | 十年後再看《博弈》
    面對岌岌可危的土地使用權,梨園村和麻營村的農民使出渾身解數與爭奪者博弈。有面對面的唇槍舌劍,也有不見硝煙的智鬥……紀錄片《博弈》講述5年裡,兩個村莊的故事,在政府和農民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中,折射出當下中國農民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