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茄子聚攝
今天我們分享的內容是:如何用手機拍出風光攝影大片?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玄學的命題,但是,我們還是有技巧去處理的。怎麼用手機,儘可能地把風光攝影的照片拍得好看呢?我們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第一個命題是怎麼判斷構圖是否乾淨。實際上你們上過很多網課,在網課上,肯定會有很多老師教你們,要九宮格、S型、C型、框架式構圖等等,反正各種各樣的東西,在我看來都無所謂的。我個人覺得,這些其實都是一些很無聊的教學方法。九宮格,我們就一定要九宮格嗎?就是在這個場景裡面,你會九宮格嗎,我覺得大部分學生他是不會九宮格的。我們來分享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不要去想那些判斷性的東西。
構圖其實就是寫作文,大家記住,構圖有三個核心點:主體明確;配體乾淨;興趣點吸引人。大家看我這張風雪照片,主體是什麼?是這個房子,他是非常的明確。配體是什麼?我覺得是這片白茫茫的雪,而且雪非常的乾淨。那麼興趣點是什麼呢?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這個不是很重要,有些人的興趣點可能是紅色的房子;有些人可能覺得是這些樁子;又或者是那個狂風暴雪,其實都無所謂。那麼你們去拍照片時,你們可以去看看你們自己的照片,是否滿足這三個要素,仔細看一下主體明不明確,配體幹不乾淨,興趣點吸不吸引人,如果滿足的話,我相信是非常好的一個構圖照片。同時我們可以按照寫作文的方式去闡述構圖。比如這張照片,我們可以這樣寫一句作文:紅色的房子在暴風雪下矗立。那麼非常簡單,看我們這一句話,主體是什麼?紅色的房子,然後在暴風雪下矗立。其實你不用看照片,你可以腦補出來,這張照片裡,有一個紅色的房子在暴風雪下面矗立,它是非常乾淨的。現在我們換一個寫作文的方式,紅色的房子,在暴風雪下矗立,旁邊有兩個藍色的垃圾桶,一個橙色的塑膠袋,還有兩個中國大媽在跳廣場舞。那麼大家再腦補一下這個畫面,你就會覺得元素特別的雜亂。自己在構圖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從裡面拿出來,對著照片讀。我隨便編一句話,人民公園下有兩個大爺在晨練,旁邊有三個垃圾桶,還有一輛法拉利,然後還有三個釣魚的人家,一個藍色的塑膠袋.你腦海裡想著這個畫面,元素特別多,就會很亂。所以大家用手機拍攝的時候,實際上最重要的東西一直在講,那就是提高審美!構圖其實是審美的一個體現,我們怎麼去提高呢?首先我們還是要多看,然後儘可能拍得乾淨。其實你也可以通過寫作文的方式去判斷你的照片到底好不好看,如果說你的作文寫得都非常的乾淨,照片的構圖一定是非常好看的。上面是我隨便拍的一張照片,然後我給大家看一下這個界面,現在手機攝影很多都有三個鏡頭,0.5X、1X、2X,他們分別代表廣角、正常、以及長焦鏡頭。
手機攝影的時候,為什麼要拍得過亮一點?通過我們的後期測試,適當過亮一點的照片,它會比這種纖薄的照片畫質好一些。我們得到這種輕微過亮的照片,更適合後期修圖。所以,輕微過曝的照片會更好。
個人後期修圖我只用vsco修圖。(如下圖)
選擇了濾鏡之後,我就會點上方圖片的位置進入到界面。這個界面我調整了很多東西,曝光、對比度、調節、銳化、清晰度這五個東西,調整起來也是有順序的。
一般我的順序是:1.調整曝光,2.調整色調,3.調整色調分離,4.調整白平衡,5.調整飽和度,6.調整對比度,7.調整銳化,8.再次調整曝光。
具體我們來講一下。第一個曝光非常簡單,就是讓畫面變亮或者變暗,有同學說。我應該讓畫面變亮還是應該讓畫面變暗呢?這個我只能說不知道,需要我們自己去試是亮點好看還是暗點好看。
第二個是對比度,就是讓我們畫面的明暗對比更加的突出,和曝光一樣,我不知道應該往左還是往右,這個東西,需要我們去測試一下,對比度高好看,還是對比度低好看。
第三個是調節,這個是裁剪,這個裁剪沒什麼多大用處,你覺得有必要你就裁一下。
第四個是銳化,第五個是清晰度,這兩個其實有點相似,有什麼區別呢?銳化,它是整體畫面都會銳化,清晰度,它就只是提高我們物體的邊緣細節。我一般喜歡調節清晰度,不喜歡調節銳化。
接下來是飽和度,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使畫面的顏色更加的豐富。色調的話,它分為高光跟陰影。高光就是讓我們高光的細節回來一點兒,陰影就是讓陰影的細節回來一點兒,色調是很重要的一點,我一般會讓高光陰影都回來一點兒,都會適當地拖一下。接下來就是白平衡,白平衡就是畫面偏暖偏冷,這個也是主觀上去調節的,可以自己去試一下。這個白平衡下面還有一個色調可以讓畫面偏楊紅或者綠色,大家試一下就可以。下面一個是膚色,可以調一下,它會讓膚色更正常一些,一般我不調。最後一個是暗角,就是給照片加一個暗角,我一般也不調整。然後第三個頁面是顆粒,就是加噪點,這個我一般不調。褪色就是降低飽和度。然後下一個是色調分離,色調分離裡面點進去之後是這樣的界面。(如下圖)它會有高光色調跟陰影色調,然後還會有各種顏色,你可以加紅、橙、黃、綠、青、紫這六種顏色,你想加什麼顏色,你點什麼顏色就行了。然後中間一個滾軸,是可以更改這個顏色的強度,那麼陰影實際上也是這個邏輯。那麼這個東西應該怎麼加呢?我一般會讓高光加一點點的暖色,陰影加一點點的冷色,就是高光一般會加點橙色,陰影會加點青色。這個不是絕對的,大家可以自己試一下,按照我說的步驟去調節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同學問我,曝光度亮一點好還是暗一點好,還有對比度以及飽和度。說實話,沒有絕對,大家多去試多去調,這個東西它是主觀上的東西,它不是客觀的東西,我沒有辦法告訴你準確數據。很多人的照片後期調節,調了兩個多小時還沒有調好,其實拍一張照片,我們調一分鐘就OK。那麼核心點是什麼呢?是前期,你前期拍得好,後期一分鐘,前期拍得不好,後期沒有辦法。歸根結底手機攝影其實就一個技巧,就是構圖好看,畫面乾淨。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清澈:老師,我想問一下拍的一些照片,後期處理需要用濾鏡嗎?是不是不用太依賴濾鏡?還是說大多數都用濾鏡?
陳西川老師:我個人喜歡用濾鏡,這個和微波爐熱飯vs炒剩菜邏輯是一樣的,微波爐更方便,濾鏡就是微波爐。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光影隨行:請問陳老師,華為有三個鏡頭,分別是廣角,1X和3X,三個鏡頭分別對應不同的傳感器,這個廣角和3X也不能用嗎?為什麼?
陳西川老師:個人不建議使用,畫質很差。至於原因為什麼,就是畫質很差,你可以自己測試下1×廣角、3x畫質,除了1x畫質都很差。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紙鳶:老師,拍靜物的時候燈光要怎麼控制?軟硬光怎麼區分?
陳西川老師:硬光就是直射光源,軟光就是散射,這個問題太全面,不是兩三句話說的清楚的,個人建議拍攝剛硬的物體用硬光,比如手機、桌子,拍攝柔軟的用散射光,比如布藝之類的。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劉強:老師,拍攝風光照片,怎樣選擇最佳機位?
陳西川老師:這個問題我覺得無法回答,沒有最佳機位。同樣一個東西,100個攝影師100個角度,如果你的角度一模一樣,其實那就不是最佳了,最佳機位在你腦子裡面。多看照片,多拍攝,然後儘量避免重複機位,我相信會更好。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可可:老師,經常會碰到好看的想拍的對象,結果背景會很雜亂,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陳西川老師:1.使用大光圈;2.走進一點;3.低角度拍攝,背景拍攝成天空。
5日手機攝影私房課班的萍妮:老師,我想向你請教一下拍日出的技巧。
陳西川老師:我覺得還是那句話,攝影不是某一個技巧構成的,我知道學生們希望得到技巧,現在網絡大部分老師也是分享技巧。其實這些都是扯淡的,審美決定你的上限,技術決定你的下線。我有個侄兒7歲,不會技術,拿手機瞎拍也比大部分拍的好,他就是審美、構圖在那裡。如果要分享技巧還是構圖乾淨,參考今天的分享的點,儘量主題明確。
攝影本身就是取悅自己的一種行為,沒有啥技術,所有技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拿著手機去拍,然後才能拍攝出自己滿意的照片。首席攝影/聯合創始人
獨立風光攝影師
索尼(中國)官方講師
東方 IC 籤約攝影師
尋影季籤約攝影師
光影旅行網籤約攝影師
合作品牌及媒體:美國國家地理
雜誌、英國國家航空、美國探索頻道、吉利汽車、中國建設銀行、影像視覺合作夥伴,全球獨立拍攝景觀攝影師。
2011 年,作為影片《裙子》的攝像,榮獲首屆中國西部新媒體電影節新銳攝影提名獎。
喜歡請給我們點個「在看」吧